什么是政治——政治涵义的再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论文,涵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和评价了西方学者政治定义中的国家说、权力说、分配说、管理说,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问题对政治的本质和内容的不同论述,分析了我国学者对于政治涵义在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实质、功能等方面的争论。认为,给政治下定义,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反映时代的内容、满足科学概念一般要求的三个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给出了政治的定义: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以制订政策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与活动的总和。作者认为,这一定义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揭示了政治的实质和主要特点,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概括了政治的核心内容。
政治和经济一样,是人类社会主要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社会价值的分配过程,又是一种工具(进步的政治是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自政治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就与政治相伴,须臾不可分离。现代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政治之中,都需要与政治打交道并获得政治的帮助。那么,到底什么是政治呢?
一、西方学者对政治的解释
在西方,政治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政治的西腊文PoLis与城邦是同一含义。政治学的鼻祖亚里士多德写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政治学专著《政治学》,就是专门阐述政治和城邦国家的,他把政治的含义表示为城邦国家,把政治和城邦看成是同一研究对象。在古代,人们对政治的解释都具有强烈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例如,柏拉图把政治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把他的理想国看成是“公道和正义之国”,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中世纪的神学政治家认为,尘世间的一切,包括国家权力都是上帝、神安排的,“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1]
在现代,人们对政治的看法与古代、中世纪先哲们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政治思想家和理论家们,往往因时代的变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政治有不同的解释。下面简要分析几种流行的观点。
1.国家说。自资产阶级革命到20世纪初,在对政治的各种各样解释中,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政治是国家的运作”即“国家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迦纳认为,“政治是关于治理国家的职务及活动的知识。”[2]有些学者说得更加明确,政治领域可以和国家领域等同,政治乃是对于国家的统治,以及对于国家权力的获得、行使和维持。
到目前为止,国家仍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支配力的社会政治组织,人类的政治活动也主要是在国家之内进行的。因此,用国家来诠释政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界定政治并不能全面地概括政治生活,尤其不能概括某些重要的政治现象:第一,不能概括有政治体系而无国家的政治社会现象;第二,也不能包括政党、工会、利益集团内部的政治活动。政党、工会、利益集团的出现及作用的加强,大大拓展了政治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于是政治概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了。
2.权力说。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权力说”,认为政治是对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提出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拉斯维尔。马克斯·韦伯认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1]1930年拉斯维尔在《政治学与精神病学》一书中提出,“研究政治就是研究影响力和有影响力的人物。”1950年他又更加明确地说:“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配”,“政治行为就是人们为权力而进行的活动。”[2]实际上最早用权力来界定政治的是16世纪的意大利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他认为:“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政治的目的是获取和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是玩弄权术。但马式的政治定义在当时并未占统治地位。
用权力来界定政治,扩大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并且使政治学倾向于对政治领域实际活动的党、政治家、利益团体和政治权力的研究,使政治学走向了实际。但是,“权力说”没有把政治权力与其他社会权力区别开,使这个定义过于宽泛。在家庭生活中也存在着权力关系,但它并不具有政治的性质。同时,政治的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权力,有些政治现象并不是政治权力。
3.“分配说”。从50年代起,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伊斯顿的分配说。1953年大卫·伊斯顿在《政治体系》一书中提出,政治是“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或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或相互交往。”[3]政治学是“研究受权力分配和运用的影响下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1965年他在《政治分析纲要》一书中又说:政治是“涉及为社会进行的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那一部分社会交往。”
伊斯顿的“分配说”从一个新的角度即动态的角度给政治下定义,强调了政治的过程和结果,使人们对政治的认识大大加强了,有了立体感;也使政治学家能够扩大自己的分析范围。“分配说”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被称为是权威性的定义。但这一定义并不是无懈可击。首先,它未涉及政治的静态价值和体制,而这是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并不是所有政治现象、政治生活都属于社会价值的分配问题。例如,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设施的维护等,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不是价值的分配问题。再次,“分配说”的重大缺陷是把人民参与政治、取得政治权力、实现权利的行为和斗争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了。
4.管理说。当代西方政治学界,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角度给政治下定义的学者也不少。例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4]英国政治学家麦肯齐指出:“目前,在英国最通用的定义是奥克肖特的定义,即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过程”。[5]前一定义不加任何限制地把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统统归于政治生活,很显然,面太宽。后一定义中的全面的含义不清,是指对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管理,还是特指对中央事务的全面管理,无论是哪一种理解,都不能准确地界定政治。
除此之外,西方还有一些政治学家认为,政治是政治制度的运作;是人们在其公共事务范围内的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是制定公共政策和执行政策活动,等等。上述定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政治的某一方面的含义,有些还涉及到了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性,但由于学者们所生活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没有能够系统而深刻地揭示政治的本质及其涵义。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政治涵义的论述和思想为我们全面而科学地界定政治提供了原则。经典作家们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论述过政治的涵义。这些论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从政治的阶级属性的意义上论述政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中政治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内容,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间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6]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更进一步揭示了各阶级间政治斗争的实质,他写道:“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1]列宁继承了马恩关于政治阶级属性的思想,更加明确地指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政治是与阶级斗争分不开的,而阶级斗争的中心和实质始终是对社会和政治的统治权。
2.从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的意义上论述政治的涵义。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但是政治关系的内含远大于阶级关系。在政治关系之中除包含阶级关系之外,还包含着许多非阶级关系的内容。例如,人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公民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政府机构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政治组织内部的关系,等等。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阐述政治的阶级属性的同时又指出,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而政治是这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3]在阶级社会,政治主要表现为“一切阶级和阶层同国家和政府的关系。”[4]“政治就是各民族、各个阶级等等之间的关系。”[5]毛泽东指出:“在彻底消灭了剥削阶级以后,单就国内情况来说,政治就完全是人民内部的关系。”人民内部关系,有的表现为阶级关系,有的表现为非阶级关系。
3.从政治的基本内容的角度论述政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政治的属性、实质、特定关系的同时,还着重论述了政治的基本内容,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6]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之所以从这一角度强调政治的涵义,其根据在于:(1)他们认为,政治斗争的中心问题是统治权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所以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7](2)国家是政治统治的主要工具,任何阶级、集团要实行政治统治都必须利用这一政治工具。(3)国家还是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4.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角度论述政治的涵义。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产生于经济,经济决定政治。对任何社会的政治实质的认识都必须根据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运动,而不能就政治本身去认识政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8],“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9]。列宁的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揭示了政治深刻的经济根源,政治是集中了的经济。
在社会主义时期,政治与经济相互关系意义上的政治集中表现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所以列宁又说,“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10]邓小平更加明确地指出,经济建设“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11]
5.从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的意义上论述政治的涵义。现实的政治生活、政治现象表现得错综复杂,但是政治是社会运转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运动、发展、变化都是受特定的规律支配的。人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政治本身的基本规律,并自觉地利用这些规律,以改造政治世界,推动政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政治“有它内在的逻辑。”[12]“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13]人们在认识和掌握政治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主动地、灵活地运用政治规律,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政治的艺术性。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深刻阐述了阶级社会中政治的本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与国家的关系,阐述了认识政治的基本原则。这些论述无疑是深刻的、精辟的。那么,能否把经典作家的某一段话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政治的普遍性定义呢?不能。因为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上述涵义的论述,都是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问题而说的,他们并没有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政治作全面的、系统性的论述,并没有对政治下普遍性的定义。
例如,“政治就是各阶级间的斗争”这句话是列宁针对当时俄共(布)和俄国人民面临的两项主要任务而讲的。1920年冬以前,俄共(布)的主要任务是粉碎白匪叛乱,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巩固无产阶级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时的政治集中表现阶级间的斗争。当国内战争即将结束,经济建设成为主要任务时,“斗争的重心逐渐转为经济方面的政治。”[14]在这里,列宁并不是在给政治下普遍性的定义,而是强调政治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我们不赞同用“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界定政治的原因还在于:第一,政治的内涵不仅是阶级斗争;第二,使用这一定义不能完全解释社会主义社会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的政治关系,社会主义国家在剥削阶级消灭以后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的关系,并不都带有阶级斗争的性质;第三,在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仍然把政治看成是各阶级间的斗争,容易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再例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句话是列宁针对俄共(布)的党内分歧强调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921年,俄共(布)党内在工会的作用和任务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布哈林认为,托洛茨基是从经济上看问题的,列宁是从政治上看问题的,他把他自己凌驾于争论的双方之上,企图把双方统一起来。因此,列宁在《再论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一文中反击了布哈林的非难,批判了布哈林的折中主义错误。列宁指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1]十分清楚,列宁是在分析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而不是给政治下一个普遍性的定义。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什么是政治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三、我国学术界对政治涵义的讨论
我国学术界关于什么是政治的讨论集中在四个方面:即,政治的时间界限、政治的空间界限、政治的实质、政治的功能,这些问题基本涵盖了争论的方方面面。
1.关于政治的时间界限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政治是与阶级社会相联系的历史范畴。这种意见认为,政治是继人类划分为阶级之后,与国家同时产生的,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没有阶级斗争,没有国家、没有法律,也没有政治。阶级和国家产生以后,出现了专门从事管理社会的机构和官吏,制订了各种法律制度,并以此来管理社会,建立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于是出现了政治,出现了各种政治活动和政治现象。[2]“政治就是阶级统治”,以及凡是认为政治是与阶级、阶级斗争相联系的界定都可以归于这种意见之内。
第二种意见是,政治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永恒范畴。这种意见认为,政治作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与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息息相关。虽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治的产生并非丝毫不差地与经济同步发生,但一定的经济要求一定的政治与之相适应,不可能存在只有经济而无政治的社会。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趋势表明,在由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原始经济已孕育了政治的胚胎并催生出原始政治。在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同样还会产生和存在新的意义上的政治。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也同样需要对整个社会的公共生活进行组织、调节和管理的公共权威,而这是政治现象的核心内容。所不同的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与一定的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在性质、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上不同,存在着区别。[3]认为:“政治是指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威的活动、形式和关系”;“政治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生产活动及其创造的社会关系上的宏观控制系统”,等等,凡不与阶级、阶级斗争相联系的政治界定都可以归于第二种意见。
2.关于政治的空间界限的争论和分歧。这一争论实际上是对政治的内容的争论,即政治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政治是指围绕国家政权而展开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围绕国家政权而进行的阶级斗争。这种意见认为,一切政治斗争历来都是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任何阶级要取得政治统治,在社会占据统治地位,都必须掌握国家政权,只有掌握了国家政权,才能对社会进行统治和管理,实现自己的经济要求。因为,国家政权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掌握了这种工具,可以使人们服从,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因此,政治活动是围绕国家、国家权力进行的,国家消亡了,政治也就不存在了。持这种意见的的学者比较多。
另一种意见认为,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及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活动,是政治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政治的全部内容。因为,政治作为上层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构成一个庞大的政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包括扮演各种政治角色的形形色色的政治主体,又包括在各种政治主体之间结成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既存在作为政治构成形式的纷繁多样的政治体制,又存在与各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各种政治设施;既有作为观念形态的政治即政治文化,又有作为实践方面的政治即政治行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政治还将会以新的形式、姿态、手段和力量拓展自己的活动领域。显然,政治的这种普遍性和多样性,是阶级斗争和国家活动所不能包容的。[4]
3.关于政治的实质的争论与分歧。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的实质和深刻根源是利益。由于对利益的理解不同,又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产生的深刻根源是经济,是经济利益。政治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要求和客观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集团、各个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利害冲突,没有纯粹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1]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的最深刻根源是经济利益,这是对的,但政治的根源又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社会的、精神的以及政治本身的利益对政治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历史上的以及现代的许多统治者在制订政策时,不仅要考虑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维护民族的利益、社会的利益。又例如,对政治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现象,政治领导者企图名垂青史的种种行为等等,都难以用经济根源去解释。因此,得出结论,政治的根源和实质是利益,政治是人们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2]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社会一切政治组织及其制度都是围绕特定的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3]
第二种意见认为,政治的实质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包括阶级之间的斗争;或者说,政治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实质是处理各个阶级或各种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关系、敌对与联盟之间的关系都是政治关系,而处理敌、我、友之间的关系则是政治、政治活动、政治斗争中极其重要的因素。这种对政治实质的理解实际上是对政治的属性和阶级内容的认识。
4.关于政治的功能的争论和分歧。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政治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管理,是统治者、国家对公民对社会的管理。从这种认识出发,很自然地会得出结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的事。这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政治的解释。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政治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的过程”,也可归于这一意见之中,因为,要管理、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决策,没有决策就没有管理。
另一种意见认为,政治不仅具有管理的功能,而且具有统治的功能。这种统治功能是由政治的控制性和目的性决定的。所谓统治,即控制、管理和整合。控制即对社会财产、财富的控制和分配,对社会秩序的控制,把被统治者控制在统治者所要求的秩序范围之内;管理,即从政治统治的需要出发,对人、政治生活、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整合,即从宏观上调节各种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使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阶级社会或还存在阶级的社会,政治的统治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统治功能的发挥,社会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这种认识出发,政治被界定为“社会的统治体系;是人们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统治体系,为社会制订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进行整合和统治的活动。”[4]
四、政治的界定
从上面的分析、考察中我们看到,政治的涵义是多重的、复杂的,要从本质上概括出它的涵义,使其具有普遍性,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第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涵义的论述,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特征的揭示和论述作为下定义的指导原则,又不能简单从事,照搬经典作家的某一句话作为政治的普遍性定义。因为,经典作家对政治涵义的多种论述是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问题讲的。
第二,要反映时代的内容。政治产生于社会,它主要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随着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的变化,政治结构、政治关系、政治生活也会跟着发生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政治的内容、政治的特性,其中包括政治的本质也会发生部分的变化,从而影响人们对政治本质、涵义的概括。这是不同时代的人对政治的理解出现歧义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政治的社会性和公共权力的特性,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社会体现的就不明显。在当时突出表现出来的是政治的阶级性、神秘性和君权神授、王权私有。在20世纪末的今天,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的变化,使政治的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特性突出出来。因此,我们今天给政治下定义,必须反映这一变化。
第三,要满足科学定义概念的一般要求。王浦劬认为,一个科学定义概念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范畴的周延性。“周延性是范畴概括特定对象的一般特征的基本科学要求。”就政治这一范畴来说,它必须概括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政治现象的特征。二是范畴的确定性。就政治这一范畴来说,它能把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区别开来,同时又能在确切的意义上抽象政治现象。三是范畴的本质性。即政治定义“应反映政治现象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反映政治现象的某种实际形态、存在方式或主要内容。”[5]笔者很赞同上述关于科学定义一般要求的看法。
根据上述原则来衡量,我国学者对政治下的许多定义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合理的内核,有些定义甚至已接近上述原则的要求,但仍有其不如意的地方。这里不评价其他学者的政治定义,主要分析我自己对政治下的两个定义。我在1986年和1993年曾两次探讨过政治的定义,这两个定义都不完全符合上述原则。1986年,我在《试论政治学的对象与体系》一文中给政治下的定义是:“政治是人们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及反映这些利益的关系、组织与活动的总和。”[1]这一定义的正确之处在于它揭示了政治的深刻根源和实质,它的主要缺陷在于没有揭示出政治的本质是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的运转及其目的性。1993年,我在《现代政治学概论》一书中,在总结1986年定义不足的基础上第二次给政治下了定义,指出:“政治是社会的统治体系;是人们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统治体系,为社会制定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实行整合和统治的活动。”[2]这一定义采取揭示与描述相结合的方法,既揭示了政治的本质是社会的统治体系,是人们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统治体系,又描述了政治的统治与整合功能。但这一定义忽视了1986年定义中对政治的深刻根源及实质的揭示。其次,在中国,人们往往从传统的意义上理解统治的涵义,把统治解释为一种控制、专政或镇压活动。在对“统治”、“社会统治体系”未作解释、界定的情况下使用“社会统治体系”的概念,会使人把政治误解为仅仅是一种专政或镇压活动。
上述两个定义的不足,促使我对政治涵义的再探讨。因为,弄清政治的准确涵义,是进一步认识政治、研究政治学的基础和前提。根据上述给政治下定义的三项原则,我认为: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统治、管理体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以制订政策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与活动的总和。
这一定义的基本点是,第一,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政治的深刻根源是利益,政治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各种利益的集中反映;政治的本质内容是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的运转及其目的。统治、政治统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常使用的概念,他们常常运用这一概念来揭示政治的内涵和本质。
第二,这一定义概括了当代政治的主要特点。在当代社会,政治呈现以下特征:其一,政治的社会性得到发展和加强。表现在政治实践上,就是政治统治的内涵已从过去的镇压、控制转化为控制、指导。控制,即控制社会秩序,把被统治者、被管理者控制在统治者、管理者所要求的社会秩序范围内。指导,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指引、领导和管理。随着政治的社会性的不断发展,政治对社会进行领导、指导和管理的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对社会进行控制的功能将被弱化,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深刻分析了这一发展趋势,他指出,在阶级消亡以后,“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3]其二,政党政治、团体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当代社会,政治已经不是少数帝王或少数政治家的政治,也不单是国家权力的运转,而是以政党为主体的政治团体围绕政府权力形成的一个统治和管理的体系。其三,当代政治也不仅仅表现为统治者对广大公民的统治,而且表现为广大公民、政治团体对政治统治者、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对政治的参与和管理。在当代社会,多数国家的政治体系中都包含着公民和政治团体参与和管理政治的子系统。上述三个特征是使用政治是“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这一表述的主要原因。其四,政治决策成为当代政治的主要内容。基于当代政治的这一特征,在定义中强调了统治、管理体系制订与实施政策的过程及其目的。
第三,定义的第一句话:“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首先以静态的角度揭示了政治的本质特征;其次,它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统治、管理体系及其运转才属于政治现象,其他都是非政治现象。
第四,定义的第二句话:政治是“人们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建立、维护、参与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以制订政策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关系与活动的总和”,其含义有三:(1)通过分析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运转的利益根源、运转的过程和运转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权利,从而概括了政治的全部内容。政治的内容包括全局性的利益、政治利益、政治权利、政治权力(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是由若干主体构成的政治权力体系),以及围绕这些利益、权力、权利、统治和管理体系而形成的关系、过程与活动。(2)政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制订政策、实施政策,实现权利,是对社会价值的分配,其中包括对社会利益和权力的分配。(3)通过强调政治的关系、过程和活动以及制订政策的目的都是基于某种利益需要,并借助社会的统治、管理体系而形成、展开,进一步概括了政治的特征,分清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区别。
注释:
[1]《阿奎那著作选》,65页,商务印书馆,1991。
[2]转引自马超华《政治学原理》,15页,大中国图书公司(台湾),1986。
[1]转引自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2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转引自《政治学研究》1987(5),25页。
[3]大卫·伊斯顿:《政治体系》,139页,商务印书馆,1993。
[4][5]转引自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0页。
[2]《列宁选集》,第4卷,37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73页。
[4]《列宁选集》,第5卷,391页。
[5]《列宁全集》,第35卷,262页。
[6]《列宁全集》,第31卷,128页。
[7]《列宁全集》,第37卷,60页。
[8][9]《列宁全集》第32卷,71~72页。
[10][13]《列宁全集》,第39卷,407页;59页。
[11]《邓小平文选》(1975-1982),213页。
[12]《列宁全集》,第13卷,47页。
[14]参见《列宁选集》,第4卷,370~371页。
[1]《列宁选集》,第4卷,441~442页。
[2]郭用宪:《社会主义政治学纲要》,7页,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
[3]参见汪玉凯主编《现代政治学》,4~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汪玉凯:《现代政治学》,5~6页。
[1]参见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元书:《试论政治学的对象与体系》,载《学习与探索》1986(4),42页。
[3]参见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70~7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李元书:《现代政治学概论》,7~8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
[5]参见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8页。
[1]李元书:《试论政治学的对象与体系》,载《学习与探索》,1986(4)。
[2]李元书:《现代政治学概论》,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438页。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学理论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政治社会学论文; 社会论文; 经济学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 作家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