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超越——浅谈新的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哲学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理念论文,哲学论文,课程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哲学教学对青年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但目前我国的中学哲学教学中,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个本该大放异彩的哲学不感兴趣,称之为“第二外语”。那么,目前的中学哲学教学到底存在那些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呢?本文试图此进行反思,以期找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谁是中学哲学课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还是学生?
曾听过这么一节哲学课:《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教学设计是这样的:(一)教师从物质的含义导入新课,提出设问“什么是意识”;(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学生回答“什么是意识”;然后由教师运用具体事例对意识的含义(起源与本质)进行重点精讲,分析说明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反映等不同类型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点明宗教的本质;(三)由教师进行小结,然后出示相关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说实话,教师的基本功不错,举例生动,课堂上的气氛挺热烈,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宗教的本质等有关的知识点学生找到了也记住了,一些简单的练习也会做了,该解决的似乎都解决了。但是,总觉得缺了一点什么……
后来,又听了一节同样内容的课,教学设计是这样的:(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具体感觉与抽象思维,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反映,正确反映与虚幻反映等各种类型意识;(二)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讨论,在师生、生生合作下从典型的个别上升到一般、从个性上升到共性探明了意识的起源与本质、宗教的本质;(三)由教师进行总结,对有关问题进行重点精讲,并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知识进一步明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整节课学生认真地思考着、激烈地讨论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课本有关知识,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以及从个别到一般、分析和综合等哲学思维能力,深切感悟了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欣赏到哲学的“逻辑”美,领会和品尝到了哲学味,启迪了学生的哲学智慧,并使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了反对宗教神学和迷信思想的觉悟。
很明显,两节课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不同的。第一节课是一节传统的中学哲学课,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堂课中唱主角,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接受着教师传授的已成定论的知识,这种学习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毕竟教师讲得再好,它还是教师的东西,而不是学生的东西。这节课找不到哲学课应有的灵气。第二节课教师的角色同第一节课大不相同,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不再是被动学习的容器,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游弋在哲学的殿堂。
通过以上比较,似乎可以明确,教学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以“教师”为绝对的中心,也不能以“学生”为绝对的中心,而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目前的中学哲学课上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发挥和发展。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哲学课教师和我们的学生共同努力、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一方面,要求广大中学哲学课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如学会阅读,学会用哲学思维思考问题等等,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师生间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对话,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我们今后的中学哲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课堂。
二、我们有没有把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
我们在中学哲学教学中有没有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学生,这是一个关系教学效能的基本命题。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在教学中我们给学生教了什么,以上述的第一个教学案例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哲学课十分强调认知性目标,认为文化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而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价值都是附属的,是可有可无的。在这里,教师极力地在教教材,学生则在极力地在学教材,他们共同关注的是哲学教材所展示的文化知识。那么,这个教材里的文化知识是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当今社会,网络系统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学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知识资源,教科书只不过是诸多教学媒体中的一个,已不是知识点的代名词,培根时代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的想法不仅不现实而且缺乏现实意义。而且,这种教学把学生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把文化知识学习窄化为教材内容的学习,把教材内容的学习窄化为考试要点的学习,忽视了能力、觉悟等方面,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譬如,老师提问,他们马上在书上找答案,他们没有也不用自己的观点;课堂上,他们滔滔不绝地论证着“是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课堂下,为了考试能取得一个好成绩跑进庙里祈求菩萨保佑;课堂上,他们义正词严地喊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课堂下,却对雷锋精神不屑一顾,表现出双重人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哲学从是一种对各种思想和认识的贯通和超越的思想,从是“智慧之学”,被异化为一种死记硬背的无用之学;从是追求真、善、美的学说,人类精神的灵光,时代精神的精华,被异化为茶余饭后的闲聊。这不可能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站在新课程的目标的高度,我们教哲学,就不能仅仅是课本上的概念和原理,要教给学生体现哲学本质特征的“根本性”东西,让他们体会深刻的哲学思想,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维分析和解决“深刻”“惊异”的问题,以启迪他们的哲学智慧,要体现哲学的终极关怀。也就是说要在求“是”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的心灵、智慧的开发,重视对他们的性情的陶冶,重视人格与个性的教育,重视对情感、情绪和意志的培养,重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倡导,使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追求更高的生活境界,使学生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技能,培养的却应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才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习内容超越教材。我们不应仅仅关注哲学教材文字表面的东西把教材的内容完成,还要结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深挖教材文字背后的东西,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完成课程标准,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学生。
三、学生学习应该怎么评价?
任何教学活动都需给学生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中学哲学课教学也不例外。长期以来,高考制度的存在强调了哲学的功利性,以往中学哲学课的考核办法主要采用书面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所得所失,这是一种竞争本位、分等排序为核心的评价观。这种评价方法(往往规定了考核范围、固定了考试形式和设置了标准答案)有其合理的一面,有利于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如果取消了哲学课的高考功能那么就连中学实施哲学教育的阵地也很难得到保证。但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一味强调这种学科的功利性,在平时增加了重复、单调、枯燥、乏味的训练和考试,导致学生缠着教师要考试题目、要标准答案,甚至有学生理直气壮地说:你教我的是子丑寅卯,我怎么知道甲乙丙丁;你不给我准确的答案,我怎么应付考试?再说,学了这个东西除了应付考试又有什么用?就这样,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作为追求真、善、美的学说;培养学生热爱和追求智慧,激励学生以纯洁的心灵、理性的判断,不断追求真、善、美,敢于鞭笞假、恶、丑的功能失去了;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灵光,最高层次的价值规范、时代精神的精华,引导学生向高尚精神境界迈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批判地对待现存的世界,理论地“超越时代”,追求对世界的改造,“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功能更无从谈起。哲学不再是原本的哲学,哲学被庸俗化了,陷入了低级趣味的泥坑。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评价学生的学习呢?从新的课程理念出发,中学哲学课学习评价要超越常规,实施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目的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以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而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在评价内容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施时应包括道德评价、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学科作业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评价原则上,要坚持“三统一”即能力提高与知识扩展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要坚持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和惟一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坚持发展性评价与知识性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发展性评价;要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尽量使用鼓励性语言。在评价方式上,一是从“封闭性试题”向“开放性试题”转变,二是从纯文本考试评价向多种评价方式转变。譬如,对于上述的第二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学生学习:一是通过相关的练习考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二看课堂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三是看学生撰写学习心得、有关宗教方面的小论文等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既发现不足、纠正错误,更肯定优点,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在中学哲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只就其中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我相信,经过广大中学哲学教师的努力,中学哲学课教学一定能在“变中求进”,取得更高、更优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