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的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因为快速建设建筑,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建筑工程整体质量问题,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建设项目质量,从而在交付后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中的建筑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度相关,这就要求承接了此类项目的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要在施工中时刻警钟长鸣,对建筑工程质量高度警醒,通过各种措施保证项目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引言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管理和管理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建设项目的灵魂。施工质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可能会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从社会责任和自身竞争角度出发,都应积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为了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群众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1.1 管理机制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题,然而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以政企不分为主,这就使得管理部门的公正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制约机制的建立。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工序混乱、对人力和材料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1.2 施工技术有待提高
因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建筑企业只是盲目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忽视了工程质量的提升,在施工现场往往只采用传统的施工技术,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的对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对新的施工工艺和设备的投入较少,导致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还在使用传统老旧是施工技术和设备,严重影响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1.3 质量监督力度不够
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的质量往往是依靠监理单位进行监管,建筑企业自身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不到位,政府的质量监管部门也不能有效的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监管。这就导致一些施工现场出现双重施工标准,即有监理人员在场时相对规范的进行施工,监理不在场时往往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有些工程甚至出现监理验收后偷换低等级钢筋的情况,这都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危及到施工人员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1.4施工材料问题
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最基础的质量影响因素就是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质量将直接对之后的所有环节的质量情况和完成情况造成影响。因此,建材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势必直接让整个工程毁于一旦,不能满足交付后居民的生活需求,严重时甚至在施工过程中就直接威胁到有关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可以说,建筑材料质量是施工过程中最突出和最常见的整体质量影响要素。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要想控制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相关的施工标准规范要求来进行,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这就需要以不同施工环节的具体施工要求为依据,通过技术人员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指导操作,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除此之外,还要将责任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对所有岗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并且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危险作业施工、特殊工种以及重要施工环节,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同时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充分考虑,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2重视建筑材料选择和管理工作
采购环节上,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管理层应当严格把关,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材料质量标准,并对采购部门提出一定要求,使其能够遵守物美价廉的原则进行采购。同时,管理层一旦发现有不合格材料,要予以退回。在运输和存放环节,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特点及其他客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妥善处理保护。在施工前检测环节,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在将存放的建筑材料正式用于项目之前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重新审核,需得检验合格才能进入工地,为工程质量提供一定保障。
2.3强化监督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控制工作离不开监理部门的支持,因此监理管理工作勇于肩负其责任,通过切实的工作成果,提高监理管理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可靠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监理部门需要对外要抵抗各种经济诱惑,坚持监管原则;对内要加强业务人员队伍建设。这需要监理部门的开展各项素质培训,不断提升业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觉悟,带动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平,从而进一步帮助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2.4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严格的建筑许可制度,保证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对建筑工程的公开招标制度进行严格管控,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使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此外还要对工程监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从根本上提升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使项目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2.5规范建筑工程验收程序
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建筑工程的验收环节进行规范,防止竣工验收的形式主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单位在进行竣工验收时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验收完成后必须在验收结果上签字,并对此负终身法律责任。
2.6企业单位要改进质量管理模式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进。①在招标以及项目立项方面,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定来进行,同时做好与工程监理以及施工队伍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都能达到标准要求。②施工企业要给予工程监理充分的自主权,减少对工程监理的干预。③需要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者三方的关系进行处理,同时需要三方在工程质量方面达到统一的认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彼此之间的配合与监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是管理和管理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建设项目的灵魂。施工质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可能会发生严重安全事故,因此,施工单位从社会责任和自身竞争角度出发,都应积极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为了能够提高施工项目的质量,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和水平,增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群众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圣皓.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控制探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5
[2]史海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
[3]樊军.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5
[4]崔滨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5
[5]蒋碑红.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
论文作者:苏飞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