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宁省阜蒙县华强铁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地层与构造比较简单,岩浆活动频繁。矿区内地层简单,为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主要是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含石榴石黑云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麻岩。矿体多呈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矿石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可见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有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关键词:辽宁省阜蒙县;铁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
0 引言
该铁矿区位于阜新市区北60Km,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旧庙镇周家沟村,其间有乡级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通过野外工作和对该区地质资料的详细研究,总结出本区铁矿体类型主要是磁铁石英岩型。矿石质量较好,矿石构造有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体主要赋存在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阜蒙县华强铁矿是阜蒙县地区主要的铁矿产地之一,总结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为今后本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1 区域地质
辽宁省阜蒙县华强铁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的东端,阜新盆地北缘。出露岩石主要是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区域上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区域内岩浆岩分布较广,各时期岩浆活动较频繁。矿产较丰富,以铁矿为主,并有金矿、铅锌等多金属矿产分布。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内地层简单,为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主要是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含石榴石黑云角闪片麻岩、混合岩化斜长角闪片麻岩。
第四系:呈角度不整合出露在太古代地层之上。分布在沟谷阶地上,主要岩性是未胶结成岩的砂、砾石、黄土、亚砂土。
2.2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以脉岩形式呈现,以花岗岩脉、细晶岩脉为主,尚有煌斑岩、角闪岩和石英脉分布,一般呈NE、NNE、NEE向展布,产状受构造控制。NNE向脉岩对区内矿体起穿插破坏作用,NE向脉岩则基本与矿体平行,NEE向脉岩对矿体的影响不大。
2.3 构造
主要为断裂构造,对成矿起控制作用,该区属大西营子倒转单斜构造,发育于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内,该单斜构造呈N50°—55°E,倒转岩层倾角55°—65°,局部右陡左缓。单斜构造内发育断裂构造,使局部地段出现地层产状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定8条矿体,其中较大矿体2条。区内铁矿体呈层状、似层状、扁豆状产出,呈整合接触产于太古界建平群小塔子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内,铁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T2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局部有膨大现象,矿体顶底板均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长200米,宽8.2米,延深50米,靠北端磁铁石英岩层弯曲,出现了矿层部分加厚现象。矿石品位TFe%30.58%—34.63%,平均品位TFe%32.4%,矿体产状:走向NE30°,倾向SE,倾角60°。
T7矿体:层状产出,顶底板围岩为黑云斜长片麻岩。矿体长200米,厚5.21—7.16米,平均厚6.6米,一般延深50米,沿矿体的走向、倾向厚度变化稳定,铁矿石品位TFe32.53%—33.42%,平均品位TFe32.97%,矿体产状:走向NE30°,倾向SE,倾角65°。
3.2 矿石特征
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石英岩型,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贫铁矿石。矿床成因属沉积变质硅铁建造铁矿,属鞍山式铁矿。矿石结构主要为区内矿石结构以粒状变晶结构为主,可见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变晶结构。矿石构造有片麻状构造、眼球状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
3.3 矿体围岩和夹石
铁矿体主要赋存建平群小塔子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常与斜长角闪岩、变粒岩等表壳岩组合在一起,矿体的围岩一般为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变粒岩,矿体与围岩的界线十分清楚。矿体中的夹石一般较多,规模较小,出露不规则,无规律性,对矿体的完整性局部产生一定影响。矿体的顶底板围岩和夹石中有用、有益及有害组分含量很少。
4 找矿标志
1、岩性标志
磁铁矿露头及转石,磁铁矿抗风化能力较强,地表露头易于识别。
2、构造标志
区域变质作用强烈,构造发育,尤其是NE展布的断裂构造发育地带,更利于铁矿形成。
3、当地农民采坑则为另一重要的找矿标志。
5 结语
阜蒙县华强铁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是由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因素所控制。本文通过对本区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望能对今后在该类矿床的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武斌:(1971.12—)辽宁省阜新市人,大学学历,地质找矿勘探,现在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从事地质找矿工作,现技术职称为地质工程师。
论文作者:武斌,胥作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矿体论文; 片麻岩论文; 铁矿论文; 黑云论文; 矿石论文; 地质论文; 围岩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