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商论文,直接投资论文,外贸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外商前来我国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同时执行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因而这些外商企业具有较强的外向性,其投资行为对我国的商品进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因此,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80年代和90年代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作用。
一、1980年以来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特征变化
1980年以来,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年增加,尤其是1993年以来直接投资迅速增加。1979—1992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额为344.18亿美元,而至1996年累计投资额已经达到1751.62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在总量上迅速增长的同时,在投资动机、投资方式、投资领域等方面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
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有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等方式。1992年,在我国对外签订直接利用外交协议额中,外商独资经营方式涉及的金额为218.07亿美元,占此期间我国对外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额的25.99%。而1993年到1995年, 在我国对外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额中,外商独资经营方式为860.63亿美元, 是1990 年到1992年的3.95倍,占三年中我国对外签订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额的比重也由29.55%上升到30.16%。此外,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商出资比例往往超过50%,外商控股比重有所增加。从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1992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1991年外商对工业的投资占80.9%,房地产及服务业仅占12.1%;1992年以后,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商投资限制的放宽,外商直接投资在集中于工业的同时,逐渐转向交通、房地产等基础产业。如199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工业占46.1%,房地产及服务业占39.1%。外商直接投资的另一改变是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动机的变化,其投资动机主要是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降低制造费用。而跨国公司既不熟悉中国市场,又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并且我国政府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又有各方面的限制,其投资额一般较小。1992年以后,我国对跨国公司投资的限制放宽,投资环境比较稳定,我国政府明确表示要建立市场机制使跨国公司对我国的信心大大提高。同时,1995年以来,外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外商来我国投资也逐渐转向以占领中国市场为主要目的,投资规模逐渐扩大,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增加迅速。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1980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为381.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5%。 其中出口总额为181.1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1%。而1996 年我国的商品进出口总额为2899.1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55%,其中出口1510.7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53%。从1980年至1996年, 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8.53%,从1980年到1996年, 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约为两个百分点。而在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业务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980—199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及外商累计直接投资情况
年份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金额及比重
金额(百万美元)占全国商品进口比重(%)
1980 34.410.17
1981110.870.50
1982276.421.43
1983288.011.35
1984399.211.46
1985
2064.104.89
1986
2430.315.66
1987
3122.187.22
1988
5746.71
10.40
1989
8796.17
14.87
1990 12306.33
23.06
1991 16907.00
26.50
1992 16370.70
32.75
1993 71833.22
40.24
1994 52934.18
45.75
1996 75600.054.45
年份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及比重 外商累计直接投资(亿美元)
金额(百万美元) 占全国商品比口比重(%)
1980
8.24 0.05
1.60
1981 32,35 0.15
5.40
1982 52.87 0.24 10.80
1983 330.36 1.49 17.18
1984 68.94 0.26 29.76
1985 296.70 1.08 46.35
1986 582.03 1.88 65.09
19871208.09 3.06 88.23
19882456.42 5.17 120.17
19894913.20 9.35 154.09
19907813.79 12.58 188.96
1991
12047.25 16.77 232.62
1992
17356.19 20.43 344.18
1993
25237.17 27.51 619.33
1994
34712.97 28.68 957.00
1995
46875.87 31.511334.36
1996
61510.00 40.721751.6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
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随着外商投资总额的增加,其商品进出口占全国商品进出口的比重也逐年增加。1980年外资企业的商品进出口总额为0.43亿美元,仅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0.11%,其中出口0.0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05%。而1996年外资企业的商品进出口总额为1371.1亿美元,占全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的47.29%, 其中出口615.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40.72%。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我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业已成为我国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1980—1996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及外商累计直接投资额见上表)。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国有企业采取外贸歧视政策的情况下,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就显得更加重要。外资企业对外贸易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其对外贸易呈逆差。1992年以后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逆差迅速增加,1981—1992年外商投资企业的累计贸易差额为逆差,为316.64亿美元,其中只有1983年的对外贸易为顺差0.42亿美元。而1993—1996年,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逆差累计为649.8亿美元,其中1993 年的逆差为166.0亿美元,1994年的逆差为182.2亿美元,1995年的逆差为160.7 亿美元,1996年逆差为140.9亿美元。1993 年以来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逆差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1993披来外交企业的对外贸易逆差之所以大幅度增加,主要是因为1993年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增加,一方面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经加工后在国内销售,另一方面以机器、设备等商品形式的投资额增加迅速。
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商品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则是多方面的。从商品出口方面来说,由于外商在对外国市场的了解程度和销售渠道上具有优势,外商直接投资建立企业,从事出口业务,促进了商品出口。从总量上看,三资企业的产品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我国商品出口总量的增长率。而且,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环境与八十年代初期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政府适时改变了引资政策,相继开放资本品生产行业,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来华投资,其投资金额在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生产的产品档次高,促进了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如1995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38.57亿美元,其中三资企业的出口额为206.18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额的47.0%,其中外商独资企业的出口额为88.26亿美元,占三资企业出口额18.83%。但另一方面,三资企业在商品销售市场上又与内资企业有竞争。许多港台或东南亚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的多是与内资企业竞争的产品,当进口国按原产地原则对进口商品施行配额等限制时,这些三资企业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内资企业可使用配额的减少,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对内资企业的出口具有相当的替代作用,这对内资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商品进口的影响也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使得商品进口增加。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有的外商利用我国廉价的生产成本,从海外进口原料或半成品,经加工后再出口销售,80年代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多是以此为目的。有的外商以机器设备等实物形式进行投资,带动我国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进口额的增加,这与八十年代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失衡的情况是一致的。还有的外商,主要是大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是以占领中国市场为目的,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在我国国内加工后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尽管带来了诸如就业率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好处,但客观上也降低了我国的贸易顺差。另外,三资企业从国外进口先进的生产设备,既有示范作用,又加剧了市场竞争,内资企业为争夺市场,就需要更先进的设备,这也会使商品进口增加。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产品对进口商品又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外商在我国投资,生产的产品在国内销售,会替代某些进口商品,从而减少了商品进口。如合资生产的大众、奥迪等汽车就替代了相当部分进口汽车。
三、引进外商投资因素的我国商品进出口模型
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商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主要受世界市场需求的影响。我们用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代表世界市场需求,记为EXWT(单位:亿美元)。由于外商投资企业从投资到生产有一个过程,因而存在时滞效应。我们用前一年的外商对我国的累计直接投资额代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水平的影响,记为FDIC[,-1](单位:亿美元)。我国的商品进口主要受国内需求的影响,这里以全国的GDP 指数(1980年=100)表示。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及外商当年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都对商品的进口有影响,本文用FDIC[,-1]和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FDI(单位:亿美元)来加以区别。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们建立起如下模型。
EX=-296.0045+0.0283EXWT+0.30725FDIC[,-1]
(-4.286) (9.526)
(3,345)
adj-R[2]=0.981
DW=0.888
IN=-88.1437+2.6454GDP[,- 1] - 0.01632FDIC[ ,- 1]+0.775IFDI
(-2.342) (11.843) (-0.138) (3.190)
adj-R[2]=0.988 DW=2.07
其中EX:我国商品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IM:我国商品进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从我国1980~1996年的商品进出口模型来看:对于商品出口,FDIC[,-1]的系数的t-统计值较大,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商品出口,1980~1996年模型中FDIC[,-1]的t-统计值比较小,说明尽管三资企业的商品进口较内资企业为多,但外商投资并没有从整个经济运行上增加商品进口,其主要原因是三资企业的产品对进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另外FDI的系数比较显著, 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也促使内资企业进口增加。
就外贸方面而言,从以上分析可见,由于存在较强的进口替代效应,外商来华投资在总体上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顺差是有贡献的。尽管外商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设备、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口增加了进口额,但由于其产品的国内替代和出口导向性,客观上平衡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因此,要把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国内市场份额的扩大效应与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区别开来,否则容易导致保护主义,使我国经济体制失去活力。当然,对外商投资企业加以必要的规范还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应当从国际惯例和法理方面去做,而不是作出随意性的政策规定。
1992年以后外商在我国的投资动机和涉及的领域都有较大改变,但由于从1993年至1996年只有4年的数据,无法建立模型比较1993 年前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商品进出口的影响,对此尚需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