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工作论文_罗峰

论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工作论文_罗峰

摘要: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越来越猖獗,损失越来越严重,使这一“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远远胜过了森林火灾,已经成为林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生物自然灾害。因此必须把森林有害生物作为一项重点治理工程,实行以防治指标为标准的目标管理,以林区病虫鼠害综合控制目的,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

引言:随着人民对生态环境的逐渐认识以及林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发展,林区的保护与建设已经逐渐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原因以及灾变规律,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调查检测,从而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森林资源、推动区域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森林经营质量,避免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扩散,危害、保障区生态环境的安全。

1.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森林病虫害的种类繁多,由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是:

1.1林业有害生物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天敌数量也在减少,自身调控能力下降,但剩余个体有害生物通过繁殖或传播,数代之后又能迅速增长构成危害。

1.2随着林业的发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大面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有林面积快速回升。

1.3国内外林业生产活动交往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林产品、繁殖材料的运输潜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新的有害生物种类不断增多。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危害性随之增大。

1.4林业有害生物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虫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病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

2.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的必要性

随着造林绿化步伐的加快,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提供了大量寄主植物,加上许多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林业有害生物的常发区和高发区。防林业有害生物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不断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使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二是成灾有害生物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三是危险性有害生物潜在威胁增大,尽管还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四是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例如,危害比较严重的松毛虫、松突圆蚧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因此,在这样的现状下,有必要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

3.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水平的有效措施

3.1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生活习性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因素条件和该地区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的生物特性进行调查,以贺州市八步区速生桉林有害生物的调查检测为例,依据2014—2016年间连续3年的观测和调查,发现八步区速生桉中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共计26种。病害共计9种,其中真菌病害病原隶属4目4科8种,而细菌病害病原1目1科1种;昆虫害虫17种,隶属6目、12科。

该林业的食叶害虫以油桐尺蛾为主,其会蚕食大量的桉树嫩梢、叶片,造成死梢和光秃树冠;桉蝙蛾幼虫属于蛀干害虫,会为害树干健康,多发生于树干基部1m处,桉蝙蛾幼虫从树干基部蛀入,然后从树髓部自下而上的蛀食,桉蝙蛾幼虫的蛀道口中常会出现虫粪包,蛀入口处常见肿粗性愈伤组织,伴随虫害不断加重,造成树干出现风折或枯死现象。

根据有害生物的生活习性对其进行调查监测,结果发现,2014年,在信都、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监测点,第1代1.2龄的小用克尺蛾、在茸毒蛾、油桐尺蛾、桉树枝瘿姬小蜂、大造桥虫等主要害虫幼虫始见于4月5—12日;在贺街、步头等乡镇监测点,为4月20—25日,第二代1.2龄幼虫在信都、仁义、铺门、灵峰等乡镇监测点发生在6月中下旬,在贺街、步头等乡镇监测点为6月下旬7月上旬。2015年,在贺街、步头等镇监测点有发生。

3.2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意识,推行有奖举报

许多城市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工作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所以针对这些困难,国家相关部门要运用多种手段鼓励群众加入监测预警的工作中,开展各种活动使保护森林的意识观点在群众中进行广泛的普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开展群众有奖举报的制度,对破坏森林的人员进行对应的处罚,对保护森林有功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将普通群众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更能够为兼职监测预警人员队伍进行扩充,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的信息来源更加丰富。

3.3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植物检疫

作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基础,检测预警以及植物免疫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我国林业整体的发展水平。所以应该建立起多个测报网点,使检测预警网点的基础设备建立相对完善,将国家下发的具体款项妥善的运用在检测预警相关设备和人员上,保证检测预警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对森林植物的检疫,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准则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权利违反。所有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疫审批制度,对运输车辆、出入的苗、种、花、药材衍生品等必须按照标准的检疫步骤执行,杜绝风险发生。与此同时,对执法人员的管理也要加强,对风险地区第一时间封锁、避免疫情扩散。

3.4采取综合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

第一,营林防治。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而言,营林防治是最能解决基本问题的高效手段。这种方式主要是将森林自身的长久抗性充分发挥出来,选择良苗,进行科学的种植,发展混种林,管理模式科学化等,使我林业模式多元化,发展健康森林概念,加强其对有害生物的预防能力。第二,生物防治。将能够消灭有害生物的天敌合理的引入其中,比如,昆虫生长调节剂、白僵菌、Bt等生物制剂以及仿生制剂。这种手段成果显著、作用时间长、成本少、无公害、无污染等。第三,物理防治。利用黄板以及杀虫灯等方法,针对有害生物的喜光、喜色等特点,对其进行诱杀。这种方式现如今凭借成本较低,效果较好,没有用任何毒副作用,已经被广泛使用。第四,化学防治。只适用于大面、灾情严重时使用,使用的化学药品尽量毒性低、效果高,用药品种和配方要经常变换,以免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结束语:总之,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是森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提供全面、准确、连续、及时的调查资料信息,根据现地和实地调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执行统一的调查方法,以满足预测预报信息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立峰,聂谦.关于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工作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马有忠,景作兰,王凤琴,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措施及调查识别关键技术方法[J].农业与技术.2013.

论文作者:罗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论如何做好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工作论文_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