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眼科 云南昆明

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分析总结术后眼内炎发生情况,并总结其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在选取的489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有16例患者于术后发生眼内炎,其中14例患者为急性眼内炎,2例为迟发性眼内炎,且有10例患者的房水以及玻璃体微生物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31.58%;13例实施玻璃体切割术联合注药术,2例予以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注药术,1例实施眼内容物剜除术,最终15例患者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例出现眼球萎缩。结论: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临床应早期积极实施有效治疗,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关键词:眼内炎;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注药术;治疗效果

白内障手术后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即眼内炎症,其严重威胁患者的眼球以及视力,也是目前眼科临床医生处理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所有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挽救患者视力的关键[1]。为进一步探究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本研究小组特针对本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展开探讨,本组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疗后,最终93.75%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详细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收治入院的白内障手术患者489例,共489眼,其中男性221例,女性268例,年龄在59—82岁,平均年龄为(66.84±4.96)岁,所有患者均实施白内障手术治疗(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389例,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00例),术后有16例患者发生眼内炎,均为单眼,其中有男7例,女9例,年龄在62—82岁,平均(68.87±4.34)岁。

1.2方法 检查:患者术后进行实例、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并观察角膜、结膜以及前房和房水等情况,采用前置镜眼底检查以及超声检查观察玻璃体的混浊情况,并抽取房水(或玻璃体液)进一步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治疗方法:针对房水混浊或前房积脓,但未见明显玻璃体混浊的患者:予以前房灌洗,并向玻璃体腔内注射2mg万古霉素;针对前房积脓合并显著的玻璃体混浊以及通过前房灌洗+玻璃体万古霉素注射治疗后1-2天感染加重的患者:前房灌洗,并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观察3-12天。

2结果

2.1眼内炎发生情况 在本次研究选取的489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其中389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发生13例(发生率3.34%),100例白内障囊内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发生3例(3%)。在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内炎的16例患者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6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例,浅绿色气球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1例,其余6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细菌感染发生的时间在术后1-30天,1例真菌感染发生于术后20天。

2.2治疗结果 在16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中有5例患者通过前房灌注联合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而11例经玻璃切割术治疗,并且有1例患者取出人工晶状体,均于手术静脉抗生素联合抗生素滴眼治疗。并针对1例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予以氟康唑静脉滴注。在随访观察结束期间,15例患者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例患者发生眼球萎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讨论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眼科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对于患者眼球以及视力的破坏性相当大,临床应结合患者眼部检查结果,并根据临床表现早期发现并诊断,尽快挽救患者的视力[2]。近几年随着眼科临床对于手术后眼内感染的认识逐步加深,加之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白内障摘除术术后眼内炎症发生率也随之降低。有研究者报道白内障手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约在0.02%,而本次研究中,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发生率高达3.27%,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可能是选取样本容量较小[3]。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往往给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临床不断通过研究寻找最佳的处理方案。导致眼内炎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患者的眼睑及结膜部,且常见的为球菌感染,杆菌和真菌感染情况较少,这一点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能看出,在术后感染的16例患中有10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且9例为球菌感染(90%),经1例为真菌感染。通常情况下临床认为导致眼内炎发生的病原菌主要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有研究者表示白内障手术后前房细菌培养阳性率通常在20%,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培养阳性结果均会导致眼内炎症的发生,但无疑其可以作为观察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症的预防目前还未发生好的措施,只是在术前采用碘伏消毒等常规操作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临床还可通过术前剪去睫毛、采用盐水冲洗结膜囊、抗生素滴眼以及手术过程中抗生素灌注和术后结膜下抗生素药物注射等,均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感染发生的作用[4]。但目前临床各类人士对于术前抗生素的滴眼以及含有抗生素的药物灌注液等预防措施的效果持有不同的态度。玻璃体切割术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注药术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最为有效的措施。白内障眼内炎已经诊断应极快采取眼科急救处理,实施前房穿刺冲洗,并取房水以及玻璃体液进行细菌、真菌培养,并向玻璃体墙内注射1mg 万古霉素和氟美松50-400g,并观察玻璃体腔内混浊情况,若出现玻璃体混浊加重以及视力下降等情况,无需等视力下降至手动,应即刻实施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病原体,并去除渗出斑送检,继而提高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进一步避免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发生[5]。在本次研究中,5例患者通过前房灌注联合万古霉素玻璃体内注射治疗;11例经玻璃切割术治疗,并且有1例患者取出人工晶状体,均于手术静脉抗生素联合抗生素滴眼治疗。并针对1例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予以氟康唑静脉滴注。在随访观察结束期间,15例患者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例患者发生眼球萎缩。该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治愈率高达93.75%。该研究和曹书芹[6]等人的一项关于白贝掌术后眼内炎治疗分析结果相似,其通过回顾性分析19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15例通过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药物注射,3例通过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药物注射,最终16例患者均保住眼球,且视力恢复治疗0.05的有9例。诸如此类的临床研究还有很多,本文和大多数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针对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临床应早期诊断,并实施有效治疗,继而提高患者视力。

参考文献:

[1]王春霞,于紫燕,马立威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4):301-303.

[2]杨友谊,杨素清,李倩倩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93-294.

[3]郝婷,蒋林志,梁皓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49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2):302-303.

[4]刘鸿飞,张志明,张超玲等.16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0,18(3):228-229.

[5]徐倩,陈云,李厚杰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临床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2):127-128.

[6]曹书芹,张军,王广慧等.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分析[J].临床眼科杂杂志,2007,15(4):352-353.

作者简介:朱建红,男,1965年11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眼科副主任医师,云南鹤庆人.1987年7月毕业于大理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论文作者:朱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治疗体会论文_朱建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