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蕲春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5300;
2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湖北黄冈438600
【摘要】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研究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的应用价值。方法:以PDCA循环法为指导,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148例在临床一线护士针刺伤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经有计划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达9275%,不利于在PDCA循环法要求下开展护理程序,也难以落实三级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结论:在PDCA循环法要求下分析针刺伤的高发原因,提高基层医院护士自我防护意识,加强防护教育和培训,坚持护理操作常规等能有效预防针刺伤,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PDCA循环法;基层护士;针刺伤;防治对策;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28+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1102
笔者遵循PDCA循环法的控制管理要求,针对我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工作中被针刺伤情况作相关调查分析与研究,对预防针刺伤,提高基层护士职业防护进行了有益探索。笔者现论述如下,以期供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文献参考和价值借鉴。
1PDCA循环法
PDCA循环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具体包括:找问题、找原因等8个循环分阶段[1],可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防治对策的各个环节。通过逐渐完善一套科学化防治质量管理体系[2],并做好监控、评价,加强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显著降低护士针刺伤发生率。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通过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共148例临床一线护士针刺伤病例,年龄19~45岁,中位年龄30岁。共向我院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全体护士发出调查表148份,回收148份,回收率100%。采用自行设计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在岗护理人员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的人数及次数、刺伤的原因及对职业防护的认识。具体见表1。
2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在岗护理人员姓名、年龄、职业、地点、对职业暴露的认知度、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的人数及次数、针刺方式、部位及程度、刺伤的原因、暴露源种类及传染性、暴露源情况、针刺后伤口的处理、疫苗接种、暴露后跟踪随访等[3],发放给临床一线148名护理人员,一周后收回148份,应答率100%。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表1不同科室人员针刺伤人数、次数及普遍预防人数
3导入PDCA循环
31计划: 根据临床科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防治质量管理目标及教育培训计划。
32实施: 实施标准化、系统化管理,要以针刺伤专业知识、预防控制标准、系统化分析为基础,围绕提高基层医院针刺伤防治的管理质量为目标,导入PDCA循环,大环扣小环,环环相扣,循环往复,提高对针刺伤危害性认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
33检查: 对照计划和实施方法,科室进行防治质量管理,科护士长则进行不定期抽查实施情况,把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331护士针刺伤发生情况148名护士中有137例被针刺伤过,占9257%;被针刺伤过1次、2次、3次、4次、5次的分别为75例、35例、13例、6例和5例。以拔针刺伤率最高,占3925%,处理废弃物时2617%;双手回套使用过的针帽为1869%;采血1028%;将注射器传递他人刺伤为561%。
332不同科室、职称针刺伤情况不同,不同科室因工作量、注射治疗量、操作环境的不同,发生针刺伤有差异,其中儿科、内科和神经外科针刺伤发生次数与五官科、中医科、感染科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普外科、骨伤科、妇产科有差异(P<005),见表1。
333不同职称、不同科室职业防护情况比较 护理人员整体普遍预防意识差,仅占3114%,其中护士仅5例,资历越高普遍预防意识越强,见表2。不同科室的防护意识也不同,其中感染科普遍预防意识最高,达75%,见表1。
表2不同职称护理人员针刺伤次数及普遍预防人数(%)
34处理
34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医院管理部门应进行岗前防护培训,制定在职职业防护教育计划,加深护士对针刺伤危害性的认识是预防针刺伤的重要保证。护理部应定期对全院护士实现“三基三严”训练及考核,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工作,要求人人达标。
342改善工作环境: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有安全的操作环境,给不合作的病人如患儿、精神病人注射时应有助手协助,以防意外发生。
343规范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管理部门应派专职人员回收处理医疗废弃物。
34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发生针刺伤后要向医院有关部门报告,并能得到及时咨询和处理。
4分析与讨论
通过导入PDCA循环模式,加强监控管理,做好基层医院院感、安全理论知识、针刺伤的不良事件分析,实行以科室自我监控为基础与质量控制相结合,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借助教育培训来协同治疗,科室自上而下职责明确,各行其职且相互配合,熟练掌握新型医疗用品的使用方法,避免意外的针刺伤不良事件的发生,力争形成监、控、管为一体的科室管理网络,为提高、发展、平衡基层医院的针刺伤防治管理质量发挥出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朝文,陈洋,庄泽本,等.浅谈PDCA循环法在提高现代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创新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1(122):5658
[2]孟秀云,姜立萍等.PDCA循环管理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09,8(11):2224
[3]夏超,王华琴.医院医务人员意外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4): 275310
论文作者:方文妃1孙朝文2通讯作者王浩潋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4
标签:针刺论文; 护士论文; 科室论文; 医院论文; 基层论文; 防护论文; 职业论文; 《中医学报》2013年12月第28卷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