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逐渐意识到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的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只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训练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为更有效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本文就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的一体化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控车实训;一体化教学
引言
实训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任务中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水平,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强化学生质量管理意识,灌输学生技能立业思想的重要途径,因此,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实训教学需要消耗各种材料,而实训耗料决定了实训教学能否正常开展、学生技能水平能否达标。
1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在数控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实现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的一体化机教学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意义所在:其一,通过实现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的一体化教学,可充分体现出数控专业教学方法与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在一体化教学中,采用综合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因此可实现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之间的对应交替教学,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其二,可有效培养一批具备基本机械加工、机械工艺、夹具设计制造等扎实基础操作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数控应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这也是目前崇尚工匠精神社会中最需要的人才;最后,通过实现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的一体规化教学,也可帮助学校的教师提升自身的综合数控能力,对于学校而言则是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数控专业师资队伍。
2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因
中职数控专业有三门课程最重要,分别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车工实训。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三门课程以单独上课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这三门课中,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学属于理论知识课,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而数控车工实训课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训。这种将课程独立进行的教学方式虽然也能达到教学目的,但是效果较差,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效结合。因为课程开课的不同步,教授理论知识的教师和教授实际操作的教师也不是同一个教师,所以在实训教学中实训教师有可能还会再次讲解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学生也容易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贯穿到实训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起来。
3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方法
3.1编写一体化教材
编写《数控车削加工与实训一体化教程》,该教材依据《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企业对数控车工岗位工作要求与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根据笔者学院实际情况,对数控加工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邀请在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参与教材的编写。教材的编写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为驱动实现理论和实操一体化教学。项目内容按照零件的加工难易程度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每一个项目都包括一个零件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点、工作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和评价。针对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提高技校生的专业技能,一体化教材突出了教、学、做统一的现代技工院校培养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明确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既需要理论知识又需要实际操作,因此教学目标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包括实际操作能力,两者皆有。(1)理论知识目标:熟记安全操作的规则和流程并且了解如何文明生产,明确数控的概念和加工的基本定义,了解数控车床的组成、操作过程以及应用领域,背诵、理解数控系统的操作指令和基本知识,学会制定中等复杂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工艺,了解数控车加工刀具的结构并熟练使用,根据加工零件选择刀具和控制切削量。(2)操作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日常操作和平时的维护保养,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量具;准确加工各类工件并达到中级工的水平,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行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3.3建设一体化实训基地
基于数控专业,尤其是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教学其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在实现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性的建立一个一体化的实训基地。而在建设过程中,还要避免简单重叠的问题,要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建设。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障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距离合理,同时搭配合理。其次数控机床需设置于CAM机房旁边,便于在线调试;最后还需要就普通车床与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实训的相关工具进行配对化的统一管理,保障工装具等实训工作的通用化和标准化,切实提升教学效率。
3.4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采用的方法有示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指导法等。示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具体了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和技巧重点,让学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操作过程中的小技巧和其中包含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法是教师让学生有组织有纪律地进行实际操作,并牢记过程中的小技巧,及时感知其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指导法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巡视,及时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和帮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学校所拥有的设备齐全程度进行多种教学方式的选择性使用,符合实际需要,达到教学的目的。
3.5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在考核学生成绩方面,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的学习成绩评价体系,坚持知识、能力、技能考核并重,采取理论考核、仿真操作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论考核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采用数控车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全面考核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巩固学过的知识,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提高技能鉴定理论通过率;仿真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对软件操作和编程的熟练程度;实践操作成绩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40%,考核学生的综合实训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操作规范程度以及专业知识、职业能力、道德品质的综合评定。按照每部分所占比例,得出该课程的最终评定成绩。
结语
总之,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易姝洁.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数控车工实训的创新性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8):146.
[2]邓自清.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2015(1):44-45.
[3]郭军利.基于一体化教学的中职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策略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17):80.
[4]刘玉娟,张涛.迎合中职教育转型发展做好一体化教学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4(29):135-138,140.
[5]席凤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一体化改革探究[J].考试周刊,2015(72).
论文作者:武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数控论文; 实训论文; 理论知识论文; 操作论文; 学生论文; 数控车床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