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货币政策:近期应从偏紧转向中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偏紧论文,近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由于它具有强烈的熨平经济周期即稳定经济的作用,具有逆对现实经济风向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试图5 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先验地规定只执行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无论是紧的还是松的货币政策),是非科学的,不现实的,在世界上也无先例。货币政策的松紧,不仅5年内会发生变化, 甚至年度内都有可能进行调整。这样的意见我们在去年的几个讨论会上都说过。我们还论述过,货币政策不仅有松(扩张性)、有紧(紧缩性),而且有中性货币政策的存在;不能认为主观上选择的,或能发挥人的能动作用的只是松或紧的货币政策,其实,中性货币政策有时也是需要选择和能够选择的。当然,这一切都决定于整个经济金融形势,以及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取向。
2.中国目前应当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各方面的意见颇多分歧。分歧的根源除了理论背景的差异,主要在于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判断和对现存问题解决对策的不同。我国在1992~1993年间出现了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膨胀,形成了高通货膨胀的态势,需要实行紧的货币政策。对此,无论理论界还是宏观管理部门,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但从1993年2季度以来,紧的货币政策已经持续了整整3年,不仅紧缩的时间已经很长,而且紧缩的目的已经和正在实现。目前,过高的速度已经降下来,经济增长比较平稳但有过分下滑的危险〔1〕, 通货膨胀已受到有力抑制,从1994年10月以来物价涨幅趋于回落已达20个月,但企业资金普遍紧缺(据典型调查企业资金紧缺面超过70%),失业增加,金融深化受阻,银行困难加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在累积,等等。对于上述情况应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反馈到货币政策上,宏观管理当局是否应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和作出何种调整,目前的意见颇不一致。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现在不能再紧下去了,应当进行调整了,而且现在的调整不再是紧缩力度的调整,而是政策性质的转换:从执行偏紧的货币政策转变为执行中性货币政策。
3.从1995年以来的金融情况看,货币政策已经过紧(紧缩过度),这是众多企业困难加重的原因之一。表1分别给出了1995年1~6月、 1995年全年和1996年1~5月3 个时间段金融方面几个最重要的数字便可粗略地说明这一点。从表1可以看出,1995 年上半年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最大,新增存款不能有效利用的部分几乎达到60%。国有专业银行的情况更严重,比如中国工商银行1995年6月末与年初比,存款增加1519 亿元,增13.4%,而贷款仅增517.4亿,元增加4.3%,增量存差超过1000亿元,并且使中国工商银行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存差行, 其新增存款的利用率只有34%,就是说,当时有约三分之二的新吸收的资金不能利用。这说明货币政策的紧缩已经过度。它无疑加重了企业资金的紧缺程度和银行的经营困难。我们在1995年8月就提出要调整货币政策。 但当时并不是主张放弃紧货币政策,只是要求降低紧缩的力度,适当放松银根。现在情况不同了。1995年初到今年5月,存款增加19574亿元,而贷款仅增加12368亿元,新增存款的利用率只有63%,存差高达7200 多亿元。而且今年前5个月的紧缩程度又接近去年上半年的水平。 持续时间这样长的紧缩政策确实该调整了。
表1 1995.1~1996.5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款情况表单位:亿元
新增存款 新增贷款 存差(存大于贷) 新增存款利用率
1995年1~6月6880 28694011
41.7%
1995年全年 12869 94623407
73.5%
1996年1~5月6705 29063799
43.3%
资料来源:《1995年中国金融年鉴》、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公报、月报
表2经济增长与贷款增长对比〔2〕
年份
1993 1994 1995
GDP增长率% 29.6 30.4 28.3
贷款增长率%25.1 23.4 23.3
相差百分点 -4.5 -7.0 -5.0
资料来源:同表1。
4.如何认识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是货币政策需不需要调整以及如何调整的关键所在。首先要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企业资金紧缺与这两年的紧货币政策有关。顺便指出,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往人们通常只关注银行系统的数量指标,而对投融资双方直接融资受到严格限制重视不够。事实上,从严控制银行信贷固然影响巨大,但关住直接融资的大门也是我国紧货币政策的重要方面,它对企业资金困难局面形成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企业资金紧与紧货币政策的关系,需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紧货币政策下,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增长已连续3 年多低于经济增长,请看表2。1996年以来, 金融机构贷款低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没有变化。在企业负债率奇高、缺乏自我积累能力的体制下,资金当然会紧缺。另一方面,我们企业的资金紧因调控手段的缺陷变得更严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无论在多么紧的货币政策下,一般企业都可以在市场上筹集到急需的资金,无非是筹资成本高一些,比如忍受银行利率的提高,或者即使从银行借不到款还可以发股票债券。而我们的企业则基本上只能在银行这一棵树上吊死。改革中我国在股票债券方面开了点口子,但在紧缩中,在严格控制贷款规模的同时,对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则管得更死。实行紧缩政策以来,宏观管理部门更严格地控制了企业到证券市场融资:1992年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693.71亿元,1993年当年的发行额减少到235.84亿元,1994进一步压缩为172.72亿元,1995年估计不到100亿元。企业的资金怎么能不更紧缺?说到这里,还有必要澄清一种误解。有人以这两年企业存款有较大幅度增长为根据,否定企业资金紧张。须知,由于资金循环和周转固有的特点,任何时候都存在有的企业资金游离,存款是一种表现形式;有的企业资金束缚而不足,需要向银行贷款。在它们之间进行余缺调剂正是银行的特殊作用所在。只是后一种企业的数量更多,资金缺口前者远不能弥补,银行还要将居民的储蓄存款等用上。我们既不能用有的企业有存款来否定另一些企业缺资金,也不能因有些企业存款增加较多,就不顾存款的利用情况而断言企业资金不紧。目前恰恰存在存款未充分被银行利用(表现为有大量存差)的情况。
5.必须指出,我们说企业资金紧与紧的货币政策有关,并不是看不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企业效益不好,资金占用过多,特别是三项资金占用比例太高,亏损面在增加……还可以列举许多。问题是这些老大难能不能通过紧货币政策解决,继续紧下去对解决问题是更有利一些还是增加了难度。这当中,如何看待或对待亏损的国有企业可能是关键所在。我觉得,企业只要亏损,就无例外地都指责,都不给资金支持是不妥的,必须具体分析。有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效益很好(比如过去常说上缴的利润等于赚回了几个同样的厂子),但那时折旧率低,利润被财政都拿走了,现在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再加上实行低工资,未积累养老保障基金,一代代退休职工成为企业的沉重的财务负担,终致亏损。应该说,是社会欠了这些企业的帐,而不是这些企业(包括离退休职工)有负于社会;实际上它们在为社会背包袱,并不是它们是社会的包袱。在不能让它们“死”掉的情况下,可不可以给予适当投入以助其再现生机?即使适当投入不能扭亏为盈,只要能减亏且减亏数大于增加的投入,也意味着社会总福利的增加,都是可行的选择。持续的紧货币政策紧不出好体制,适当放松或许有利于改革的推进。应当看到,现在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国有企业,总体上看都是愿意深化改革的。在主张从紧货币政策向中性货币政策过渡时,我们想强调的也是,调整货币政策必须与深化改革结合,若改革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将注定会重复迄今为止那种导致资金使用低效益的松紧循环。因此,解决企业资金问题的正确途径,只能是以放松银根(不能停留于此)为契机深化企业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在目前情况下,货币政策从紧缩调整为中性,肯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6.如何从偏紧的货币政策转向中性货币政策?我认为,从主要金融指标看,是使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率,大体上相当于经济增长率加计划控制的物价上涨率。从调控手段的运用方面说,就是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利率。我对“双降低”的具体意见是,第一,中央银行在今年内可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2~3个百分点,即从现在的13%调整为10%或11%;利率可在5 月份下调的基础上在3季度再降低0.5~1个百分点。第二,以金融改革消除金融抑制,在法律规范下允许企业利用国际通行的各种形式筹资、融资。当务之急是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证券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筹资,以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将过高的负债率逐步降下来;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债券形式融资。与此相配套,应在一些主要城市正式开放证券场外交易市场。
7.中央银行必须以此次政策调整为契机,逐步改变调控方式改善调控方法。迄今为止货币政策工具仍然是直接的信贷控制(今年4月, 虽然在上海推出了公开市场业务,但那一丁点业务谈不上对利率或货币供应量有什么影响),而且是信贷规模和可贷资金的双重控制。从总体或从面上来看,它必然是“一刀切”,当放松银根时,所有的企业几乎齐步走。当紧缩时,往往一些效益好的甚至优秀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比那些患“白血病”的企业为烈,这一方面是因为前者对紧缩一般有较高的承受能力,后者则需要抢救,为社会稳定计,政府通常进行干预,银行有时甚至“优先”向它们注入资金即“输血”,从而在紧缩后的信贷规模中劣者比优者占有的相对份额反而还要大些;另一方面,即使货币当局对少数产品畅销、管理较好、盈利颇丰的企业实行“点贷”,但在目前这种全社会的信用关系急需重建的时期,也将为劣质企业拖欠货款(所谓“三角债”)所苦,资金仍然紧缺,负担反而加重。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因此,在实行中性货币政策时,应抓紧深化企业改革。结合企业改革,中央银行加速以间接调控取代直接调控的进程,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为主,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自己的调控目标。
8.由偏紧的货币政策过渡到实行中性货币政策,是否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一些人心存疑虑。主要担心之一,是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物价继续上涨。我们认为,只要举措得当,目前条件下过渡到执行中性货币政策基本上不会出现上述问题。关于调整货币政策对物价的影响,应当从两方面看。第一,中性货币政策不存在超出经济发展需要而扩大货币供应的问题,就是说,这一政策本身不产生通货的膨胀;同时,前几年超量供应的货币基本上已为持续3年多的紧缩政策所消化。 也许有人说,现在通货膨胀只是受到遏止,价格涨幅虽然回落,但还在涨,怎么能不继续紧下去?持此观点的同志可能注意到了膨胀信用和货币供应到通货膨胀物价明显上涨有一个时滞,却忽视了通过紧缩信用和货币供应以治理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也有一个时滞。人们可能还记得,这一轮紧缩是从1993年6月开始的,但通货膨胀的势头一年多以后才被遏制, 物价涨幅从1994年10月开始才逐步回落。根据一般规律,即使现在停止紧缩而改行中性政策,物价涨幅很可能还将继续回落一段时间。加之中性政策本身又不会导致物价上涨,上述担心似无必要。第二,物价上不上涨不完全是货币问题,它也决定于我们的管理。实事求是的说,这两年物价上涨回落,与政府压住了某些部门和单位的涨价要求有一定关系。适当放松银根必须慎重对待此类要求,不能大开口子,形成竞相涨价的局面。我们认为,只要能合理管住公共物品和自然垄断品的价格,制止垄断涨价,目前调整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某些同志担心的那种后果。回顾这些年的涨价史,除了货币超供膨胀需求的因素外,就是这两方面没管好,物价管理部门过分迁就某些部门或利益集团的利益。搞市场经济也必须加强物价管理。今后,企业联合起来抬高商品价格的行为必须制止、惩处,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调整价格,要改变生产者申请、物价部门审批这种弊病极大的模式,应尽快建立由生产者、消费者、专家、物价管理官员审议的制度。只要管好了这两方面,竞争性商品由市场定价不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
9.另一种担心是居民储蓄会不会下降。的确,货币政策从紧缩向中性转变,适当降低在紧缩时提高的银行利率是顺理成章的。但调低利率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则不是简单一句话可以说清的。从一般道理上讲,居民储蓄具有利率弹性必须肯定,但弹性有多大,则需要结合经济金融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是居民的收入将如何变化,因为收入是决定储蓄的基本因素;其次是居民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再次是由金融政策、金融结构决定的居民储蓄投资选择空间;最后,还有政治经济态势在居民中形成的预期。我们在此不可能全面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将稳定增长;物价涨幅得到控制并将进一步有所回落;居民消费新的热点有待形成,近期消费在绝对量增加的同时而消费倾向仍将存在趋于下降的区间;我国虽然存在金融压制,但可供居民选择的金融资产形式毕竟在增加;未来的改革需要居民掏钱的名目还不少,居民需要预为之谋……总之,促使居民增加储蓄的因素很多,储蓄还会增加。还需要进一步指出,判断居民储蓄的增减,不能局限于储蓄存款。银行利率调低后,估计居民的储蓄存款仍将继续增加,但增幅可能有所降低(5月降息已证实这一判断)。 不过储蓄总量的增长趋势不会改变,少增加的部发将大多转化为购买股票、债券(这也为此次降息后情况所证实)。这是银行储蓄的分流,是居民储蓄一投资结构的调整,并非居民总储蓄的下降,而且这种结构调整对市场体系的完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有利的。
10.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从偏紧过渡到中性是必要的,可行的。
注释:
〔1〕一个时期以来, 不少学者将紧缩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称之为“着陆”,从而由适度的而不是“急刹车”式的紧缩所达到的目标被命名为“软着陆”。我们一直不赞成这种说法。如果一定要以飞行器的飞行比喻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么,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后,就只能追求快速、平稳,速度过快时可以适当降低,但前提是必需继续飞,不能着陆,即经济发展不能停。当然,飞机起飞后总有着陆的时候,然而这正是用它比喻经济发展不很贴切之处。
〔2〕为能与贷款增长率有可比性, 我们这里所使用的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是用当年价计算的环比增长率。在许多报刊上, 我们可以见到用可比价计算的经济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对比,得出了这几年贷款增长率仍然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结论。这当然是不对的,因为贷款增长率按当年人民币计算,它们不具有可比性。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