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Fas、P53基因表达研究论文_1孟贵卿 2张芳

平乡县人民医院1病理科2眼科 054500

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凋亡及其与上皮细胞Fas、P53基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超乳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获取患者中央部的晶状体前囊膜。并按照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A组(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组,n=24)与B组(非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组,n=24),应用光镜、电镜等方法观察LEC的凋亡情况,并以RT-PCR定量检测Fas、P53基因在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光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呈透明眼,可见空泡,凋亡细胞较B组明显增多。电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可见凋亡小体,而B组中未见凋亡小体,且就凋亡情况来讲,A组较B组明显增多。两组患者的上皮细胞中均存在Fas、P53基因的表达,且Fas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12.32倍,P53蛋白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7.22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患者晶体上皮细胞中P53与Fas存在表达,提示着P53与Fas基因参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整体调控,对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外源性抑癌基因,其表达水平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凋亡;P53基因;Fas基因

白内障一直是当前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和高发病,因此对于其治疗机制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1]。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是金状态前囊膜的单层上皮细胞,是晶状体中最为活跃的部位,承担着晶状体的全部生命活动,其同时在保护晶状体的透明度与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3]。有研究显示[4,5],晶状体细胞的凋亡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引起的金状态上皮细胞功能下降及损害,而其在发病中一些基因的表达与其具有一定的相关度。鉴于此,本次研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的凋亡及其与上皮细胞Fas、P53基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8例行超乳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获取患者中央部的晶状体前囊膜。并按照其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A组(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组,n=24)与B组(非糖尿病性老年白内障组,n=24),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1.2 试剂

Ultrasenstive SP试剂盒(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P53及cDNA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Fasc及DNA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上海谷研实业有限公司)。

1.3 方法

取两组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进行电镜标本的制作,并给以苏木素伊红染色,以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制片后将其放入研钵中进行研磨,研磨完成后将器进行总RNA的提取,并将试剂放在氯仿中保存后用力振荡,以离心管进行混匀,室温放置5-10分钟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RNA纯度并进行cDNA反转录,并将RNA进行电泳后以自动成像仪保存图像并定量分析,随后将cDNA稀释后作为模版进行基因引物与内参基因引物的扩充,控制温度在60-95℃。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光镜与电镜结果

光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呈透明眼,可见空泡,凋亡细胞较B组明显增多。电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可见凋亡小体,而B组中未见凋亡小体,且就凋亡情况来讲,A组较B组明显增多。

2.2 RT-PCR检测结果比较

我们就不同组别的RT-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患者的上皮细胞中均存在Fas、P53基因的表达,且Fas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12.32倍,P53蛋白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7.22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Real Time PCR检测相对定量结果

注:以A组样本为对照样本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房水中血糖升高可能有促进Fas、P53蛋白介导细胞凋亡的因素,如果这一因素被发现,就可以抑制Fas、P53蛋白介导细胞凋亡,减少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6-8]。同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光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呈透明眼,可见空泡,凋亡细胞较B组明显增多。电镜下显示A组患者的白内障上皮细胞可见凋亡小体,而B组中未见凋亡小体,且就凋亡情况来讲,A组较B组明显增多。两组患者的上皮细胞中均存在Fas、P53基因的表达,且Fas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12.32倍,P53蛋白在糖尿病性白内障上皮细胞中的平均表达为老年白内障的7.22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老年白内障患者晶体上皮细胞中P53与Fas存在表达,提示着P53与Fas基因参与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整体调控,对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外源性抑癌基因,其表达水平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子夜, 王心淼, 郜青叶,等. 老年性白内障和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 18(5):483-485.

[2]郜青叶, 王心淼, 金子夜. 糖尿病性和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Fas、Bax基因的表达[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 18(3):244-246.

[3]帅天姣, 张剑, 张涤,等.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晶状体中P53表达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6):68-69.

[4]张剑, 齐艳秀, 姜伟,等.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正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 26(14):1-6.

[5]梅林, 王嵩, 闫博,等. 氧化损伤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和表型改变[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5):822-825.

[6]王和萍. 感染预防与控制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 4(22):4188-4189.

[7]沈洁, 吴冬梅, 魏秀凤,等. 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预防的护理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3):3068-3069.

[8]鲁为凤, 彭洁, 曹勍,等. 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的预防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23):5437-5440.

论文作者:1孟贵卿 2张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Fas、P53基因表达研究论文_1孟贵卿 2张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