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任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 要:“一量名”结构是“数量名”结构的重要部分,而“一量名”结构的类型又与“量词”的类型是分不开的。结合量词的类型,“一量名”结构可以分为“一+度量衡量词+名词”结构、“一+个体量词+名词”结构、“一+集体量词+名词”结构、“一+部分量词+名词”结构、“一+借用量词+名词”结构。本文主要研究“一量名”结构的两个特征,一是“一量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二是特殊“一量名”结构的词汇化。将“一量名”结构与“的”字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系统地理解和使用“一量名”结构,并且更加有利于我们分析其特征。
关键词:“一量名”结构 量词 搭配 词汇化
一、“一量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量名”结构与“的”字的搭配会受到结构中“量词”以及“名词”的语法、语义特征的制约,不同类型的“一量名”结构与“的”字的搭配情况各不相同。五种“一量名”结构与“的”字的搭配情况不同,有的既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的”,有的则不能与“的”字搭配。
1、“一+度量衡量词+名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度量量词+名词”结构通常不与“的”字搭配,但是有些“一+度量衡量词”结构在一定的语义中可以加“的”,比如:一斤的水果、一吨的水等。例如:a.一米布
b.一米的布
“一米布”中的“一+度量衡量词”结构意义指向的重点在于数量,而“一米的布”修饰名词,突出名词的性状。
2、“一+个体量词+名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个体量词+名词”结构不能与“的”字搭配,比如“一个人”不能说成“一个的人”,“一朵花”不能说成“一朵的花”,“一座城”不能说成“一座的城”。
例如:有时是一朵花,有时是一片叶。(《林徽因传》)
在这个例子中就不能把“一朵花”说成“一朵的花”,这时“一量名”结构中的“一”和“朵”在语法方面组成数量短语,“一量”结构与“名词”语义上联系密切,并且“名词”注重整体而非局部,因此不能加“的”。
3、“一+集体量词+名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集体量词+名词”结构一般不可以与“的”字搭配,但是可以加修饰成分。比如“一副牌”可以说,而“一副的牌”一般不说。
例如:瓦丽丝穿过了埃—索双方的交火线,躲过了沙漠中一头雄狮的追击,逃脱了一帮歹徒的魔爪……
这里“一帮歹徒”不能说成“一帮的歹徒”,因为“一帮”与“歹徒”的联系密切,“一帮”修饰“歹徒”,突出数量,而不是表示“歹徒”内部的特征。但是,如果有修饰成分,例如用“凶猛”修饰“歹徒”,就可以加“的”字,即“一帮凶猛的歹徒”。
此外,有的“一+集体量词+名词”结构中“一+集体量词”重叠后可以与“的”字搭配,例如:
a.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蒋母正坐在佛堂念经,忽然闯进来一群人……(《蒋氏家族全传》)
b.于是,县委县政府门前总是围着一群一群的人……(《羊的门》)
这类“一+集体量词+名词”结构中的“一+集体量词”重叠后可以与“的”字搭配,又如“一双一双的手”。
4、“一+部分量词+名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部分量词+名词”结构不能与“的”字搭配,比如“一截绳子”不能说成“一截的绳子”,“一片面包”不能说成“一片的面包”。
例如:“我给你一片面包。”她顿了一下说,“但我们不收流浪者过夜,那不妥当。”(《简.爱》)
5、“一+借用量词+名词”结构与“的”字搭配制约
“一+借用量词+名词”结构中量词是名词用作量词时,例如“盆”、“碗”、“身”等。这类“一+借用量词”结构修饰名词时具有描写性,所以一般可以与“的”字搭配。比如“一脸汗水”可以说成“一脸的汗水”,“一身灰尘”可以说成“一身的灰尘”等等。例如:
a.这一屋子人都比她知道的多,都不同于她过去所接触过的人。(《青春之歌》)
b.江华看看一屋子的人,沉思了一下……(《青春之歌》)
在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一屋子人”既可以加“的”字,也可以不加“的”字。
“一+借用量词+名词”结构中量词是动词用作量词时,借用量词与后面的名词联系密切,不可以加“的”字。如“一捆书”中的“书”实际上是被“捆”起来的,“捆”是一个动作。“捆”与“书”联系紧密,不用加“的”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最奇怪的是秦安,他去医院那天,光焰柔弱得像是萤火虫,从医院回来,赵宏声三天给他换一贴膏药……(《秦腔》)
例子中“一贴膏药”不可以加“的”字,因为“膏药”是用来“贴”的,这个“贴”的动作与“膏药”密切相关,中间不可以加“的”字。
二、特殊“一量名”结构的词汇化
有些“一量名”短语在语言的发展中逐渐词汇化,成为特殊的“一量名”结构。这些“一量名”结构在句中可以充当谓语、状语或者定语,使文章更加富有形象感、生动感。
1、“一条龙”的词汇化
“一条龙”本是“一量名”短语,就是“一条”所构成的数量短语修饰“龙”,但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词汇化。在《汉语大词典》中,对“一条龙”有两种解释:一是比喻一个长列,二是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上的紧密配合。《当代汉语词典》中也是两种解释:一是比喻一个行列,二是比喻程序上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有机配合。例如:
a. 遂从怀中取出笔墨,在粉墙上画一条龙,用他那袍袖一拂,龙的肚子便开了。(《努尔哈赤》)
b.实行工商登记、税务办理、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一条龙服务。(《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
例a中,“一条龙”是简单的“一量名”短语,具有名词性。例b是词汇化的“一条龙”,表示程序或环节上的紧密联系和配合,作“服务”的定语。
2、“一条心”的词汇化
在现代汉语中,“一条心”词汇化作谓语,“一条心”中的“心”不表示心脏器官,而是一种思想意志,《现代汉语词典》和《当代汉语词典》中都将“一条心”解释成“意志相同”。
例如:监督检查不是简单地打幌子、下评语,而是为了上下沟通,上下一条心。(《哈佛管理培训系列全集》)
这个例子中,“一条心”表示上级和下级意志相同,齐心做事。
3、“一口气”的词汇化
《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都解释“一口气”为:一是一口气息,二是不间断地。例如:
a. 徽因读完留言,觉得有一口气堵得心头发慌。(《林徽因》)
b. 经过武理堪这一起哄,李如柏的南路军更不成样子,一口气逃回沈阳城去了。(《努尔哈赤》)
例a中“一口气”表示的是一口气息,是“一量名”短语。例b中“一口气”表示不间断地,即“不间断地逃回沈阳城”,“一口气”词汇化后作状语修饰“逃”。
4、“一条藤”的词汇化
“一条藤”的“一量名”结构固化,并且逐渐词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串通一气的一伙儿”。例如:
a. “哎!”晓霜慢吞吞的呼出一口长气,细声细气的说:“我看错啦!原来是一条藤。”(《雁儿在林梢》)
b. 光复以后,你还和大地主一条藤……(《暴风骤雨》)
例a中“一条藤”是“一量名”短语,还没有词汇化。例b中的“一条藤”是串通一气的意思,是词汇化的结果。
5、“一锅粥”的词汇化
《现代汉语词典》中“一锅粥”被解释为“形容混乱的现象”,在《当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乱成一团,混乱不堪”。“一锅粥”本是“一锅”所组成的数量短语修饰名词“粥”,是名词性的,后来逐渐词汇化。例如:
a. 本来已将冷却了的一锅粥,现在又变得热气腾腾。(《天涯明月刀》)
b. 白雪是眼看着剧团乱成了一锅粥,心也灰暗。(《秦腔》)
例a的“一锅粥”就是食物,“一锅”所组成的数量短语修饰名词“粥”。例b中的“一锅粥”经过词汇化,是“比喻乱成一团”的意思。
6、“一窝蜂”的词汇化
“一窝蜂”在《当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比喻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相同。
例如:那些戏子佬看见我就爱得要命,一窝蜂跑过来逗我玩。(《玉卿嫂》)
例子中“一窝蜂”形容许多人同时做某件事情,经过词汇化后作“跑”的状语,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还有其他的“一量名”短语也经过了词汇化,例如“一个劲”“一股劲”“一股脑”“一阵风”“一条腿”等等。这些词汇化的“一量名”短语形式固定,不能被其他词语替换,也不能随便插入其他词语。
三、结语
“一量名”结构根据量词分类以及自身的特征可以分为“一+度量衡量词+名词”、“一+个体量词+名词”、“一+集体量词+名词”、“一+部分量词+名词”、“一+借用量词+名词”五类,不同类型的“一量名”结构与“的”字的搭配情况不同,体现了与“的”字联系的紧密程度。此外,“一条龙”、“一条心”、“一锅粥”、“一窝蜂”、“一条藤”等“一量名”结构逐渐词汇化,可以作谓语、定语或者状语,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参考文献:
[1]白鸽.“一量名”兼表定指与类指现象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4)
[2]惠红军.汉语量词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9.
[3]刘丹青.汉语量词的宏观分析[J].汉语学习,1988(4)
[4]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中国语文,1993(3)
[5]王羽熙,储泽祥.“一量名”结构的指称功能[J].湖北大学学报,2017(4)
[6]张俊强.“一量名”的指称性[J].现代语文,2016(8)
[7]郑文亮.现代汉语量词及数量名结构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09.
论文作者:戴任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量词论文; 结构论文; 名词论文; 词汇论文; 短语论文; 歹徒论文; 说成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