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课标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主体作用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也就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
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 营造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课堂上,记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这样亲切的话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差异,崇善个性,让孩子们言论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这样师生间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被别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在自己的个性中也培养一些尊重别人的品质。
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所说的“倾注感情”,并不是说把语文课上成是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里所谈的感情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课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细流,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此时学生的感情、人格也才会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他的爱、恨才会自然流露,学生的个性也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师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2 给学生空间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 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有的教师总结出“五让教学法”: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
这是值得可取的。
3 激发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质疑问难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应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例如:教《跳水》一课时一位学生一个句子连读三遍没读好,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老师说:“由于你太紧张,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终于这位学生把这个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很响亮。这样的细节,看似琐碎,却营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老师提出“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时,学生踊跃举手,纷纷提出了“谁跳水,为什么跳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跳水,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等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样人人参与,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了每个学习者的潜能。
论文作者:卜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和乐论文; 都是论文; 氛围论文; 自己的论文; 才会论文;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4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