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的地区聚类分析——兼论分地区反贫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区论文,中国农村论文,贫困论文,政策论文,兼论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到1998年底,我国尚有农村极端贫困人口4200余万,广泛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农村贫困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上海市郊农村基本消灭贫困,而西部不少省份农村贫困发生率仍高达10%以上。同时,各地区的贫困分布形式与致贫原因也不一样。如何客观地划分地区类型,以便更好地度量地区间贫困的差异,寻找贫困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反贫政策? 为此, 我们利用1998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根据贫困人口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特征值,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农村贫困进行地区分类研究,并据此提出分地区反贫政策建议。
一、聚类实施及结果
1.特征指标的选择。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我们在用收入和消费衡量贫困程度外,还选用了四个方面30个指标作为贫困人口的特征指标。具体如下:
1)农户就业与经济状况: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均粮食产量、 住房面积、电视机拥有量、人均生产投入、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第一产业收入比重、种植业收入比重、非家庭经营劳动力比重。
2)基础设施:行政村是否通(有)公路、电话、学校、卫生所、 是否能收看电视节目、住户是否通电、有安全饮用水。
3)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规模、 劳动力最高文化水平、外出或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比重、劳动力文盲率、学龄儿童入学率、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4)自然条件与资源:地势、人均土地拥有量、亩均粮食产量、 自然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其中: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贫困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力资源不足而致贫,如劳动力缺乏、户内有病残人员、劳动力生产技能及文化素质较差等,具有上述特征农户占全部农户的比重为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人力资源不足的贫困农户很难通过“造血型”扶贫开发项目帮助其摆脱贫困。限于资料,本文中把具有下列特征之一的农户作为人力资源不足的农户:家庭中有在劳动年龄之内但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口、无劳动力、妇女为户主同时没有其他整劳动力、劳动力负担系数在4 以上。
自然资源不足农户比重。自然资源不足包括耕地稀少,气候恶劣,产量低下,没有其他资源等等,限于资料,我们认为具有下列特征的农户即属于自然资源不足:山区人均播种面积在1亩以下,或平原在0.5亩以下,或亩均产量在100公斤以下。
为了既全面反映各地区贫困的特征,又抓住主要影响因素,经比较、综合,我们从地区的贫困程度、贫困人口所在地的基础设施水平、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自然资源状况等四个方面,选择11个主要的、比较稳定的指标作为聚类分析的特征变量。在上述四个方面对地区的贫困模式具有相同影响力的假定下,我们不再对各个指标进行加权(事实上也缺乏客观的权数),而仅通过使每个方面包含几乎相同的指标个数来平衡四个方面的影响力。
①贫困程度:贫困发生率、收入相对于贫困线的比率、消费相对于贫困线的比例;
②基础设施:通公路村比重、有学校村的比重、通电话村比重;
③人口素质:劳动力负担系数、劳动力文盲率、12—14岁儿童入学率;
④自然资源:人均耕地面积、亩均粮食生产量。
2.地区分类结果。根据聚类结果谱系图和并类信息表,我们把30个省区(除西藏)分为4类:
第一类: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福建、广东
第二类:河北、山西、辽宁、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
第三类: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第四类:内蒙、吉林、黑龙江
二、贫困的地区特征——聚类结果分析
根据聚类结果,我们把各地区的贫困特征表述于表1中, 为了方便比较,同时也列出了全国非贫困人口的对应指标。
1.一类地区是已基本脱贫的地区。包括4省3市,属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分省贫困发生率均在1.6%以下。 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约2.9%,其中,上海、天津和江苏组成的亚类贫困发生率在0.5%以下,可视为已消灭了贫困或成片的贫困。
与全国非贫困人口平均水平相比,在社区基础设施方面,贫困人口所在村的公路、电力、电话、卫生所、安全饮用水等大多数基础设施拥有率较高,虽然学校的拥有率较低,但这可能是与近几年从发达省份陆续推开的并校活动有关。
从农户生活设施和经济状况看,贫困农户人均住房面积、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人均生产投入等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有的方面甚至高于全国非贫困人口平均水平,这充分显示了该地区发达的社会经济环境对贫困农户消费的示范效应;
在自然条件方面,贫困农户分布于平原的比重较大,贫困农户并没有完全集中在山区,而是有较广泛的分布;农户耕地面积仅为全国非贫困人口的1/4,不足全国贫困人口的1/2,但亩均产量超过全国水平。
从人力资源方面看,劳动力负担系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出打工或在乡村企业中工作的劳动力比重明显较高,劳动力文盲率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该区贫困人口中不同年龄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非贫困人口。
值得注意的是,该区贫困人口有高达82.3%的户表现出自然资源不足或人力资源不足的特征,其中31.4%的贫困农户有明显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特征,66.7%有自然资源不足的特征,其中,高达15.7%的兼有两方面的特征。
根据一类地区贫困人口所显示的特征,我们可以推断该地区的贫困人口以零星插花型为主。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和政府高度的反贫努力以后所遗留的贫困人口,其规模很小,但人力和资源禀赋不足十分突出。
2.二类地区贫困发生率中等,但贫困规模较大。包括了我国中部绝大多数省和部分东部省份。这类地区分省贫困发生率差别较大,从2 %左右到7%左右,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约54.6%。
在这类地区中,贫困人口所在村的公路、学校电力等较为基本的基础设施的拥有率超过全国非贫困人口的拥有率,但代表较高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如电话、卫生室的拥有率明显较低。
农户经济状况明显较差,在自然资源方面,人均土地拥有面积大于第一类地区贫困人口,但仍低于非贫困人口,人均粮食产量也较低。
在人力资源方面,劳动力负担系数明显超过非贫困人口,儿童入学率较低,特别是15—17岁组儿童入学率明显较低,劳动力文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非贫困人口的平均水平。
在该地区中有48%的农户有资源不足的现象,其中14.2%的农户有人力资源不足的特征,这个比例是第一类贫困人口的相应数字的一半,另外有38.5%农户有自然资源不足的特征,也比第一类地区下降近30个百分点。
从贫困发生率及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社区环境的差别看,本区中集中连片型贫困仍然存在,但零星插花型贫困已占据重要地位。
3.第三类是贫困人口密集地区。包括了云南、贵州和全部西北省区,贫困发生率在9%以上,占全国贫困人口的34.3%。
在这个地区,贫困人口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极端贫困的特征,不仅生活条件极差,自然条件恶劣,而且劳动力文化素质很低,文盲率高达29.4%,是全国平均非贫困人口文盲率的近3倍。不仅如此, 儿童的入学率尤其是15—17岁青少年的入学率仅为80%。与低入学率相反的是该地区贫困人口所在村有学校的比重竟然高达95%,在各类地区中高居榜首,而且远高于全国非贫困人口的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一地区扶贫工作中对学校建设的重视,另一方面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何以拥有学校村的比重如此之高,而儿童的入学率却反而比较低呢?与学校的情况相类似,该类地区贫困人口所在村通公路的比重也高达92.2%,仅比非贫困人口平均水平低3个多百分点。 类似于二类地区但比二类地区更严重的是,代表更高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的村级拥有率非常低,如贫困人口所在村的通电话的比重仅为52.4%,卫生所的比重也仅为65.9%。第三类地区贫困人口中也有43.1%的农户具有资源不足的特征,其中自然资源不足的农户占33.6%, 人力资源不足的农户占14.7 %。由于和非贫困人口在社区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差异,可以判断,在三类地区,集中连片型贫困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4.四类地区,包括内蒙、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三省区均属于高寒地区,贫困发生率在6—8%,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约7.1%。 三省区贫困人口除相对于贫困线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外,无论是社区基础设施、农户生活设施、土地等自然资源,还是劳动力文化程度和劳动力负担系数为代表的人力资源情况均比较好,贫困人口只有不到12%的农户有资源不足的现象。第四类地区贫困人口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可能在于:1)三省区由于地处高寒地带,维持温饱所需的费用相对较高, 也就是说,以同样的收入,在本地区内较难维持温饱。因而,以收支衡量的贫困程度虽然较高,但该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总体社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2)由于1998年黑龙江和内蒙遭受特大洪水,大量人口返贫, 这部分暂时返贫人口的当年收支及社区设施受到很大影响,但自然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条件仍然比较好。
三、分地区反贫困政策建议
从总体上说,在所有四类地区,贫困人口都有自然资源或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特别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及儿童入学率明显较低,经济状况十分恶劣。但是,一些基本的社区基础设施,如公路、学校的差别(至少是数量方面的差别)并不太大,这可能是近些年来扶贫工作着重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结果。由于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具有不可逆性,而且现有贫困地区一些基本的社区基础设施已接近非贫困地区的水平,贫困人口文化教育水平明显落后这个事实表明:今后扶贫工作的重心应该实现两个转移,一是要从大力发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转移到直接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和提高收入、以及帮助目标人群摆脱困境上来;二是要从改善自然条件更多地转移到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上来。特别是要从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通过对贫困农户子女的直接教育救助,帮助其子女获得基本的文化知识以及生活和生产技能,使其在未来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彻底摆脱贫困。分地区反贫困政策建议如下:
1.一类地区的贫困以零星插花型为主,社区基础设施已基本到位,大部分为资源禀赋不足的、难以实施经济发展项目的农户。因而要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加强贫困农户甄别与确定, 确保扶贫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农户。相对于集中连片型贫困人口,零星插花型贫困人口不易确定,同时实施扶贫项目也比较困难。因而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贫困标准,查找贫困人口,认真组织扶贫工作,以便真正使扶贫工作落实到每个需要扶持的户和人。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救灾、保险、互助合作、 民政救济以及民间慈善救济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条件的省区要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消灭极端贫困现象。
2.二类地区省区内地区差距很大,集中连片贫困人口仍然存在,插花型贫困人口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因而需要:
(1)针对省内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反贫困策略, 在面向区域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直接面向农户组织扶贫工作。二类地区各省区间有较大的差异,贫困状况较轻的山东、河北、辽宁等省直追一类地区,而山西、广西、重庆、四川则接近三类地区。不仅如此,二类地区各省内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大。集中连片型贫困与零星插花型贫困同时占有重要地位,省及省以下政府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组织扶贫项目的同时,着手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2)强化扶贫工作, 力争在今后两年内实现基本消灭极端贫困的目标。二类地区贫困人口规模相当巨大,是否能消灭极端贫困对全国扶贫工作能否达标有很重要的作用。二类地区各省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在继续得到中央政府支持的基础上,要广泛动员人力物力对贫困人口给予扶持。
(3)要密切注意大江大河的动向,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 二类地区处于多条大江大河的中下流, 严重的洪灾常使大量人口返贫, 1990年和1998年的大洪灾就曾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地出现大规模返贫现象。加强水利河工建设,确保不发生大的灾害,是二类地区顺利脱贫的前提之一。
3.三类地区是我国的贫困密集地区,脱贫进程如何直接影响我国能否胜利实现我国世纪末的脱贫目标。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差,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需要中央和地方协作、政府和人民连手、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大幅度降低贫困发生率。三类地区应该特别重视:
(1)中央应继续执行向西部特别是向三类地区倾斜的政策, 继续并强化对本类地区的支持,向集中连片的贫困发起持续的攻坚战。
(2)地方政府应继续强化扶贫领导工作,全方位、 持久地开展扶贫工作。对三类地区来说,消灭极端贫困仍将是一个持久过程,决非今明两年就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因而地方政府既不能对反贫困失去信心或者夸大当地的贫困程度,也不能盲目乐观甚至人为掩饰贫困程度。应该从实际出发,树立符合当地实际的反贫困目标,摆脱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同时,要制定较为长远的、全方位反贫计划,从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使贫困地区稳定发展,贫困人口稳定下降。
(3)应加强对扶贫工作研究,因地制宜对症扶贫, 切忌盲目扶贫。三类地区的某些地方是属于已投入大量的扶贫资金而贫困状况依然没有改观的地方,对这些地区,一定要认真反思研究,以便重新确定扶贫重点。另外,从聚类分析来看,本类地区有很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缺乏自然或人力资源,有限的扶贫资金是继续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直接扶持农户发展生产,是只重视经济项目、还是同时重视教育与卫生项目,是原地进行开发建设、还是异地安置均需进行认真的论证,以便做到扶一个脱一个,扶一片脱一片。
(4)强化教育扶贫工作,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青壮年扫盲工作,特别要重视以各种形式提高儿童入学率。在各类贫困地区中,三类地区的教育问题最为突出,高文盲率可能会严重影响扶贫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该地区的后续发展能力。目前,许多人认为教育扶贫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各级政府也常以先经济、后教育作为扶贫策略,即使是发展教育也多以修建学校为主,而对能明显降低儿童辍学现象的直接救助却投入很少。因而,三类地区必须转变认识、强化教育,以各种形式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从而为物质扶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重实效、加强生态防治工作,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类地区多是大江大河的上游,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区内人口的生存,而且关系到其他地区的稳定发展。二十年的反贫困历程表明,农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与贫困人口的下降速度是高度相关的。发达地区的高速发展,不仅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与日俱增的打工就业机会,也能增强支援贫困人口密集地区的力量,因而,贫困地区的扶贫要与生态防治和环境保护相结合,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四类地区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类别,从其贫困发生率看比较类似于二类地区。现有贫困人口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状况较好,包含了许多临时性因灾返贫的人口。从总体看,四类地区是开发型扶贫项目最有潜力、前景最好的地区。因而四类地区应该扩大扶贫贷款的覆盖面和资助强度,大力推广直接面向农户的发展生产型扶贫项目,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有自然资源的支持,又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在开发型扶贫项目的帮助下,四类地区可望在不长的时间大幅度地降低本类地区的贫困程度。
表1贫困人口特征比较
贫困人口
非贫困人口
一类地区
一、农户就业与经济情况
1.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
940412
2.人均粮食生产量(公斤) 714266
3.住房面积(平方米) 24.2
20.4
4.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百户)33.3
39.2
5.人均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元) 668259.4
6.家庭经营收入比重(%) 76.3
73.5
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 65.0
67.3
其中:种植业收入比重 45.0
47.0
8.非家庭经营劳动力比重(%) 14.9
15.9
二、基础设施:
1.所在村通公路的比重(%)95.6
90.4
2.所在村有学校的比重(%)91.0
72.6
3.所在村通电话的比重(%)79.4
90.2
4.所在村有卫生所比重(%)85.6
82.4
5.所在村能看电视节目的比重(%) 97.4
100
6.贫困户通电的比重(%) 98.4
100
7.贫困户有安全饮用水的比重(%) 73.6
80.2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
1.5人以上规模家庭比重(%)
36.5
54.9
2.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户的比重(%) 16.4
5.9
3.劳动力负担系数
1.51.42
4.劳动力文盲率(%) 8.913.1
5.6-11岁儿童在校率(%) 88.5
83.3
6.12-14岁儿童在校率(%)96.9
90.4
7.15-17岁儿童在校率(%)92.1
85.2
8.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2.531.4
四、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山区户比重(%)24.8
29.9
2.人均土地拥有量(亩)
2.10.66
3.亩均粮食产量(公斤/亩)347400
4.自然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7.366.7
贫困人口
二类地区 三类地区
一、农户就业与经济情况
1.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601
446
2.人均粮食生产量(公斤) 353
295
3.住房面积(平方米) 16.6 12.3
4.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百户) 16.5 6.9
5.人均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元) 316
274
6.家庭经营收入比重(%)
86.3 87.5
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 81.2 79.8
其中:种植业收入比重
57.5 60.0
8.非家庭经营劳动力比重(%)
8.8
5.1
二、基础设施:
1.所在村通公路的比重(%) 94.2 92.6
2.所在村有学校的比重(%) 93.2 95.2
3.所在村通电话的比重(%) 65.0 52.4
4.所在村有卫生所比重(%) 79.8 65.9
5.所在村能看电视节目的比重(%)
94.8 91.4
6.贫困户通电的比重(%)
95.8 91.2
7.贫困户有安全饮用水的比重(%)
60.9 40.7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
1.5人以上规模家庭比重(%)64.1 70.7
2.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户的比重(%)
23.1 41.9
3.劳动力负担系数1.63 1.74
4.劳动力文盲率(%)
13.4 29.5
5.6-11岁儿童在校率(%) 84.1 80.1
6.12-14岁儿童在校率(%) 90.9 87.4
7.15-17岁儿童在校率(%) 82.9 80.0
8.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14.2 14.7
四、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山区户比重(%) 37.7 69.9
2.人均土地拥有量(亩)1.32 1.62
3.亩均粮食产量(公斤/亩) 268
181
4.自然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38.5 33.6
贫困人口
四类地区
一、农户就业与经济情况
1.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
1426
2.人均粮食生产量(公斤) 865.2
3.住房面积(平方米) 14.2
4.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百户)25.7
5.人均家庭生产费用支出(元) 572
6.家庭经营收入比重(%) 93.2
其中:第一产业收入比重(%) 91.0
其中:种植业收入比重 78.3
8.非家庭经营劳动力比重(%) 3.1
二、基础设施:
1.所在村通公路的比重(%)88.8
2.所在村有学校的比重(%)90.5
3.所在村通电话的比重(%)74.3
4.所在村有卫生所比重(%)74.3
5.所在村能看电视节目的比重(%) 96.7
6.贫困户通电的比重(%) 97.2
7.贫困户有安全饮用水的比重(%) 82.7
三、人口结构与人口素质:
1.5人以上规模家庭比重(%)
50.8
2.劳动力最高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户的比重(%) 11.7
3.劳动力负担系数
1.52
4.劳动力文盲率(%) 5.2
5.6-11岁儿童在校率(%) 75.4
6.12-14岁儿童在校率(%)92.1
7.15-17岁儿童在校率(%)86.1
8.人力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8.9
四、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山区户比重(%)7.5
2.人均土地拥有量(亩)
5.89
3.亩均粮食产量(公斤/亩)147
4.自然资源不足农户比重(%) 3.9
资料来源:1998年农村住户调查
标签:贫困人口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中国贫困标准论文; 中国的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农民论文; 扶贫工作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