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建议_玉米论文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建议_玉米论文

我国当前粮食生产形势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粮食生产论文,形势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94年粮食生产情况

去年,是我国农业遭受自然灾害较重的一年。部分地区粮食受灾严重,造成减产、个别城市粮食供应趋紧、粮价上涨,粮食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粮食产量抽样调查,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44450万吨,比1993年减少1200万吨,减2.5%。

1.夏粮、早稻和秋粮均减产。去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0400万吨,比上年减产460万吨;早稻总产量4087万吨,比上年减产27万吨;秋粮总产量29963万吨,比上年减产713万吨。

2.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和玉米都减产。去年全国小麦总产量9930万吨,约比上年减710万吨,其中冬小麦减450万吨,春小麦减260万吨;稻谷继1993年减产850多万吨后,再次减产,1994年总产量17590万吨,约比上年减150万吨。

3.减产主要集中在受灾严重的地区。分地区看,1994年全国有21个省、区、市粮食减产,其中河南、辽宁、陕西、安徽、广西、江苏、四川和山西等,减产均在100万吨以上,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河南、陕西、安徽等部分地区出现历史上少有的严重干旱;辽宁、广西等地洪涝、风暴等多种自然灾害相继发生,给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有9个省、区粮食地产,其中黑龙江、河北、吉林增产100万吨以上,湖北、湖南增产均在90万吨以上,云南、江西增产也在50万吨以上。

4.粮食播种面积降到警戒线以下。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4亿亩,已降至16.5亿亩的粮食播种面积警戒线以下,比上年减少1700万亩,是近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较多的一年,因面积减少影响粮食总产量450万吨。

二、粮食总量供需基本平衡、趋紧,但地区间、品种间结构失衡

初步测算1994年的社会需要量为44500万吨左吉,从供需总量上看,199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44450万吨,与需求大致平衡,略微偏紧。从国家的专项储备粮中动用一部分进行平衡,总量的矛盾仍然突出,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1.地区间粮食生产不平衡,人均占有量差距拉大。

从全国看,21个减产地区累计减2000多万吨;9个增产地区共增800多万吨。分地区看,增产的省区有减产的县、市;减产的地区也有增产的地方。因此,全国总量基本平衡,但一些受灾和贫困地方粮食缺口仍比较大。

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差距拉大。1993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390公斤,1994年下降为376公斤,人均减少14公斤。从各地区情况看,差距拉大。1994年辽宁、陕西、河南、广西、安徽、新疆和山西7省、区人均占有粮食比上年减少30公斤以上,而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人均占有粮食则比上年增加30公斤以上。全国人均占有粮食产量的标准差1993年为123.3,1994年增加为132.7,这说明各地区占有粮食不均的情况加重。

东南沿海地区,人均占有粮食产量普遍下降。

2.粮食品种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稻谷、小麦、玉米在局部地区供需失衡。

稻谷销区需求增加,主产区调出难度增大。广东、广西、福建等缺粮地区,1994年稻谷需要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安徽、四川和江苏三省,既是稻谷主产区,同时又是主要消费地区,稻谷产量在全国占较大的比重,1994年分别比上年减少了140万吨、108万吨和83万吨,从而使稻谷的供求关系趋紧。湖南、江西、湖北、黑龙江和吉林,属粮食调出省,尽管1994年稻谷产量比上年分别增加87万吨、84万吨68万吨、31万吨和18万吨,但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稻谷调出难度增大。

全国小麦供应长期偏紧。分地区看,主要是销区矛盾大,粮食主产区可基本满足供求。

国内玉米供需基本平衡,但南方生猪主产区缺饲料粮。1994年全国玉米减产340万吨,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南和陕西三省。玉米大幅度减产,使得这些地区玉米供应趋紧。1994年南方一些地区生猪生产发展迅速,饲料用玉米需求增长较快。特别是四川、湖南、江西等省生猪生产发展较快,玉米需要量大大增加,使玉米缺口扩大。吉林、河北和黑龙江三省玉米产量均比上年增加80万吨左右,调出量有望增加。全国总的来看,如果省际能够有效调控,适当限制出口,全国玉米产需可基本平衡。

3.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宏观调控手段弱化,在粮食供需出现矛盾的情况下,难以有效进行调控。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企业经营权下放,真正为“国家之手”直接控制的粮食数量越来越少。原有的9000万吨左右的粮食周转储备,有的粮权已归地方,只有专项储备粮,才是真正为国家直接控制、可以调动的粮源。因此,专项储备粮的含义与原来有所变化,不仅仅是丰歉调节的专项储备,而是成为国家的必要储备,专储粮渐渐沉淀,由活期储存变为死期储存。粮食管理体制改革后,企业要讲求经营效益,如果平抑市场价格的政策亏损国家不明确由谁负担,企业不会主动承担平抑市场价格的责任。即使拿出部分粮食平抑市场,经营部门也会在当年或第二年到市场抢购粮食添补库存,而不会等到下一个粮食大丰收之年,这样,丰歉调节动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今年粮食生产形势展望及实现供需平衡的几点建议

展望1995年,粮食生产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据此预测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有可能达到45500万吨的水平,基本属于恢复性增长,但要实现较大幅度增产,使粮食总量平衡有余,困难很大。

1995年粮食生产主要的有利条件是:第一,粮食生产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有关部门已决定,今年将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力度。银行部门也增加了对农业的贷款。这些措施的出台实施,将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第二,粮食价格涨幅较高,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一定的作用。第三,粮食种植面积有望回升。据农民种植意向调查,1995年粮食种植面积将比上年增加。第四,生产资料的供应将好于上年。

粮食生产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猛,农民意见较大。二是全国总的耕地面积减少。三是在目前的农村经济体制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许多困难,农业生产仍难以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自然灾害对全国粮食生产仍将起到制约作用。据美国卫星近日对中、东太平洋海域观测,已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亚洲部分地区气候将受其影响发生异常,中国南方地区有可能出现干旱。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1995年社会粮食需求总量将超过45500万吨,因此,粮食总产量要力争达到45500万吨以上,才能实现粮食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力保粮食总播种面积在16.5亿亩以上,争取粮食亩产量达到280公斤。首先要稳定耕地面积,坚决制止乱占耕地的现象。第二,在稳定耕地的基础上,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南方地区争取扩大早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使早稻种植面积保持在1.3亿亩以上的水平,并努力提高单产,使南方沿海地区的稻米自给状况有明显好转。华北、东北地区扩大春小麦种植。第三,增加投入,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增加粮食总量的供给。第四,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广农业科技,努力提高单产。

2.加大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目前各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问题较突出,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另外,从近几年粮食发展趋势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地区增产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增加投资,改善北方地区水利条件,对增加粮食总供给量,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扩大北方地区水源和增强北方地区蓄水能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加农业投入,仍要强调国家、地方和农民共同努力。

3.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忧心忡忡,担心粮食提价的好处被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因此,稳定生产资料价格,有利于鼓励农民种好粮食。

4.深化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强化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功能,合理确定进、出口数量。明晰粮食企业的责权利,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使其更好地发挥国营粮食企业在流通领域主渠道的作用,平抑市场粮价。管好用好粮食专项储备,做好丰歉调剂工作,平衡粮食的供需。做好国内粮食供需的监测、分析、预报工作,安排好粮食进、出口数量。

5.当务之急,是做好灾区、贫困地区的粮食供应。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缺粮问题,可采取保量不保价的政策,予以调入粮食。从长远来看,销区要下大力气抓好粮食生产,增加粮食储备量,地区间的粮食余缺和品种调节,由各地政府自行解决。

6.国家要有长远规划,制定长期稳定的粮食发展规划,保证粮食生产有一个较好的、稳定的发展环境,能够持续稳定增长。

标签:;  ;  ;  ;  ;  ;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建议_玉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