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应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实现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保证人畜饮水及春耕生产用水。文章重点就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点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引言
众所周知,对于农业来说制约其发展的就是水利问题,要想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而农业灌溉问题的解决就要求大力兴修水利,进行相关水利工程的建设,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只有农业发展起来,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去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意义
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农业收入,而灌溉规划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阳光、水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人们不能控制太阳的升起和降落,但可以通过水利工程的灌溉规划,以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改善农田灌溉规划设计,增加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绿化周边环境,这样也能收到一定的社会效益。通过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规划建设,能有效改善不均匀灌溉现象,由于作物品种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也不同,需求不同,选择的灌溉设施也会不一样。通过对不同灌溉方式的选择可以更好的促进农作物长,减少了农民的耕作时间,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因此,灌溉规划设计对于增加国家粮食的产量,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环境问题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更趋于现代化。
2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现状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状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主要有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水质正在严重下降。除此之外,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严重恶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使得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支出日益庞大。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水利科技含量低,降低了工程运行效率,所以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农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原则
3.1因地制宜原则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由于其地区特性的差异,在进行灌溉规划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因素,又要考虑到地势情况,主要需要满足以下两方面条件:第一,由于农作物的需水量受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因此在灌溉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农田的实际情况,对农田的整体布局及现有水利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在保证原有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满足农作物最大需水量条件,保证农作物产量;第二,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水流的方向与流量会发生变化。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高灌溉、低排水”原则进行施工,在地势较高处布置灌溉渠道,在地势较低处布置排水渠道,形成自流排水、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3.2安全为主原则
对于渠道工程,无论是在修建阶段还是在使用阶段,其安全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在修建过程中,尽量避免高填方、深挖土。在选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取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并且需要适当地设置排洪、泄洪的基础设施等。为了保证工程的使用寿命,在修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施工质量,既要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也要保证好工艺的品质,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对周围用户造成影响。
3.3动态发展原则
农作物的生长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生态与经济综合体,也会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规划设计时,需要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保证其动态发展,同时根据灌溉工程的自身特色可以发展其他的一些产业,如利用灌溉渠道的高度差,可以将水力、电力相结合;通过渠道养殖,可以将农业灌溉与水产养殖业相结合,最大化地实现水土资源的充分利用。
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要点
4.1建立以基本农田水利为核心的用地调整管理机制
从农田水利利用尺度上,设定基本农田水利优先权,首先根据基本农田水利规划空间范围确定城市禁建区,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速度,并主动避让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从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尺度上,区内禁止改变用途。通过土地整理逐渐减少区内零星建设用地所占空间,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4.2制定针对基本农田水利功能的分类管理措施
针对生态功能、隔离功能和应急生产功能三类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制定分类管理的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实行分类管理。生态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积极支持区域内生态建设工程,构建耕地、林地、水系、绿带等生态廊道,加强生态用地之间有机联系;应急生产功能基本农田水利规划区强调以建设促保护,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
4.3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要求
第一,需根据当地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小型灌区在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依据大中型灌区以及当地旱作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试分析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总体需求,确定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第二,耕地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的素质潜力分析根据当地耕地资源状况,分析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素质以及发展潜力;第三,可供灌溉水资源对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分析以县为单位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复核,从水资源角度论证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潜力。则需要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使用情况等诸多因素,分析农业内部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分析规划改造区域可供水资源量,进一步证明改造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第四,小型灌区灌溉面积发展规模预测通过上述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模、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及发展灌溉面积的规模。
4.4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灌溉设计
灌溉规划与抗旱规划、农作物种植规划和乡镇道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考虑人畜饮水需求,统筹兼顾,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充分地扩大灌溉范围,保证灌溉用水单位水量,实现最大效益。灌溉设计规划符合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需求,突出抗旱、防洪等灾害重点区域的防治,选定最适合的灌溉设计方案。联合利用水库、沟渠、河流及深井开挖等方式,充分利用灌溉区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5加强对节水设备、节水技术的制造研究
当前我国农业节水设备的科技含量不足,节水效率不高,因此,我们仍有必要继续加大投入,研究节水设备,提高节水设备的节水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还要重点研究节水灌溉农具。针对我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特点,还需结合区域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制造符合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节水灌溉设备,例如对于经济作物灌溉,可研究一种智能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能自动分析空气湿度、温度和墒情,做到既能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又能节水灌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灌溉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对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区域发展的特殊性,结合最先进的灌溉设计技术,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高效、安全的规划设计。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障农田的灌溉用水量。
参考文献:
[1]张静.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9(01):138.
[2]安泽春.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1):123-125.
论文作者:代立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灌区论文; 农作物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