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事业有了很大飞跃,曾经土石结构的建筑和桥梁都得到了新的修筑,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结构等众多新型建筑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但是即使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事业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铁路工程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铁路工程建设中路基施工的问题,文章也围绕铁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技术展开研究,通过相关措施的施行,减少铁路工程中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工程;路基;技术要点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交通和运输发展迅速。相关的铁路工程项目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铁路建设当中,路基的修建是直接关系到后期列车行驶和运输安全的基础性施工项目。路基修建时的技术可靠性和施工的效果都与后续的使用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有效保证铁路路基施工的科学合理,就需要在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成后,分别对路基进行不同层面,各有侧重的科学管理,施工和维护。施工再到后期的养护都需要遵循着一套完善的路基施工建设体系,并且确保所使用的技术都符合实际的建设需求和施工标准,同时满足我国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的限制和要求。
1铁路路基工程的主要特点
1.1岩土结构
铁路路基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基底结构为岩土结构,并且存在连续性介质,对承压和拉伸有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从结构质地来看具有破碎性、孔隙性、多相性,适用的地区和地形也较为广泛,并且因岩土类型不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水位涨落、地质灾害等。
1.2环境因素
铁路路基完全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其工作环境较为复杂。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影响路基施工的自然因素也更为多样,如:地质结构、水文状况、地震带、冻土带等。因此,在路基施工中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季节变化和环境变化来整理和组织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1.3荷载要求
铁路路基的荷载要求主要以动荷载和静荷载为主,当路基进行轨道敷设时其重量为静荷载,而当列车行驶时列车的荷载变为动荷载,其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对动荷载下的路基进行施工实验,避免引发一些施工质量问题,如:砂土液化、软土变形、基床无抗剪强度、路基失稳等。
2铁路路基的施工工艺
2.1锚孔钻进的施工
在开展铁路工程中,进行锚孔钻施工之前,为确保施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必须先根据施工强度和稳定性对相应的框架进行搭设,随后测量这一坡面,对钻孔点进行测量和计算,并且根据钻孔点所处的位置对钻机进行安装,在安装好钻机之后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主要是要将钻机固定好,这样就能确保在开展钻机工作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中,对误差进行有效避免,要将设计中纵向和横向最大误差不可超过±50mm,高度与低度之间的误差不可超过±100mm,钻孔倾角误差不可超过±1.0°。其次在对本工程进行锚孔钻施工中应该采用无水干钻的施工方法开展工作,并且在施工的时候要与钻孔地层的变化情况密切结合,做好钻进施工钻压、钻速以及渗水情况的记录。最后在开展钻进施工工作中针对很难钻进或者塌孔的情况要马上停止施工,对施工孔做好固壁灌浆施工工作,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检查,经过检查之后,没有发现安全隐患,并且凝固砂浆之后就可以开展施工工作。
2.2路堑施工技术
路堑开挖环节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标准规定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路堑施工流程整体可以概括为:首先设置硬隔离防护,之后对光电缆、管线及供电支柱等四电设备进行妥善的迁改工程或设置防护装置。待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清除表土并进行截水沟和桩板墙的施工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土石方需要从纵向开槽挖运,避免使用爆破等不易控制过程的开挖方式。接下来拆除既有的浆砌片石护坡,在主体工程完成后,清理整修边坡并进行路基面的整修,最后完善相关路基的附属工程。此外,在选择路堑开挖方式和施工方案的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当地地形情况、地质状况、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施工季节及环保要求,结合土石方调配方案做综合考虑而确定。
2.3施工防护措施
施工之前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需要对周边的区域进行详细而周密的防护措施设置,并对相关设备进行充分的调查和预处理。以此项目为例,其新建线路距离既有线路的中心距离在5至56米范围内。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信号、通信光电缆的埋设在既有的路基之下,在施工时这些封闭区域必须进行护栏拆除,相关的水沟和挡墙要设置竹排架和钢管进行物理隔离防护。同时,在距离光电缆设备标示5米的作业范围内,需要及时联系相关的信号设备负责人员,并在他们在场的监护之下,采用挖深沟的方式对光电线缆的准确位置进行确认和定位,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地下线缆损伤。在明确了线缆位置后,方可结合充分的防护措施展开后续施工。施工过程中的供电设备需要在与甲方联合确认之后架设安全区域,保证接触网线和相关设备的安全。同时禁止任何人员损坏标示牌或者随意接触供电设备和接触网等。
2.4过渡段施工的施工工艺
相关人员在对过渡段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路堤、桥台以及一些横向结构物的过渡段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其中表层以下的过渡段范围内布应该采用级配碎石或者级配砂砾石掺入水泥中,与此同时在过渡段的级配碎石外部还应当设置一些倒梯形的过渡段,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先就是施工的准备以及材料的选择,其次就是基坑的清理和压实工作,再次就是混凝土的拌制,最后是平铺和压实工作。
2.5路堤施工技术
进行路基的施工时需要尽量避开营业线路施工,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层清理。用冲击式压路机将地表夯实,为后期的地基建设做好准备。路堤的本体和基床底层需要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总体工艺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基填充施工时,要保证填充范围在营业线路肩以下0.5米至1.2米的范围内进行。可利用既有的封闭网作为物理隔离方式,也可以安设硬隔离防护栅栏。
2.6垫层施工
垫层施工处理是铁路路基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时应对砾砂和垫层的范围和厚度进行反复测量,同时检测垫层所使用砾砂和碎石的材质,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要注意砂垫层所选用材质的配比,要把抗压强度和含泥量控制在规范要求内,其中排水地基砂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15%以下,而碎石垫层的含泥量应控制在6%以内,当砾砂和碎石垫层施工后,要做好路基两侧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另外,地基打桩施工时也要注意吊点与桩上端的长度,同时注意桩的入土深度,要符合铁路路基施工的相关规范。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铁路路基施工项目中重要环节的技术和施工方案的论述,给出了路基修建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性施工因素。总体来说,各环节的施工都应该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参照设计方案和标准进行权衡的考虑而确定相应的施工方式和工艺。
参考文献:
[1]吕文涛,胡庆田.浅议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6):00097-00097.
[2]轩兰永.浅议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4).
[3]苗雨.浅议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6(4):106-106.
[4]姚立波.铁路工程路基施工中桩基施工方法的运用[J].现代装饰,2013(4):140.
[5]那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8):199.
[6]陈健.新时期铁路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4):77.
论文作者:贺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路基论文; 荷载论文; 铁路论文; 铁路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碎石论文; 防护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