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空观论文,马克思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826(2003)10-0060-06
长期以来,国内对马克思时空观的研究和传统教科书对该理论的阐释仅停留在辩证的 自然时空观上,对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则很少有人问津。20世纪90年代初,尽管个别 学者曾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回应和对 该理论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几年数字化和虚拟哲学研究的兴起,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 终于又浮出水面,重新引起理论界的兴趣和关注。为此,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国内对这 一问题的研究状况,为这一理论在当代的深化和拓展提供一个基础和平台,显然是很有 必要的。
一、社会时空问题的提出
对马克思何以提出社会时空观,或社会时空观何以可能,国内学者有不同见解,具有 代表性的是以下两种:
1.从哲学的时空框架中逻辑地推出。
刘奔在《时间是人类的发展空间:社会时一空初探》(《哲学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 中提出:哲学的时空范畴,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表现,那么作为运动高级形式的社会 当然也有自己特有的时空结构。社会时空特性,无非是社会运动的规律性在时空关系上 的体现。
刘奔是从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入手,将这一理论“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
2.时空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
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一文中认为:马克思不是 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引申出实践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从生产活动出发 引申出时空概念的。在马克思看来,并不存在一种与人的实践相脱离的“自然时一空” 。而传统的哲学教科书的失误正是撇开人的实践活动,从所谓的自己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或自然界本身出发去阐述马克思的时空观,形成所谓自然时空,这样就把马克思的时空 观二元化了。他认为刘奔虽然强调应把马克思的时空观研究重心放到社会时空上,但没 有从根本上超越这种二元论。
也有读者对俞吾金的观点提出异议。因为俞吾金在《马克思时空观新论》一文中,引 用古尔德的话(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是时间的起源——既是人类时间意识的起源,又 是对时间进行客观测量的起源(注:C C.Gould:Marx's Social ontology.p.41.The MIT
Press,1978.))来说明时空来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有人认为俞吾金引用的这句话恰恰表 明了不是时间和空间,而是人类的时间意识和对时间的测量手段,起源于生产劳动。俞 吾金是在用时间意识的起源来解释时空的起源。
在以上讨论中其实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的关系问题。持第一种 观点的人认为,社会时空是自然时空在社会运动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持第二种观点的 人认为,根本不存在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绝对的自然时空,自然时空只能以扬弃的形式 包含于社会时空之中,因为现实的自然界只能是打上人的活动烙印的人化自然。
二、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阐释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包括其理论内涵、特色、意义、发展阶段等等,国内 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
1.对传统教科书中时空观的反思。
传统教科书中时空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强调时空与运动的不可分离性,根除了牛顿“ 绝对时空”观认为时空与运动无关的错误观念;强调时空存在的客观性,否定了康德把 时空理解为先天直观形式和马赫把时空理解为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的过分夸大主观性的 错误;强调了时空的无限性,否定了黑格尔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在空间以内、时间之外 的观点和杜林认为世界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在空间上是有界限的时空观。
但是,传统教科书时空理论也存在严重失误:它没有从根本上走出旧哲学从物质和运 动出发来阐述时空理论的基本思路。它在强调时空客观实在性时又把时空绝对化、抽象 化了。这种与人的活动相分离的、始终是以抽象的物质或抽象自然界作为载体的时空观 ,必定是超越社会历史的。所以,传统教科书中的时空观是对马克思时空观的误读(或 片面理解),它没有从根本上反映马克思的时空理论的全貌和特色。
2.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色。
一些学者在反思传统教科书时空观得失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理论特 色:(1)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表述时空观,并不是为了纯粹的理论建构,而是基于现实 社会批判的需要。所以它始终保持哲学的高度,并自始至终着眼于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批 判方式。(2)马克思不是从传统哲学的时空框架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而是从人的实践 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出发引申出时空概念。(3)马克思始终是把时空问题放在资本主 义社会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他没有局限于“物质—运动—时空—规 律”的形而上学公式,而是抓住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逻辑,即:
在对资本主义历史条件的考察的基础上,从时空角度考察三大社会形态,形成了社会 形态时空理论。
3.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提出社会时空观的意义在于:(1)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哲学从抽象 物质运动或从主观意识出发的极端,将时空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这是时空概 念发展史上的一次划时代革命。(2)只有理解了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内涵,理解了它与 物质、价值、自由等问题的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社会时空的提出,(1)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无论是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都是争取时间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给唯物史 观研究社会前进的动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传统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 历史前进的动力。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时空运动和相互转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另一 条线索,这条线索恰恰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非线性决定关系。
4.关于马克思时空观的发展阶段。
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时空思想的发展可分为两阶段:
第一阶段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代表,主要是从哲学上阐述时空学说,马克思在对伊 壁鸠鲁时空学说的描述中阐发了自己对时空的理解:时空是现象的纯粹形式,而现象又 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所以感性才是时空的源泉。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时空学说深受康 德的影响。
第二阶段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为代表,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尤其 是从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出发阐述时空问题。马克思不仅认识到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 是人的生命的尺度和发展空间,由此提出一切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劳动者获得 自由的根本条件是工作日的缩短,而且涉及了关于社会形态时空的暗示。
5.关于马克思社会时空观的内涵。
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国外很多理论家非常关注并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的时空理 论,如马尔库塞把人的日常生活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提出自由的前提就是缩 短劳动时间;阿尔都塞提出了“历史时间”的概念以表明“社会总体”的不同层次和部 分、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时间均有质的差异;古尔德提出了马克思关于“时间辩证法 ”的学说;吉登斯则把时空问题和现代性联系起来。这些学者开始从人的劳动出发来论 述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同时意识到了马克思的时间学说与生存、价值、自由之间的内在 联系,这对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时空观的角度和思路无疑是很好的借鉴。
国内学者在借鉴现代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时空观成果的同时,从以下方面揭示了社会 时空观的内涵:
(1)社会的时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社会的时间结构就是满足不同需要的各种活动在人的 整个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着人类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的时间结构如下:
直接决定人的发展空间大小的是自由时间的多少。自由时间在量上与必要劳动时间成 反比,与剩余劳动时间成正比。因此,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个人和社会 的发展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 自由时间,扩大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空间。活动的时间结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
(2)时空的相互转化。人在实践中创造自由时间,也就为自己开辟了发展的空间,这是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时空关系上的表现。作为社会时间晶化形式的社会空间,不但以 实物形态存在,而且以社会关系形态存在,也就是社会结构。
社会历史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运动过程:即时间的空间化(活动结构要素转化为社会关系 要素)和空间的时间化(社会关系结构要素转化为活动结构要素)。考察社会时空的内在 联系,就是考察社会结构和社会活动结构的相互转化,这是解释社会规律及其实现机制 的根本途径。
(3)时空关系与分工规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从阶级关系上来看,是少数剥 削阶级把自己在精神领域的发展建立在对大多数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剥削上;从个体与族 类的关系上看,这是族类牺牲多数个体以获得族类的加速度发展;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上看,这又是人类以多数个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时间耗费于生产直接物质生活资料为代价 ,换取族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社会形态时空。在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时空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方式。 在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第一阶段,决定人的活动价值的是劳动时间;在以“人的依 赖性”为主的第二阶段,作为人的劳动成果凝结的商品价值则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尺 度;而在“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第三阶段,自由时间将成为衡量财富的尺度。
(5)时空关系与人的自由。阶级社会中,在生产力发展不足时,人类的发展是以多数个 体的时间换取社会的自由时间为代价的。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的发展不 再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科学技术为人类带来的大量闲暇时间转化为人的活动(发展) 空间,意味着不论社会还是个体的自由度都将显著提高。
三、对社会时空问题的新探索
在对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做出阐释的同时,一些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时空理论做了 具有深化意义的研究。
1.社会时空的特征。
社会时空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主体性。社会时空是社会运动的本质规律,而社会运 动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时空可以通过人的活动达到质与量的统一。(2)主观性。人们 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社会时空;社会时空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反过来又影响 和制约人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社会时空由于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具有质的不同。社 会时空作为一种存在只能从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它的规定性。(4)相互转换性。社会时 间和社会空间的相互转化。科学技术在转换中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2.人类个体发展的可能性空间。
有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时空理论分析了人类个体的发展空间,提出人类个体的发展 空间实际上就是从事生产的可能性空间,而从事生产的可能性空间又取决于个体在多大 程度上拥有属于他的那个独特的资源世界。所以资源占有状况的分析是人类个体发展研 究及其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研究的共同基础。
3.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
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劳动时间的节约为前提的;而且 自由时间的实现,也要依赖于闲暇时间里具有积极意义部分的增长。
二者的区别在于性质和构成上的不同:(1)两者质的构成和社会功能不同。闲暇指工作 日之外的、以休息和消遣为主要内容的时间。消极的闲暇活动可能带来消极的社会后果 。 (2)闲暇与劳动处于分离状态,而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在未来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直 接 同一、融为一体的。(3)闲暇时间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自由时间是一个与人的自由 和 发展紧密联系的哲学范畴。
4.社会时空与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
历史发展在总的过程和趋势上的不可逆性是绝对的,即过去—现在—未来;但历史并 非是单向决定,历史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依次出现的因素能够以浓缩的形式 “并存”于同一社会空间中,并相互规定、相互制约。这集中体现了历史因果联系的辩 证性质:原因和结果相互转化,不仅“前因”决定“后果”,后果也作为原因调节、规 定着现存事物的发展方向。历史的时间在方向性上,是绝对的不可逆性和相对的可逆性 的统一。每一种社会结构作为历史的暂时形态,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体。
5.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时空特性。
有人从社会时空的角度研究了可持续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观一方面通过时间空间化来 保证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空间时间化来扬弃时间空间化的过程,并以新的 时间空间化成果为后代人提供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结构突破了时间不 可逆的局限,不仅包括从现在指向未来的取向,而且包含了从未来指向现在的过程,是 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
6.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时空观。
社会时空既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形式,那么它的形式必然随着人类实践水平的提 高和实践形式的深化而不断呈现新的特点。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兴起,虚拟 实践已经成为人类一种全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必然引起社会时空的质的变化,而这 种变化对于人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四、数字化与马克思的社会时空观
近年来,对虚拟时空的研究成为虚拟哲学的理论热点,这也是马克思社会时空观在当 代的最新发展。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
1.虚拟实践与社会时间形态的转型。
(1)社会时间的弹性化。虚拟实践打破了机器大工业时代“时钟时间”对人们的束缚, 大大增加了工作时间的灵活性和弹性,社会时间的弹性化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社会时间的即时化。信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传统的作息节奏和习惯,人们的活 动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意义上的时间障碍,社会时间具有明显“即时化”的特点。(3)社 会时间的可逆化。在虚拟社会中,时间超越了传统的线性和不可逆的特征,呈现出可逆 化的特征。(4)社会时间的个性化。数字化时代是“真正的个人化时代”,虚拟实践可 以使人们根据需要对社会时间进行选择,社会时间更多的具有了个性化的品格。
2.虚拟空间的结构和特点。
(1)社会空间结构的新分析。自人类产生以来,空间已经分化为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 随着当代虚拟实践的兴起,社会空间也二重化为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社会空间——虚拟空 间。有学者对社会空间的结构分析如下:
还有学者提出以下关于社会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从社会时间转化为社会空间的基本 方式来看,社会空间有物化型社会空间、关系型社会空间和制度型社会空间;从社会时 间转化为社会空间的特点上看,社会空间具有个体型空间与整体型空间。
(2)虚拟空间的特点。对于虚拟空间的特点,人们从不同角度给予描述和说明,可总结 为以下几点:A.虚拟性。虚拟空间是通过信息、网络、传感、人机界面、VR技术等一系 列技术综合形成的数字化空间,它不同于现实空间却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B. 非限定性或流动性。虚拟空间打破了物理空间的稳定性和固定性,使虚拟实践不再受地 理疆域的限制,人们由此可以过一种“电子游牧式的生活”。C.缩微性或隐匿性。互联 网使人们的各种交易时间大为缩短,从而拉近了交易距离,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交易量, 更多地“消灭”交易空间。D.非集中化或去中心化。虚拟空间解构了传统社会信息自上 而下的集权结构,虚拟社会成为一个没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个人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可以获得充分的张扬。E.可共享性或非独占性。现实实践中人的空间是固定的、独占的 ,虚拟实践中的空间是非独占性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既在此处又在他处,占据多个空间 。
曾国平、李正风等学者在《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一书中,从互动建构论的立场分析 了虚拟空间的特点,虚拟空间的实质在于对人类社会生活空间的延拓和塑造。它的特点 在于:其一,虚拟空间是数字化流动空间,这种数字化的知识平台不仅使开放性资源共 享和合作性竞争成为知识生产的机制,而且知识的网络化生产也加快了知识创新的过程 。其二,虚拟空间不是信息的容器,而是主体间相互交往、共同建构的交往文化空间。 这正反映了人在建构技术的同时,技术也反映了人的开放性的本质力量和人性的深度。 其三,虚拟空间又是一种政治—经济体制主宰下的知识权利结构,其动力来自于以资本 和知识为主导的社会权利结构对更有效的市场控制的需求。
3.信息化对时空特性的影响以及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时空特点。
有学者从信息化角度研究了时空的特性,认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推 动了时间和空间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要素转化为内在因素,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 力量。信息化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规则的创新和整合的过程,更 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重组进程。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借助于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向 外扩张,不断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信息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时空延伸”(Time-
Space Distension)的过程。而当代中国信息化既包含了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的过渡,也包含了尽快提升工业化的水平迈向信息化,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问题。 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压缩到同一个时空中,信 息化表现为“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的过程;但同时,信息化在很大程 度上也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时空伸延的可能性。
收稿日期:200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