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行业是国家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和城镇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建设行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建设工程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工程造价也越来越高。若想管理好工程造价,确保将工程造价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仅依靠传统手段是不够的,只有通过EPC模式,才能够更好地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本文主要针对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来说,其关键在于做好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即从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开始,到设计阶段的相关工作,包括方案选择、初步概算、施工图预算等,直至竣工结算阶段,做好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常需要采取先进的EPC模式,并结合全过程造价控制理论,对工程各环节的造价问题进行统一管理。以下就联系实践经验,来浅要谈谈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EPC模式简介
EPC模式是指业主将工程项目委托给建设企业,由建设企业根据合同约定承包工程项目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等工作,并在此期间对项目进行统一管理。EPC模式区别于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之处在于,它不是对项目的各部分进行分工管理,而是进行统一管理,因此管理效率更高。
二、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
1.1、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
在项目决策阶段,若想保证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组织人员及联系设计单位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二是开展好项目的投资估算。投资估算不仅是项目投资决策的一项重要依据,同时还是项目建议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投资估算,可以方便主管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另外,对于项目设计概算的控制、设计招标的选择以及设计方案的选择等,也需要以投资估算为基础。
1.2、项目招投标
在EPC模式下,应由专业人员对项目的各个投标商所给出的报价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比对选择出最合理的报价。同时,还要调查投标商的资质和过往的业绩,遴选出既报价合理,又资质合格、业绩优秀者作为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商。另外,政府方面也应当要进一步规范招标代理行为,加强招标代理管理。
1.3、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处理工程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阶段,所以开展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具体来说,首先在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应当先深入分析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方案,据此来有效比较多个备选项目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再最终拍板出一个各方面均最优的项目设计方案;其次在图纸设计中,应当要一方面根据初步设计内容和设计范围,一方面结合概预算造价,来科学分析图纸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确保其的经济性与技术性可以兼顾;再者还要加强限额设计与标准化设计,充分重视设计变更管理。
1.4、预算编制管理
预算编制对工程造价具有直接影响,若想做好预算编制管理工作,首先应当要把握好材料概预算。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运用到许多种类的材料,但在现实中,很难通过材料概预算编制对所有项目的材料使用情况都进行逐一计算,所以通常只会对那些使用量大、价格高、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材料进行重点计算。一般在开展材料概预算编制前,必须先全面调查和了解材料的资料,并考虑到施工现场环境问题和交通因素等,尤其是在对部分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进行单价编制前,必须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根据实际设计资料、地质勘探资料、生产条件及运输方式等来进行合理准确地计算。其次要认真详细地阅读定额说明,把握好各定额的适用范围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再者还要合理计算工程量,一般都是采用统筹法来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在计算前还要先熟悉计算规则及其编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分包招标和分包商选择
虽然在EPC模式下,是由总承包商全权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等工作,但通常总承包商会将一些分项工程再次承包出去,因此分包招标和分包商选择非常重要。总承包商应当要充分重视分包招标和分包商选择,禁止将工程承包给资质不合格的分包商,并且还要与分包商签订详细的合同。另外,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否则不能够中途更换分包商。
2、事中控制
2.1、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管理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因各种缘故而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但在实际执行工程变更前,必须先由工程师进行签字确认,并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程序处理工程变更的相关事宜。其次,还要管理好合同价调整,如果是采用固定单价的工程合同,应先明确变更是否在原合同范围内;如果是采用固定总价的工程合同,当工程变更事项与原合同范围一致时可按照原合同价款,当与原合同范围不一致时则需要参考工程结算单价重新商议确定价格。
2.2、材料和设备费用控制
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通常需要运用到许多种类的材料和设备,因此材料和设备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造价的高低。为了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应当要加强材料和设备费用控制。具体来说,在采购材料和设备前,首先应当要严格审查材料和设备生产厂家的相关资质及材料和设备的相关合格证书;其次要在同类备选产品之间进行综合对比,选择出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设备,即所谓的“货比三家”;再者在材料和设备采购完毕后还要加强对它们的维护和保养。此外,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中,由于工期较长,所以可能会遇到一些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对此要提前做好市场调查,制定有效的价格控制方案。
2.3、施工现场签证管理
施工现场签证是由总承包商、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签订的,它是对工程施工事实的书面描述,由签证所产生的成本也是工程造价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管理好施工现场签证,严格把关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才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事后控制
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事后控制包括有两个部分,其一是对总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竣工结算进行控制,其二是对总承包商与各个分包商之间的竣工结算进行控制。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应当以工程合同为准,确保竣工结算书编制的规范性与真实性。还要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的真实性、签证单结算的合法性、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等等,避免发生错误或疏漏。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有效开展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而避免出现项目成本增加的情况。但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必须要运用EPC模式,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可以分三部分来开展,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通过分别开展好这三部分的造价控制,可以大大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辰.EPC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探究——基于选煤厂EPC模式工程造价管理实践[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5):1-4.
[2]韦丽,叶兰.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城市建筑,2019,16(05):173-174.
[3]王珉.试论EPC模式下有色金属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J].世界有色金属,2018(18):163-164.
[4]卢小明.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5):183.
[5]张鸿.浅析EPC模式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风险防范和成本控制[J].智能城市,2018,4(05):61.
论文作者:毕晓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阶段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模式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