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要求,并分析电气工程师主要应具备能力及施工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注意事项等。
关键词:电气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师
1电气工程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电气工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电气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取得迅速发展形势下,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成为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工期、投资控制及安全及使用效果等方方面面,必须得到重视。
2 电气工程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虽然电力系统技术比较成熟,但因其涉及材料多,元件种类多,更新换代快,需要长期努力和经验积累。这就需要电气工程师与时俱进,不断掌握新技术、新装备,做到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新系统和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做到对工程业绩(包括成功和不成功的案例)深入掌握,了解其投资情况以及投用后效果,以跟上时代步伐。
3 电气工程师主要注意事项
3.1抓好图纸审核。在审核图纸时,重鼎足之势审核图纸的规范及技术质量标准的符合情况,设计能否达到合理和优化标准。在进行设计建筑智能化的设计时,应突出适用为而则,防止出现盲目求大求全。设计和选用产品应选择开放型利于系统扩展、互联和信息共享。
3.2 要做好需求定位。主要应考虑工程具体功能,及时提供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早协调明确要设置系统种类,以便于系统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避免主体完工后再上系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应慎重考虑实施。
3.3 要坚持审查设计原则。主要是从工程的经济性、施工便利性考虑成熟的技术及材料在工程中体现和运用。很多设计不够合理,主要是保守,如变压器容量过大造成初期投资增加,后期电费过高等,造成浪费。
3.4 要抓好电气图纸汇审。电气工程师,对此不能走过场,要认真审图,将问题尽量在会审时解决。主要应避免因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图纸中“打架等等,均应及早提出、处理,以避免因返工而影响工程进度、造价,甚至引起纠纷。
4 电气工程质量控制
要充分认识到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意义。避免因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功能正常运行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 准备阶段
电气工程师不能只有按图施工水平,既熟悉设计图纸,也要努力发现其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这种做法对维护业主有利,同时,对个人水平也是提高过程。施工前要加强针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考核和评估。包括: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方案,要其标准是: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各项技术措施和图纸符合国家现行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2 施工阶段。施工中,要严格坚持规范,严格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对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操作程序要以规范化为标准,既要符合工艺标准,也要做到质量控制程序可操作。收集整资料也应注意做好,重点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必须要按工序签字和确认,并做好施工日志记录。
对于隐蔽工程,应注意的问题包括:电气材料质量严格把关,按报审——监理审查同意后程序进行。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以不影响结构和保证保护层厚度,管路在同一处交叉条数应在三条以下,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强弱电的间距应该符合要求。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采取同线管同胶水要求。同时要在浇注砼时, 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等。另外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要重点检查是否有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逐处仔细检查。对结构转换层,应防止防雷引下线错焊、漏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安装及调试阶段应该注意以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为样板,在布线上要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均搪锡,再展开大量施工,防止大量施工后发现问题而返工。接地线的连接应重点注意其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部分来说,金属门窗、栏杆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在防雷上是十分关键的,重点是注意工序衔接,严禁凭“经验”、凭感觉冒然送电。
设备运行调试(包括消防系统)也要坚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的顺序进行,做好调试。另外,还应该按照相关设备的说明书的要求,做好规定负荷和时限的试车工作,避免调试不到位影响到日后的正常生产使用。
5 安全工作
安全是重中之重,在电气施工管理上,更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按安全培训工作作为前提和基础。
5.1要抓好岗前培训。对新进场员工,要针对所要施工工程的特点,抓好岗前安全培训。
5.2要做好技术交底。要根据工程实际,委派业务能力强,熟悉业务的专业人员编制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每天上班前做好。
5.3要专人管理安全。要设置专职安全员,持证上岗。重点是要落实好安全工具及安全设施。施工用电设备要严格检查,符合有关临时用电方面的管理规定。
5.4要重点抓好漏电保护器设置。应坚持三级配电,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其选择上,应以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为标准。施工现场为例,其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之间,至少设置两级的漏电保护器,而且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在时间上应做到合理配合,实现分级保护。
5.5要重点抓好关键性环节。主要包括: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其标准是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此外,要注意做好电气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并做好记录。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电气设备维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类用电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程。
结语:
总之,电气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在管理要求上,总体趋势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因此,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坚持工作作风更严谨,技术更高超,经验更丰富,做到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玉庭,刘建峰,张九根. 提升电气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教学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2,02:128-131.
[2]白连捷. 如何做好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监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187.
[3]张晶,纪磊.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电气工程监理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70.
[4]卢明. 浅谈电气设计和电气施工与土建施工配合[J]. 科技与企业,2013,23:224.
[5]任国连. 浅析建筑电气监理工程师的现场施工管理[J]. 门窗,2013,01:233-234.
[6]魏明智. 浅谈建筑电气安装的质量控制与监理[J]. 无线互联科技,2013,04:86.
[7]朱利. 小议建筑结构与电气设计施工的协调处理[J]. 建筑设计管理,2013,04:53-55.
[8]黄飞华. 浅谈电气设计中电线电缆的选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3:117-118.
论文作者:李玉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图纸论文; 电气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电气工程师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