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213000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乳腺癌的50例患者,按照所行护理服务的不同分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舒适护理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舒适度、焦虑度、患者满意度上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缓解其焦虑情绪,预后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焦虑情绪;术后并发症;舒适护理;舒适度;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145-01
作为一种高发于40~60岁年龄期间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在我国约有10%左右的发病率,且患者多为绝经期前后的妇女。然而近年来工作压力增加、饮食结构转变,乳腺癌也开始向年轻化发展,乳腺癌发病率又有所提高[1]。面对严峻的形势,临床主要以乳房切除治疗乳腺癌,但手术带来的创伤与形象的改变以及肿瘤转移与复发的不确定性使患者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本文就舒适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乳腺癌的50例患者,按照所行护理服务的不同分组:行常规护理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行舒适护理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研究组:年龄最小者40岁,最大者64岁,平均(52.34±11.51)岁;TNM分期:I期9例,II期11例,III期5例。对照组: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65岁,平均(52.97±12.13)岁;TNM分期:I期8例,II期10例,III期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作切除乳房处理。两组患者就年龄、TNM分期等上述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研究组行舒适护理,具体措施有:
(1)做好术前准备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为患者将手术室的温湿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之后,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为患者取舒适度最佳的手术体位,并以无菌巾包裹患者,在其肩背部与四肢垫上软枕,以提高其舒适度。准备阶段要做到动作轻柔,不发作刺激性声音,以免引发患者的焦躁情绪。
(2)做好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为患者进行访视,为患者宣教手术的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以便患者可以产生安全感,进而更好地配合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加沟通,以免产生恐惧心理。若患者有疑问,则要给予详细的讲解,以获取患者的信任,使其在护理人员的关怀中褪去原有的焦虑心情。
(3)做好生理护理
对于患者的术后疼痛,可以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药量可酌情按照医嘱加大。对于未使用过镇痛泵、对镇痛泵有所疑虑的患者,应在使用前给予其精神关怀,以提高其疼痛忍受度。此外,还要在术后适时使用镇痛剂、摆放舒适体位,如此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对于患者在术后于皮瓣下留置的引流管,应做好防感染护理,以免患者伤口感染,发生组织坏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可在日常护理中为患者使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床旁或衣服上,以免管道移位或牵拉带来伤口疼痛。引流管的高度不得超过伤口,这样可以确保引流的通畅。在患者翻身时,必须要将引流管固定后,以免其扭曲或受压而发生堵塞。
鉴于患者手术位置的特殊性,术后应为患者取平卧体位,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之后转变成半卧位,如此有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和伤口处渗液、渗血、积气的引流。
当然,术后的功能锻炼也是生理舒适护理的一部分。患者不应惧怕功能锻炼造成的伤口牵拉,而应积极参与功能锻炼,以促进其上肢功能的恢复。对于不愿意锻炼的患者,应通过健康宣教来提高其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1)舒适度;(2)焦虑度;(3)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17.0加以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11例,基本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6%(24/25);对照组:满意7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度72%(18/2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5.36,P=0.02<0.05)。
2.2 舒适度
研究组:非常舒适9例,基本舒适16例,不舒适0例,总舒适度为100%(25/25);对照组:非常舒适8例,基本舒适13例,不舒适4例,总舒适度为84%(21/25)。研究组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X2=4.35,P=0.04<0.05)。
2.3 焦虑度
研究组:重度焦虑1例,中度焦虑9例,轻度焦虑15例;对照组:重度焦虑6例,中度焦虑9例,轻度焦虑10例。对照组焦虑度高于研究组,统计学有差异(X2=8.00,P=0.00<0.05)。
3 讨论
诞生于1995年的舒适护理是指一种兼具个性化与整体性的护理模式,其实行的最终目标是令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上得到最愉快的享受[2]。这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充分体现出医院“以人为本”的先进护理理念,为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舒适护理的服务之下,患者从护理人员处得到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了一条和谐的纽带,在护理人员的鼓励下,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护理,因此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受,因此患者不再产生焦虑情绪[3]。而身心的愉悦,从另一方面间接地促进了患者健康的恢复。纵观本文结果,研究组在舒适度(100%)、满意度(96%)上要远远高于对照组(84%和72%),其焦虑程度也要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的实行对于乳腺癌患者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
结语:
舒适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降低其焦虑程度,临床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刘秀梅,李秀琼.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7):77-80.
[2]付素梅.乳腺癌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03):1028-1029.
[3]甘军.乳腺癌术后患者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38-40.
论文作者:王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
标签:患者论文; 舒适论文; 乳腺癌论文; 焦虑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舒适度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