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进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技术创新论文,因素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关于产业结构如何升级的问题,众多的学者和专家都将矛头指向了技术创新。譬如,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1926)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又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创新对产业“创造性破坏”的作用。他认为竞争的本质不再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创新的竞争。我国学者傅家骥(1998)在他的《技术创新学》中认为,在影响产业升级和结构转换的主要因素中,技术创新是核心因素,并断言:“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产业结构的演变;没有产业结构的演变就没有经济的持久增长。”

Romer(1990)在其经典研究《内生技术变迁》一文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新技术的产生主要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追求新技术之最终盈利的结果,新技术的生产量是由新技术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共同决定的。这告诉我们,关于一国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展开,一是从“供给推动”的视角进行,另一个是从“需求拉动”的视角进行。“供给推动”假说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是由来自于影响供给方面的诸如科学知识的发现、技术被发现的概率、研发人员和研发机构的效率、大规模推广创新技术的成本等因素决定的(Rosenberg,1974;Dosi,1988)。在“供给推动”假说看来,市场只是被看作研究开发成果的被动接受者,因此,该假设表明“更多的研究开发投入”意味着“更多的创新产出”;“需求拉动”假说认为,专利活动,也就是发明活动,与其它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换言之,在刺激发明活动方面,需求比知识进步更重要(J.Schmookler,1966),销售规模和可盈利性的变化刺激了研发投入(Judd,1985)。

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5%-3%左右,而发展中国家则在l%-2%左右。比较而言,直到2005年我国研发投入比重为才达到1.34%,仅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而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却保持了高速的增长态势。林毅夫(2004)认为,现今的发展经济学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为什么不能带来经济的增长?”因此,技术创新的“供给推动”假说并不能说明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不尽可能多地把资源配置到技术创新部门(范红忠,2007)。

Utterback(1999)的实证研究表明,60%-80%的重要创新都是受需求拉动而产生与扩张的。Kaldor(1984)认为:“在各种需求迅速膨胀的环境中,是那些庞大的、通常跨国的企业之间的竞争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进步,这种技术进步是市场成长的原因和反映。”Porter(1990)认为国内需求规模大,能帮助厂商建立竞争优势,但比市场规模更重要的是国内购买者的性质,老练、苛求的购买者迫使并刺激厂商不断改进、创新产品。Madrick(2003)认为,国内市场,包括国内贸易以及跨境贸易,提供了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可能性,创造出对服务业特别是那些与货物交易相关的通信、运输、批发和零售服务的强大需求,并且刺激了新产品和新技术创造的积极性。交流与贸易不断带动丰富的创意和信息的出现。Zweimuller和Brunner(2005)认为,对于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空间来说,可以无需借助于外部市场的需求,而通过本土市场需求容量所内涵的对创新动力引致功能的发挥,内在地培育出其本土企业的高级要素发展的能力,这被称为“需求所引致的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需求空间变得更加庞大,需求因素对技术创新的拉动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Lucas(1988)在其经典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中,通过把学习视做以固定速度发生于一组固定产品之上的“干中学”学习机制,认为各国通过从事自身擅长的生产积累技术,加强他们的初始比较优势。因此,初始生产方式将被锁定在合适的位置,且各国的增长率保持不变但彼此各不相同。但是,与此同时,他也认识到了其模型所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另一种相反力量与需求结构有关,重要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大不相同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力量将通过生产其他商品而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从而改变世界的生产方式和增长率。此外,卢卡斯认为另一种重要的力量与新产品的不断引入及对旧产品学习的效率下降有关。本文通过对需求因素的引入发现,卢卡斯认为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其它两种力量恰好能够在其中得到体现,我们完全可以将需求结构因素与旧产品的学习效率下降同时纳入到同一个模型中进行分析,这也正是我们建模的原则,而且本文认为,这也更符合对现实的描述。本文正是从需求角度入手,研究需求约束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演变的重要性。

二、理论模型

假设产品是用下面的生产函数进行生产的:

Y(t)=A(t)L(t)(1)

劳动和技术分别按以下形式增长:

式(1)—式(3)中Y(t)、L(t)、A(t)、N分别表示产品的产出水平、劳动力人数、技术水平以及需求空间,而系数γ则与产品技术水平的变化率密切相关;变量上方的点符号表示该变量的增量,亦即其对时间的导数;α、β为大于0的常数。

式(3)表示技术进步率的方程,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假设,与Krugman(1985)、Lucas(1988)等人的假设不同,他们将技术进步看作是随着产品生产的不断增加,其技术进步水平也将不断提高。而本文认为,随着某种产品生产的不断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将得到提高,而与此同时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最终会达到饱和,因此当产品的生产逐渐达到需求空间的上限时,技术进步将会停止。N在这里也被称为饱和参数,通常饱和参数N的大小是与人们的需求收入弹性密切相关的,对一种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越大,那么其需求空间也越大,其饱和水平也越高,需求空间扩展的越快,那么该产品技术进步的能力将会越高。

由于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同,因此,在进一步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市场结构作一说明。Romer(1990)经典文献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它引入了中间产品环节的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租金,这不仅使得规模报酬递增问题能够用一个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型来处理,而且也允许了企业能够从事旨在创造新知识的有意识的研究活动,从而能够为进行成功的创新得到垄断租金的补偿做了保证。Aghion和Howitt(1992)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们认为,在无政府干预或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创新规模往往太小,原因就在于,由于研发的外部效应,创新者的市场份额容易被模仿者所挤占。所以,为了保证企业能够对潜在的市场空间作出快速反应而进行技术创新,本文在这里同样假设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性质的。

从式(3)可以看出,本文所假设的技术进步率与需求空间的饱和程度密切相关。对式(3)两边同除以A,得到:

两边积分并整理得:

当经济中主导产业所面临的市场空间受到限制的时候,企业的生产率、利润以及经济增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当主导产业部门增长减速时,如果没有出现另一高速增长的部门,即没有实行结构转换或结构成长,那么总产值和人均产值就必然会出现增长减速直到最终停滞。通过对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并不如此,原因就在于:根据恩格尔定律,人们的需求结构是与其人均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需求结构会逐步得到提升。从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关系中可以看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决定着需求结构状态,通过需求结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因此,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国家兴起时,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将会得到提高,当产品的需求空间逐渐达到饱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将上升的越来越缓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也逐渐发生改变,人们将会追求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商品,并且新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也会更大。在不完全竞争假设下,市场潜在需求越大,企业就越有动力进行技术创新,新的产品越容易出现,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就越容易占据市场,其潜在的盈利空间也越大,这又会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采用新技术的热情。这样,一个新的循环过程将会重新展开。

三、模型的扩展分析

本文接下来对多个产业共存情况下的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为了简单起见,本文在这里假设有两种类型的产品。

分别表示各种产品的产出水平、劳动力人数、技术水平以及需求空间;而系数γi则与产品技术水平的变化率密切相关;变量上方的点符号表示该变量的增量,亦即其对时间的导数;α、β为大于0的常数。经过与第二部分相似的处理过程,两种产品构成的产业结构系统就可以由下述的方程组来描述:

方程的两个特征根分别为:

然而,实际上如果两个产业的需求空间不同,也就是先进程度不同,那么哪一个产业能够获胜则就会有明确的结果。

两个产业加总的包络线在长期中必然呈现出有时下滑、有时上升的波动特征,这与技术创新何时出现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完全不同于从供给角度来描述的经济增长过程,Solow(1956)假定经济增长是一个稳定的过程。

由于旧产品需求空间的有限性,在其达到需求空间的上限时经济增长肯定会停滞甚至衰退。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以主导产业的不断转换为前提,而高层次需求的不断涌现为新产业的出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使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产业不断涌现,逐渐替代旧产业的过程,而新产业的涌现必须以需求结构的升级为背景。

四、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结构演变

以上对在封闭条件下一国产业结构演变状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本文将分析在开放条件下同一种产品在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之间的演变状况。

假设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而选择继续留在或者退出某个行业,R表示淘汰率。当企业决定退出该行业时,很明显它将会影响到该行业的产出。因此,产品的产出可以用下式表示。

其中r表示企业学习能力的度量。系数a是对环境的一个测量:当-1<a<0时,它描写的是发达国家的情况。在发达国家中,生产新产品的企业毫无疑问是风险爱好者或者是个人主义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完全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的。当只有很少的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时,他们的退出率很小,原因在于他们是风险爱好者,当市场空间潜力很大,利润率非常高的时候,他们将会逐渐进入,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此领域时,由于利润率变得越来越少,退出率也逐渐增大;反之0<a<1时,描述的是后发国家的情况。它表明,在后发国家中,企业的退出率随着进入企业数量的增加反而不断减少。原因就在于,后发国家企业所要进入的领域是技术比较成熟、市场需求空间已经存在的产业,该产业对于发展国家来说是全新的,再加上其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有着更低的生产成本,因此,对于他们来讲有着更高的利润空间。因此,后发国家的企业容易“英雄所见略同”,形成产业“潮涌现象”④。

将R的表达式带入上式可得到:

因此,当后发国家企业拥有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并且具备了生产该产品的能力之后,由于其低廉的生产成本,发达国家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将会被后发国家所取代。

上述的分析为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路:对于同一种产品相同的产量而言,后发国家的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需要更小的需求空间,这为后发国家的政府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具体来说,在后发国家具备了潜在的需求空间但仍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竞争的时候,如果后发国家将其市场向发达国家开放,那么发达国家企业将会占据后发国家狭小的市场,后发国家将会被发达国家企业所“俘获”,并最终位于产业链的低端。反之,尽管后发国家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其市场需求空间比较小,但是如果其政府对能企业采取政策保护本国市场、鼓励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和引进。随着本土企业生产能力的逐步建立,本上企业将会逐渐进入该领域,随后该产业在后发国家就会形成产业“潮涌现象”。

作为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获取新的市场需求空间。但是,如果在有限的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发现对于满足更高层次需求所需要的新技术并没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当后发国家已经将原来的市场需求空间逐渐占据,并也虎视端端地寻找新的需求空间并且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已经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谁将领衔下一轮的产品创新将变得不可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后发国家有可能会超越发达国家,而跃升为更发达的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对英国的赶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在开放条件下,政府的政策行为尤其是对本土需求空间的保护和对本土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的鼓励对于后发国家产业的赶超变得尤为重要。

五、结论及其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分工的不断深化,产出量迅速增加,产出量的急剧扩张导致了需求约束的出现,只有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才能不断缓解、解决需求约束,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需求结构的演变是一个质量互变过程,量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质的需求,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又会有量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其中,质的需求是拉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而这将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从需求方面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本文从需求的角度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演变做了一个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并且发现,在需求空间有限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够形成,经济增长会停滞,产业结构最终会被锁定。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需求空间的扩展来提升产业结构,最终使得新的产业能够出现,逐渐替代旧产业,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经济增长得以持续。

另外,本文认为,在开放条件下,国内需求空间对一国的产业结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发国家企业在政府的政策保护下,完全有可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赶超。当然,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家的潜在需求已经具备,政府的保护政策并不严重违背比较优势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吸引外资一直是在走“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但却充满艰辛。“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引导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一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其技术创新水平。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譬如,中国汽车产业现在的情况是,市场90%已经被跨国公司所占领,但先进的造车技术中国依旧没有掌握。通过对日本、韩国等后发国家的成功经验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政府对新产品市场都实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保护的结果使得该国自身企业生产的产品具备了需求的空间,而通过需求空间的拉动产业最终才能够成长起来。

需求因素对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争夺的主要对象是市场,因为有了市场就有了利润。主张“以市场换技术”者认为市场开放了,技术就会随之而来,但是,实际上市场是有限的,市场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取是非常艰难的。另外,在本上市场被出让的情况下,本土企业即使获得了一定的技术,但是本土企业所面临的需求空间由于跨国公司的挤占变得越来越狭窄,其技术提升的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小,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市场丢掉了,而技术却并没有学会很多,其结果只能是受制于人,而这也正是本文对我国现实的意义所在。

作者非常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建议和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注释:

①如果(t)≠0,那么需求空间将不会达到饱和,需求空间将会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而增长。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需求空间受到约束情况下产业结构的演变状况,因此在这里令(t)=0。另外,这个假设并不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而仅仅使问题分析方便。

②其实只要β>0、α≥1,那么其得出的结论将与本文的简单假设α=1,β=1是基本致的,本文为了简单起见在这里用特殊值来表示。

③本文此处建模与陈平(2004)相似,但是在变量的含义上本文与其并不相同。

④关于产业潮涌现象的分析可以参见林毅夫(2007)对其的研究。

标签:;  ;  ;  ;  ;  ;  ;  

需求因素、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进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