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优化设计论文_郭亚章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优化设计论文_郭亚章

郭亚章

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呈现出了体量大、结构复杂的整体特征,给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现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创新发展,利用BIM技术能够建立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建筑数字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质量,确保建筑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BIM;建筑设计;施工;优化

引言

BIM指的是一种建筑模型,该模型含有大量的信息,其具有三维的角度,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模拟,对不同的信息进行模拟,产生不同维度的建筑信息。近年来,建筑模型在建筑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吸引了建筑业不同层次的注意力。

1 研究建筑设计和施工中BIM技术优化作用的现实意义

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具有复杂性特点,相关建设人员需综合考虑多项因素,才能保证建设使用满足用户需求。BIM技术作为优化其作用效果的重要科学技术,其能够以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以及可出图性,来降低建筑设计与施工效果目标的实现难度。然而,在应用BIM技术于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实际过程时,相关人员对该技术的优化作用不甚清晰,这就导致其真正的效果价值并未真正的发挥出来。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实践角度出发,即在明确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作用局限的情况下,找出具体控制的方法策略。这是实现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建筑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内容,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服务于全面发展经济建设进程。

2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优化

2.1 建筑设计阶段的BIM应用优化

2.1.1 BIM技术应用人员要明确其作用思路,将实现业主的设计理念为目标。

具体来说,就是借助Revit+Magicad+BIMCheck平台,来实现其应用控制的协同目标。这样一来,建筑设计人员就能在减少错漏碰撞的情况下,保证设计质量效果。此外,建筑设计人员还要将BIM技术应用的参数化设计与性能模拟等功能充分利用起来,以便于与业主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对于参与设计各个专业间的协调复杂性,设计人员可利用BIM技术的3D可视化技术,来提高相互之间的沟通效率,从而降低图纸的变更概率。即将设计阶段产生的数据信息通过BIM技术平台,传递到工程建设的后续阶段,进而提高施工阶段的绿化效果。

2.1.2 参数化设计

就是通过参数化图元以及参数化修改引擎,来提高设计使用效果。即通过构件方式,来表现所有图元。基于不同构件的差异特点,建筑设计人员可通过数字化模型的方式来表达图元。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模型赋予的参数控制,来直接修改参数或是模型,来提高设计变更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2.1.3 碰撞检测

设计人员还可采用BIM技术中的碰撞检测,来预先查找报告工程项目的各种冲突。此设计内容,应结合图纸会审阶段进行展开。这里的碰撞主要有两种,可供选择,即硬碰撞与软碰撞。硬碰撞是指,实体间形成的交叉,而软碰撞是指,没有实际的碰撞情况,但是却因为施工过程无法满足空间与间距的要求而受到影响。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可通过多平台Revit+Magicad+Au-toCAD的设计模式,来在Revit中完成建筑结构设计。具体的多专业设计,可通过安装Magicad来进行实现,即根据平台,来完成施工图纸文件的DWG格式出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建筑施工阶段的BIM应用优化

2.2.1 高度准确的基础数据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象是建筑整体各部件与各施工工艺的应用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相应数据信息的是巨大的,实现施工管理优化需要依托这部分数据的收集与使用才能保证其合理性。应用 BIM 技术施工管理人员能够直接针对具体施工管理环节调用工程信息与行业标准规范,通过系统化的查阅实现完善的工程资料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能够通过 BIM 模型数据的修改,完成整体性的数据变更,优化完善后的数据自动录入工程管理模块,保证了施工管理信息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2.2.2 高效精确的各类统计

在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后,借助 BIM 统计分析功能施工管理人员能够实现施工流程的全面控制。建筑工程中涉及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各种施工材料、设备以及人员的调配使用,通过统计分析,管理者能够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各方面要素进行量化统计,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功能便捷的获取统计结果,从而实现工程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应用BIM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有效避免了以往人工统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保证了统计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支持。

2.2.3 高效灵活的工程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通过 BIM技术引入工期要素,实现时间维度上的工程施工管理,能够对工程量进行准确的统计,实现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确性。作为 BIM 信息统计的基本单元,建筑结构构件层级的细部施工能够详细录入在施工管理系统之中,保证施工要素与建设时间的统一调配。工程建设刮泥人员,能够结合构件施工将施工过程中各工艺的执行时间具体到小时的层次,实现工程量、材料量以及人员设备量的协调统一,保证工程管理的高效性。

2.2.4 高度协同的施工方案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工序交叉与干扰现象日益突出,实现多工种的协同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的先决条件。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协同程度,合理分配工作界面和工作工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及减少返工和整改,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有效降低时间成本和人员成本。

2.2.5 高效可靠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造价控制是一项科学而系统性的工作,在此环节中影响建筑施工成本的工程量、工期、资金等诸多要素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且相互关联的,实现高效的成本控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化的分析与考量,同时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做到随时监控、随时调整。完善的BIM数据库还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多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即时的盈亏状态,以及采购和库存情况,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

结束语

BIM技术可以直观地表达建筑物的施工过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详细地了解施工工序安排,在施工之前可进行碰撞检测,查找问题所在,及时对施工方案做出修改和调整,以便降低返工率,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同时,BIM技术的应用,将管道、机电管线以及结构设计等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控制施工风险。因此,作为施工企业要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案例中,提高企业自身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戴佳尧.试论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17(11).

[2]韩国杰,冯小龙.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23).

[3]陈慧群.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与研究[J].居业.2018(05).

论文作者:郭亚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优化设计论文_郭亚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