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易望汉[1]2000年在《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一个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基本建设项目,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移民安置和库区生态环境的变化问题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相当一部分移民安置区在三峡水库建成后,将面临尖锐的人地矛盾,按照传统的“拼资源、高消耗”的农业发展模式,无法妥善解决库区移民安置问题,并且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这就意味着必须重新定位库区农村经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本文在充分分析库区农村经济资源和经济发展背景的情况下,认为库区在粮食生产和非农乡镇企业发展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多种经营、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由于库区的生态环境面临恶化困境,因此农业生产中,必须以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方面着手,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正是论文中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所强调的核心思想。由于库区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所以,在库区生态农业布局上,论文将库区按照海拔高程划分为三个农村经济带,即低山、中山和高山农业经济带,并对各经济带的生态农业建设做了初步探讨。考虑到旅游、庭院、城郊在库区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位置,也对这三种经济类型的经济布局做了讨论。最后,提出了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邵蕾[2]2013年在《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库区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诸多学者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库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在各界形成共识。三峡库区从三峡移民搬迁工作开始之后,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生态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库区水环境保护形势更加严峻,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消落区保留保护问题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社会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和农村建设不协调,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性太强,移民就业困难,区域发展不均衡,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三峡库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如何?通过收集整理三峡库区部分区县近年的统计年鉴,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库区部分区县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为了说明问题,笔者选取了武汉、深圳、上海及重庆市作为对照区域。通过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处在比较良好的水平之上,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环境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上。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内部区县之间的差异,针对三峡库区现状,全方面推进库区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到底该如何进行?产业发展始终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走生态产业的道路,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园规划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三峡库区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上的现在和未来。三峡库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核心内容,积极打造完善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和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工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库区园区总体布局和规模不合理;部分地方财政无力支持园区前期投入: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机制落后;规划编制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正确指导区县生态工业发展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方管理部门必须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主导作用,保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如期进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必须以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生态化为核心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环保技术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库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单元,其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开县各方面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三峡库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是全面地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片而地推进其中一个方面将导致区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三化”建设不能盲目地进行,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实现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因此,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政策层面,前后三峡时期政策的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主体思想仍是促进移民发展。进入后三峡时期,更加注重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全面地分析看待三峡库区的发展问题。根据前文总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笔者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城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些许薄见,旨在促进库区按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之,通过综合评价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也了解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重视区县差异,全面推进,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

邹凤琼[3]2004年在《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以湖北省三峡库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中国生态农业为中国农业指明了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问题的解决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如农民分散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民盲目跟从市场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有必要的,这也将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三峡库区是一个特殊区域,在中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其农业的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还关系到三峡水库的成败。本文以湖北省三峡库区(以下简称“库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首先,本文对库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库区农业发展限制性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库区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本文从库区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物资源)条件、库区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化基础、国家政策几个方面对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土地资源则限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因此在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时,要扬长避短,发挥气候、生物资源优势;农业产业化基础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理论联系实际,对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进行初步构架。根据库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将库区生态农业从低山、中山、高山进行布局;依据资源优势、农产品市场分析以及AHP层次法进行的权重确定,确定库区农业主导产业:柑桔产业、优质茶叶产业、蔬菜产业、猪牛羊(禽)草畜产业、中药材产业以及水产养殖产业;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农业模式选择以及生态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选择。最后,本文就库区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提出若干建议措施。

郭辉[4]2016年在《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是应对库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复杂性系统工程,库区特殊的山地自然环境和移民社会环境,时刻威胁库区城市公共安全。库区存在的各种灾害分布广、种类多、关联性强,导致灾害链地域性频发,城市公共安全的直接威胁巨大;同时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建设用地零散,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城市公共安全的间接威胁显著。据此背景,论文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为对象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核心问题、提出解决途径。为了解决常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以北方平原城市或非库区城市为蓝本的“宽泛式”管控)应对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中“灾害链地域性频发(直接威胁)、城市救灾设施不足且效率低下”(间接威胁)的核心问题。论文以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基础研究为出发点,借鉴“精细化单元管控”思路,提出基于灾害链视角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将“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定义为“以适度精细化管控思路为指导思想,在特定灾害链威胁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致灾、受灾、救灾三阶段管控要素所划定的用地空间单元”。此定义的提出旨在为复杂多变的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探寻新的解决途径。(2)确定核心思路、展开具体研究。基于灾害链所构建的“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属于复杂系统,常规的公共安全规划方法(“单灾性”管控)通常不能系统性地协调“公共安全空间单元”中“致灾、受灾、救灾”三类要素之间的关系。据此,论文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借鉴复杂性系统理论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容错性”提出“容灾性”概念,将核心研究思路确定为: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展开针对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机制”(理论)和“规划干预”(技术)两部分研究:1)容灾机制a.环境约束机制——“容什么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灾害链威胁类型的识别;b.系统嵌套机制——“容多少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范围尺度的确定;c.结构鲁棒机制——“如何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系统结构的构建;d.动态演化机制——“如何可持续容灾”,用于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可持续性的维系。2)规划干预a.范围划定——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识别提取”;b.断链减灾——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致灾链”阻断(消弱直接威胁);c.成链救助——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救灾链”构建(削弱间接威胁)。(3)进行差异实践、获取研究结论。论文围绕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核心问题,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棚户区、安置区、滨水区等三个区域,进行差异性实践研究,获取以下研究结论:1)建设实践方面在棚户区改造中,要着重考虑“蔓延侵蚀链”和“崩裂滑移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在安置区完善和滨水区整治中,要着重考虑“崩裂滑移链”和“枝干流域链”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2)理论技术方面在现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中增加中观层面单元管控的内容,通过提升“公共安全空间单元”(针对特定灾害链)的“容灾性”,来提高整个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稳定性。基于多尺度遴选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范围划定”,基于多预案评估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断链减灾”(消弱直接威胁),基于多角度辨析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成链救助”(消弱间接威胁)。(4)梳理研究内容,总结创新要点。1)理论体系——以“精细化单元管控、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研究方向,以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现实问题为背景,构建出“公共安全空间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以公共安全空间单元“容灾性”为核心的理论研究体系。2)技术方法——论文围绕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的“容灾性”,进行“容灾机制”和“规划干预”研究,其中的“单元划定、断链减灾、成链救助”是三个关键技术。3)实践运用——选取三峡库区公共安全核心问题突出的三个典型区域进行“公共安全空间单元”规划差异性实践研究,在建设实践和理论方法方面得到相关启示,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魏晓芳[5]2013年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提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江砥[6]2006年在《湖北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关于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研究是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其进行的一种综合研究。目前这一区域仍是一块特殊而又敏感的区域。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因三峡工程的兴建而形成的特殊社会经济区域,不仅面临移民、扶贫、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重大任务,而且在这块只有5.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其行政区划复杂性是其它区域所没有的。其敏感性在于三峡工程上马前后以及现在,三峡库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虽然三峡工程已进入尾期库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其中重要的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与现实迫切的需要极不相称。总结库区多年来实际的产业调整变化,进行产业发展综合理论研究,不仅可指导解决库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填补区域经济理论中关于区域经济有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问题研究的某些空白,还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库区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学术界在重大工程项目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还很少,没有成形的研究体系,研究方法也不够完善。从区域经济理论的角度主要是研究三峡工程的实施对库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而不是评价工程本身。本文根据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主要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库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库区产业发展战略及模式探讨,针对库区目前存在的问题,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及建议:库区的产业发展应当立足库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生态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区外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利用全国各地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有利条件,把企业搬迁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三峡库区产业的重组与优化,逐步构建一个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有较强竞争力、适合库区特点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库区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协调发展。

夏松波, 杨新军, 胡人荣[7]2000年在《湖北省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系统化建设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湖北省三峡库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农业建设中出现的无序化、粗放化和低水平化现象 ,指出库区生态农业建设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 ,以生态规划为基础 ,以整体、循环、协调、再生为目标 ,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并将其组装配套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层次多样 ,集约精致 ,促进库区生态农业的结构优化 ,功能提高 ,效益增加 ,并为此提出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何贤举[8]2005年在《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三峡工程需要搬迁的移民数量高达113万人,是迄今为止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所罕见的,被喻为是一道“世界级难题”。中国政府对三峡工程移民工作极为重视和关心,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强调指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移民。移民是否能妥善安置,既关系到三峡工程的成败,又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因此,让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能够可持续发展,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目前,三峡移民工作正处于三、四期攻坚阶段,截至2004年8月底,已经顺利搬迁移民93.3万人,占规划移民总数113万人的82.6%,到2008年底“搬得出”目标有望实现,但是,三峡移民能否“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能否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三峡库区能否可持续发展,仍然还是难题。因此,立题对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工程、三峡库区和三峡移民的具体实际,围绕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分析三峡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提出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重点研究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在借鉴经济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有关论述等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归纳了目前对三峡移民概念的定义,并认为应该从空间和利益受影响这两个角度来理解三峡移民这个概念。从狭义上讲,三峡移民是指因兴建三峡工程,生产生活资料被淹没或被破坏的人。从广义上讲,三峡移民就是指三峡库区的所有人民,分为直接移民和间接移民。直接移民是指狭义的三峡移民:间接移民是指在三峡库区内那些生产生活资料没有直接被淹没或被破坏,但利益受到了较大影响或作出了贡献的人。随后,对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强调移民建设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 根据国内外水库工程移民的历史经验,结合三峡移民的特点,客观分析三峡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状况、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具有的优势。目前,三峡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农村移民、城镇移民和外迁移民的生产生活现状不容乐观,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由于目前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还存在一些局限;思想相对保守,软环境不优;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硬环境不硬;存在产业空虚问题,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土地资源缺乏,人地矛盾突出;社会事业落后,移民整体素质不高;国家的直接投资将逐渐减少,三峡库区发

高中琪[9]2005年在《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进行生产经营,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研究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技术体系,对于三峡库区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资源核算理论和环境承载能力理论,采用系统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建设总体思路、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典型模式效益分析和生态农业环境保障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三峡库区各生态经济区的一般和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地区的8种生态农业模式。 农地立体经营生态技术,包括小麦(土豆)——玉米——红薯套作模式;小麦——经济作物——红薯套作模式;稻——鱼模式;稻——旱模式;果草畜结合模式,蔬菜设施栽培模式和茶果(茶林)结合模式。 林地立体经营生态技术,包括林灌草结合模式;果——粮间作模式;林——粮间作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和种草养畜模式。 高效养殖模式,包括工厂化养禽,家庭规模化养禽,家庭规模化养猪,家庭规模化草食牲畜养殖,家庭规模化养蜂,鱼塘养鱼,网箱养鱼和特种动物养殖。 庭院立体经营生态技术,包括鸡—菜—猪—沼—肥—粮模式;猪—沼—粮—鱼模式;猪—沼—茶模式和藕—鱼—花—果模式。 水域立体经营生态技术,其典型模式为鸭—鱼—鱼模式。 种—(养)—加生态技术,其典型模式为香桂—香桂油(黄樟油素)模式和紫杉—紫沙醇模式。 “绿色”产品生产模式,包括“绿色”蔬菜生产,“绿色”果品生产,“绿色”家禽生产和“绿色”生猪生产。 旅游观光农业模式,包括旅游观光果园,森林公园,旅游鱼塘和庭院休闲度假农业。 (2)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6种生态农业环境保障技术,主要包括坡改梯技术,易风化梯田田坎的植物篱护坎技术,等高植物篱技术,横坡网格垄作技术,马尾松松毛虫无污染防治技术和杉木天牛类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等。这些环境保障技术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有机地组合成生态技术体系。坡改梯技术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一旦建成将长期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是缓坡耕地(<25°)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性生态技术。等高植物篱技术和横坡网格垄作技术应分别在坡度<20°、15°的坡耕地上大力推广。在陡坡(≥25°)退耕还林工程中,除柑桔等水果由于初植

朱元惠, 梁福庆[10]2007年在《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文中提出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概况三峡工程库区跨越大巴山及鄂西山地,位于北纬28°31′-31°44′,东经105°44′-111°39′之间,涉及湖北省、重庆市20个县市区,总面积约7.9万 km~2,总人口约2 937万人,其中三峡工程城乡移民120万人。库区土地面积约13万 km~2,其中耕地面积214.447万 hm~2,山地约占64.1%,丘陵约占27.4%,平地约占8.5%,

参考文献:

[1]. 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D]. 易望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0

[2]. 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邵蕾. 武汉大学. 2013

[3].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以湖北省三峡库区为例[D]. 邹凤琼. 首都师范大学. 2004

[4]. 三峡库区城市“公共安全空间单元”研究[D]. 郭辉. 重庆大学. 2016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

[6]. 湖北省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研究[D]. 江砥.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7]. 湖北省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系统化建设初探[J]. 夏松波, 杨新军, 胡人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00

[8]. 三峡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何贤举. 西南大学. 2005

[9]. 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 高中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10]. 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安全研究[C]. 朱元惠, 梁福庆.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三峡工程库区湖北省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