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高龄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观察?
引言
血管内治疗作用于患者病灶可显著改善患者颅脑处的供血、供氧异常情况,促使患者大脑血液循环系统可尽快恢复正常,血管内堆积的大量血栓可被有效清除,继而保证患者病灶处的缺血半暗带组织可获得有效挽救,最终使得患者经过治疗可以顺利度过危险期。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2月~2019年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ALVOS患者198例,男性106例(53.5%),女性92例,发病年龄37~90(69.1±11.2)岁。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例(年龄≥80岁)和非高龄组163例(年龄<80岁)。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6.0(13.0,20.0)分,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8.0(8.0,10.0)分,发病到股动脉置鞘时间(251.4±60.8)min。入选标准:(1)术前影像(头颅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取栓前脑血管造影)提示,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M1/M2段闭塞;(2)术前ASPECT评分≥6分;(3)发病到置鞘时间≤6h;(4)术前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5)术前NIHSS评分≥6分。本研究获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论理委员会批准[(2019)伦审研第(39)号]。
1.2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信息(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冠心病]、术前收缩压及舒张压、TOAST病因分型、入院时NIHSS评分、术前ASPECT评分、发病到股动脉置鞘时间、闭塞血管部位、侧支循环分级、手术方式、取栓次数、mTICI分级以及发病到再通时间等。术后90d采取电话或门诊随访的形式获取mRS评分。本研究对于发病到开始静脉溶栓时间<4.5h的ALVOS患者,符合静脉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家属同意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则行桥接治疗;发病到静脉溶栓时间≥4.5h,无血管内治疗禁忌证,直接行血管内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中心主要采取支架取栓(SolitaireFR)、抽吸取栓(ACE抽吸导管)以及直接球囊扩张(DBD)或直接支架置入(DS)术。对于以上方法不能实现血管成功再通(mTICI分级未达2b或3级)术中予以补救治疗,主要包括DBD或DS以及补救性替罗非班治疗。终止手术标准:(1)达到完全再通;(2)发生手术并发症(如血管破裂等)或患者术中不能耐受;(3)对于无法再通的患者根据术中判断,如考虑再通获益不大或预计无法开通,与家属协商后结束手术。
2结果
2.12组基线临床特征比较
高龄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心房颤动比例明显高于非高龄组,ASPECT评分明显低于非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TOAST分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7)。
2.22组有效性和安全性指标比较
有效性指标,高龄组与非高龄组血管成功再通和预后良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1%vs81.0%,34.3%vs46.0%,P>0.05),高龄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龄组(42.9%vs24.5%,P=0.028)。安全性指标,高龄组与非高龄组术后颅内出血转化及HI型和PH型等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vs23.3%,14.3%vs14.1%,17.1%vs9.2%,P>0.05)。
3讨论
既往实践中,我院充分意识到了血管内治疗对本病的实际价值以及在纠正患者病灶血运方面的优势:(1)与常规疗法相比,其溶栓药物的用量更少;(2)能够有效延长治疗时间窗;(3)实践期间,脑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4)更有利于血管再通状况的监测。此外,随着该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与预后状况的改善作用也得到了重视。为掌握患者血管内治疗期间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血管内治疗的疗效,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存在损伤问题,动脉粥样硬化状况相对严重,病情较容易进展,甚至直接导致患者病灶损伤范围增大,促成病情恶化,并影响到卒中的治疗以及患者的预后。
结语
AIS为临床心脑血管科常见病之一,具有发病迅速、病情严重、致残及致死率高等特点,所以患者一旦发生该疾病需要即刻就医作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促使医生可抓住疾病最佳治疗时机,给予患者有效地血管内治疗,从而挽救患者生命。但是给予AIS患者血管内治疗期间,发现一些患者容易在治疗结束后发生颅内出血情况,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颅内出血(继发症状性)属于导致AIS患者治疗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要求心脑血管科医生对于AIS与这一危险因素的关系不断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可掌握引发患者血管内救治期间出现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以便对引发颅内出血因素加以控制,最终避免AIS患者发生治疗过程中的颅内出血。
参考文献
[1]但毕堂,李芹,彭小祥,等.进展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与标准内科治疗的疗效比较[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5):413-414.
[2]张德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杂志,2013,53(8):51-53.
[3] 喻琬童,吴川杰,吉训明.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后颅内出血分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9):2089-2092.
[4] 石红婷,刁芳明,董亚贤,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颅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12):2231-2234.
论文作者:李俐颖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4
标签:高龄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评分论文; 闭塞论文; 统计学论文; 基线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