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会论文_李林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23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血常规与生化检验,分析两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各项数据与对照组各项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中,可将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指标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临床诊断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常规;生化检验;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饮食不规律,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其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影响食欲,同时伴随肝区疼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如果患者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将导致患者多个器官功能受损 [2]。由于病毒性肝炎疾病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计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为了提高临床对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检验诊断效果,我院将血常规、生化检验作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依据,各项指标检查效果显著。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3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23例,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43-79岁,平均(56.4±3.2)岁;观察组男14例,女9例,年龄41-78岁,平均(55.8±2.2)岁。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上述所有患者均实施血常规和生化检验:血常规检测,采取患者静脉血,选用全自动设备和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配套试剂对血液细胞进行自动分析测定。生化检验,采用“cobas c 501”生化分析仪和相关配套的试剂进行检验,具体操作需按照操作说明进行规范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比值(LY)、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生化检验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白蛋白(ALB)。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护采取()表示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各项指标,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

2结果

2.1血常规各项指标比较

通过血常规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值(LY)比对照组高,因此可通过上述四项指标值的高低进行诊断病毒性肝炎病症。(P<0.05)。见表1。

表1 血常规各项指标比较〔〕

3讨论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因此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油炸食物、膨化食物、高脂肪成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暴饮暴食,经常熬夜等成为普遍现象,对人们身体器官产生非常大的损害[3-4]。目前,病毒性肝炎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该疾病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饮食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患者在发病期间食欲下降,身体逐渐消瘦,并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肝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5]。由于病毒性肝炎属于不可性疾病,病情进一步恶化将发展为肝癌,因此在临床中需提高对此病症的诊断检查,及时治疗,预防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本次临床诊断检查研究中,我院对2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23例健康体检人员共同实施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指标检验,通过患者血液临床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白蛋白(ALB)等指标值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比值(LY)、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患者的血常规和生化检验指标与观察组患者各项数值相同时,则患者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需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控制患者病情恶化。

在临床治疗中,病毒性肝炎属于恶性疾病,主要源于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患者肝脏硬化,病毒性肝炎疾病与白细胞(WBC)计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对患者血清白细胞(WBC)值检测来判断患者肝功功能的变化。此外,由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将进一步加重病情恶化,因此将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作为主要判断依据,同时,生化检验各项的数值变化低于或高于正常值,则说明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6]。在本次临床检验中,我院临床将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各项指标相结合,通过多项检查指标综合判断,提高了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将血常规和生化检验各项指标作为判断依据,能够提高患者病情临床诊断准确率,让患者早期获得及时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玮.病毒性肝炎诊断时采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140+143.

[2]杜增兰,王峰,巩雪菲.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7(02):272-273.

[3]孙小燕.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3):142.

[4]王僧,李慧.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8):872-873.

[5]任颖.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3):532-534.

[6]曹会强.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3):120+122.

论文作者:李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血常规与生化检验项目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会论文_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