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智力因素论文,新视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都包含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即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情感、思想品德信念、思想品德意志、思想品德行为)。在这五个基本要素中,除思想品德认识是智力因素外,其余四个都是非智力因素。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培养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过程。即便是思想品德认识这个智力因素,也必须借助于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理解、认同、吸收和内化。可见,培育和养成非智力因素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试图从分析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力图在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线索上找到一个交叉点,将非智力因素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非智力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如前所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必须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中,除思想品德认识外,思想品德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都是非智力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非智力因素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种理由。
首先,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端发生性,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端发生性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时,不能局限于知、情、信、意、行几个固定顺序,机械地在每次教育循环过程中以知为始,而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诸要素中知、情、信、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不平衡状态,选择其中最需要、最迫切和最能奏效的方面作为该教育循环过程的开端。一般来说,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思想品德认识开始、以形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为终结的。事实上思想品德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有时可以从提高思想品德认识开始;有时可以从激发思想品德情感或增强思想品德信念入手;有时则可从磨炼思想品德意志或训练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做起。但是,不管以那种因素作为开端,只有当这些非智力因素协调一致并得到和谐发展时,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和作用的发挥。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些非智力因素都不可缺少。我们不否认思想品德认识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然而,忽视任何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育,都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确,如果没有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情感就是一种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思想品德信念就无法确立,思想品德意志就不能产生,思想品德行为也只是一种盲目的缺乏坚定性的行为;但是,如果不培养思想品德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思想品德知识则无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落空。如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使学生形成稳固而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那么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成效的。可见,培育和养成非智力因素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把培育和养成非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但是,由认知到行为是不能直接转化的,其间还必须经过情、信、意三个思想品德的要素。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是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换句话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知,即思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领悟。思想品德认识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发端。因为思想品德认识是思想品德情感、信念和意志形成的依据,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行为的基础。离开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思想品德。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物时产生的一种主观情绪体验。思想品德情感的形成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催化、强化的作用。因为思想品德情感是加深思想品德认识、增强思想品德信念、锻炼思想品德意志的催化剂,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推动力。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心信仰。思想品德信念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键。因为思想品德信仰是思想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思想品德意志的形成对思想品德形成过程起调节作用。因为思想品德意志是调节思想品德行为并使之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即使有了深刻的思想品德认识,如果没有顽强的思想品德意志,思想品德认识也难以转化为思想品德行为。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是人们在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实际行动。思想品德行为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归宿。因为思想品德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如果一个人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只是形成即止而不付诸行动,不去履行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些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就是个人的内在动机,毫无实际意义。
由此看来,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也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也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也是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也是行的杠杆;行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又是强化和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只有从知—经过情、信、意—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并进行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使之成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凝结为一个人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思想品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
二、引入非智力因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是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认真回顾与反思一下,却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观念不更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客体论,即把受教育者单纯看作是消极被动的客体,我讲你听,我说你做。二是灌输论,即认为受教育者没有什么主体意识,为了提高其品德,教育者只需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向他们硬性灌输即可。三是规矩论,即要求受教育者规行矩步,驯服听话。
二是目标不明确。一会儿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一会儿是“五讲”、“四美”、“三热爱”;一会儿是培养“四有人才”;一会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但就是不把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是内容不规范。按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讲究层次性,即应当有明确规定,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观念到概念,它们既有所区别,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我们却从来没有如此作过,至今依然如故。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当借鉴、吸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一)引入非智力因素,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如上所述,存在着三方面观念不更新,即客体论、灌输论和规矩论。那么该如何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呢?
第一,用主体论代替客体论。所谓主体论,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般来讲,教育者是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客体。但是,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的,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并非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以自己原有的思想认识基础对教育者的要求进行评价与选择,通过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吸纳教育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并将新知转化为新质行为。与此同时,受教育者还会以其行为反作用于教育者,形成双向反馈或螺旋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教育效果,就必须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地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
第二,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灌输的实质,就是不管受教育者头脑里有什么,总是填鸭式地灌输给他们,强制他们接受。愿接受的得接受,不愿接受的也得接受。事实上,任何人的大脑里都有一定的认知结构,新学习的东西必须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在一起,即后者被前者所同化,新学习的东西才会为受教育者所理解、所接受,这就是所谓的同化论。很显然,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就是教育者要顾及受教育者已有的认识水平,采取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方式,以便使新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深深扎根于相应的已有认知结构之中。
为什么用同化论代替灌输论,必须引入非智力因素呢?这是因为已有知识结构与外在知识同化,这固然取决于认知结构本身,即它与将同化的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同时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对认知结构的影响。即是说,在同化过程中,非智力因素将产生必不可少的推动与调节作用。譬如,一个人对某种知识结构有兴趣、有热情,那么已有认知结构就会积极地去同化它;否则,同化过程就会迟缓、停滞,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另外,同化过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障碍,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有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坚强意志与独立性格)的支持与调节,就能排除困难,克服障碍,从而使同化过程得以实现。
第三,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就是鼓励受教育者大胆地独立思考,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与个人尊严,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能力。“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几千年来,中国人都是在这种规矩化的氛围中生活过来的。
用独立论代替规矩论,要引入非智力因素是不言而喻的。非智力因素如同人们的脊梁骨,没有这条脊梁骨,一个人是不可能站立起来的。这就无异于告诉我们,一个非智力因素获得良好发展的人,他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反之,一个非智力因素薄弱的人,他就只能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孟子亦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既是人们的良好非智力因素的表现,也是其独立性的表现。可见,人们的独立性是与其非智力因素分不开的。
(二)引入非智力因素,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尽管非智力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过程。但是,我国从未明确规定,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极为不妥的。为什么要这么说?
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看。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完全的和谐的发展。简言之,就是培养“和谐的人”、“完善的人”,亦即全面发展的人。其基本特征应当是:(1)身心健康,亦即心身和谐协调。(2)在“心”的方面,归根结底,就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协调。众所周知,人的心理不管多么复杂,但不外乎两个系列,即认知和非认知,亦即智力和非智力。只是这两个系列处于和谐之中,那么,整个心理活动也就会呈现出协调的状态。(3)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的人”或“完整的人”是以非智力因素为主导的。因此,为了实现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应当把培养非智力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四项基本内容,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这四种品质中,心理品质居于中心的地位,而所有的心理品质是由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就理所当然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任务。
再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可概括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情感阶段、信念阶段、意志阶段、行为阶段。从这五个阶段看,它体现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即认识阶段属于智力范畴,后四个阶段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可见,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居于优势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毫无疑问,这也就是主张把培养非智力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的一项基本理由。
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地位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而要作到这一点就应当把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活动,亦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但是,受教育者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具有这两个特征;同时,智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非智力因素,只有非智力因素参加到智力活动中去,智力才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把培养非智力因素提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培养非智力因素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试想,如果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都具有远大的理想、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那么,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引入非智力因素,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如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当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项基本内容。但是,我国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致存在着三种情况:一是特别强调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二是对道德教育不够重视;三是根本没有心理教育。正因为如此,必须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它们给以同等的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时,把四种品质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品质结构,而且这种个体的品质结构是以心理品质为基础、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如图)。
第一,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必须建立在心理品质的基础之上。任何心理品质都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其他三种品质都是后天的产物。心理品质这块“合金”是稳固的,只有把它作为基础来培养其他三种品质,那三种品质才能逐步稳定下来;反之,没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那三种品质所构成的大厦是无法高耸入云的。
第二,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和道德品质又必须以心理品质为中心。这就是说,心理品质应当渗透在其他三种品质之中,亦即那三种品质之中必须包含有心理品质的成分。进而言之,心理品质在那三种品质中都能产生促进或促退的作用;积极的心理品质会产生促进作用,消极的心理品质会产生促退作用。而且,只有当心理品质对那三种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时,那三种品质才能有效地形成并稳固下来。
第三,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三者又都渗透在心理品质之中。就是说,不仅其他三种品质受心理品质的影响,同时它们三者也影响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稳定。
第四,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不仅与心理品质相互联系和彼此渗透,而且它们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彼此渗透的。换句话说,其他三种品质之间也常常会产生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作用,如积极的政治品质对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产生促进作用,消极的政治品质对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产生促退作用等。
第五,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必须转化为心理品质之后,它们才会根深蒂固。也就是说,不仅其他三种品质的形成要以心理品质为基础、为中心,而且它们形成之后,还要转化为心理品质本身。只有这样,那三种品质才会扎得稳,靠得住。为什么有不少政治品质与思想品质都“表现不错”的人,一到关键时刻,甚至于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卑躬屈膝、不过尔尔呢?就是由于这些人的政治品质与思想品质是浮在表面上,既未扎根于心理品质,更未转化为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心理品质是十分重要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自觉地把非智力因素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强调智力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而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那么,我们培养学生的工作,就最多只是完成了一半。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并把它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才能处理好四种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