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内部论文,盈利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仅凭着收入减去成本,就能轻松地赚到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微利时代已经到来,赢利模式已被企业老板们密切关注,殊不知企业盈利不仅来自于企业外部,赢利模式的内在管理结构也是企业盈利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本文借此创新地提出内部盈利模式的概念,初步探讨一下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的建设。
一、内部盈利模式的概念界定
1.盈利模式内涵
从财务角度来看,盈利表示为收入与成本的差额,也即总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表明盈利也可以用利润来代替。本文认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盈利还不仅仅表现为是利润,它还包括提高品牌价值,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竞争能力和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等。
企业存在的本质就是盈利,盈利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企业的盈利模式,涉及到与企业发生往来的所有经济关系和利益相关者,企业外有客户或消费者、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竞争者、政府及金融机构等,企业内部有投资者、经营管理者、员工、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业务结构,管理体制,产品及服务等等。因此,企业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外部盈利结构及其对应的内部盈利结构有机整体。所谓的盈利模式,就是指企业灵活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获取盈利、促进企业发展的运行系统。
2.内部盈利模式的内涵
完整盈利模式包括外部盈利模式和内部盈利模式两部分。外部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盈利对象、盈利规模、盈利方式、盈利渠道、盈利环境、盈利竞争者的外部系统。内部盈利模式是满足外部盈利模式所需要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生产经营、人员管理、组织结构和营销管理的内部系统。内部系统是外部盈利模式的内部延伸,是外部盈利不可缺少的内部基础和保障条件,最终是为实现外部盈利,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外部盈利模式相比,内部盈利模式具有以下不同的特征:
第一,间接盈利性。外部盈利系统的有效运行,能够直接实现盈利,为企业直接带来效益,而内部盈利模式不能直接创造价值,需要借助外部盈利模式,间接地实现盈利。
第二,盈利的保障性。内部盈利系统的主要内容均为外部盈利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可以为企业价值实现奠定思想基础、为企业员工创建精神家园;生产经营活动是外部盈利的核心内容和承载者,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与服务就不可能有企业的利润:员工是企业效益的创造者,不仅如此,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激励机制,还能够为企业外部盈利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岗位、组织体系的设计要依据外部盈利系统的有效运行而确定,科学的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盈利的组织保障。营销管理是内部盈利模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与外部盈利模式结合较紧密的产品、服务交易环节。
第三,与内部业务联系的不可分割性。企业的内部盈利模式与企业的内部主要业务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内部盈利模式是企业文化、产品开发、人事管理、组织体系和营销管理的有机整体,而企业内部主要业务主要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企业内部从事的包括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人员管理、核心价值文化建设等业务内容,这些内部业务反映的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情况、并体现了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的基本框架。
二、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的建构
科学的企业赢利模式建构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保证,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基于以上特征,笔者认为企业内部盈利模式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价值、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和服务过程管理、营销管理等五个子系统:
1.“非盈利”的企业文化价值系统
企业是为盈利为主要目的经济组织,但盈利也不是企业的唯一目的,它是在为社会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盈利的,它还承担着为人们创造价值的社会职责。再者,作为企业的员工也不以赚钱为工作目的和人生目标。因此,企业将盈利作为企业价值文化的核心,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现代管理学提倡以“社会发展、企业成长、员工进步”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精神管理,因此,建立一套适应精神管理的价值系统是构建内部盈利模式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企业文化价值系统应由四个层次组成。
第一层次是要树立“永无止境的改进”的经营理念,着力培育“自我改进,社会发展”企业精神;第二层次是要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第三层次是要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员工、社会的认同;第四层次是主动承担企业应当担负的责任,造福人类社会。
这四个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第一层次是价值理念,是其他层次的指导思想,第二层次是实现价值文化的手段,第三层次是价值系统的基本要求,第四层次是价值系统的目的和宗旨。这一价值系统不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但是可以为企业挖掘长久的利润源泉。
2.柔性化的组织系统
组织结构设计是企业内部盈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组织结构如何灵活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是内部盈利模式建设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柔性化组织系统是较好的解决方案,柔性化组织系统是企业能依据内外部环境变化灵活建立的组织系统,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灵活性、适应性。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能应随企业中心业务与工作的进展而不断调整、革新与完善。第二,组织层级减少。为了能够快速地对内外部环境做出反应,就需要减少组织结构的层级,推行扁平化组织结构。第三,内外部联系网络化、复杂化。内部业务外部门工作往来频繁,关系紧密,同时,与外部关联企业协作关系密切,成为一种柔性的企业联合体,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在组织系统运行过程中,注意强调虚拟组织的建设,一方面,要破除组织岗位职务固定化的陈旧观念。另一方面,按照内外部业务工作要求,将不同部门内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虚拟组织,完成特定的任务。根据任务的不同,虚拟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企业内部团队形式,与其他企业联合的形式等。这种虚拟组织不仅降低组织内外部沟通成本,有利于组织系统的高校运行,而且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闲置资源,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3.发展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是一切企业管理问题的根源,企业的收入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决定的,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带来良好的盈利。只有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利润。本文提出,企业内部盈利模式建设中,需要企业员工共同成长的发展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基于企业主营业务市场预测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一定要关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只有掌握经营管理目标及计划和主营业务市场未来状况,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才能快速地依据企业的主营业务量(如生产、服务订单或服务对象规模)核算出人力资源需求,并制定制订人员招聘配置与培训规划。这样做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降低到最小范围内,有效地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改善盈利结构。
第二,注重发展潜力的人才招聘与培养。根据人才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其能力的发挥周期是呈先递增后递减的。所以我们使用一个能力虽高但创新激情呈下降趋势的“高人”,还不如用一个能力不高但有潜能有创新激情的“新手”。企业可通过招聘应届毕业生,具有储备、培养其潜质与创新能力,这样可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及员工的稳定率。
第三,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把握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科学地对岗位进行分层分类,绩效考核指标符合企业实际,结果的应用要全面,既要与个人的绩效工资挂钩,也要与晋升、培训、调岗、调薪、奖金等方面。
第四,基于员工、企业成长的职业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员工面临着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感情问题越来越多,员工还非常关注自身的成长、发展,企业要注意必须从基于员工个人生活状况和职业成长阶段不同特点,科学合理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按照企业设计的职业化发展通途实现个人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和保留人才,降低员工流失率,提高人力资源的效能。
4.过程化的生产、服务控制系统
生产、服务过程控制是为确保生产、服务过程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生产、服务过程的分析、诊断、监控和反馈的过程。要做好生产、服务过程控制,必须先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确认,明确生产、服务过程的标准,然后对生产、服务过程实施控制。
第一,区分生产、服务过程的类别。生产、服务过程是按产品、服务设计和开发有关方案,使产品得以实现的过程。依生产、服务过程是否能直接的监视或测量来加以验证,可以将控制的类别和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能直接实施监视或测量加以检验的过程,通常称为一般的生产和服务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是一道工序,也可是一组服务流程。如机械行业的车、铣、镗、刨、安装、调试等生产工序;酒店服务行业的做床、卫生清扫等服务。第二种是过程不能或不宜由简单的监视或测量加以检验的过程,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如建筑行业的防水处理等,服务行业的服务效果等。
第二,明确生产、服务过程的标准。为了使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活动有序开展,企业要对过程活动进行全面策划,并按过程中各个环节依次制定相应的控制准则。过程准则主要包括生产、服务标准(产品生产方案或服务标准)及测验方案(产品检验方案或服务控制方案)两方面的内容。
第三,实施过程控制。需要编制好生产、服务过程指导书(也即质量控制文书),确认过程控制人员的资格与能力,对过程控制设备进行检查,认真填写过程控制记录和并及时反馈。必要时需要实施再控制。
5.高适应性的营销系统
高适应性营销系统注重营销观念、组织模式及策略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树立与企业文化价值相适应的营销观念,从满足顾客需求的营销转变到为顾客创造价值和需求的营销观念,从凭经验的营销转变到凭知识、智力的营销观念,从传统产品、服务营销转变到“绿色”、体验营销等。第二,营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网络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高层结构已不适应瞬息万变的企业外部环境,营销组织在现代企业部门设置的基本原则将趋于精简、扁平化,富有高度适应性、高效率、网络化。第三,营销策略重心转移。从单纯追求利润的营销策略,逐步向信息传播、承担责任、服务社会、关注环境、寻求盈利等多元化策略转移,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多赢的目标。
总之,内部盈利模式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企业文化价值是“纲”,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生产、服务过程控制、营销管理是“目”,纲举而目张,内部盈利模式各个子系统协调运行,促进企业的盈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