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现象的背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的结果或影响*
500年来,世界经济总产值越来越大, 世界人口绝对数量也越来越大。但是,500年来,大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分界线,二战前, 世界总产值中,物质能耗占总产值比重越来越大,二战后,这个比重越来越小。二战前,工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最快。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最快,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显著放慢。二战前,世界上参加物质生产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多,用机器生产的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越来越高,二战后,这两个比例越来越小。二战前,人们在物质生产或任何生产上所用的时间占人总的活动时间的比例越来越大,二战后,这个比例越来越小,或者说,二战后,人们在消费包括休闲上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多。二战前,地球上用于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二战后,各类生产用地面积越来越小,非生产用地越来越大。连政治领域中的一些结果也是这样。二战前,战争引起的人员伤亡越来越多,二战后,战争引起的伤亡越来越少。有一个原因可供参考,二战前,世界经济中,重工业成分越来越大,二战后,重工业成分越来越小。
*全球化的过程和阶段*
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世纪末)起,开始有了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哥伦布之前也有人发现新大陆(北欧人曾到过北美,中国人曾到过南美),但由于他们去美洲太早,当时世界的生产力水平太低,因而没有带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是现代经济的发端。现代经济的逐渐兴起意味着传统经济的逐渐解体。现代经济从来不是在一瞬间完全代替传统经济的。现代经济本身不断成为传统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经济从来就没有代替传统经济。两种经济的交替和并存是经济和政治震荡的原因。从15世纪末开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全球贸易逐渐地代替了欧亚陆路贸易。中亚和蒙古的世界中心地位逐渐让位与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构成的世界中心地位。过了一百年(16世纪末),尽管西欧、尤其是英国的纺织工业对当时中国的纺织业没有构成根本的挑战,但世界其他地方连中国这样的传统纺织业都没有,因此,它们的任何形式的纺织业均受到西欧纺织业的冲击和挑战。同时,英国等国的纺织业又对本国农业构成挑战。因此,有了史称“圈地运动”,或者称为“羊吃人”。17世纪末,英国发明了蒸汽机,英国的轻纺工业统治世界的工业生产。19世纪末,内燃机的发明和改善带来了燃油的轮船、汽车和飞机。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美国、俄罗斯和西欧都生产内燃机。中国当时是世界上唯一仍具有相当完整的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国家。中国的传统经济在内燃机经济的挑战下再也坚持不住。内燃机经济的鼎盛时期恰好是1880年到1980年这一百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最严重的震荡也正好在这个阶段内。20世纪中后期,电脑时代粉墨登场。结果,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带两岸的沿海地区,尽管其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而其产值占世界的80%。非洲经济增长率几十年来接近零。拉美和南亚有限增长。最近十年来,日本和西欧经济低速增长。前苏联东欧经济下降了一半左右。美国中部重工业区的经济也大幅度下降,被称为“锈蚀地带”。中国的非沿海地区经济停滞不前。全球化带来世界的生产力和文明的成就日新月异,但是,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每一阶段,总有一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今不如昔。
*全球化的源头*
全球化的源头是科学技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依靠的科学技术是航海仪和天文学的发展,如,欧洲已经提出地圆假说。蒸汽机获得逐渐完善所依靠的科学技术是牛顿力学。内燃机时代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物理学和化学。内燃机时代包括众多的产业。它们都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同呼吸、共命运。电脑的科学技术很简单:二进位制。但是,电脑的运用却非常广泛,无所不包。如果说人脑是人身的脑,那么,电脑是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脑。成吉思汗用马联系旧大陆,哥伦布用帆船联系世界,蒸汽机时代用轮船联系世界,内燃机时代用轮船、飞机、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电视和卫星联系世界,电脑时代用远为廉价的方法使远为众多的民众使用轮船、飞机、火车、汽车、电话、电视和卫星并联系世界。仅此而已。有了电脑以后,上述交通工具和电讯工具的使用量没有减少,反而大为增加。
*科学技术的源头*
在世界的农业时代,即全球化前,科学技术发展同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关。而在工业时代,即全球化开始后,科学技术发展同企业的市场规模相关而不是同国家的经济规模有关。当然,有些国家的企业经济规模促进了该国经济规模的扩大。简单地说,在500年前, 以国家为计算单位,中国的经济规模最大,因此当时中国曾向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四大发明。四大发明被世界公认为工业时代的直接前驱。在工业时代,中国的经济规模远远大于英国或新加坡或韩国。但是,中国企业的市场规模远远小于英国这些国家。这是因为中国企业获取工业资源的运输成本和获取世界市场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英国等工业国。工业强国大多数地方靠海(瑞士和奥地利等国不是靠海国,却是离海洋很近的国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不靠海、不近海。不靠海的企业运输成本很高,只能以自己周围的小范围作为市场。这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以此获得在低技术领域的竞争力。企业市场规模小,企业产值就小。企业产值小,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就小。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国的企业的市场规模更大。它们的科学技术革新能力更强。在这里,风险投资意识无济于事。重要的是风险投资能力。把中国的工业利润全部用于科技革新还不如欧美工业利润的一小部分。90年代,中国的产值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用于科学技术的投资也几乎占美国产值的十分之一。所谓规模经济主要是指企业的规模经济,而主要不是指国家的规模经济。由于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较低,因此,中国的企业市场规模虽小但也能生存。这就是中国经济学家感叹中国“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所在。
*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发展差距的原因*
西欧人赶在中国人或日本人之前发现了美洲。其原因可能是西欧离美洲距离最近。这还不足以说明西欧人为什么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期走在中国或亚洲前面。事实是,至今为止,每个阶段的全球化主要依靠欧洲、亚洲(包括大洋洲)、美洲三大洲之间的交流。三大洲之间相隔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太平洋比大西洋宽阔得多。联系三大洲只要一个大洋就够了。全球化的第一种交流工具是帆船。帆船远洋航行成本极高。因此,帆船宁可走大西洋而不走太平洋。当然,假如三大洲之间仅相隔一个大洋,就不必非通过海洋交通进行全球化了。假如,新大陆离与旧大陆之间的海洋是事实上的5倍这么宽阔,那么, 很可能人类至今还不知道或不能证实地球是圆的。由于西欧在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即世界贸易的中心,西欧到达非洲、亚洲和美洲的总距离比亚洲到达西欧、非洲和美洲的总距离短得多,比美洲达到亚洲、西欧和非洲的总距离也短得多。因此,西欧从事全球贸易的成本最低。西欧包揽了全球贸易。西欧内部的全球贸易业务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超过西欧与中国的竞争。哥伦布之前,中国的郑和曾七下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当时,中国人威风凛凛。若论中国古代七下西洋的经济效益,苏联人和美国人登上月球有什么经济效益呢?如果美苏登月有其效益,那也是普惠世界的,而不单单惠及美国或苏联自己。当然,哥伦布之后,假如中国再组织大型远洋航行并与西欧竞争就明显违反经济规律和滑稽可笑了。
蒸汽机时代,世界贸易的内容不再是农业时代的传统商品,而是工业商品。工业经济向传统农业经济提出挑战。工业经济用生产力水平向农业经济提出挑战。农业经济用其经济规模没有完全被工业经济所替代来回答新兴工业经济的挑战。另外,蒸汽机需要煤和水。中等规模的岛国如英国或类似岛国如西欧小国的农业经济规模较小,同时,其煤和水也比较丰富。结果,在这类国家,工业经济在蒸汽机时代首先战胜了传统农业经济。英国是岛国,西欧是半岛、美国是小大陆并且其传统农业本来就不发达。它们的工业经济胜利了,战胜了农业经济。另外,在蒸汽机时代,世界的购买力很小,因而工业商品的市场也很小,因而工业国数量也很少。工业国集中在少数国家。大多数国家的传统经济也只受到小小的冲击,但不是致命的冲击,因而其没有工业生长的机会。
内燃机时代,地底下不仅煤有经济效用,地底下还有很多东西有经济效用。地底下的这些东西都很笨重。与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相比,用轮船把矿产运输到加工区域进行加工或直接在矿产产地附近加工比较能够获得更大的效益。这样,沿海地区或者矿产比较集中的地区比较有利于发展内燃机时代的工业。假如一个地方的矿产产地不集中,或者没有沿海条件,这个地方便不利于发展工业。因为,这些地方矿产单一,而单一矿产是不能生产内燃机和相关产业的,这个地方便仍然需要从很远的其他地区运来其他矿产,这就增加了成本,效益不高,不利于竞争。英国、日本和西欧大部分是沿海地区、美国既沿海地区居多又本身拥有丰富集中的矿产、苏联大部分不是沿海地区但本身有丰富集中的矿产。这些国家便成为内燃机时代的工业强国。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成本相对太高。大部分非洲、拉美和南亚国家在赤道附近,天气炎热。中国小部分地区在沿海,中国大部分在非沿海地区。中国矿产比较丰富,但是,中国矿产不集中,有铁的地方煤少,有煤的地方水少。矿产的经济利用效益较差。其产品缺乏世界竞争能力。另外,中国工业化也在缓慢地进行,这点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作用倒是够了。本文前面说过,工业化初期对人口增长有促进作用。二战前的几百年内,欧洲的人口增长较快,它们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二战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中国的人口增长得很快。这导致本来就很少的人均矿产进一步减少。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人均工业产值与人均矿产直接相关。这也是中国工业发展一慢再慢的双重原因。在内燃机时代,中国经济面对来自工业国家的竞争,招架不住,垂死挣扎。中国的社会动荡包括大规模内战甚至超过农业时代。在世界的工业时代,中国的社会整合程度和国际地位远远低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这显然不能单单用中国封建时代历时太长这个原因来解释。
在电脑时代,世界有了脑。在此之前,世界没有脑。在帆船时代,人们用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传统商品进行贸易,如丝绸、茶叶、香料、金银、奴隶劳动等。各地出产什么东西是固定的、不可替代的、不面临竞争的。这样的贸易对信息依赖很小。在蒸汽机时代,工业国家用工业产品同工业前国家的传统商品进行交换。工业市场是用枪炮打下来并用枪炮维护的殖民地。这种贸易对信息的要求也不高。在内燃机时代,工业国家的产值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工业国家开始互相间贸易。这种贸易基本在各国各有优势的产业之间进行,比如,德国的照相机有优势,美国的汽车有优势、北欧的采矿机械有优势,南欧小五金有优势,英国和美国的金融业有优势、日本的家用电器有优势。它们在不同的产业之间进行贸易。这时,本国必须在有优势的产业从头到尾自己安排生产。这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太高。有电报、电话和国内旅行就够了。在电脑时代,以任何发达国家的汽车生产为例,仅汽车的某一个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就可能必须在几个国家分工生产,而不同的零部件更可能必须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生产,汽车的设计过程占汽车生产总过程的比重增大,它也可能在多个国家进行,整机装车可能必须在某一个国家进行,汽车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更必须在无数国家进行。这就叫“产业内国际分工”。换言之,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独立完成一个产业的生产。只有落后的国家才独立完成一个产业,甚至全部所有产业的生产。在后工业时代,有时,一个最终产品的任何一个部件的生产就必须数次往返于同一个国家。这些都是为了通过世界贸易来获取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这种分工或贸易对信息传递的依赖太高了。电脑的应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电脑的不断完善又加速了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扩大。到了90年代,产业内分工已经走到它的极限。消费者开始提出更高的消费要求:定制产品或生产个性产品。比如,在发达国家,家具的款式是数不清的。汽车的款式是数不清的。衣服鞋帽的款式是数不清的。任何品牌的电脑在出售时,其任何两个电脑的硬件或软件都不是相同的。产品的设计成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工序。没有电脑,这是不可能的。人们的需求在向更高级发展。电脑是这种需求发展的推动者。这些需要的发展也是电脑不断向前发展的推动者。但是,在后工业时代,电脑只是世界生产的脑,而不是世界生产的身体。身体不能代替脑,脑也不能代替身体。电脑不能当衣服穿、不能当房子住、不能拿来吃、不能充当交通工具。相反,电脑带来了更多的吃穿住行用等东西。这些东西的生产和消费在全世界范围内运转。由于电脑的发展,金融资本的流通成本已经降低到最低点。此外,无数的商品在全世界运转中,最影响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成本因素是运输成本、政治成本和规模效益。在全球化时代,海洋运输成本依然最低;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交界最少的国家政治成本最低;经济发达地区连成一片的地方越大,规模效益越高。显然,美国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最多。西欧和日本较次。东亚沿海地区也不错。非洲、拉美和南亚大部分地区靠近赤道或者都是世界上有名的常年高温地区。在地理经济学中,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被称为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