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产业发展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民族传统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03)04-0106-06

湘鄂渝黔边位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4省市结合部,是东南向西南过渡交接的多民族聚居区,其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2300万。这一地区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等32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约15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16.7%。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融合,这一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且多与民族节日风情紧紧相连,具有民族文化的多种特质,构成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同时,它又与湘鄂渝黔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良好的共生性,共同构成可进行产业开发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它是该地区综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地区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严重滞后。在由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过程中,湘鄂渝黔边的传统农业文明必然发生深刻而巨大的、不可回避的变革,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也应顺应这种变革。因此,探讨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促使其更好地为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逐步提高它对该地区双文明建设的贡献率,是该地区双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西部大开发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体育文化产业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产业门类。目前,国内外有关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报道和研究中,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关系的关注。其相关研究如体育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则相对成熟,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美国,体育产业的年利润在数千亿美元以上,在日本,体育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第4大支柱产业。在国内,由于长期忽视体育的商品功能和产业功能,过分强调它的意识形态性,体育产业化进程与国外相比差距甚远,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严重滞后。

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产业进行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多与当地民族节日、风情结合在一起,如云南在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目标后,将其极具产业化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结合起来进行开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云南的文明进程,但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创阶段。而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仅引起少数研究人员的关注,对其产业开发、产业发展、产业交叉最佳契入点以及本质特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绩效评估、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研究等,在理论上尚未进行深入探讨,某些领域甚至还是空白。

湘鄂渝黔边区的开拓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了璀璨的民族地方文化,用纵向的历史眼光来看已具有很高的精神文明成就。当今世界文明大趋势是由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跟随的是发展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发展哲学向消费哲学过渡,4省(市)边区由于独特地理文化局限,当今仍是原地在传统农业文明上发展,自给自足生存经济占主体地位,解决温饱问题的生存哲学是首要人生哲学命题。这样,四省(市)边区的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相比较,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滞后状态。

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作为一种文化样式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生存的历史过程,具有属于它本身的突出而丰富的科学内涵以及与其他同源文化形态相融、相隔的文化限定[2]。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华夏文化圈中属于一个独特的文化脱离现象,由于生态地理环境的局限,自给自是自然生存经济的束缚,民族心理自闭的障碍,该地区文化发展相对其他地区较为原始、淳朴,同一原因,也使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颇具研究和开发的价值[3]。

所谓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不断发展所取得的精神成果总和。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当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特点。

(1)计划经济体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进程中进行的,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阶段,具有易变性、过渡性的特点。

(2)是在新旧体制的交替、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碰撞等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国内改革不断深化所形成的利益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

(3)是在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日趋紧密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既互为依存、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紧密联系,成为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的统一体,因此具有渗透性、交融性的特点。

(4)新旧体制并存状况下的此消彼长,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精神文明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探索性、建设性的特点。

(5)是在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属西部开发地区的湘鄂渝黔边区,其精神文明建设也应具有西部特色,即应具有民族区域性、历史性、务实性、创新导向性等特点。

据上述特点,湘鄂渝黔边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和思考我们听处的发展变化着的国际背景、时代背景和区域背景,深刻认识和思考在湘鄂渝黔边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条件和工作基础,科学地确定该地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

在诸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因素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不仅是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而且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科学技术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在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极为重要,因此,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探讨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针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易变性、过渡性特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弘扬科学精神,在促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发挥作用。坚持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道德建设为重点,注意其发展的层次性和阶段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个社会心理健康、社会思维规范、社会道德积极向上的发展格局。

(2)针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在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国民智力开发方面发挥作用。以该地区群众的知识、觉悟、思想状况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开发中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宣传、普及、教育为基本形式,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作出贡献。

(3)针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渗透性、交融性特点,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在产业开发过程中融入科学技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中实施科技创新,提高科学技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为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方面发挥作用。

(4)针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探索性、建设性的特点,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在发展积极健康的科学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探索先进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该地区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为丰富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开展建设性的工作。

(5)针对湘鄂渝黔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民族区域性、历史性等特点,其产业开发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应充分考虑到区域性、民族性,正视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教等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团结广大建设者,使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其产业开发战略可持续实施的保障。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时时接受历史的选择:当它内含的意蕴及外在的形式渐次缺乏社会所需的活力时,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舍弃,当它内在的精髓与外显的形式充分展现社会倡导的意义,必然就能蓬勃发展[4](P51)。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无形文化,是隐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珍珠,尽快将其产业化发展就是将其部分有形化,这就必须依据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下大力量拓展其范围。由于湘鄂渝黔边传统农业文明与世界向生态文明过渡进程相距甚远,湘鄂渝黔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将其产业有形化发展,可以防止其消失,也可将其发扬光大,顺利达到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和与世界文明发展接轨的要求。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力,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为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是相当广泛的[5]。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就是为了满足该地区人们文明进程的需要。因此,他们是互动的关系,是可以协调发展的,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多角度展望,文化的发展具有相互交融和渗透的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了,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带动其他文化的发展,整个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都会因此获得动力。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就能使这一隐藏在历史与民族背后的文化走向显性化发展的道路,成为人们自觉关注的焦点。

作为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既是振兴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湘鄂渝黔边由于地理、交通、信息等“瓶颈”的制约,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自给自足的生存经济明显不适应于当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4省(市)边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些资源亟待开发,具有很大潜力。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依托于当地秀丽自然风光,瑰丽民俗风情,从多角度审视都有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加大开发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资源,将会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最佳效果。

文化不仅是一种修养底蕴,而且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果,但反过来又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包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有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舞龙、舞狮、摆手舞、毛古斯、武术、高脚马、刀梯绝技、竞渡、攀岩、漂流、抢花炮等参与性与观赏性极强的项目数十种,且它们多与民族节日、风情紧紧相连,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原材料作支撑,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政治、经济、教育、娱乐等多方面的效益[6](P45-51),湘鄂渝黔边区的双文明建设在其带动下将会有质的飞跃。

将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及其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关系摆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现在与未来的总体坐标上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以分析历史、阐发理论、服务现实为构思方向,以历史与逻辑、比较与分析、归纳与演绎相结合为研究方法,广泛运用体育人类学、产业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理论及其与湘鄂渝黔边文明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能为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及其如何推动该地区文明进程提供一个理论框架、方法论原则和实际操作的体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在湘鄂渝黔边区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门类,其研究的主要思路及内容如下。

(1)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竞技审美价值、娱乐功能、健身意义及其在现代的应有发展,这一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对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入调查和审视分析,对其文化内涵以及面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理性探索。

(2)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价值选择,这一部分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业门类的划分、产业的商品属性、产业属性及其地位和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业门类的内涵和外延的相对界定,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途径及运作机制,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领域的经济调控。

(3)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系统结构,这一部分的研究内容包括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具有产业化意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社会功能进行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业本体模式的建立方式、运作方式,同时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产业交叉进行配套研究,探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对策,建构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

针对湘鄂渝黔边区精神文明发展相对独立、迟缓的特点,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是弘扬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并促使其迅速现代化。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当地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孕的竞技审美价值、娱乐功能、健身意义等,通过产业化、现代化,对整个湘鄂渝黔边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应成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重点。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湘鄂渝黔边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模式应遵循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遵循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与湘鄂渝黔边文明进程的互动规律,按照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应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要求相一致,应与物质生产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应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相一致的原则,揭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与湘鄂渝黔边文明进程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并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对当地文明进程影响的方式和途径的探讨,探索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及其与湘鄂渝黔边文明进程互动的最佳轨迹,建构互动理论体系。

(2)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说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化的特点,积极参与市场的划分、竞争以及市场开拓,强化科学管理,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探讨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3)保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既有一般产业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如必须面向市场,遵循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需规律等,也有其固有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部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它不能也不可能完全进入市场和市场化,即使进入市场的部分也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某种意义上说要以社会利益为主。因此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实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其基本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功能,把民族传统体育与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的造血能力,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费的补偿机制,形成其良性发展的模式,推动当地社会的文明进程。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是湘鄂渝黔边的“朝阳产业”,它分为产业本体和产业交叉两种模式,产业本体及产业交叉的建立与发展,依赖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文明进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湘鄂渝黔边的文明进程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现象的形成、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互动的能量涨落呈周期性变化。

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应注意以下问题。

(1)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好其产业发展的基础。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阵地,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基本的文化阵地,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更谈不上为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是影响和制约4省(市)边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调查,4省(市)边区在湖南境内的地区仅有吉首大学、怀化学院和张家界一中3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并且3个基地的民族传统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远远不能满足日常训练的需要,尤其是许多必备的传统项目,由于场地设施的严重不足,甚至没有,致使这些项目无法开展,如怀化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没有龙舟和秋千的比赛训练场地、设备条件,也没有进行体质锻炼所需的健身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设施建设要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选址上,要安排在较好的地段,尽量方便群众。在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其它重要方面,如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对于建设好的传统体育文化设施要充分利用,多举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各层次竞赛活动,加强基地间交流,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

(2)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新机制,优化其队伍结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珍惜现有的人才资源,努力营造优秀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本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队伍的基本状况,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稳定和开发现有人才的具体措施,尽快建立起能够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岗位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努力提高现有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体育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以人为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观念,还要做到以点带面,发动全民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关注,并积极支持这一事业。

(3)多业助文,走多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它产业发展主要是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因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基本思路应是:从“文”字起步,超越自我,以文为本,形成大循环,实现大回归。4省(市)边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发展由于是—个开创性事业,初创时期就应做出有力的引导,多业助文就是其它产业在前引导开拓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的最佳途径。4省(市)边区其它诸如旅游产业、手工艺产业、小农经济产业已有初步发展,这些产业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互相交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湖南湘西德夯风景区不仅以秀丽的自然山水而招致游客的青睐,而且以表演苗族鼓舞,刀梯绝技等使游客们叹为观止,在发展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时带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多业助文要求文化产业的经营范围应突破专一产业的限制,向其他产业领域拓展。

(4)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为其产业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确立了“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增加投入”的政策,国务院1996年3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的若干规定》中,“在边境建设费和民族地区发展经费中应有一定比例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以及增加万里边疆文化走廊建设补助经费的政策等,都针对西部贫穷、落后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加大了西部地区文化建设的政策、经费支持。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也需要各级政府实行特殊的优惠保护政策,加强引导,加大政策、资金的投入和保护。

(5)加强对外交流,努力扩大开放。湘鄂渝黔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由于是新事物,一定要放开眼界,开阔思路,实行对外开放。通过对外交流工作,宣传湘鄂渝黔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其知名度,让外地区甚至是世界看到其耀眼光芒,为其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原因,4省(市)边区在开放的总体水平上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其对外文化交流的步伐更是严重滞后,国内外许多人还不了解4省(市)边区极其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他们一旦认识和了解4省(市)边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就会惊讶其特有瑰丽与神奇的魅力,因此,要重视对外文化宣传和交流王作,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对外宣传和交流的水平。

标签:;  ;  ;  ;  ;  ;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_民族传统体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