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理人转行的挑战与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理人论文,危机论文,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女性经理人转行,需要对自己的认知,需要学习能力,更需要信念和精神支柱。
嘉宾:
陈建华 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
林小燕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 总经理
胡艳玉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高级品牌经理
黄小薏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运营总监
邹飒 《胡润百富》
市场总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中国的老话,而在女性已基本独立生存发展的今天,女性对行业及职业的选择和重视相比男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女性的特质,有些行业女性的进入和发展会受到限制;也因为女性的特质,有些行业和职业的从业机会女性多过男性,并且容易做出成绩。机会主宰人的很多东西甚至命运,转行也同样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最大的机会成本是如果没转成功则可能连过去的职位和收入都达不到。那么当转行这个念头一直在你脑子里盘旋时,你如何将它付诸计划?而当你转行成功时,你的心得和经验又是哪些?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五位女性高级经理人的成功和体验吧!
找到职业支点,积累行业经验
胡艳玉: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这是众多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依据。到目前为止,我所从事的几份工作行业及公司体制跨度非常大。有像美的集团这样的大型上市民营企业,有像可口可乐、喜力及飞利浦这样的著名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有的是家庭电器行业,有的是快速消费品行业,有的是高科技行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我所从事的都是市场营销工作(Marketing)。这是我所喜欢及擅长的,也是我职业发展的方向。因为所从事的行业多样,可以充分吸纳不同行业的市场运作优势,同时也可在现有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不同行业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公司带来新的思想及更多价值。
附图
转行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
邹飒:我一直在传媒行业工作,最早在《新周刊》,后来到了《环球企业家》,再后来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现在在《胡润百富》,我所从事的工作属于同一行业,但面对不同的人群。《新周刊》相对是大众媒体,《环球企业家》则主要针对企业家,现在的《胡润百富》则是针对中国富豪。人群越来越专业和细分,知识结构就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从《新周刊》转到《环球企业家》,从原来的工作量大、经常出国、很好玩到比较枯燥、字数要求很少(甚至一个月只需要写一篇文章)、但质量要求很高,刚开始写起来很辛苦,并且伴随着从广州到上海的人文地理的巨大转变,挑战非常大,在心理上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转行成功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
附图
所以我的所谓转行其实就是不断变换接触和研究人群的过程。一开始,我会对某个人群很有兴趣,很想了解和接近他们,等到逐步了解后,我的工作又换成接触和研究另一群我很感兴趣的人,我的工作就这样不停地在人群的转换中变化着。
转行也是对身边同事的挑战
林小燕:我一直在银行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很早以前我就梦想过换一个工作。那年我从加拿大回到香港,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换一个行业,但是,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一家银行的OFFER。能让我最快找到合适工作的就是银行业,所以我又继续从事银行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的工作没有变化和挑战,事实上,几乎每年公司都会让我换一个岗位。从最早销售人员做起,到后来的支行行长、VIP客户管理、中小企业客户管理、内地银行管理、香港区域经理直至现在来到上海的国有银行,每一个职位的变化对我的挑战都非常大,包括地域变换,会让我一开始很不适应,甚至有时感觉对任一城市都不适应了,有点痛苦,但是现在,也许因为我换了太多的地方,感觉哪里都一样了,人在哪里,就适应哪里!所以也许转不转行不是最重要的,转职业、行业、公司、地域都会带给你全新的挑战,但只要你用心去做,自然会有新的成功和发展。
附图
从另一个角度看,比如说我来上海浦发银行,一开始很不习惯,光说语言吧,感觉像进入另一个世界,讲的是中文,看的、写的也是中文,一开始收到文件我要晚上带回家逐字翻译才完全明白。还有我虽然能说中文,但同事说我说的一句话和其他人说的同样一句话,感觉却完全不同。有一次我去新加坡,跟一个朋友讲到我从香港来到上海工作,他说:“对你的挑战不小呀!”我说:“是呀!”接下去他说的一句话让我终生难忘,他说:“对你的挑战很大,对你的同事无论上司、平级还是下属的挑战也许更大!”是的!这句话对我接下去度过挑战帮助很大,我开始从自己的位置跳出来,去替同事思考,甚至帮助他们度过和我共事的挑战。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们的挑战是同时胜利的,当他们度过了对我的适应期,也正是我度过了跟他们相处的适应期的时间。
成功转行ABC
黄小薏:我刚毕业时在建行做信贷工作,那时股市刚刚兴起,做股票真是太激动人心了!不甘于在国有大银行做一个螺丝钉,我就想到证券公司去,但那时国外的证券行业发展得比较成熟,所以我就去加拿大读一个有关债券的MBA,并顺利进入加拿大全国排名前三位的证券公司,一做就是很多年。前几年回到国内,现在一家基金公司从事内部管理工作,行业没变但企业性质和工作性质变了。所以,所谓转行的挑战和危机,其实就是一种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变化的创造能力。
转行最好要有一个基点不变,比如说职业不变换行业,比如说行业不变换职业,有一个要素的不变会让你相对降低风险,掌握主动权,也会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还有一个模式就是先去充电,学习你想进入的行业或职业的知识,学完后你再进入时门槛就会降低,进入的机会也会多很多。
胡艳玉:转行的前提是你先要做出业绩来,做出让你自己、你的老板、甚至同行关注和认同的业绩,当已经做到这一步,对这个行业也已十分了解,而又有机会提供给我更大的发展空间时,我才会考虑转行,如果我还没有在公司、行业做出好的业绩和典范,即使有机会过来,我也不会考虑的。
执着、坚韧,用精神支撑!
陈建华:我也转了不少次行,从知青到一名大学生,到当一名音乐老师,再成为这个学校的党委书记,后来到当地的政府宣传部,最后到大亚集团做副总、执行总裁。每次跨度都很大,但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我一直是所从事的那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我每次晋升得奖也都顺理成章,好像身边也没有人能做得比我更好了!
附图
相对来说女性在转行问题上比较慎重,转行次数也会少一些,一般对一个女性来说,只要这个企业不亏待她,给她一份尊重和回报,她就不会轻易离开。另外,女性在工作中比较容易投入感情,注重感情,这也是让女性会比较稳定的一个原因。像我当时从宣传部转到大亚集团当副总,那时我已经40岁,是否接受这个转变的问题我考虑了3个月,人瘦了10斤,最后我把家里所有能准备的都准备好,洗衣机换成全自动的,得到了先生和孩子的完全同意,解除了自己的所有后顾之忧,才正式来到大亚。到了大亚我用了一周的时间才找到感觉。这些年间也曾多次想过放弃,尤其是在不顺利、受委屈的时候,但好在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其实我感觉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精神在支撑着自己。我以前体质很不好,但自从进了大亚以后,一年工作近360天,一天工作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路上奔波,在路上时还要不断回短信、看邮件,意外的是却很少生病,即使生病也能很快爬起来。我想这是因为有一种信念和责任感在支撑着我吧。
女性经理人转行面面观
从广义上来讲,所谓的转行,不单指转换职业或行业,甚至是转换地域、不同的所有制,和之前有很大差异的工作。女性的韧性特别好,也许她们不像男性那么强大,但她们执着、坚持,这也让她们在转行后一定要把转换后的工作做好。
女性在转行时比较能放下架子,虚心向同事甚至下属请教,这会让她们在转行后减轻压力和障碍,快速学习、提升。
当然女性转行也有劣势,比如女性需要多考虑家庭的情况,考虑自己先生的事业发展,考虑孩子的教育,考虑父母的养老等等。像黄小薏就是因为先生而选择回国后在上海工作,像胡艳玉则觉得上海跟广东比较起来,教育环境和眼界会开阔一些。
除考虑以上因素,转行还会考虑行业前景,区域的发展走势等,以顺应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