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 骨伤康复科 421500
【摘 要】目的:探讨地黄饮子配合刃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阴阳两虚证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采用刃针治疗,观察组51例患者则联合地黄饮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Lyshol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Lysh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地黄饮子配合刃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地黄饮子配合刃针;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为退行性关节病,是一种以关节疼痛、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骨关节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我国发病率为50.00%-80.00%,且随年龄升高,发病率成逐渐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药物较多,对乙酰氨基酚、COX-2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抗炎镇痛药物的应用可显著改善由关节腔炎症引起的疼痛僵硬等不适感,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且常因难以耐受各类副作用而影响治疗。我们采用地黄饮子配合刃针治疗效果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且中医证型属于阴阳两虚证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中男21例,女28例,年龄46.08±12.37岁,病程21.72±5.25岁。X线分期:I期6例,II期16例,III期24例,IV期11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45.76±12.48,病程22.62±5.39。X线分期:I期7例,II期17例,III期25例,IV期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等一般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型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③均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④中医证型符合阴阳两虚者。排除标准:①不符诊断标准者;②存在风湿性关节炎者;③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④受试药物过敏者;⑤未遵医嘱退出研究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刃针治疗,嘱患者仰卧,寻找膝关节部位压痛点,用龙胆紫溶液进行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后,将刃针与体表皮肤成90°角刺入,逐层进入皮下组织-深筋膜-病灶处软组织,采用纵行切割,横行切割,必要时十字切割,隔日1次,治疗14天。
观察组:联合地黄饮子治疗,由熟地黄、当归、怀牛膝、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各15g,茯苓、附子、麦冬、官桂各 6g,并随证加减,药物由中药房统一提供并代煎,每日1剂,150ml每次,2次每日,两组均治疗14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Lyshol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Lyshol评分包括绞锁、疼痛、肿胀、不稳定、下蹲、上下楼梯、跛行、需要支持等8项,总分100分,正常:>84分,尚可:66-84分,差:<65分。根据Lyshol评分改善情况拟定疗效标准,治愈:改善率100%,显效:改善率60%,有效:改善率25%~60%,无效:改善率<25%。改善率(%)=(治疗后-治疗前评分)/(满分-治疗前评分)。
1.4统计方法
SPSS17.0统计分析,均用双侧检验,统计前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计量资料数值以 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百分数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 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Lyshol评分
两组治疗前Lyshol评分具可比性,P>0.05;治疗后,患者Lyshol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人体机能衰退而引起的关节退行性疾病,病变部位可牵涉至整个关节。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大多专家认为关节退化及长期超负荷负重是发病基础。西医在本病的治疗上尚缺乏特效药物,治疗以非留体抗炎药和止痛剂等药物缓解疼痛为主,药物及时干预可延缓和阻止疾病进程的发展,并对关节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长期应用易引起消化道溃疡及肝肾功能损害,部分药物甚至可关节软骨形成的机制造成破坏,不利于疾病康复,给患者身心均造成巨大的影响。
刃针是介于针灸针与针刀之间的一种刃针,具有创伤小的特点,可有效治疗过程中血管、神经损伤。研究认为膝骨性关节炎时的软组织损伤与筋膜间室内高压密切相关,刃针治疗可将卡压的神经末梢解除,消除神经支配筋膜、肌肉的疼痛,最终将高压解除,最大程度恢复关节的生物力学,从而缓解临床症状[3]。鉴于该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且创伤小,固特将其定为对照组治疗方案。本病隶属于“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中老年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加之失治误治,久用苦寒之品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又可导致阳气亏虚,阴阳互根互用,临床患者多见阴阳两虚证型。现代研究表明,膝骨性关节炎以软骨退变为主要病理特征,而软骨细胞的结构破坏及功能丧失是软骨退变的关键因素,骨内静脉瘀滞和微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引起的骨内压增高则是其病理基础,这与中医肾虚兼寒凝血瘀的病机不谋而合[4]。因此治疗当以调和阴阳,化瘀止痛为法,地黄饮子具有调和阴阳,化痰开窍功效,是治疗肾虚喑痱及足废不能用的经典用方,我们对此进行加减,发现对于膝骨性关节炎也具有较好疗效。方中巴戟天、附子、官桂、肉苁蓉温肾助阳,且润而不燥;熟地、山茱萸、麦冬养阴补肾,使阴液充足则阳气化生有源;熟地偏于滋腻可损伤脾胃,故以茯苓健脾化湿;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牛膝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全方共奏调和阴阳,化瘀功效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物大多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自由基及抗炎作用,对于改善关节腔炎症有积极意义,还可改善筋膜间室内高压。综上,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日后的研究可增设IL-6I、IL-8、TNF-a等炎症因子及SOD酶等氧化应激指标以更好地比较临床疗效[15]。
参考文献:
[1]刘华,李化光.膝关节骨关节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5):482-48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
[3]熊时喜,桂诗琪.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12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7):1013-1016.
[4]郑雷刚,郁金岗,张志峰.斜圆刃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62-2364.
论文作者:何年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关节炎论文; 饮子论文; 患者论文; 膝关节论文; 疗效论文; 地黄论文; 关节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