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气一体化的思考论文_杨涛

机械电气一体化的思考论文_杨涛

(山东省邹城市营西路兖矿保安公司 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与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机电一体化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工业科技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电一体化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的学科,在融合电子学、机械学以及信息学的基础上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工程机械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要和发展背景,分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应用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当前信息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广泛涉及不同学科内容的学科产物,不仅积极地推动了工业领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更好地提高其工作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加强其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体系。机电一体化不仅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同时还包括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机电一体化关键的技术体现在机械本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软件技术。

1.1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优化机械性能,提高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改善其制造材料和降低体积重量的同时,完善系统的性能,使其降低运转能耗,继而逐渐向着小巧高效的趋势发展。

1.2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采用了先进了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等,增加了其技术优势。

1.3传感技术

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是提高传感器性能的前提条件,而要提高传感技术的可靠性,在基本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传感技术的抗干扰性。

1.4软件技术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软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发展才能使机电一体化技术良好的运用,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要优点

(1)具有记忆、运算、控制、信息处理等功能。从而达到产品的高性能、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2)结构简化。使产品向着轻、薄、细、巧的方向迅速发展,易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方法进行设计、制造。

(3)可以根据负荷及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与控制。具有节能的特点。

(4)具有自动监视、诊断功能及某些智能,使安全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3工程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现代工程施工对工程机械的要求包括电子监控控制、自动报警、故障自诊;节能降耗、提高生产率;提高作业精度以及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用于远程维护、信息管理的GPS技术,高精度GPS系统结合激光、全站仪、超声波等先进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有效发挥。

3.1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

在以往的工程机械在应用过程中,不仅生产效率不理想,且能耗资源等存在严重浪费;当前我国面临资源紧缺的问题,对此也积极提倡节能生产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保证工程机械的节能化发展,首先要考虑到各种节能控制器的应用,当前很多大型工程机械设备都大量应用到电子节能控制器,不仅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同时还保证了其技能生产。

3.2在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作业中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操作中人工工作强度,同时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应用也大大的提升了系统工作的准确性,有效地规避了人为操作误差的引入。

3.3基于机械模糊可靠性理论的铝锭铸造中的应用

铝锭铸造机是生产普通重熔用铝锭的关键设备之一。在机械模糊可靠性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对应力和强度均为随机变量或模糊随机变量时,考虑到零件从安全到失效存在中间过渡过程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一些结果。这些结果虽然基本建立了机械模糊可靠性设计的理论框架,但其工程应用性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大量的、复杂的数学计算。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借助计算机微处理等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大大的推动了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同时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半自动化、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出其技术的自动化,也充分地体现出其技术的智能化,智能化主要是体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并应用机械系统上,实现机械智能模糊控制。尤其是机器人的制造,融合了计算机、控制、生理学等科学的内容,经过不断地实践、调整,逐渐提升其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并有效地投入工业生产领域。

4.2模块化

随着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在生产、科技水平等方面的标准与要求也在逐渐提升,且受到当前工程化思想的不断延伸和影响,人们对于工程机械的质量、工作效率等方面也加强了重视;对此要在发展模块化、智能化机械的同时,制定多种不同的标准,标准工业领域多系统中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单元,提升各单位、配件的匹配性,继而实现工程机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3网络化

通信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也是当前的新兴产物,网络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的应用,使程序员可实时监控机械的工作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指令等措施,保证机械规范操作,同时也提升了其工作的精准性以及安全性。

4.4微型化

随着微处理芯片体积的不断缩小,也积极地推动了微机电一体化产品发展的步伐,使其在降低产品体积的同时,实现了节能操作,延展了机械产品适应的环境范围,可见我国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会不断的向着微型化趋势发展。

4.5环保化

节能环保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追求的目标,对此人们在设计机电一体化产品,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同时,也积极本着绿色环保操作理念,从而更好地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机电一体化的数字化发展是建立在微控制器的基础之上的,微控制技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微机电一体化产品体积小、耗能低,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成为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流,在工程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安邦.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创新发展[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C].2013.

[2]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张训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作者:杨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机械电气一体化的思考论文_杨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