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廖志刚

(长沙珂信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取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疗效

结直肠癌为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症状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肠梗阻及贫血等[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其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且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首选根治性切除,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作为晚期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创伤大、局部面临复发及转移风险。如今,腹腔镜下根治术应用越来越广,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满意。因此,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来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分析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区间(30-75)岁,结肠癌14例,直肠癌16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4例,印戒细胞癌5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区间(30-74)岁,结肠癌12例,直肠癌18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3例,中分化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3例。2组结直肠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等)对比,P>0.05,具有对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Kamofsky评分高于70分;之前未接受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均实施CT、结肠镜等检查;术前未合并腹腔感染。

排除标准:合并肠梗阻及腹腔感染;实施全身化疗或局部放疗;Kamofsky评分低于70分。

1.3方法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切除原发病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再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留置2根上腹腔灌注引流管,2根盆腔灌注引流管,灌注管进行上下交叉使用。于术后第三天进行腹腔热灌注,隔日实施1次,实施2-3次,同时采取静脉麻醉(0.9%氯化钠注射液300ml加雷替曲塞4mg),灌注速度控制在400mL/min,持续治疗1小时。术后1个月实施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口服卡培他滨(2000mg/m2)化疗,21天为一个周期,总共治疗8个周期[2]。

1.4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2组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腹腔感染、吻合口及残端瘘、肠梗阻)及化疗不良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指标数据均采用SPSS17.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测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的形式表达结果,实施检验方式为:卡方值检验。P<0.05时,为上述结果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结果相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直肠癌的发病率。手术治疗仍然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的首要方式,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为其中一种,确诊时已处于晚期[3]。对于腹腔镜下根治手术已作为标准术式,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术后容易产生腹腔转移以及肝转移的手术风险,据统计,大约50%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肝转移,而2%-19%结直肠癌患者出现腹膜种植转移[2]。术后实施化疗可有效预防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一种集热疗、化疗及灌洗为一体的治疗方法,可使化疗药物与腹腔内充分接触,发挥药效,弥补静脉化疗的不足。而化疗药物多采用雷替曲塞治疗,可有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临床提供依据。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36.67%(P<0.05)。表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实施腹腔热灌注化疗有益提高生存率,减少复发。雷替曲塞药物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产生,证明,患者化疗期间机体组织血管不会受到损伤,一定程度上还可杀死肿瘤细胞,增强化疗药物的穿透性,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5]。

综上所述,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及并发症情况,改善预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晶晶,魏志刚,段雪飞,等.T4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470-474.

[2]张蔚翔.结直肠癌实施腹腔镜根治术辅以术中热灌注化疗的效果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3030-3032.

[3]刘传亮.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 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9):1472-1474.

[4]韩建军,贾霖,高飞,等.结肠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9):1525-1527.

[5]张焕虎,宫庆,韩传吉,等.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6):400-402.

论文作者:廖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姑息性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廖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