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_伊朗核问题论文

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_伊朗核问题论文

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国家论文,伊朗核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问题极其关注,但伊朗核问题主要是作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而非地区性问题在国际层面予以协调。无论是最初的欧盟三国还是随后的P5+1①与伊朗的协商,阿拉伯邻国均未直接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总干事巴拉迪对这一现象感到吃惊,并呼吁阿拉伯国家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②阿拉伯国家缺席伊朗核问题多边协商具有特定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并将对伊朗核问题的走向产生特定影响。

一、阿拉伯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中的表现

阿拉伯国家尤其是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受伊朗核问题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一些阿拉伯国家一直试图遏制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两伊战争期间,一些阿拉伯国家曾通过支持伊拉克削弱伊朗的实力。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实现其在阿拉伯国家驻军的图谋,阿拉伯国家也试图以此借用美国平衡伊朗的影响力。2003年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之后,伊朗在该地区的地位得到提升。在此情况下,如果伊朗获得核武器,海湾以及中东地区的权力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如果美国和以色列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而采取军事行动,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也将直接受到影响。2007年,伊朗一位高级军官谴责海湾国家帮助美国对伊朗实施先发制人进攻,并警告说,伊朗不仅将利用导弹对美国的军事基地实施报复,而且还将基地所在国的炼油厂、发电站等战略设施列为报复对象。③实际上,即使阿拉伯国家不会直接卷入美国与伊朗的战争,该地区的动荡局面仍将影响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

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问题表现出极大担忧并做出了一些反应。首先,阿拉伯国家提出发展核能要求。2006年一些阿拉伯组织和国家宣布将开发民用核能,成为伊朗核问题发展过程中阿拉伯国家最引人注目的举动。从2006年2月到2007年1月的11个月时间内,中东至少有13个国家宣布其民用核能计划。④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也表示将在核能方面进行合作。2006年3月28日,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埃及前外交部长穆萨呼吁阿拉伯国家发展核技术,并宣称,“阿拉伯世界迅速、有力地加入利用核能的世界非常重要”。⑤2006年9月,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阿提亚倡导阿拉伯国家共同发展核计划。同年12月,海湾合作委员会决定其成员国将研究对核能的和平利用,并着手制定联合发展核能的计划。

众多阿拉伯国家表示出对发展核能的兴趣使国际社会担忧该地区将会出现核扩散浪潮的危险。根据这些国家所宣称的核计划,在未来20年里,中东地区民用钚的储量将大幅度增加。据美国科学和国际安全研究所(ISIS)评估,该地区民用钚产量总数到2020年将超过1.3万公斤,到2030年将达到4.5万公斤,到2020年足以生产出1700枚核弹。⑥诺哈·费尔德曼(Noah Feldman)对此发出警示:伊朗核问题将会导致中东地区出现一系列核扩散行为,并可能导致恐怖主义组织获得核武器,“第二个核世纪”已经来临。⑦

其次,支持IAEA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2006年2月,当IAEA决定将伊朗核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时,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表示该组织不反对这一决定。2006年2月4日,埃及与美国和欧盟三国一道支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

再次,为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阿拉伯国家曾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出过两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在海湾地区建立无核武器或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区。2004年10月,海湾研究中心提出在海湾地区建立无核区倡议并对该倡议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根据这一倡议,该无核区包括伊拉克、伊朗、也门、沙特、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等9个国家。海湾研究中心还组织了一系列会议以推广这一构想。2005年12月,海合会秘书长阿提亚在该委员会峰会上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提出这一倡议。⑧2006年1月,沙特外交部长也敦促伊朗参与海湾无核区倡议,甚至要求伊朗放弃核能计划。⑨伊朗在表示支持这一提议的同时强调要建立中东无核区,而且提出建立海湾无核区的前提条件是以色列进行核裁军以及美国军队撤离海湾地区。⑩第二个方案是建立国际铀浓缩协会。2007年,当伊朗与美国等国在铀浓缩问题上陷入僵局之际,沙特外交部长费萨尔亲王表示,海湾合作委员会已经向伊朗提出在中东之外的中立国家建立国际铀浓缩集团,为中东民用核反应堆提供核燃料的想法。根据这一提议,海湾地区的铀浓缩活动将集中在某一个特定机构并接受国际社会的严格监督。海湾合作委员会期望借此在确保伊朗和该地区其他发展民用核能的国家获取核燃料的同时,防止这些国家的民用核计划军事化。伊朗虽赞同这一提议,但仍表示不会放弃自主生产核燃料的权利。2007年11月3日,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长贝迪表示:“在伊朗能够继续自主生产核燃料的情况下,伊朗欢迎在国外建立一个(浓缩铀)协会的建议。”(11)

阿拉伯国家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表现具有两大特点:首先,避免与伊朗正面冲突。阿拉伯国家没有与伊朗直接谈判其核问题,也没有参与欧盟三国以及后来的P5+1与伊朗谈判,主要采取间接方式对伊朗和国际社会施加压力,如宣布发展核能,与P5+1成员讨论伊朗核问题。其次,海湾合作委员会提出的两大方案均鲜有新意。早在1974年,埃及和伊朗便在联合国提出建立中东无核区的提议。沙特也并非第一个提出由外部国家为中东地区各国提供核燃料的提议国。欧盟三国在2005年8月提出的一揽子提议中就已表示愿意保障伊朗核燃料的供应。2007年2月,俄罗斯也提出愿在其领土上为伊朗核设施提供浓缩铀。只不过这些提议均遭到伊朗方面的拒绝。

二、阿拉伯国家缺席伊核问题协商的原因

阿拉伯国家没有直接参与解决伊朗核问题,这种缺席的背后存在着多方面原因。

第一,阿拉伯国家实力与影响力有限。冷战结束之后,海湾地区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安全架构,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的安全受美国保护,其尚无实力单独与伊朗对抗,更无力消除伊朗对本国安全问题的担忧,因此不能从安全角度影响伊朗核政策。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认为,伊朗仅仅对欧盟和美国提供的经济好处和安全保障感兴趣。这一想法阻碍了它们直接参与伊朗核问题的解决。(12)阿拉伯国家落后的核技术也削弱了其提议的影响力。在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中,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任何类型的核反应堆,也没有铀浓缩设施和发展核燃料的设施。尽管阿拉伯国家发展核能的设想暗示它们将保留发展军事核能力的选择,但是目前这一设想尚不足以对伊朗构成有效威慑,因此,其只能依赖国际社会对伊朗施压。(13)

第二,宗教因素的影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阿拉伯国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伊朗获取核武器,但是阿拉伯国家的政策至少在两个方面受到来自伊斯兰教的影响。一方面,阿拉伯国家国内民众并不反对伊朗的核计划。尽管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分属伊斯兰教的不同派系,但它们同属于伊斯兰世界。阿拉伯民众认为西方国家在防扩散问题上执行双重标准,即默许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却阻止伊斯兰国家获取这一先进技术,因此,他们认为伊朗在核技术上的成功是伊斯兰世界的骄傲,并将抗衡以色列的核力量。2010年左格比国际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在埃及、约旦、黎巴嫩、摩洛哥、沙特和阿联酋等6个阿拉伯国家中,35%受访者认为伊朗核计划出于和平目的,57%受访者认为伊朗试图获取核武器,77%受访者认为伊朗有权开展自己的核计划,57%受访者认为伊朗获取核武器对中东地区具有积极意义。(14)由此可见,多数阿拉伯民众承认伊朗试图获取核武器,并认为伊朗有权利发展核计划,且此举对中东和平更为有利。另一方面,以色列拥有核武器这一事实阻碍了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问题采取更为强硬立场。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不能接受西方国家忽略以色列而单独谴责伊朗的做法。阿拉伯国家这一安全困境在阿拉伯地区组织中得到充分体现。阿拉伯联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是该地区两个最重要的多边组织,并且其成员均是阿拉伯国家。2005年海湾合作组织第26届首脑会议宣言没有提及伊朗核问题,而是要求以色列加入国际不扩散机制,并将其所有核材料纳入国际社会监督之下。

第三,在维护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方面,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存在共同利益。伊朗和阿拉伯国家都是以无核国身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根据该条约规定,它们均享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利用这一权利,伊朗不仅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抗衡,而且获得了阿拉伯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情。运用这一策略,伊朗将反对伊朗核计划视同为剥夺其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并将两者相提并论。一些阿拉伯国家在和平利用核技术问题上也与西方国家存在分歧。埃及一直强调自己作为NPT成员国享有和平利用核技术的权利。2008年埃及驻美国大使纳比尔·法米表示,和平利用核技术是NPT赋予其成员国的权利,埃及将拒绝对此进行讨论。(15)不仅如此,在阿拉伯国家中只有科威特一国签署了NPT附加议定书,阿拉伯国家难以要求伊朗批准和履行它们自己都没有签署的协议。在此情形下,阿拉伯国家更多的只能是强调伊朗应该澄清其过去所隐瞒的核活动。

第四,阿拉伯国家对伊朗获取核武器威胁的认识存在差异。在海湾合作委员会中,阿联酋和卡塔尔与伊朗有长久的贸易历史,阿联酋即使在与伊朗关系处于恶化时期,其港口城市迪拜在伊朗经济活动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伊朗的船舶大多由此转运;沙特和巴林一直担心伊朗对其国内民众施加宗教影响;沙特与伊朗存在着海湾主导权之争;科威特在海湾战争之后与伊朗保持良好关系;埃及从整个中东地区和伊斯兰世界的角度界定其与伊朗的关系,担心伊朗获取核武器会削弱其在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地位。因此,在阿拉伯国家中,沙特和埃及可能较为关注伊朗核问题,而其他国家则更关心沙特和埃及会借此增强自己的实力。(16)

三、阿拉伯国家的政策走向

海湾研究中心主任赛杰(Abdulaziz Sager)主张海湾国家参与欧盟同伊朗的核谈判。他认为,海湾国家参与同伊朗的谈判具有三大意义:第一,海湾国家可以向伊朗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促使伊朗严肃对待其核问题;第二,有助于伊朗与邻国充分交流,阐释其核意图;第三,有利于将伊朗核问题置于地区层面而非作为国际性问题加以解决,因为所有政治问题都具有地区性特点。(17)

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关系密切,但伊朗核问题更多的是被视作国际性问题,其症结在于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互不信任。(18)伊朗隐瞒达18年之久的核活动导致国际社会担心其在秘密发展核武器,但是美国不仅要求伊朗澄清其隐瞒的核活动,而且要求伊朗放弃其铀浓缩活动。与此同时,美国在防扩散问题上实行双种标准,其盟国日本拥有大量能够制造核武器的钚,但是美国并没有要求其放弃核计划。伊朗核问题还是美国与伊朗在中东争夺地区主导权的重要体现。(19)对于一些阿拉伯国家而言,由于伊朗既有的军事实力较强,其并不担心伊朗是否拥有核武器,而是关心伊朗领导人是否具有进攻性。对美国而言,伊朗获取核武器不仅会增加美国为中东盟国提供安全保护的成本,而且会压缩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空间。因此,美国不会放弃对伊朗核问题的主导权。对阿拉伯国家来说,由于其缺少独立制衡伊朗的实力,如果直接与伊朗就其核问题进行协商并遭到失败,其战略空间将进一步缩小。因此,阿拉伯国家今后在伊朗核问题上仍可能选择借助国际社会向伊朗施加压力的传统策略。

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防止伊朗获取核武器方面存在共同利益,在国际组织中支持西方向伊朗施压,但也担心西方与伊朗达成妥协会损害其利益。2006年7月,P5+1向伊朗提出一份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提案,为鼓励伊朗暂停其铀浓缩活动和其他敏感核计划,该提案表示将为伊朗提供大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这一提案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担心。加上美国期望在稳定伊拉克局势、改善伊拉克国内安全环境等问题上得到伊朗的合作,阿拉伯国家担心美国与伊朗达成和解。多个阿拉伯国家同时对核能表现出兴趣,一方面在于向伊朗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在向美国等西方国家表示,如果奖励伊朗,那么它们将会面临众多拥有核计划的阿拉伯国家。因此,阿拉伯国家今后在伊朗核问题上仍有可能采取类似行动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施加压力。

但如果伊朗成功获取发展核武器的能力,阿拉伯国家采取同样的做法加以应对的可能性却不大。(20)此前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时,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加入发展核能技术国家的行列,而且阿拉伯国家缺少发展核武器的科学家和技术,这也将阻碍其发展核能技术。阿拉伯国家更有可能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和扩充军备等途径制衡伊朗。2003年伊朗核问题发生以来,阿拉伯国家的军费开支增加到史无前例的水平,超过了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初期的军费开支。(21)据美国军控和不扩散中心的数据显示,2008年阿拉伯国家的军费开支达到820亿美元,其中沙特国防开支达382亿美元。(22)伊朗核问题还改变了阿拉伯国家军备的性质。此前,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军火采购与其国家安全所受威胁的关联性较小,而主要与其石油收入增加、声望提高以及改善与武器供应国关系等因素相关。但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增加军费开支的目的已逐步转向应对伊朗威胁。(23)

注释:

①P5+1指美、俄、中、英、法五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德国。

②Iran Focus,"Arab States Could Help Solve Iranian Nuclear Standoff:El Baradei",March 10,2009.http://www.iranfocus.com/en/nuclear/arab-states-could-help-solve-iranian-nuclear-standoff-elbaradei-17364.html

③Michael Smith,"Iran Threatens Gulf Blitz if US Hits Nuclear Plants",Sunday Times,June 10,2007; IISS Strategic Dossier,"Nuclear Programmes in the Middle East:in the Shadow of Iran",http://www.iiss.org/publications/strategic-dossiers/nuclear-programmes-in-the-middle-east-in-the-shadow

④"Nuclear Programmes in the Middle East:in the Shadow of Iran",IISS Strategic Dossier,http://www.iiss.org/publications/strategic-dossiers/nuclear-programmes-in-the-middle-east-in-the-shadow

⑤Sammy Salama and Heidi Weber,"The Emerging Arab Response to Iran's Unabated Nuclear Program",http://www.nti.org/e_research/e3_83.html

⑥David Albright and Andrea Scheel,"Unprecedented Projected Nuclear Growth in the Middle East:Now Is the Time to Create Effective Barriers to Proliferation",http://www.isis-online.org/publications/iran/Unprecedented_Projected_Nuclear_Growth_Middle_East_12Nov2008.pdf

⑦Noah Feldman,"Islam,Terror and the Second Nuclear Age",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October 29,2006.

⑧Abdul Rahman Al-Attiyah,Press Conference before the 26th GCC Annual Summit,December 18,2005.

⑨Richard Beeston,"Saudis Warn Iran That its Nuclear Plan Risks Disaster",The Times,January 16,2006,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world/middle_east/article789045.ece

⑩Nicole Stracke,"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from a Gulf Perspective",FES Briefing Paper,No.3,April 2008,http://www.esocialsciences.com/data/articles/Nuclear_no56200831.pdf

(11)Nicole Stracke,"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from a Gulf Perspective",http://library.feds.de/pdf-files/iez/global/05354.pdf.

(12)Emile El-Hokayem,Matteo Legrenzi,"The Arab Gulf States in the Shadow of the Iranian Nuclear Challenge",http://edoc.bibliothek.uni-halle.de:8080/servlets/MCRFileNodeServlet/HALCoRe_derivate_00003466/Arab%20Gulf.pdf

(13)Nicole Stracke,"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from a Gulf Perspective",FES Briefing Paper,No.3,April 2008,http://www.esocialsciences.com/data/articles/Nuclear_no56200831.pdf

(14)"2010 Arab Public Opinion Poll",http://www.brookings.edu/~/media/Files/rc/reports/2010/08_arab_opinion_poll_telhami/08_arab_opinion_poll_telhami.pdf

(15)Miles Pomper and Peter Crail,"The Middle East and Nonproliferation:An Interview with Nabil Fahmy,Egyptian Ambassador to the United States," Arms Control Today,Vol.38,Sept.2008.

(16)Dalia Dassa Kaye and Frederic M.Wehrey,"A Nuclear Iran:The Reactions of Neighbours",Survival,Vol.49,No.2,Summer 2007,pp.111-128.

(17)Abdulaziz Sager,"EU Must Involve GCC in Resolving Iran's Nuclear Crisis",http://www.iran-press-service.com/ips/articles-2005/December-2005/iran_uae_nuclear_71205.shtml

(18)沈丁立:“核主权和核信任”,《人民日报》,2006年3月11日。

(19)田文林:“对伊朗核危机的战略解读”,《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11期;汪波:“美国与伊朗构想的海湾安全秩序之争”,《西亚非洲》,2009年第9期。

(20)Johan Bergenas,"The Nuclear Domino Myth:Dismantling Worst-Case Proliferation Scenarios",Foreign Affairs,August 31,2010,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66738/johan-bergenas/the-nuclear-domino-myth? page=2; Tariq Khaitous,"Arab Reactions to a Nuclear-Armed Iran",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2009,http://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templateC04.php? CID=314

(21)SIPRI Yearbook 2008,Table 5A.1,http://www.sipri.org/contents/milap/milex/mex_graph_me.html.

(22)The Center For Arms Control and Non-Proliferation,2010,http://www.armscontrolcenter.org/policy/securityspending/articles/US_vs_Global/

(23)Tariq Khaitous,"Arab Reactions to a Nuclear-Armed Iran",http://www.washingtoninstitute.org/pubPDFs/PolicyFocus94.pdf

标签:;  ;  ;  ;  ;  ;  ;  ;  

阿拉伯国家与伊朗核问题_伊朗核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