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分析_生产率论文

美国经济增长方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战后,西方经济理论界创立了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学科——增长经济学。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爱德华·丹尼森、戴尔·乔根森等人都曾对美国经济的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用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重点研究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新趋势,卢卡斯与诺思又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根源进行了剖析。本文在借鉴上述经济学家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的过程,以及进入90年代后的“新经济增长”。

一、美国经济增长的过程及因素分析

经济的快速成长,是美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和显著特征。产业结构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的产业结构变化应能适应需求的变化,更有效地对技术加以利用。美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也就是其实现工业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一)二战前粗放型的经济高速增长期。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国,在内战结束后的60年间,美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工业化,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工业化进程,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在美国工业化前期, 生产要素的投入对国民生产净值增长的影响占主要地位。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换,以及科学技术和高效资本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提高,生产率的增长在美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了加强。索洛利用1909—1949年美国有关数据进行的实际估算表明,在这一时期,美国的人均产出增长了1倍, 其中87.5%的增长应归功于技术进步,只有12.5%的增长归功于资本使用量的增加。

表1 美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

1840-1900年1900-1960年

生产要素投入82.7 生产要素投入 55.9

其中:劳动力 47.2 其中:劳动力

34.8

土地 9.6 土地2.5

资本25.9 资本

18.6

生产率 17.3

生产率

44.1

资料来源: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二)二战后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期。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逐渐形成,这是源于以科技推动为基础的集约化经济增长。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1950—1960年,美国GDP 的年平均增长率是3.3%。其中,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贡献度为47%, 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度为53%。这说明美国的经济增长已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50年代初,美国的人均GNP已达1900美元,从产业结构看,第一、 二、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40%和53%,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从人口素质看,美国已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教育体系,小学、中学的入学率高达80%;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也高达64%(李庆余、周桂银,1994年),这些指标也都说明了美国经济的集约性。图1基本上反映了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图1 美国GDP年均增长率

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47—1969年,以增加投入为主的高速增长期。战后初期的1947—1953年和整个60年代是美国经济增长特别快的时期。1961年1月—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了106个月,是战后一个高度繁荣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大量的投资。战后,美国私人非住宅固定资产投资从1950年的3676亿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10243 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生产设备的投资比重逐年上升,从1946年占55%上升到1978年的65%,大大加快了企业的设备更新速度。第二,由于政府和企业都进行了大量投资,再加上朝鲜战争的需求刺激,高资源投入型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资本投资的高效率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颇为明显。1948—1973年间, 美国的资本—劳动力比率平均每年递增3%,相应地其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3 %左右的水平。图2说明了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组合, 其中科学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是主要的因素。

对经济增长的根源研究一直是建立在总量生产函数的概念上的。肯德里克、索洛和丹尼森等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总量产出、投入和生产率增长率的逐年分析上(决定生产率增长的因素很复杂,不同的产业在计算生产率增长时存在差异,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率的作用还存在“时滞”。因此,在某一时期生产率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并不是同步发生变化的)。乔根森对1947—1985年间的这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其中1947—1969年的平均总量产出每年增长3.63%,资本的增长为3.98%,劳动投入增长为1.78%。资本投入是产出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在这个期间占据的比重是经济增长的40%以上,资本和劳动投入共占了经济增长的4/5,而生产率因素只占了1/5。只有在1960—1966年间,生产率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见图3。

资料来源:D·W·乔根森等《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图2 1929—1969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因素图示

战后的工业化进程和向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高投入经济增长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基础上的。战后,美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1953—1973年间,美国取得了65项突破性的发明创造。美国许多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部门,都是以这些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战后美国工业生产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40—70%是因为科技水平的提高而取得的,尤其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60年代增长最快。以60 年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和高效率的经济增长为基础, 到了70年代,美国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已在三次产业中占有支配性地位;在第二产业内部,新兴的高技术产业也成为物质生产部门的主导产业。因此,美国向高资本投入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经完成。

资料来源:D·W·乔根森等:《生产率与美国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图3 1948—1979年总量产出的增长及其根源

第二时期:1970—1991年,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期。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伴随着1974—1975年的战后第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的深渊。在1973—1979年,美国的平均产出增长率仅为2.12%,远低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资本投入的贡献在经济增长中每年下降0.05%。与此同时,劳动投入的贡献实际增加了0.27%,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下降了1.38%。美国生产率的提高、 净投资率和收入的增加以及总的经济增长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实际GNP 平均每年增长率为2.83%和2.67%,远低于50和60年代。

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1980—1993 年间美国的GDP年均增长幅度为2.7%(见表2)。

表2 1980-1993年美国经济增长要素投入 %

总要素投入42.6

其中:资本 9.3

劳动力 33.3

生产率57.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

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虽然美国在这个时期整个经济日趋衰落,但经济增长开始被迫转入必须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和追求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并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基础的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增长时期。

从产业结构上看,美国仍具备领先于各国的现代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基础。石油危机的压力,迫使企业革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能源消耗量大的钢铁工业等生产部门的工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制造业中的科技发展内涵最高的汽车、宇航、电子、机电产业占据了优势地位。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在GNP中所占比例到1985年已升至69.2%, 就业人数的比例也超过了70%。其实早在70年代中期,美国已领先进入了信息时代,见表3。

表3 美国信息产业产值在GNP中的比重

年份 1967

1972 1985 1987 1990

比重(%)

46 50606775

资料来源:罗肇鸿:《高科技与产业结构升级》,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从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上看,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移,要素的投入不再采用集约化的大规模注入方式,而更强调科技发展基础上的高效率投入。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由图4和图5可见。

图4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年均百分比)

在索洛对经济增长的计量中,总的经济增长率远大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从而出现了一个“增长的余值”。索洛、丹尼森等人都认定这个“增长的余值”就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并进一步将它归结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或惟一的源泉。当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被利用的时候,它们就成为高增长率和结构迅速变动的源泉。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与发展》1997年12月号。

图5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年均百分比)

第三时期:1992年至现在,新经济增长期。

自1991年3月开始到1999年3月,美国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已持续了8年。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以每年2.7%的速度稳步增长, 而且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参见图1)。在这次经济扩张过程中, 强劲的经济增长是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低财政赤字并存的,因而被誉为“新经济”。据美国商务部1999年4月的报告,1998年美国GDP的年增长率为 3.9%,失业率为4.5%,通货膨胀率维持在1.1%的超低水平。当今美国制造业的效率比德国及日本高出10—20%,服务行业的效率比德国及日本高出30—50%,而且这种差距还在扩大。从1994年至今,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榜首。扣除过去10年里美元相对贬值的因素,美国的国家竞争力主要得益于国内大力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加大信息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等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增长理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研究的主流。罗默提出了一个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他论证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般知识产生规模效益,专业化知识可产生要素递增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也产生要素递增收益,从而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卢卡斯则进一步说明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因素,是导致各国人力资本差异进而表现出的经济增长和收入等差异的主要因素。罗默的理论在强调专业化技术的同时,还认为垄断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垄断提供了使公司从事和参与技术性研究的动力。“新增长理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经济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与过去的经济扩张模式大相径庭。过去,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是房屋建筑业和汽车业,现在,信息技术占经济增长的1/4到1/3,信息技术对其他任何行业都有影响,它能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减少存货,促进电子商业的发展。新的经济原动力并非拥有庞大的物质资源,而是由技术进步产生的,市场把更大的价值置于知识产权而不是物质生产上。

1996年, 美国用于计算机等信息处理及其相关设备的投资额达2060亿美元,是其他工业设备投资的1.6倍,信息技术投资已占企业固定资本投资的35.7%。美国对计算机技术的投资占世界同类投资的40%(肖炼,1997年)。自1993年以来,美国工业取得的增长中,约有45%是由电脑和半导体创造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令人注目的是以高新技术为中心,被称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正在兴起,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传统工业也已被新的电子工业所改造。

格林斯潘认为,美国“新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技术进步的持续加速。美国长期走在技术开发的前沿,市场功能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使得90年代生产设备的作用显著增加。技术开发的加速推动了投资,增加了资本利润率。资本支出的急剧高涨也反映出,由于技术进步,大量潜在的投资领域能得到更高的回报率。这是近年来生产率增长速度加快的根本原因。而且,技术进步在增加生产能力,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美国经济不断处于“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中,资本设备、生产工艺、金融和劳动市场基础结构以及构成市场经济的整套私有制,总是处于一种变动状态,并且演变为更加有效的制度。“新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二是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多年来经济的稳定,反过来又使现存生产性基础结构的股市价格高涨,提高了个人消费的开支,推动美国经济的扩张。

从美国经济周期的发展趋势看,呈现出经济复苏期延长、周期性特征淡化等特点。在新的经济时代,经济持续增长的基调已经确定,不少经济学家预测,此番扩张期至少可以延续到2000年。但美国经济并非一切均好,巨额外贸逆差、公司沉重负债和收入差距扩大及社会贫困化等美国经济中特有的顽疾依然存在,会制约美国经济的增长。而且,最近美国股市中“泡沫”的大量出现,道-琼斯股指的一路飚升,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前景以及一旦股市“泡沫”崩溃后带来的财富效应,产生越来越多的担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对美国提出的新的挑战。

二、美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政策选择

美国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国家,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以竞争为动力机制演进的一种纯粹的市场机制成长的模式。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资源配置的均衡过程,调节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调节作用的丧失,自从“罗斯福新政”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经济的调控,采取的主要政策包括:

(一)经济发展战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90年代克林顿执政后,实行的“加强竞争和开放市场”的新经济战略。克林顿经济构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着眼于长期,认为要恢复美国经济的竞争力,必须从长期入手,对劳动力的素质、资本的质量、技术潜力、资本设施的状况等,进行变革和创新,实现经济各个部门的有效结合和有效运行。政府奉行“解放市场力量”的政策,逐步废除使各个经济部门脱离竞争和加重企业负担的、没有成效的经济管制条例。放松对产品和劳务价格、企业经营范围和企业进出口的限制,以打破垄断,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鼓励企业竞争和提高工作效率。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成为全球的大趋势。与此相适应,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做出了较大的制度创新,既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私人创新,又进行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又努力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更好的结合点和结合方式。随着美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它要求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灵活反应能力,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的一体化和经济活动的灵活性,在客观上也要求经济体制与其相适应。为适应经济转型,美国经济体制一方面趋向市场化,另一方面不断增强适应能力和灵活性。从1994年开始,美国重新夺回国际竞争力领先的地位,这既是企业在经济转型中改组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调整的结果。

(二)产业扶持政策。美国一直采取保护和扶持农业的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优惠措施和财政保护政策来保障农业发展。对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从早期的铁路建设、二战前后的公路建设、机场建设、州际高速公路建设,到现在正在推进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美国政府都采取了诸如出资修建、直接经营、补助运营成本、支持研究与开发以及制定规划、发布信息等扶持政策。与此同时,政府还借助于产业组织政策来促进市场机制的完善,通过扶持小企业发展和反垄断的政策,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通过产业技术政策,尽力提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每次企业兼并高潮,实质上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一次大调整, 它有利于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能力以及整个生产力水平。 1994年以来,美国又掀起第五次并购高潮,并持续至今,在数量、规模和垄断程度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次兼并是各大企业从未来发展战略上考虑的巨额投资行为。企业之间平等互利,呈现出跨国化、垄断化的趋势,而非一般的投机行为。面对来自全球竞争的压力,美国政府也多次修改反垄断法律,放松了对兼并和垄断的限制。在信息时代,美国也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国家干预,调整产业组织政策,造就有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国家的技术战略和技术政策,强调促进技术的运用和商业化,通过促进高科技的发展来调整产业结构,以推动经济增长,加强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三)科技政策。从美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线,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之处。美国政府认为,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美国把保持技术领先作为一贯国策,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美国R&D的投入,无论是从所占GDP的比例还是绝对额,都是世界最高的。从图6和图7可以看出,基础研究的比例在增加,政府充当了基础研究的主要投资者。90年代后,美国又重新夺得了科技霸主的地位,是与政府重视科技投入分不开的。

资料来源:OECD《1996年各国发展报告》。

图6 美国研究开发经费的投资方向

资料来源:OECD《1996年各国发展报告》。

图7 1995年研究开发经费的来源

(四)教育政策。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1965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确立了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长期投资的发展目标。战后,美国的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7%的水平上。 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以1929—1957年和60年代末70年代初为研究期限,证明美国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3%,大大超过物质投资的5—15%的收益率。在此期间,美国国民收入增长额中有1/3 要归功于教育投资。教育从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另一方面培养了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家。

从美国经济的成长历史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资本投入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源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增长,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和特征。近几年来,政府在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作用更显突出,政府在科学、技术、生产、组织和市场这几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保证了美国科技水平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也保证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带来本国经济的发展,也使经济增长理论得以不断创新和完善。

截稿:1999年5月

标签:;  ;  ;  ;  ;  ;  ;  ;  ;  ;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分析_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