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叙事语篇的人物指称对比研究
杨彦宝1,牛慧芳2
(1.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摘 要: 人物指称是指语篇中指代人或物的语言形式。叙事语篇中,人物指称不但有指称人物的作用,还具有建构语篇、连贯语义的作用,是语篇衔接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同主题的汉语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叙事语料的获取,描写了人物指称在两种语体中的表现形式,对比了两种语体人物指称的语篇功能,并引入“语步”的概念,分析人物指称的语步差异。研究发现: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引入人物指称形式都主要采用“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形式。人物回指形式方面,口语的代词回指使用频率最高,零形回指次之,名词回指最少;书面语的零形回指最多,其次是名词回指,代词回指最少。此外,人物角色、故事情节等对人物指称形式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口语;书面语;叙事;语篇;指称,语步
叙事是人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意义事件的基本形式。通过对经历、见闻、想象等的讲述,或者倾听、阅读他人的讲述,每个个体的人建构起与他人、外在世界的关系。叙事活动中,说话人或创作者有意识地选择语言形式来指称叙事中出现的人、物、时间、空间等叙事要素,这种选择一定的语言编码形式来表现叙事实体的活动,就是指称。从运用语言的心理视角来说,说话者或创作者既要从自己的心理表征中搜索并有效地提取出叙事实体,用适当的语言形式指称,同时还要考虑听话者或阅读者的认知水平,选择其易于理解的指称形式。人物是叙事的基本元素,选择适当的人物指称形式是保障叙事展开的关键。
根据人物指称在语篇中的功能差异,人物指称分为引入人物指称和维持人物指称。引入人物的指称形式又叫先行语,指语篇中首次出现的人物。维持人物指称又称为回指,即一个语言成分(维持人物)的解释依赖另一个语言成分(先行语)。回指一般有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三种形式。
指称是篇章研究的重要内容,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Ariel对英语书面语的指称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代词指称占70.10%,名词指称占18.80%,指示词指称占11.10%,指称形式受篇章距离影响[1]18。许余龙利用18篇汉语民间故事和部分报刊语料建立了篇章语料库,从语用、功能的角度分析了篇章回指的特点。他的统计显示,汉语书面语中,零形指称占55.87%,代词指称占14.57%,指示词指称占1.38%,名词指称占28.18%[2]247。乐耀对汉语书面叙事语篇中的指称形式进行了描写,对指称形式的语篇功能进行了分析,将指称分为名词指称和代词指称两大类,名词指称占47.80%,代词占52.20%,并认为代词和名词具有命名和追踪的篇章功能[3]。上述研究主要对象均为书面语,虽然研究者对指称形式的分类不太一致,但大体可以看到,代词指称和名词指称是书面语的主要指称形式。另外,也有部分对口语语篇的研究成果。徐家金、刘霞对比32位中国英语学习者与32位英美人的英语口头叙事话语,发现在人物指称方面,中国英语学习者较多运用名词回指,少用代词和零形回指,这种情况与叙事话语的人物主次和情节复杂程度紧密相关[4]。
3)墨西哥是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国家。埃尼将墨西哥看作其勘探业务新的动能区,将其视为“深水地区最后的主要机遇之一”。埃尼成立埃尼墨西哥勘探开发子公司,2015年获取了墨西哥浅水1区块的100%的权益,并成功发现艾莫卡(Amoca)等3个油田。在墨西哥2017年新一轮海上油气招标中,埃尼接连斩获墨西哥东南部坎佩切湾7、10、14、28四个区块,并承担作业者;埃尼也是深水24区块(见图3)的作业者,计划于2019年在在该区域钻2口探井。
汉语口语叙事语篇在人物指称方面有哪些基本形式?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在叙事指称形式上有哪些差异?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人物指称差异是否与人物主次和情节复杂度有关?若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分析。
一、语料收集和标注
本研究收集了汉语口语和书面语材料,语料来自国内某高校的23名中文专业的学生,全部为女性,年龄在21~23岁。学生在教室集体观看了《梨子的故事》的无对白视频,该视频从网站http://www.pearstories.org/获得。视频只有声音效果,没有任何语言和文字,最初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Wallace Chafe教授设计,用于语言和文化研究。观看视频后,学生先用汉语口语复述影片内容,形成23个口语音频语料。然后,每个人再将故事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形成23个书面语语料。之后,将口语音频转写为书面语,一共得到了46个文本。其中,口语文本23个,计11 588个字(34 669个字符);书面文本23个,计8 615个字(24 271个字符)。
利用Word对语篇中的人物指称形式进行人工标注。标注内容包括切分语步、标识人物、分类指称形式等。切分语步按叙事的时间、人物、情节等要素的变化,该叙事分为五个语步,依次是“果农摘梨”“男孩偷梨”“男孩运梨”“三个男孩帮助拾梨”“三个男孩吃梨遇果农”。对语篇中出现的人物进行识别,区分引入人物和维持人物。对人物指称形式标注类型,具体标注示例如下:
叙事语篇是现实事件的记录,在一个叙事语篇中,作者/说话者一般根据叙事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的变化展开叙述。所以,一个叙事语篇可以按照这些因素划分为更小的独立事件。Swales提出了“语步”的概念,认为语步是具有特定交际功能的某一部分文本,每个语步有自身的交际目的,同时帮助实现整个语篇的交际功能[6]144。根据《梨子的故事》中场景、人物、情节的变化,本文将语篇分为五个相对独立而相互联系的语步:(1)果农摘梨;(2)男孩偷梨;(3)男孩运梨;(4)三个男孩帮助拾梨;(5)三个男孩吃梨遇果农。那么,人物指称形式和语步是否存在关联?
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校、学院培养目标是一脉相承的。如表1所示,专业培养目标1和目标2体现了学校目标“满足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3体现了学校目标“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学院、专业目标的内在关联性如图1所示。
先行语用字母缩写加方括号形式,如偷梨人用[TL],果农用[GN],牵羊人用[QY]。用NA、PA、ZA分别代表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如[TL-PA]表示对偷梨男孩的代词回指,[TL-ZA]表示偷梨男孩的零形回指,[GN-PA]表示果农的代词回指。
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战略有重要影响。让高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同,有利于高管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企业高管注重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可以保障企业技术不断更新,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变化。同时,通过高管薪酬激励方式激发高管潜能,可以让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突破,保障企业发展活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先行语的指称形式
当语篇中的一个语言表达式用来指代同语篇中的另一个语言表达式所表达的事物或意义时,前一个语言表达式称为回指语,后一个语言表达式称为先行语。先行语和回指语的语篇功能不同,先行语将新的人物实体引入语篇,回指语则建立和维持语篇的人物指称关系。
语篇的先行语引入一个新的人物时,对听话者或读者而言,这个人物是新信息或未知信息,多采用“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的不定指形式。口语语篇的先行语几乎全部采用这一形式,如对“果农”的指称,21篇口语均采用了“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形式,如:
2017年新改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 17025:2017)”[1]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于2018年3月1日发布,2018年9月1日实施。其中的“6.2 有关人员要素”有较大改动,首次提出“公正”,不再区别在培员工、长期雇佣人员、签约人员,全部纳入“人员”进行管理;删除了“人员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评价”“并包含授权/或能力确认的日期”“这些信息易于获得”等内容,更加重视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将人员全过程的监督和监控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
(1)我跟你说,就是他一开始是有一个镜头是,嗯,应该是一个 ,呃,果农 [GN],然后,他在,呃,树上摘果子。(口语)
(2)短片,然后,刚开始是有,嗯,鸡叫,然后有一个人 [GN]在树上摘,应该是梨吧。(口语)
(3)讲的,然后一个男的 [GN]在树上摘梨,然后,这,这时候哩,有一个人,然后是,他撵着一条狗吧,然后,从树下走过。(口语)
乐耀通过对《梨子的故事》书面叙事语篇的分析,认为交际事件中的所述事件有时空边界标记,具体表现在时间词和处所词上,书面叙事语篇的结构可以表示为:
叙事结构中,大事件是由一系列小事件组合而成的。书面叙事语篇中,一个完整语篇由相互关联的小事件语篇组合而成,每个小事件多以时间或空间标记开始。通过对《梨子的故事》的口语语篇分析,印证了乐耀的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口语语篇结构。在叙事口语中,以时间变化和空间转移为坐标展开叙述是常见的叙事方式。如:
1.2.2 少食多餐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患者每日分4~5餐进食,并且将每餐的进餐时间以固定的时间固定下来,形成规律的少食多餐习惯。以此来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的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同时减少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高消耗而引起的饥饿感,同时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8)一个年青人 [TL]骑着自行车经过,那个年青人 [TL-NA]在农夫不经意的时候,偷拿了一筐梨放在了他 [TL-PA]自行车的车子里,年青人 [TL-NA]匆忙离去。(书面语)
23篇书面语篇中,同样有21篇在指称“果农”时,采用了“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形式,如“一个农民”“一个正在树上摘梨子的男人”“一个男人”等。也有2篇采用了定指形式,如“农民伯伯”“中年男子”等。
作为引入语篇人物实体的先行语,由于其多代表未知信息,口语和书面语都主要采用了“数词+量词+名词/名词短语”的不定指形式。个别语篇的先行语没有使用不定指形式,采用了定指形式,这可能是说话人或写作者潜意识地认为听话者或读者已经看过视频,知道电影中的人物,涉及的人物已经是已知信息了,所以采用了定指形式。
三、回指形式
先行语将人物引入语篇后,当语篇中再次提及同一人物实体时,就会出现语篇回指。陈平把回指分为名词回指、代词回指和零形回指,其中零形回指是隐性指称形式,名词回指和代词回指是显性指称形式[5]1418。本部分主要考察显性回指形式。
厌氧批次实验的接种污泥来自于半连续实验反应器,半连续实验用于普通小球藻厌氧消化的实验研究。对于半连续实验,其接种污泥来自于实验室稳定运行的中温厌氧反应器,此中温厌氧反应器用于市政污泥的厌氧消化研究。
语篇的每个人物都要以适当语言形式指称,这在主要人物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梨子的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偷梨男孩”,“偷梨男孩”的回指形式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显著差异,如表1所示。
(五)病虫害防治。芦笋的主要病虫害有茎枯病、褐斑病、根腐病、蓟马、飞虱等。物理防治采用蓝光灯或蓝板诱杀飞虱;农业防治要施足优质有机肥,合理密植,清洁田园。
表 1口语和书面语中“偷梨男孩”的回指频次
由表1可知,口语和书面语在回指形式、频次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偷梨男孩”[TL]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主要采用了代词回指和名词回指。如:
(6)有一个小男孩 [TL]骑车过来了,然后,过来了之后,他 [TL-PA]把车子放下,他 [TL-PA]带走了一筐梨子,然后,他 [TL-PA]在骑车的过程中,与一辆自行车擦肩而过。(口语)
(7)等他摘果子的时候,过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 [TL],然后,那个骑自行车的小孩 [TL-NA]停到他,啊,他摘的那个果子面前。(口语)
例(4)、例(5)在引入“果农”这个人物角色时,分别使用了“农夫”“那个人”的定指形式。
(9)一个小男孩 [TL]骑着一辆自行车,偷偷地到了梨树下,拿走了一筐梨,悄然运走。男孩 [TL-NA]骑着运有一筐梨的自行车,向前行走着。(书面语)
4)潞新一矿5244运输巷采用顶板全锚索、两帮大延伸强护表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大变形。监测表明,锚杆锚索受力波动较大,两帮锚杆由于煤层倾角、开挖方向与节理方向夹角的不同受力变化规律不同。
口语和书面语中“偷梨男孩”的具体回指形式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口语和书面回指形式都分为名词回指和代词回指两大类。名词回指形式有“单独名词”“活动+名词”“数词+量词+名词”“指标代词+名词”“指示代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量词+活动+名词”,代词回指形成有“人称代词”和“反身代词”两娄。口语语篇的回指有六小类,共305次。其中,代词回指频次有212次,占回指总频次的69.51%,多于名词回指。代词回指中,第三人称代词“他”出现频次最多,占代词回指的96.70%,有少量的反身代词回指。名词回指有93次,占回指总频次的30.49%。其中,“指示代词+名词”出现频次最多,占名词回指的63.44%,其次是单独名词形式,占名词回指的23.66%。书面语的回指语有八小类,共188次。名词回指频次最高,有118次,占回指总频次的62.77%。名词回指中,单独名词形式的频次最高,占名词回指的58.47%。代词回指有70次,人称代词的频次也最高,占代词回指的87.14%。
口语和书面语对“偷梨男孩”的回指频次有明显差异。口语的回指频次(305次)比书面语的回指频次(188次)多了近一倍。这和两种语体的表述特点有关。口语表达的即时性,往往会出现思维和叙述的脱节,产生对同一叙事内容的重复、修正等,使同一人物指称形式增多;而书面语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成稿前能多次修改,人物指称有严格规范。所以,在回指总数上口语多于书面语。
在回指的具体形式选择上,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有明显的差异。回指的具体形式受语篇类型的制约,见表2。
表 2口语和书面语的回指形式差异
注: “>”表示其左边的指称形式的频次多于其右边的指称形式的频次,下划线表示该回指形式是书面语独有的,口语中没有这种形式
从表2可知,口语和书面语的回指形式不同。口语中回指“偷梨男孩”时多使用代词回指,书面语则多使用名词回指。“偷梨男孩”是故事的主要人物,口语讲述者潜意识多数认为多数听话者也应该熟悉故事内容,故而将“偷梨男孩”视为已知信息,较多使用了代词回指。而在书面语中,为了更清楚地将“偷梨男孩”和其他人物区分开,则更多使用名词指称形式,避免代词使用产生的指称不明确,影响语篇表意。
此外,指称形式中,“指示代词+量词+名词”“指示代词+量词+活动+名词”只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没有。书面语中的这两类名词指称形式通过指量短语的限制,使“偷梨男孩”成为定指的人物,而“活动”更进一步凸显和具体化了人物身份,使指称形式和“偷梨男孩”建立了明确的联系。如:
(10)这时,周围的三个孩子看到后,过来帮这个小孩 [TL-NA]把散落在地上的果子捡起来,重新装回筐里。(书面语)
(11)恰巧三个小男孩在旁边玩,就帮这个偷梨的小孩 [TL-NA]把车扶起,把梨装好,让他推着车走了。(书面语)
上文对“偷梨男孩”的回指形式进行了考察,下面对46个口语和书面语的整个语篇中所有人物的回指形式进行考察,具体如表3所示。
表 3《梨子的故事》的人物回指频次
注: 人物角色按照故事的出现顺序排列
由表3可知,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主要人物的指称频次多于次要人物。主要人物因为涉及更多的情节和内容,指称频次较多。《梨子的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偷梨男孩”和“果农”,叙事多围绕他们开展,所有语篇都引入了这两个人物,他们的回指频次也最高。其他人物的指称频次明显少于这两个主要人物,甚至在语篇中没有引入。如“骑车女孩”,23篇口语中只有19篇提及了,在语篇中一共回指了8次,即“骑车女孩”在多数语篇中都只是作为先行语出现,但在语篇的展开中不再被提及。
从人物角色的语体差异看,主要人物的回指,口语比书面语的频次更多;而次要人物,书面语比口语的回指频次更多。口语叙事的重复特点使主要人物的回指频次增加,口语的即时性特点又使次要人物常常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而书面语的语言规范,在书写过程中经过充分的思考,次要人物作为背景或细节被更多关注到。如“还帽男孩”“三个男孩”,他们的书面语回指频次高于口语回指频次。
漏洞是蠕虫病毒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要使企业内网免受病毒侵害,就必须将补丁分发管理工作做到位。内网安全管理系统的扫描机制可分为网络扫描与主机扫描,扫描完成后根据扫描结果自动对系统漏洞下发补丁并警告。补丁分发管理主要完成客户端的补丁检测和安装,健壮企业客户端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允许管理员自定义软件分发,完成用户自由系统的补丁管理。利用远程进行软件分发。结合对客户端防病毒程序安装和运行情况的检测,为安全接入管理系统提供授权认证的依据[6]。
口语和书面语的指称形式存在差异。从先行语的指称形式看,口语和书面语引入人物的频次基本相当,书面语引入了更多口语中疏漏的次要人物,在随后的描述中对这些次要人物的描述也多于口语。在回指形式上,口语中的代词回指频词最多,零形回指其次,名词回指最少;书面语中,名词回指最多,其次是零形回指,代词回指最少。名词回指的频次在两种语体中差异较大,这和两种语体的形式、特征密切相关。书面语优先选择名词形式来凸显主要人物,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用指称形式明确区分。而口语中,在连续主题的叙事中,说话者更倾向于使用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易于保持主题的一致性。
四、人物指称形式和故事情节的关联
当他[GN-PA]第二次爬到那个树上的时候,过来了一个牵着羊的人[QY],就从他[GN-PA]那个果子旁边经过,然后,等他[GN-PA]摘果子的时候,过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TL],然后那个骑自行车的小孩[TL-NA]停到他[GN-PA],啊,他[GN-PA]摘的那个果子面前,然后,[TL-ZA]拿,[TL-ZA]带走了一筐果子。
23篇口语语料中,只有2篇在引入“果农”时,没有采用“数量词+名词/名词短语”的形式,如:
……{(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时空标记)+(语篇句链)}……
(4)就是早上鸡叫了,然后,农夫 [GN]出来开始上树上摘水果。(口语)
(5)先是一个早上,然后,鸡叫了,然后,画面感觉切换得太快,然后,接着就是那个人 [GN]在摘水果。(口语)
(12)[刚开始],就能听到一阵鸟鸣,之后,就是看到一个果农,那不是中国人,果农在树上摘梨,青色的梨子,[这个时候],就是有个牵着狗的人从树下走过去了,就果农,接下来,果农继续在树上摘梨子,[这时候],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女的,嗯,她过来了,偷了一篮的梨子,就走了。(口语)
(13)[清晨的时候],一个果农在树上摘苹果,……又爬上树去继续摘苹果,[这时候],有一个牵山羊的年轻男子从他的树下走过,……,牵着他的山羊越走越远,……,[再过了一会],又有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从远处驶来,……,[走在一条路上的时候],……[这时候],那个果农从树上下来,……(口语)
基态分子的构型如图2所示,八角主要成分莽草酸(shikimic acid),其分子内原子编号如图2所示. 莽草酸分子是由一个六元碳环和醇羟基、羧羟基共同结合,这种扭曲式的分子结构,使得分子不能实现所有原子共平面,左侧的三个羟基并非同时向上,O(12)呈现向下弯曲,而O(10)和O(11)原子超向平面上方,分子中存在着一定的不饱和结构,依据原子编号,将构型优化计算得到的键长、键角、二面角数据列于表1.
例(12)、例(13)中,[ ]标注的是口语叙事中的时间标记,这些时间标记引领了不同的小事件,即语篇中的语步。
叙事语篇中,人物是随着叙事过程逐次引入的,因而在不同语步中叙事人物的出现频率是不同的。以“果农”“偷梨男孩”的指称形式在叙事语步中的分布为例,见表4。
表 4“果农”和“偷梨男孩”回指的语步差异
注: 数字是各语步中人物回指的出现频次
从表4可见,书面语和口语的叙事人物在语步中存在明显的回指差异。语步1是故事的开端,引入了主要人物“果农”,并围绕“果农”展开叙述,语步1中只有“果农”的回指。语步2引入了“偷梨男孩”,所有叙述都是围绕“偷梨男孩”展开,但“果农”作为后景信息,在叙述中仍然会被提及。所以,语步2中,“偷梨男孩”的回指多于“果农”。语步3描述“偷梨男孩”离开及摔倒的过程。出现的人物只有“骑车女孩”和“偷梨男孩”,叙述中不再提及“果农”。语步4中,出现了“偷梨男孩”“三个男孩”和“还帽男孩”,“果农”也没有出现。而到了语步5,随着情节的转移,“偷梨男孩”不再出现,“果农”的指称增多。
由图8(a)可知,在平流雾中1.064 μm的差值大于3.8 μm和10.6 μm,这是由于1.064 μm相对于3.8 μm和10.6 μm,具有较大的散射系数和前向散射能力.由图8(b)可知,两种计算方法的最大差值在辐射雾中不超过0.01,在辐射雾中三波段的散射系数和前向的散射相位函数均较小,多次散射对透过率造成的影响十分小.
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叙事人物随着语步推移而逐渐增多,最初的语步情节简单,人物少,在主题的控制下,多采用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形式,避免产生指称混淆。随着故事的推移,情节逐渐复杂化,人物增多,为了有效区分不同人物,指称人物采用更明确的名词回指。所以,指称形式,特别是人物回指形式和叙事情节有直接关系。
水利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事关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武威市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饮水工程标准低,干旱和洪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任务重,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十分重要。
五、结语
通过对同主题的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语篇先行语看,口语和书面语引入人物的指称形式在数量、形式上基本相同,主要采用“数词+量词+名词”的指称形式。
从语篇回指形式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回指形式有显著差异。口语的代词回指使用频率最高,零形回指次之,名词回指最少;书面语的零形回指最多,其次是名词回指,代词回指最少。从具体的回指频次看,口语的代词回指多于书面语的代词回指,口语的零形回指少于书面语的零形回指,口语的名词回指少于书面语的名词回指。
从人物角色关系看,口语和书面语中主次人物的回指频次不同。主要人物的回指,口语比书面语频次更高,而次要人物的回指,书面语比口语频次多。
人物指称和故事情节有直接关联。情节简单、人物少且人物容易区分的语步,多采用零形回指和代词回指,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语步多采用名词回指来区分人物角色。
高职教育中,专任教师在实现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项目教学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内容,要实现项目式教学,教师必须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了解实际的工作过程和经营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学价值的项目,胜任项目式教学工作[12]。
参考文献:
[1]Ariel M.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1990.
[2]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一项基于汉语民间故事和报刊语料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乐耀.从汉语书面叙事体的语篇结构看人物指称的分布和功能[J].当代语言学,2010(4):338-347.
[4]许家金,刘霞.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头叙事中的人物指称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2):54-59.
[5]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M]//潘悟云,邵敬敏.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语言学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Swales J.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中图分类号: H109.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6060( 2019) 11-0059-05
doi: 10.3969/j.issn.1673-6060.2019.11.011
收稿日期: 2019-10-28
基金项目: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口语叙事语篇衔接语料库构建与研究”(18YJC740127),主持人:杨彦宝;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历时篇章衔接语料库构建与研究”(16YJC740053),主持人:牛慧芳
作者简介: 杨彦宝(1979―),男,河南渑池人,博士,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篇语言学研究;牛慧芳(1980―),女,河南卫辉人,博士,文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篇语言学和文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