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达国家看零售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零售业论文,发达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手中到最终需要者手中的过程。流通的功能在于有效地弥补生产和消费在主体、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着的差异。由于商品是为交换即他人的消费而生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不是同一主体;由于生产集中在特定的场所,而消费却是分散的;由于生产是计划性的,而消费则是不规则的;因此,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流通都是不可替代的。而零售作为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其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自明的。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零售的功能和形式会发生很大变化。从发达国家看,有以下几点趋势:
一、消费心理个性化,消费行为多元化
国外有一种形象的说法:由十人一色发展到十人十色,再发展到一人十色。
具体的变化很多,例如:三四口人的小家庭数量及比例上升,轻、薄、短、小型的商品需求量增加;由于收入提高,家庭用于“第二次购买”的支出增加,如一个家庭拥有两台电视机、两台冰箱等;家庭生育的数量下降,子女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提高,儿童教育用品销售增加,儿童用品的高价位市场得到发展;人们的休闲活动增加,从而扩展了休闲用品、旅游、美容、健身等休闲市场;平均寿命的延长,使得中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扩大了健康医疗、滋补药品、老年娱乐等市场;由于购买次数相对集中并逐渐减少,消费者单人单次的购买量大大增加。
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
1.消费单位由家庭主妇掌握财权的家庭消费,逐步转为家庭各个成员各自支出的个人销费。因此,针对妇女消费、儿童消费、男士消费的商品和商店应运而生。进一步发展,还可以根据不同消费对象的不同年龄段,再细分为青年市场、中年市场和老年市场。
2.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标准,由注重价格转为注重质量,再由注重质量转为注重功能,又由注重功能转为注重感性的印象。特别是女性购物,追求惊讶、发现以及与众不同的感觉,希望能够通过商品附加的哪怕是略微与别人不同之处,取得充实感和满足感。商店在商品开发、商品采购和商品陈列上,必须注意这些特点。
3.消费者购物由注重物质的消费,发展为同时注重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不少顾客喜欢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气氛和时间环境下,不一定有明确的购物目的,而以利用商业设施本身为目的,进行时间的消费,“逛”商店也成了一种时尚。这就需要完善商业设施的功能,改善购物环境。当然,“逛”商店的人们中,一定会有人连看带买,这样也就扩大了销售。
二、零售业态多样化、细分化、短期化
国外有所谓“业态”和“业种”的概念,“业种”指“卖什么”,“业态”指“怎么卖”,也可以理解为营业形式。
从国际上看,在19世纪中期之前还没有业态的区别,基本都是小型零售店铺。1852年在法国首先出现了百货店,1930年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折扣商店,60年代末出现了便利店。近一二十年来,新的业态形式产生的速度不断加快,令人耳目一新。
不同的零售业态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产生新的需求,对价格、质量、花色、方便、服务等各种流通要素的重视程度发生变化,这样就引起原有业态内部的变化,并导致新的业态的诞生。
目前,发达国家对业态种类的划分大同小异,但由于国情和发达程度不同,具体标准有所不同。以日本为例,日本通商产业省把零售企业划分为九种业态:(1)百货店。经营的衣、食、住类商品各占10 %以上、70%以下,从业人员50人以上,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东京等特大城市在6000平方米以上),采取售货员对面销售方式。(2)综合超级市场。经营商品、从业人员、营业面积标准同百货店,采取自选销售方式。(3)其他超级市场。经营的衣、食、住类商品各占50%以内,从业人员50人以内,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采取自选销售方式。(4)专业超级市场。主营类商品占70%以上,营业面积500平方米以上, 采取自选销售方式。(5)便利店。营业面积50——500平方米,采取自选销售方式,营业时间12小时以上,并且闭店时间在21时以后。(6)其他超级市场。指上述(2)至(5)类之外的超级市场。(7)专卖店。主营类商品占90%以上,采取售货员对面销售方式。(8)其他零售店。从业人员50人以内,采取售货员对面销售方式。(9)其他。指上述(1)至(8)类之外的零售店。
美国由于国土辽阔,居民住房宽敞,休息时间充裕,美国的消费者有足够的购物时间和储存空间,因而象日本式的便利店等小型零售店业态并不发达,但同时兼具购物、休闲、娱乐、社交及文化功能的大型店非常发达,业态分类也比较细,如可分为大型综合商场(GMS)、 折扣型超级市场(DS)、家庭用品中心(HC)、超级折扣商店(DDS)、 大型超级市场(SS)、联合型超级市场(CS)等等。
新的业态不断产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业态的短期化倾向。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心理个性化,消费行为多样化,必然带来业态的不断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流通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开展多业态的经营。如日本大荣公司把所属的大型店发展为百货店,把中型店发展为折扣店,把小型店发展为食品超级市场,实行业态差异化的经营战略。
三、零售组织大型化、组织化、集中化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重点从物质消费转化为时间、空间、服务和附加价值的消费,消费者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要求一次购齐所需物品,而且要求购物环境优雅。中小型商店不可能作到这一点,零售企业的大型化势在必然。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单个店铺的面积再大也是有限的。为了获取规模效益,实行连锁经营是提高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手段。连锁经营指的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店铺,在同一总部的统一管理和同样的商业形象下,采取共同进货或授与特许权等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发展连锁经营使得多店铺大批量共同进货,有利于降低进货成本;连锁总部在经营战略和策略研究上可以投入巨大力量,有利于提高各个店铺的经营水平;连锁公司统一进行商品开发和广告宣传,有利于各店铺降低费用;连锁商店实行标准化的经营,有利于改善服务、扩大销售。从本质上说,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到传统商业,改变过去那种购销一体、柜台服务、单店核算,主要依赖经营者个人经验和技巧决定销售的小商业经营模式,实现店名、店貌、商品、服务的标准化,采购、送货、销售、经营决策各负其责的专业化,商品开发、信息处理、广告宣传、员工培训、管理规范的统一化,从而把复杂的商业劳动分解为象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那样相对的简单,提高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益,形成现代化、社会化的大流通。国外把连锁经营作为“流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恰如其分的。
零售组织的大型化、组织化,对追求购物便利性、舒适性、高选择性和文化性相统一的消费者来说,还不够尽如人意。于是,一种把百货店、超级市场、专业店等多种业态有机地集中在一起的商业形式应运而生。在国外,商业的集中化主要有两种形式——购物中心和商店街。
购物中心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开发和管理,集商业、服务设施于一体的集合体。购物中心的主体部分是几个大型百货店或超级市场,面积均在几千平方米以上,其他部分根据整体设计的布局租赁给若干个专业店、餐饮店、药店、洗衣店、杂品店等,还设有娱乐设施、文化设施、停车场,大规模的购物中心还应有邮局、银行、医疗福利设施,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美国圣保罗市的一个购物中心,大楼共四层,一到三层的中间部分是个近三万平方米的游乐场, 四周是370家商店,第四层是14个电影院,面积约6万平方米。商店中,有4个大型百货店(其中最大的一个店营业面积近四万平方米),107个服装店, 81个餐饮店,还有艺术品商店、礼品店、家具店、珠宝店、体育用品店、书店、音像制品店、玩具店,以及银行、职业介绍所等,规模空前。日本在1970年以前只有229个购物中心,到1994年已经发展到2224个。
商店街是指在一个可以徒步往返的区域中,集中了几十个零售店,而且消费者在购物时可以方便地在各店之间对照比较。与购物中心是由发起者有计划地建造的不同,商店街起初是在不知不觉中历史地形成的,是个别企业选址的结果。商店街根据规模的不同,分为近邻型、社区型和区域型三种。近邻型商业街一般有一二百米长,商店建筑多为一两层,商品以日常用品为主;社区型商业街一般有五至七百米长,商店建筑三四层左右,商品有日常用品,也有选择性商品;区域型商业街长达一千米以上,商店建筑也高达六层以上,商品以选择性商品为主。由于店铺规模小、停车场地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商店街中常有店铺歇业,形成所谓的“拔牙”现象。
四、零售商店布局合理化
发达国家的零售设施建设,一般都经历了下列几个阶段:在城市建设初期,先是在市中心集中建设商业设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面积的扩大,开始建设区域性的商业分中心;由于城市化必然带来交通拥挤、地价昂贵等问题,设在郊外交通要道的购物中心纷纷兴建;最后,城市人口向郊区卫星城镇分流,新的社区性的商业中心建设后来居上。
在发达国家市政建设的历史上,“城市空心化”的过程值得引起注意。如果在城市人口分流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仍然一味在市中心密集兴建商业设施,将会带来资源的浪费。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旧城区的规划改造刚刚开始,拆迁人口数量还不算多,传统的商业街销售额已经明显出现下降趋势。当然,中心商业区在一定意义上是城市的“窗口”,应当重视兴建,只是要统筹兼顾,不要顾此失彼。
目前,国外的商业设施呈现出三极化的趋势,即城市中心的商业区、沿主要交通干线的商业区、郊区社区性的商业区并存。
五、流通功能重新定位
发达国家零售领域出现的上述趋势,根本的原因是流通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历史上几次“流通革命”,如百货店、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的出现,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提高流通效率。而现在,流通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自己的第一功能。这样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工商关系来看,商业不能只是单纯地把工厂生产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厂来生产这样的商品;商业不再是依附于生产企业的商业,而成为反映消费者需求、指导生产企业的商业。例如,流通虽然一直兼有厂商的销售代理功能和消费者的购买代理功能,但过去实际上显然偏重于后者,现在应该颠倒过来。就批发商来说,要由“销售代理”转变为“购买代理”,把经营模式定位为“支援零售业”。就零售商来说,仅仅是“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也已经不够了,要采取“创造市场”或者说“创造顾客”的战略,特别是要创造“本公司的顾客”。而要创造顾客,只是搞好服务、留住回头客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尽量将顾客的需求商品化,开发出新的商品。如马莎百货公司(M&S)是英国最大而且盈利最高的连锁零售公司,他们始终坚持“要为顾客提供有能力购买且品质优良的商品,如果这种商品不存在,就要把它们制造出来”的经营信条。该店经营的商品只有五六千种,只是同等规模商店的五分之一,但这些商品都是该店开发的“圣米高”商标,而且品质高超,充分为顾客设想,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了做到这一点,马莎公司拥有三百多名技术人员,把商品所要求的标准详细制订出来,让制造商依循生产,并协助制造商努力确保所有的标准得到严格执行。马莎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公司的“圣米高”商标成为公认的质量优良与物有所值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