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要(高危)电力用户安全管理是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重要(高危)电力用户安全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如何提高重要(高危)电力用户安全管理已成为了研究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重要用户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内容:提速并网流程;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服务品质,然后分析了加强重要用户风险防范,最后分析了
关键词:电力用户;精益化;精细化;实践
正文:
一、重要用户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提速并网流程
调控中心履行“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原则;由以往“被动型”工作转变为“指导型、主动型”工作,“传统型、经验型”工作方法转变为“规范型、创新型”工作方法;制定用户并网准入管理流程和并网调度协议管理流程,理顺业务环节,加强管理工作。
制定《地调用户并网工作指南》,明确用户并网前应提交齐备的资料明细、并网技术要求、设备参数、制度规范、运行人员资质等内容,缩减了新设备投运前各项调度业务手续的办理流程,制定了详细的业务手续办理时间节点,贯彻“100%公开透明”业务办理原则,应用户需求提供电网技术、管理方面支持,实行“规范化、全程化、精益化”服务,确保用户接入电网的设备安全和运行安全。在并网调度协议方面,调控中心设置专人负责并网调度协议的草拟、审核、签订、归档等全过程,相关手续办理实行“一岗制”管理。
(二)提高供电可靠性
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人员负责针对城市电网结构、重要用户供端变电站供电方式、线路串供、方式安排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细致查找电网薄弱环节,对排查发现的“假双回”、“串供”等结构性隐患,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布局,合理规划电网分层分区模式、变电站接线方式,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裕度,并以此对电网的长远规划提出指导意见、调整参考。另外,要强化电网运行方式的安全校核。重点加强城市电网年度、月度检修方式管理,深入分析检修方式下“N-1”、“N-2”故障风险,尽可能避免单线、单变等薄弱方式,提高站与站之间的互供能力,避免全站停电。
(三)提升服务品质
在用户技术服务工作中,调控中心需重点把握“用户技术诉求”和“调度技术要求”两方面需求,并进一步优化服务工作流程,实行“内部转变、外部形不变”,全面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规定对用户诉求的响应时间不超过1小时。即当用户对调控中心提出电网技术方面的诉求时,要求做到“用户向谁反映,谁就向用户反馈”;当用户提出非本专业要求时,要求做到“谁收到用户反映,即刻向相关人员传达,由相关人员即刻联络用户”;当调控中心对用户提出技术要求时,要求做到“专人牵头,汇总要求,主动联系用户”。通过上述管理,既实现了调控中心面向用户的“专人”、“精益化”管理,也使用户能第一时间得到诉求的反馈,简化办事流程。
二、加强重要用户风险防范
(一)建立计划检修下的静态电网风险管控
电网风险预警管理要求确保“一风险一预警”的“100%完整率”,根据电网风险评估与分析,提前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确保特殊运行方式期间重要用户运行风险的可控、在控,做好优质服务。根据已批复的停电检修计划,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负责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安排设备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逐项进行电网风险等级评估,并至少在设备停电前三天发布电网特殊运行方式风险预警,制定电网风险预控措施。调度员收到风险预警通知书后,以调度命令形式发布电网安全风险预警的时间、对象、内容及工作要求,要求营销部、运检部及重要用户落实并反馈风险预警专项检查情况,尤其是对重要用户要求做好应急自备电源的投入准备。
截至计划停电检修开始前,调度员根据电网风险预控措施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尽可能转移相关重要用户负荷后,才能进行计划检修设备停电。待停电设备倒闸操作完成后,电网处于相应风险预警运行时,调度员应通知各相关重要用户及单位电网预警风险正式开始。
待检修工作结束、设备送电、运行方式转回后,调度员应向有关重要用户及单位告知解除电网风险预警。对涉及重要用户供电的设备停电检修时,应严格按照告知的恢复供电时间向重要用户恢复供电,若因特殊情况需延时送电,应通知涉及的重要用户,且应尽早告知重要用户并取得用户的理解。
(二)建立日常调度的动态电网风险管控
调度员日常调度动态电网风险管控,是静态电网风险预警的补充。调度员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者和执行者,应对当班电网运行风险作出实时管控,及时发现电网运行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预警评估需求,通过辨识分析判断可能导致重要用户停电事故、或有可能降低重要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或化解。调度员在运行值班期间应做好电网事故预想,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网风险可控、在控。
(三)加强重要用户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调控中心设置专人根据定期报批认定的高危及重要客户名单,做到“一户一预案”,确保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按年度编制超计划限电序位表和事故限电序位表,严格履行政府审批程序;督促重要电力客户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反事故措施演练,做到预案校核“100%正确”,确保一旦发生用电事故,能及时控制和排除故障,缩小事故的范围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卢婧婧,宋若晨,胡龙生等.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用户管理对电能损耗的改善[J].华东电力,2014,42(4):734-737.
[2]陈新群.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用户管理对电能损耗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5,13(26):74-75.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26.074.
[3]俞钧,钱峰,刘学江等.基于物联网重要电力用户精益管理平台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6,(4):64-69.DOI:10.3969/j.issn.1002-1140.2016.04.018.
[4]尼玛次仁.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5]周润芹.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J].大科技,2016,(31):86-87.
[6]上官亚欧.浅谈在全面开放的电力市场中用户用电管理及其策略[J].城市建设,2012,(25).
论文作者:王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电网论文; 用户论文; 风险论文; 调度员论文; 电力论文; 方式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