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本审计_审计质量论文

浅谈成本审计_审计质量论文

成本审计的几点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注生产的工艺流程

通过对工艺流程的了解,我们能对公司的生产活动形成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感性认识。这也将成为判断成本核算是否适合公司的工艺流程,判断成本核算能否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生产活动,判断审计中出现的异常是否合理等工作重要的客观依据。例如,审计中发现某一个环节的燃料费本期突然比上期减少了30%,这是一个异常现象,但通过对本期与上期工艺流程的比较,发现该环节本期进行了一项技改工程,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使燃料费用大大地节省了,这样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异常是合理的。不了解工艺流程的审计,将变成就账看账,完全依赖于公司提供的成本核算资料。被这些不知是否符合工艺流程特点的财务资料牵着走。

二、判断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的选用不仅是公司财务核算的一个重点,也是审计人员须格外关注的要点之一,它将决定着下一步审计在多大程度上信赖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如果可以充分信赖,那么只要审查公司是否一贯地严格执行这种核算方法即可。否则,将根据需要,调整公司的核算方法,按照更合理的方法重新计算公司成本,并与原核算结果比较,最终确定成本审计结果。

三、运用分析性复核审计方法

分析性复核是通过对被审计资料的变动分析,判断变动是否合理,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的一种审计程序。分析性复核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将相关成本资料或比率进行比较。比较的时点包括纵向的---前后各期的比较和横向的---本年度内各期的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产量的比较;生产成本总额和单位生产成本的比较;构成生产成本主要项目的料、工、费的总额及单位成本的比较;主营业务成本总额及单位销售成本的比较(结合销售量的变化);存货周转率和毛利率的比较等等。不同公司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不同。对于成本核算复杂的,分析比较时要抓住重点,即抓住构成生产成本的主要项目进行比较,而不必面面俱到。一般认为,比较项目的累计成本达到原成本的80%,即能够说明问题、达到目的。二是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分析的对象主要是比较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如本期与前期相比单位产品的人工费降低了30%;本年度某个月份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上升了20%。审计人员对发现的异常,可以在听取公司有关人员解释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的资料和文件,收集充分和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地做出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审计人员不能在仅仅听取公司的解释后,就做出结论。因为无论公司的解释多么合理,它都属于没有得到认证的公司管理当局声明。作为单一的审计证据,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另外,如果公司的解释具有误导或恶意欺诈,则仅依此而做出的结论,后果不堪设想。收集相关的审计证据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直接材料成本的异常变化,可检查材料市场的价格信息,以确定成本变化的原因是否是材料供应价格的变化造成的。制造费用异常的变化,可检查公司重大的技改项目等相关资料,以发现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四、盘点在产品

存货盘点是现代审计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所提供的证据是其他审计程序难以替代的。对在产品的盘点,不仅要关注其品种、数量,还要关注完工程度、实际质量等相关情况。这就要求边盘点边向相关技术人员了解情况,根据需要,查阅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记录等原始资料。盘点在产品的实际完工程度,以检查是否与成本核算中采用的完工程度一致。检查在产品的质量,以发现是否有以次充好、以废充好等情况,为存货跌价准备提供依据。

标签:;  ;  ;  ;  

浅谈成本审计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