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是汛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洪水引发的护岸存在着危险,每年的除险加固工作必须加强。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特点,分析了其问题所在,探讨了除险加固措施。
关键词:水利;除险;加固;措施
一、水利工程除险加固的特点
1、建设时间长
我国的大部分水利工程,大都是在20世纪中后期建造的,当时的设计水平、闸门的选用、启闭机的选择等基本都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使用寿命期限,机械部件老化、失灵、失控等故障时有发生。加上当时的施工原材料、零部件的质量都相对较差,施工技术相对落后,甚至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使得水利工程功能出现老化和下降的问题比较严重。
2、设计标准低
与现有的水利工程设计与建设标准相比,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标准明显偏低,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安全隐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例如,水利工程的钢闸门,很多都是沿用了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标准,安全值的设计标准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利工程难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3、城市规模发展迅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和城市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工业化规模在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防洪排涝压力。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的防洪排涝设施的设计水平较低,设计标准相对落后,对以往的水利工程进行改造的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很多城市水利工程的防洪排涝功能已经很难应对一次较大规模的降水过程。
二、护岸工程常见险情及除险加固措施分析
1、护岸墙体发生位移
护岸墙体发生位移是水利工程一种常见的现象,护岸墙体发生位移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基的土层不牢固或者附近的土层被破坏,比如靠近护岸处的河床被深挖,或者墙后填土上堆放重物,或者排水不畅。出现位移,必须停止挖动河床,如果护岸发生倾覆,则必须进行异地重建。如果发生的位移幅度不大,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抢护加固的措施分为:抛块石或者沙石包,进行护基处理;再就是采用桩基护基。在墙后填土上堆放重物超过设计荷载时,超过强后土承载的压力,墙体就会受到破坏。在护岸建成后,必须根据设计标准护岸墙体发生位移后会出现墙体整体滑动、沿弧形裂缝整体向河中心滑动、塌陷、墙身裂痕等现象。可以根据墙身变化确定引发的原因,如果沿弧形裂缝整体向河中心滑动,则是由于土基不稳定土层引起的,这时必须探明找出不稳定土层的范围,通常采取的补救措施是对基础土层进行换土或者采用桩基。选用哪种处理方案,是根据不稳定土层的范围来确定。如果护岸墙体发生位移,通常是由于靠近护岸处的河床被深挖了,在河道清淤的时候经常引发这样的险情。一旦发现岸边的护岸预留保护区域,如果发生墙体因超载损坏现象,必须立即清除重物,并对护岸进行加固。当发现有轻度位移,可以采用临河侧打桩,控制位移。在墙身有裂缝位移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细致观察护岸的变化,待稳定后再分析。一般护岸墙身上都设有排水孔,用来快速排除墙后水位、减少土压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排水孔被堵塞,排水不通畅,土压力增大,则造成墙体位移。如果发现排水孔被堵,造成积水,应立即采取抢护措施,进行墙后导渗,在墙后开挖一定深度的排水管道,辅助排除积水,有效降低墙后水位。
2、墙后土方流失
浆砌块石护岸常发生墙后土方流失现象,这是由于墙身灌浆不实导致水土流失,或者基土下有鼠洞、蛇洞等空穴。当遇到水流较急或者船行波浪撞击时,墙后方土粒遭到冲刷,随着流水被带走,逐渐的墙后方土被掏空。一旦墙后方土被掏空,护岸随时发生危险。发现墙土被掏空时,必须采取抢护措施,常用的措施是,在墙背后加混凝土截渗强,在护岸被掏空的墙背处加一层混凝土,然后再填实粘土,减少渗水,缓解险情。
三、水闸工程常见险情及除险加固措施分析
1、闸门关闭后漏水或渗水
闸门漏水、渗水也是险情发生的原因,引起渗水的原因在于:闸门上有异物、闸门的止水橡胶被破坏。闸门上有异物是发生闸门渗水的常见的原因,流水经常把障碍物冲到门槛上,清理闸门上的障碍物也是靠流水的作用,把闸门放下待异物被水冲走后再提起。
2、闸室墩墙、翼墙被过往船舶撞坏
船舶在行驶经闸室时,如果驾驶不慎,常常会把闸室墩墙撞坏。如果船舶在经过闸室前没有顺直,经很容易撞到墩墙,撞击的厉害还会撞出钢筋,对墩墙保护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外层包上钢板,保护混凝土不被过往的船舶撞击,在容易受撞击的地方包上钢板。除了墩墙,上下游的翼墙也容易被撞坏,上下游的翼墙位置特殊被撞坏后直接影响闸室内部的回填土,水闸的挡水工程被破坏。抢护翼墙的措施是:如果墙的基础没有被撞坏,可以把被撞坏的部位墙体进行清理,改成钢筋混凝土的翼墙,在常被撞击的面上钢板,防止撞碎混凝土。
四、排涝站工程常见险情及除险加固措施分析
1、水力故障
汛期排涝是每年汛期进行的工作,利用排涝泵将内河的水及时排除,在排涝泵的工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水泵产生险情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力故障和机械故障。水力故障表现为:水泵抽不上水来或者出水量小。造成这一故障的原因在于水泵的叶轮旋转方向不对,叶片安装反了出水量小,或者水泵转速低;叶片断裂或者叶片固定的螺母松动;叶片缠绕大量杂物;水泵的进水口堵塞杂物或者淤泥,叶片安装角度不合适。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及时的修正:叶轮旋转方向不对,或者装反、转速低的情况下,就要调整水泵的旋转方向,调整叶片的安装位置或增加水泵的转速;叶片断裂或者松动,就要更换叶片或加固;叶片缠绕杂物时,要及时清理进水口;被堵塞时,要及时清理进水口的杂物或者淤泥,在进水口增加拦污栅。这些设备在汛期前就要做好检查,以备汛期时正常使用。
2、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是水泵自身的原因,比如:泵轴断裂,轴瓦烧坏。引发机械故障的原因在于动力机超负荷工作,水泵转速超过额定转速、橡胶轴承磨损、泵轴弯曲、叶片有杂物,叶片安装角度不合适等原因使得动力机超负荷工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及时调整水泵转速;更换橡胶轴承,校正水泵泵轴,检查叶片磨损程度,安装调整;清除叶片杂物,进水口加设拦污栅;重新调整叶片安装角度。另外水泵在运转时水泵层的大梁振动很大,这时候,就要检查机泵安装位置是否正确,如果安装正确后仍有振动,可以用顶斜撑加固大梁。
论文作者:王浩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护岸论文; 叶片论文; 位移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泵论文; 闸门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