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移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_陈旻

陈旻 (攸县人民医院 湖南株洲 412300)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移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的47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的47例患者实施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三类促炎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移位和炎症反应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菌群移位和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谷氨酰胺;早期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菌群移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glutamine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on the displacement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ethod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in our hospital in all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ed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94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random method the 9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wo groups of two groups of 47 cases;The 4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reatment,and 47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glutamine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reatment,and compar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the three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74%,and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4.47%,P < 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glutamine combined with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bacteria translocation and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bacteria translocat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glutamine;Early enteral nutrition;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Bacteria translocation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急性胰腺炎中的特殊类型,具有病情险恶,并发症多喝死亡率高的特点,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整个急性胰腺炎疾病中占10-20%,该疾病会累及患者的胰腺以及其他脏器,导致患者胰腺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并诱导患者发生全身性炎性反应综合征,导致患者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的状态,使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和免疫力显著下降的情况,最终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并死亡;因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1]。为了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的菌群移位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本文对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本院选取的其中94例患者分别采用单一早期肠内营养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谷氨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这94例患者均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学组制定的SAP诊治指南标准;患者伴有持续性单器官或多器官功能障碍48h以上;患者的改良Marshall评分在2分及以上;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7例;在对照组的47例患者当中,男30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在24-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5.63)岁,病程在0.74-48h,平均病程为(20.32±4.31)h;在观察组的47例患者当中,男28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在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2±5.91)岁,病程在0.75-48h,平均病程为(19.83±5.32)h;本次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以后,均给予患者吸氧、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维持脏器功能等对症治疗,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在所有患者入院24-48小时,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对照组的47例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具体操作为:在胃镜的辅助下将鼻空肠营养管放置在空肠屈氏韧带30cm以下,在患者入院24-48小时后开始给予患者标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均采用营养输注泵经鼻肠管输注由瑞士Nutricia公司生产的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混悬液,在能全力早期肠内营养混悬液当中,每100ml的混悬液含有6.0g的蛋白质、5.8g的脂肪、18.4g的碳水化合物、1.5g的膳食纤维和630KJ的能量;对照组患者每次输注早期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时间是从早上9点开始,输注速度为每小时25-30ml,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度,并逐渐增加滴速到每小时80-100ml,从每天500ml逐渐增至每天1000-1500ml维持治疗。

观察组的47例患者给予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其中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方法如上述对照组所示,谷氨酰胺的具体操作如下: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的47例患者由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H20046391的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进行治疗,剂量为每天0.27g/kg,连续治疗10天。

1.3观察指标与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PR)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三类促炎因子指标水平。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经过治疗后,在9天内患者的腹部体征消失,患者的胃肠功能、肝功能等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的菌群移位和炎症因子有显著改善;有效:经过治疗后,在9天内患者的腹部体征消失,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肝功能指标有显著改善,患者的菌群移位和炎症因子有所改善;无效:经过治疗后,在9天内患者的腹部体征没有改善,甚至更加严重[2]。

1.4统计学分析

对文中的所有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时采用 t值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三类促炎因子指标水平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PR)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三类促炎因子指标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三类促炎因子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三类促炎因子指标水平如表1所示。

3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当中,营养治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治疗,临床上主要有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种,其中关于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目前基本得到临床上的认可,不过,据悉,长期肠外营养治疗会对患者的肠黏膜屏障产生损害,从而造成患者肠道细菌容易易位和内毒素血症,导致患者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继发性的感染和坏死,加重胰腺的损害和病变,导致患者的全身脏器均出现继发性损害的情况,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3]。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很好的避免了肠黏膜屏障的损害,并且不会刺激胰腺外分泌[4]。

经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将谷氨酰胺应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当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机制,一是谷氨酰胺通过参与葡萄糖三羧酸氧化反应,生成ATP提供能量,能够加强患者黏膜细胞和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促进肠黏膜细胞的更新与再生,更好的保护细胞的完整;二是患者的集体在谷氨酰胺的刺激下会产生高血糖素,提高萎缩肠黏膜中的谷氨酰胺酶的活性,并改善患者的机体组织结构;三是谷氨酰胺能够降低血浆中自由基的浓度,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最终降低组织损伤的程度[5]。

综上所述,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移位和炎症反应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菌群移位和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国祥,张万里,杜寒松.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全身炎症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4(2):125-127.

[2]郑香伟.危重型胰腺炎全身炎症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8):1160-1162.

[3]梁朝矿,黄承吨,孔祥伟.谷氨酰胺联合规范化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4):505-507.

[4]朱妍,王志勤,林兆奋.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氨基酸代谢、细菌移位以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347-349.

[5]纪晓霞,陆肖娴,鲍洁.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6,42(17):1880-1882.

论文作者:陈旻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  ;  ;  ;  ;  ;  ;  ;  

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菌群移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论文_陈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