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佛教寺庙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_李毅1,徐朗2,陈雅3

西安佛教寺庙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_李毅1,徐朗2,陈雅3

1.中科院心理学研究所 河北北京 10010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55

摘要: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支柱之一,几千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哥哥领域。西安的寺庙建筑更是独树一帜,在大西安规划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以兴教寺和华严寺为例,研究西安佛教寺庙的现状、空间格局、空间形态、环境心理等,对西安将有着深远重大意义。

关键词:西安;佛教寺庙建筑;空间;形态

唐代长安,佛教繁荣鼎盛,寺院遍布,佛塔林立,建筑美轮美奂,空前绝后。长安城的佛教寺庙建筑不仅奠定了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基本形制,更是将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长安城变成了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心,更是世界的佛教文化中心。

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南传佛教(巴利语系)。隋唐时,中国佛教达到鼎盛时期,在汉地佛教中逐渐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

1.西安佛教寺庙建筑概述

1.1历史记载

唐人韦述《两京新记》记载,唐 长安城有佛教寺院91所;宋人宋敏求《长安志》记 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104所;清人徐松《唐两京 城坊考》记载,唐长安城有佛教寺院107所。唐长安城一百多坊,许多坊里都建有佛教寺院,有的坊里竟然多达三四所佛寺。

1.2现状保留

经过作者调研,西安区域境内约137座佛教寺庙,遍布西安、长安、周至、户县、未央、灞桥、临潼、蓝田、高陵等区域。

2.西安佛教寺庙建筑择址

“环若列历,林泉青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 即“四灵兽”模式。这种考察环境的做法,一方面是来自于佛教的静修教义,另一方面则是受风水潜移默化的影响。“天下名山僧占多”,历代高僧建立 道场均极其重视风水,中国的名寺大多建在风水宝地,遵循着理想中的风水布局模式。

简言之,西安的佛教寺庙择址,与大秦丰富的地形地貌有机结合,与南川北塬适宜的大地景观相融合,与秦岭两侧优越的气候环境相依托,南向、近山、缓坡等地是优选之地。

例如唐代著名的樊川八大寺之一华严寺,是"佛教八宗"之一"华严宗"的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现今华严寺位于少陵塬半坡一片长约400米、宽约60米的狭长开阔地上,南下方是近乎90度的百米陡坡,北临高达30多米直立的黄土屏障,深沟和屏障构成了华严寺的天然"围墙"。

据《长安志》所载,华严寺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627年-649年),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这里既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又是文人墨客驻足蛰隐之处,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咏诵。唐代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

又如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的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长眠之地。

3.西安佛教寺庙建筑的空间格局

总的来说,佛寺的布局,基本上采用了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式布局方法。一般地说,从山门(即寺院外面的正门)起,在一根南北轴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布置一座座殿堂,周围用廊庑以及一些楼阁把它们围绕起来。这些殿堂的尺寸、规模,一般地是随同他们的重要性而逐步加强,往往到了第三或第四个殿堂才是主要建筑——大雄宝殿。佛塔的位置,在最早的佛寺建筑中,往往实在中轴线上的,有时在山门之外,有时在山门之内。后来随着发展佛塔大多不放在中轴线上而建立在佛寺的附近,甚至相当距离的地方。

再次深入研究西安佛寺空间格局,主要将其归纳为三种类型,单轴递进的严整型、多轴发展的并置型和依山就势的灵活空间型。

例如,华严寺受限于地理,寺门北开,建筑自北向南排列。以华严寺为例,据《长安志》所载,唐代华严寺内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真如塔院等建筑从南至北依次而建,规模非常宏大。

2009年,华严寺重建工作正式启动,整个寺院根据功能划分为开放和封闭两个模式,分三个区域体现。在中轴线上建造供四众弟子进行佛事活动、朝圣礼佛的公众殿堂"开放区"。左边完善以僧人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闭区"。右边建造以信众为主的学修、生活居住"封闭区"。

又如兴教寺现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正院中轴线,将山门、钟鼓楼、大殿、法堂和卧佛殿一线贯通,构成了寺院的主体建筑。院内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折叠玄奘舍利塔、窥基舍利塔、圆测舍利塔),“三塔”已距今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在苍柏翠竹之中,三塔作“品”字形参差耸立。

4.小结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报世界遗产,并获得了成功。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齐名的兴教寺塔,一并申遗成功。

2018年3月26日政府公布的《大西安(西安市—西咸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7—2021)》,专栏10中“宗教文化旅游”指出,以联合申遗成功为契机,重点推进以大雁塔、小雁塔、兴善寺、兴教寺、西五台白云寺、清凉寺、古观音禅寺、归元寺等佛教文化和以楼观台、八仙宫、明圣宫、金仙观等道教文化为载体的传统文化体验旅游项目。

此文作为研究西安佛教寺庙建筑及相关研究的引子,笔者力求呈现系统性、指导性、实用性的成果,为大西安的遗产保护和发展规划添砖加瓦,从设计技术角度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贾艳.城市寺庙前区开放空间形态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2]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月

[3]刘春枫.中国佛教寺庙探微——解析我过佛教寺庙的现代特征[J]艺术理论,2009.02

论文作者:李毅1,徐朗2,陈雅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西安佛教寺庙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_李毅1,徐朗2,陈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