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概念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部论文,概念论文,过程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概念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数学概念的建立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观某些数学课堂,不注意概念的引入,对定义的表述一掠而过,只重概念的应用,匆匆转入练习.以至于学生对概念只习得一些具体解题技能,缺乏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难以形成数学能力;另外,由于新概念的引入没能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又没有大量实例揭露概念的关键特征,因此新概念不能较好地纳入到认知结构中,缺乏系统化,不仅记忆难以长期保持①,而且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不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表明:概念的引入是概念的形成过程的重要一环,是概念教学的基础和重点,有时也是个难点.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由于课堂的限时性,我们常选用局部探究的形式②,即根据教材的特点,围绕某个小专题或某一问题,选好1-2个探究点,从一堂课中拿出5-15分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用自我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对概念的引入实施局部探究,可以充分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能有效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强化重点.以下对我校“PCK”课题③研讨的两个概念教学的片段进行分析、思考,供同行参考.
一、通过“问题驱动+合作交流”,实施局部探究
【课例1】高中数学必修2“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概念的简要分析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的重要概念,其中“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是教学难点.苏教版教材通过卫星、笔记本电脑引出“二面角”的概念,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力量,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而在给出棱、面的定义和记法之后,以笔记本电脑打开时,感到两个面所构成的二面角在变化,提出问题:如何刻画这个二面角的大小呢?观察:随着张口的增大,∠MAN逐渐增大,当二面角确定时,∠MAN也随之确定,故可用∠MAN度量二面角.由此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一般地,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上述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处理很简约,有了笔记本的张开、逐渐变大,学生对于问题1“有了二面角,为什么还要研究二面角的平面角”?理解是不困难的,但对于问题2“怎么想到这样来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心存疑惑,对于从笔记本模型,直接过渡到∠MAN,AM⊥AB,AN⊥AB,学生感到有点突然,不利于学生形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且蕴含的思维资源没能很好地挖掘,难免有些遗憾!
鉴于此,需要我们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设置一个局部探究的过程.
对概念实施局部探究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教师把笔记本电脑缓缓打开,边操作,边提问:大家是否感觉到这两个面所组成的二面角在逐渐变——(大),停止到如图的位置,提出问题:这个二面角是多大?如何刻画一个二面角的大小呢?
第二步,师生对话探究,解决问题1“为什么要研究二面角的平面角?”
教师再翻开一本书到某一位置(与笔记本展开的角相当),问学生:这本书张开的角与笔记本电脑展开的角哪一个较大?何以见得?
生A:需要量一量!
师:如何度量一个空间角呢?(略为停顿)前面有没有这样的先例?
生B:可以转化为平面角;前面学习过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师:你说说看,这两种空间角是如何定义的?
生B: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过平移,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而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指斜线和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师(追问):为什么要用“和射影所成的角”来定义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生B:因为和射影所成的角是最小的,是确定的.
师:很好!确定的,在这里也是唯一的,所以定义是合理的.因此,对于二面角的大小,需要用一个确定的平面角去刻画、去度量.
第三步,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怎么想到这样来定义二面角的平面角的?”
师:哪一个平面角可以承担这一重任呢?这样的平面角有几个?是否唯一?
教师见有些同学面露难色,则以课件投影出一组提示性的问题:
(1)考虑角的两条射线落在什么位置?在某一个半平面上行吗?
(2)角的端点应该落在什么位置?
(3)具体的,这两条射线该如何放置,才能合理地刻画这个二面角呢?请大家试一试,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小组合作显示:对于问题(1)(2)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即两条射线落在两个平面上,端点落在棱上.而对于问题(3),学生在尝试画图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组发现结论,教师遂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C:在棱AB上取一点P,在两个半平面内作两条射线PE,PF,使得PE⊥AB,PF⊥AB,这两条射线组成的角∠EPF是确定的,可以刻画二面角的大小.
生D(反问):何以见得∠EPF是确定的?
生C:在棱上另取一点Q,同样在两个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QH,QG,……
生:(不少人)哦!发出赞叹声!
生C(得意):大家都知道啦!原因是……
生:(大家齐声)等——角——定——理.
师:这两个角是相等的,所以∠EPF是确定的,也就是这个平面角只与二面角α-AB-β的大小有关,与点P在棱AB上的位置无关.其实,这种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操作也很方便.
如果把这个角定义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家有意见吗?
生:(大家齐声)没意见!
第四步,学生归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解决初始问题.
师:哪位同学给“二面角的平面角”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生E答,生F补充、完善(略).
师:二面角是个空间角,它的大小可以用平面角来度量.对于讲台上的这台笔记本,哪位能说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哪一个?
不少同学都在指指、点点,指着笔记本左端(或右端)的相邻两条边沿所成的角.
师:为什么?
生G:因为正方形邻边互相垂直,满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师:如果量出这个角是72°,请问笔记本张开的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
生(齐答):72°.
师:这种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体现了降维、转化的思想,是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师:弄清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含义,请大家思考一下,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围如何?
生H说、生I补充得:0°,90°,180°,锐角,钝角都可以,因此二面角的范围是[0,π]……
局部探究后评说
以上对“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进行了一次局部探究,主要是通过问题驱动,并辅助于对话、合作交流完成的.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何刻画二面角的大小?”是为了明确研究目标.第二步,通过“把空间角转化到平面角,有没有先例”这一问题,不仅是为了复习旧知,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类比、发现的提醒(最小角、唯一性),为解决问题2作铺垫,便于合理有效地利用思维资源,同时体现“降维、转化”的重要思想.第三步,为解决难点(问题2),先提出“哪一个平面角可以承担这一重任呢”?的问题,教师发现同学面露难色,则提出一组带提示性的3个问题.与问题2组成“问题串”,是运用由远及近、由指向不明到指向逐步明朗的“分级提问”来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得到不同程度地激活.对于个别问题有困难,则安排分组讨论,旨在借助同学之间的相互探讨、提醒,让学生的智慧在这里产生碰撞.其中学生的质疑、小组代表的回答,既复习了“等角定理”,又让学生对定义合理性达成了共识.第四步,请学生给“二面角的平面角”下定义,是水到渠成,同时呼应了初始问题;之后在弄清“二面角的平面角”内涵的基础上,议一议,得出了二面角的外延(范围).
二、通过“尝试操作+类比探求”,实施局部探究
【课例2】高中数学选修1“双曲线的定义”④
概念的简要分析
对于“圆锥曲线”一章,苏教版教材是按“先整体再局部”的思路,先介绍“2.1圆锥曲线”,由一个平面截一个圆锥面,得到不同的曲线,遂定义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然后再分别学习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方程、性质.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处理,因第一堂课时间太紧,不利于这些曲线概念的形成.因此,将它调整为先具体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后整体圆锥曲线的思路.“双曲线定义”是在学习了椭圆之后研究的,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资源有待挖掘,可组织一次局部探究.
对概念实施局部探究
第一步,学生画图尝试,教师操作拉链、演示《画板》③.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椭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椭圆是怎样定义的?
生: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师:很好!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和”改为“差”,动点的轨迹是什么呢?
学生探索,教师提示:我们不妨画张草图试一试.
课堂反馈:不少同学从特殊化入手,发现了当动点M与两个定点,共线且常数=||时,轨迹为两条射线,当动点M与两个定点,不共线时,感觉是曲线,但不太确定.此时,教师用一条事先准备好的拉链钉在木条上,拉链拉开画出曲线时,M与M增加的长度相同,观察此时点M的轨迹是什么?教师左右交换演示.
生(大部分):是双曲线.
师: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点M满足什么条件?
生A:|M|-|M|为定值,|M|-|M|也为定值.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请大家仔细观察动点的轨迹图形.
第二步,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双曲线的定义.
师:与椭圆相类比,哪位同学尝试给双曲线下一个定义.
生B:(略)
第三步,学生通过交流、反思,完善双曲线的定义.
师:对刚才学生B的回答,哪位同学要补充?
生C:漏掉了常数应满足小于||这个条件.通过画图我得出了当常数等于||时,轨迹是两条射线;而当常数大于||时,无轨迹.
生D:为什么没有轨迹?
生C: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嘛!(大家在频频点头)
师:精彩!
师:请大家观察图形,再反思:还有其他情形吗?
同学E站起来问:当常数等于零时,轨迹是什么?
生F: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师(评价):同学E问得太好了!你有一双慧眼,这种特殊情形,也逃不过你的眼睛!
师:因此,这个常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生(齐答):应该是小于||的正数.
教师强调说,这个条件非常重要.让学生归纳出完整的双曲线定义,教师投影(略).
之后,学生类比椭圆得出双曲线的焦点、焦距等相关概念.
局部探究后评说
由上不难发现,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动点轨迹是什么?”这一未知曲线的探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局部探究的过程.第一步先让学生画图尝试,有困难时,教师启用拉链,再通过《几何画板》,直观、动态的教具演示等操作活动,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突出了双曲线的形成过程;第二步,主要是让学生尝试归纳,通过类比椭圆初步得出双曲线的定义,以训练知识、方法的迁移;第三步,学生C能马上答出:漏掉“小于||”的条件,是缘于部分学生已经会进行方法的类比迁移,由椭圆的常数有限制条件,类比、猜想出双曲线也应有.然后师生借助图形,对常数应满足的条件的一些“退化”情形进行分析、探究,经过交流、反思和补充,完善了双曲线的定义.
三、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的几点思考
上述两个课例的局部探究主要是通过精心预设系列问题,运用动手操作、演示、小组合作、对话、交流、评价等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尝试、归纳、类比、质疑,以及分析、综合、抽象等活动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概念的形成、深化理解和迁移应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成功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弥补学生的质疑缺失.上述课例为今后更好地实施局部探究,提供了如下方法论的启示: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往往离不开问题,其主要标准,一是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热情,二是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层次性.侧重以问题驱动实施局部探究的概念有很多,如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函数的零点、直线的斜率、数列等.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往往伴随着尝试、特殊化、类比推理等.尝试、特殊化是局部探究的先行者,类比推理能启迪人们思维,是局部探究的助推器,是数学发现、发明的主要源泉.许多数学概念,如等比数列,对数函数,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之间等,都可以用类比获得.但类比是否为真,需逻辑论证.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演示,以体现“做中学”的理念.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点面(线面、面面)距离等许多概念,都可以借助于实验、演示、操作以及不同数学语言间的转化形成.当然,代数、三角分支中也不乏这方面的概念.
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实施局部探究,当然要考虑有效性.在教学预设时,需要把握不同概念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探究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时地引导、点拨,化解探究活动中的障碍,促进局部探究的顺利实施;对问题探究后的交流、评价以及小组合作,既有益于同伴之间的思维碰撞,也有益于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但需控制好时间.其实,实施局部探究也是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质疑意识是中学生普遍缺失的,在某些课堂,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现象大量存在,学生成天忙于应付作业,鲜有自己的想法,亟待我们的教师为他们补上“质疑”这一课!课例中的反问:“何以见得∠EPF是确定的?”“为什么没有轨迹?”学生问得好!课例中教师一句“哪位同学要补充?”“还有其他情形吗?”教师提醒得到位!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完善认知结构方面,上述课例已迈出成功的一步.同时,对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局部探究,这种返璞归真的教学方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良好习惯,这正是新课改所期盼的.
注释:
①朱水根,王延文.中学数学教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②王华民.让局部探究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常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8,(8上).
③王华民.2010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数学教育专项研究课题: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案例研究.
④华志远.“超前尝试、同伴成长”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研究.数学通讯,2010,(4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