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兴起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高速公路论文,京津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高速公路两侧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区位。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仍处在创业与发展初期。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多起步较早,并正逐步形成五条高新技术产业带。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最具强势。本文在分析该带发展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京津塘高速公路 高新技术 开发区 产业带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历了40多年的历程。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各种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已达500多个,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及亚洲一些国家。其中,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全世界的1/3。各国、各地区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了孵化器、科技工业园区、科学城、高新技术带、技术城等多种开发模式。加拿大、德国以孵化器为主,日本大力发展技术城,美国则以高新技术带最为兴旺。从经济区域开发空间组织形式看,我们可以把各种类型的新技术开发园区看作是在原有经济网络基础上形成的高级的、新的极核点,随着“点”的趋强,扩散效应便沿着一定的轴带在空间上延伸,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即在原有经济网络基础上形成新的、高一级的“生长轴”。它标志着该区域的点轴开发向更高层次发展;标志着生产力的集聚和进一步发展。轴带所在地区经济越发达、通达程度越好,等级越高,经济集聚能力也越大,对高新技术发展也越具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速公路两侧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区位。在一个国家内,高速公路因其灵活和快速而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必须。它可以借助这一便捷的轴带通道,相互传递生产要素,从而达到“即时生产”、快速扩散及吸收信息的目的。如美国波士顿“128”号高速公路就是世界上第二个最大的微电子中心,仅次于硅谷。由这条公路将各开发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知识源连结起来,从而形成一条高智密的产业带。又如,日本71km的名神高速公路栗东至尼崎段,在完工的20年内,由于沿线高技术产业的兴起,工业产值增加250倍;英国的苏格兰电子中心也是依高速公路两侧分布。这些都说明了高速公路沿线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想区位。
1 我国高技术产业带的兴起
正当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和发展之时,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也悄悄地进入我国。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研究小组。1986年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选定了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等七个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前沿,并力争在可能的领域有所突破。与此同时,又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及其应用扩散,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火炬计划”,以及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使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攻关计划”,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立创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理论准备。199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2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至今,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建立了52个国家级开发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也根据自己的实情,纷纷兴办地方性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国沿海地带经济基础较坚实,是现代工业和经济中心集中分布地区,其优势集中表现为:地理位置优越,面向太平洋,与世界发达国家联系便利,是全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线;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新型智力资源集中;城市数量多,经济能量大,多城市集聚带。正因为如此,沿海地带成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起步较早、较发达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及内引外联的条件。国务院批准认定的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29个分布在沿海城市,占56%。从1993年沿海地区开发区各项指标在全国开发区所占份额看,企业数占67.5%,职工人数占61.1%,全年总产值占71.8%、总收入占74.0%,利税总额占71.9%,出口总额占76.1%(见表1),充分显示出沿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势头最强、最集中的地区。
表1 全国开发区各项指标在三大地带所占份额(%)
(1993年)
资料来源:根据1993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资料整理
在沿海地带,各开发区不断壮大,开发区之间不仅存在着资金、人才、技术、信息上的流动,有些开发区在空间距离上还十分接近,彼此吸引、联系更密切。并且,各自都要求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形成集聚效应。在此基础上,沿海地带正逐步形成五条高新技术产业带,即:沈大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山东半岛(枣庄——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带、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沪宁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五条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兴起,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显著的带动作用,尤其在对传统产业的改革及升级换代上作用更为明显。
2 最具优势的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
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是以京津两大城市为中心,沿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逐步形成的。它是一条覆盖华北、联结西北的双心轴向式高新技术产业带,在全国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带中最具优势(表2)。2.1 优越的区位条件
京津塘高速公路西起北京朝阳区十八里店,与北京四环路相连,东至天津塘沽小新滩,直通天津港,全长142.69km。其中北京段35km,廊坊段6.48km,天津段最长,达100.85km。它地处亚洲大陆东岸,西太平洋中纬度地区东北亚经济发达的中枢部位,山东半岛与
表2 五大产业带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1993年)
资料来源:根据1990~199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统计资料》整理辽东半岛所形成的弧形焦点上,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济实力雄厚;天津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水陆交通发达,是联结中国北方内陆和海外两个扇面的轴心。天津港是华北、西北等地区16个省市的进出口通道,腹地面积达200多万km[2],近2亿人口。现有30多条定期班轮航线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往来,与国际上300多个港口通航,为产业带实行海陆联运、发展转口贸易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尤其是对发展中俄、日、韩的多边贸易具有特殊的地理优势。根据魏心镇、史永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比较及推进机制分析》一文,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宏观区位条件排序的名次:北京列居第一位,天津第六位,均列为全国最优层次。
2.2 科技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
在影响高新技术各层次要素中,首位是智力资源。强大的研究与开发力量,优良的教育条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直接诱因。京津地区是我国科研人员最集中、开发力量最强、层次最高的地区。京津两市共有各类高等院校9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的8.5%,其中北京68所,天津22所;自然科学研究机构511所,占全国10%,科学家、工程师84688人,占全国18.3%;科教固定资产、仪器设备、图书、情报信息高度密集,拥有国内,甚至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仅北京高校图书馆及中科院各研究所藏书就达2300多万册。
2.3 交通通讯设施发达
天津港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端,是全国最大的人工港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1992年拥有泊位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7个,集装箱泊位4个,可接纳5万吨级杂货轮船和第三代集装箱船;大型客运泊位2个,开辟了通往神户、仁川两条国际客运航线。集装箱码头和客运码头已具备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功能。同时,天津港还建立了国内港口中第一个商业保税仓库,按照国际惯例开展外贸业务,为创建中国第一个有保税功能的港口奠定了基础。天津港将成为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之一。
京津高速公路沿线上有首都机场、南苑机场和天津机场。首都机场为我国一流国际机场。南苑机场距离高速公路北京起点处只有8km,并已开通多条国内航班。天津机场紧靠高速公路,距北京机场仅120多km,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也是我国最大的航空货运中心,拥有全国一流的大型跑道和设施,每天可降落360个班次,年客运能力6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80多万t,能为目前世界上各种型号的300t以下的飞机提供安全迅速的服务。但1992年天津机场客运饱和度仅为15%,货邮饱和度仅为16%,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航空港。京津联合开发利用天津机场,使其早日成为首都第二机场,更能增加京津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吸引力。
京津塘高速公路年通过能力120万辆,全程共有11个出入口。与京山、京沪、京秦等铁路线共同组成陆地交通网络系统,东西向交通轴线十分明显,能满足产业带布局所需的快速、便捷、大运量的要求。
北京邮电通讯设施居全国首位。天津是我国现代邮电通讯事业的发祥地,目前,全市电话拥有量42.86万部,其中市内电话39.91万部,长途电话4529路,可接通700多个城镇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京津塘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方便,基本上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以铁路为骨干、以公路、海运、河运、航空等为主体的交叉相联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畅达的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高强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2.4 商贸等服务设施完善
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已具备了建设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条件,但投资环境的良好并不是以完善的建设条件——基础设施的完善度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商业条件——市场、融资、竞争与合作等。
京津塘高速公路主要是利用北京、天津本身中心城市的经济地理位置,依托区域内城镇的各项服务设施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从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布局看,基本上呈现带状城镇群分布格局,有塘沽、军粮城、天津、宜兴埠、杨村(武清)、廊坊、北京。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中心市区传统上是中国北方商贸中心,内外贸易比较发达,中央26个部委在此设有供销机构,已建成钢铁炉料、煤炭、石化、纺织品原材料等24家较大的生产资料市场,专门化金融和商业服务相当发达,现有内资银行6家,外资银行2家,近几年兴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商场、专业街和涉外宾馆等设施;塘沽城区是以港口为中心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海港城市,城市生活设施齐全;杨村镇是武清县县政府所在地,是以食品加工、运输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现代化小城市。高速公路沿线的城镇,集中了主要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完全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在金融、商业贸易、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主要服务基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初期,这些城镇可以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方面给予支持,节省投资,当开发形成规模后则可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开发,促进城镇建设,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使生产与生活和谐统一。
2.5 自然资源丰富
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产业带开展国内外合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
2.5.1 海盐。该地带具有良好的盐业生产条件,具有较长历史,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每年产盐180多万t,占全国产量的24%,为该地带盐化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5.2 油气资源。该地带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有多个拗陷区和多条含油构造带,渤海盆地油气地质储量表明,控制含油面积200多km[2,],原油3亿t,天燃气160多亿m[3,]。石油资源和海洋化工资源为天津市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提供了广阔前景。
2.5.3 土地资源。高速公路沿线地表平坦,如天津段有120多km[2,]的荒地、次荒地可供开发,地耐力高,为发展工业、交通、基建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土地资源。城镇紧靠高速公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线经过的地段,土地开发所需投入较低。这样的优越条件在我国沿海城市以及东北亚的日本、韩国等都是少有的。
2.5.4 高速公路沿线地域开阔,气候条件好,大气稀释能力强、污染小、环境容量大,植被覆盖度高。银河、东丽湖度假村已具雏形,在高速公路沿线附近地区规划有较高档次的住宅区,居住环境好,房价较为合理,是自然环境最好的地带之一。
综上所述,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已具备了建设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优势:①具有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与开发的实力;②具有良好的商品贸易交通条件。综合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区位优势、高新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和发展潜力,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应立足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市内新技术园区作为全市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中心,而高速公路则以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为主,形成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基地。
3 北方高科技走廊逐步形成
3.1 高科技辐射源的形成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天津新技术园区(图1)为该产业带两端的高新技术辐射源。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试验区主要以现有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为背景,在其周围建立一系列小型高技术企业群和配套的若干中试基地,逐步发展成科学技术园区,为北京和全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和科研成果。在试验区成立的短短6年中,1994年新技术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从1988年的14亿急增到142.8亿,工业总产值从4.8亿元增长到50亿元,上缴税费由0.51亿元增长到4.8亿元。科技人员从1987年底的3800人,增长到54000人(初级职称以上),开发技术项目5000项。1994年底年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销售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有187家和97家。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技术企业,如联想、方正、四通、亚都、时代等迅速崛起。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虽略逊于北京,但仍属全国智力密集区之一。其主要优势是工业基础好,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特别是在精密仪器仪表及光电技术方面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园区拥有国家科委规定的23种大型精密仪器,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配套条件。
图1 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总体发展示意图
3.2 产业带园区迅速发展
沿京津塘高速公路两侧的产业园区,主要位于高速公路的各出口处,大都处于高新技术兴起的起步阶段。有北京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高新技术开发区、逸仙国际工业园区、宜兴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塘沽海洋科技园区、天津港保税区等(图1),开发面积达201km[2],其中发展历史最长、开发建设水平居领先地位的要数由天津塘沽海洋科技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共同组成的天津开发区。它的外商投资金额及增长率方面,一直居全国开发区领先地位。现总计批准外资企业1252家,协议投资20亿美元,批准内资企业2000余家,投资总额近60亿元;武清开发区以生产电子、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品为主,有100多家外资企业在这里投资开发;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距北京仅40多km,吸引了众多的北京科技机构前往置业,1992年底国家计划投资65亿元,在这里兴建“中国筑波科贸城”。北京亦庄开发区,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21世纪初,这里将建成一座拥有40~50万人口、面积80~100km[2],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到1994年底,已有83家各种类型的企业到开发区投资建设。其中三资企业60家,内资企业23家。这些园区的建设将使产业带在关联度上进一步加强,从而达到一定的规模与效益。
4 产业带进一步发展对策
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产业带开发建设资金不足,尤其是早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投资巨大,大部分需要依靠贷款;进入园区的项目技术含量低。由于开发资金不足,为吸引资金,在内资、外资项目引进方面还没有制定严格的入园标准,先期进入开发区的项目大多为技术含量低的出口加工型项目;各园区产业关联度低。本产业带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带不同的是地跨京、津、冀三大行政区域,在体制管理及规划建设上各园区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一个既严格又协调的模式,这对产业带形成统筹规划、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极为不利;随着产业带的发展,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将越来越重要,并成为产业带发展成败的关键问题。据此,产业带进一步发展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4.1 根据各园区科技力量,集中有限资金,发展重点领域,增加技术含量
在本世纪,本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领域主要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及海洋技术为重点。北京和天津作为本带两大龙头及辐射源,各自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方向,但各高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生产还远远不能衔接,许多产品也只处于孵化成果展示阶段。因此一方面要通过产业带加强两者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各自特色的研究,使二者在一开始就有鲜明的协同性和互补性,从北京、天津科技领域看,北京在电子信息技术力量方面最强。根据对北京集成电路市场的需求调查,“七·五”期间总需求年均增长率38%,到1990年仅广播电视、通讯、机械、仪器仪表和计算机五个行业就需要1.1亿块,是北京地区1984年产量的20倍,因此成为高新技术开发区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在计算机领域内,北京力量也居全国第一,上海次之。北京现有计算机专业的院校20多所,从事计算机科研和制造技术的人员达7000多人,其中有1/5为软件开发人员,各高校还不断培养出一批新生力量。无论是从政治文化中心,还是从科技、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北京随着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事务处理和企业管理的强化,对计算机及其软件的需求很大,产业带的规划建设中需要而且有可能将北京产业园区作为“孵化器”,而使京津产业带成为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科技工业园。
对天津来说,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新材料技术方面居全国之冠。据1993年天津开发区统计资料,该方面的成果有735项,占高新技术成果总数的33%。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金属材料研究工作已有30多年历史,某些成果接近或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有很大一部分项目都可能在近期开发形成产业。如应用价值很高、市场需求量很大的磁性材料,微电子和信息技术中有广阔前景的非晶硅材料等。产业带的发展和建设将为其提供成果产品化、最终商品化的有利场所。
由于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表现为发展迅速而分化快的特点,因此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还可能产生出一些更新的领域。
4.2 土地开发与招商引资相结合
通过对沿高速公路一些典型开发区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其共同特点就是把土地作为资产,采取“征用一片,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方式,在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增长点,为促进产业带的形成奠定基础。如廊坊市到1994年为止共收土地出让金2.9亿元,其中投入到基础设施的资金达2亿元,在6km[2,]的范围内实现了“六通一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土地已成为各开发区重要的商品,土地开发也从负债开发、滚动开发进入了融资开发,即通过吸收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一个或几个大财团的资金,采取独资或与国内大企业进行合资、合作等方式,对开发区某一地块进行规划、开发、招商等一系列经济活动,成为吸引外资的有效途径。如天津开发区在没有国家和地方一分钱财政拨款的极端困难情况下,依靠国家低息贷款,逐步走出了自身积累、融资开发之路。开发区通过招商引资要尽可能利用较短的时间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注意逐步提高招商项目中的高新技术含量。4.3 取得京、津、冀联合开发,加强科技、教育及经济活动方面的广泛合作
政府在物质、政策上的支持及地方政府的具体举措是产业带发展的重要条件。据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5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展初期,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扶持。政府在税收、进出口管理、土地有偿使用、规划安排、基础设施配套、风险资本等各方面都实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根据我国实际,京津冀政府应集中抓好:建立发育的市场经济环境;以优惠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法律制度;把高等教育、劳动训练、医疗、卫生保健及基础学科研究、技术发展研究等作为政府投资的主要目标,并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扩大教育投入,加强技术培训,联合开发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