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_孙传贵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_孙传贵

孙传贵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 4342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与生活脱节、忽视学生生活经 验和体验在物理学习中重要价值的现象,提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构想。在教学理论 的支撑和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以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效果、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76-01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指初中物理教学要主动联系 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分析、讨论 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学习物理,给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 作以及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 系,理解学习物理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会用物理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

一、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1.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教育与生活存在密切的联 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在于教育与生活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一方面,教育制约生活。教育是可以促进个体的 生活自觉有序的进行,并得以升华的特殊社会领域,是 人类生活再生产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生活制约教 育。生活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生活,教育的存在 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生活永恒,教育便永恒,生 活变化,教育也相应发生变化,没有生活的教育是难以 想象的,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 用主义教育思想对美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核 心观点。第一,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具有生活意 义。他认为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是生活的需要,是生 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因 此,“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是生活 本身。第二,教育与人的生活共始终。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因此,一个人 离开学校以后,教育也不应该停止。第三,教育是沟通 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桥梁。教育联系生活,是为了要 克服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儿童现 实生活的需要,还在于未来,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现实生 活的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和 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在主动 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被动接 受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而是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对各种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 的理解和看法。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推理,于 是学习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由外向内传递的过程,而是学 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新的知识和经验与 原来生活经验相互作用可以充实、丰富、改造,甚至纠 正原来的知识经验。同时,建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认识, 为教学生活化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 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的兴趣是一种 学习的需要,是推动中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开发 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 究的欲望,在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 为学习兴趣。教学生活化从促进人的发展的角度出发, 把物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变幻无穷的生活情境,切身感受的生活场景都会让学生对学习物理充满了兴趣,让 物理学习变成一件不再枯燥的事情。

2. 有利于接受和巩固物理知识

联系生活中的现象 学习物理充分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生活中的物 理问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学 习物理,一方面可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 受,另一方面,物理知识实践于生活,才能使知识得到 巩固,而不至于僵化和遗忘。

3. 教学生活化教学体现教学以人为本

教学生活化 使过去的生活经验对现在的物理学习有帮助,使现在的 物理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使现在的物理学习 不仅对现在的生活有帮助,更对今后的生活也有帮助。 物理教学生活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提高了 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能力,体现出教育促进人的发 展,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1. 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化的策略

一堂物理课如果有 一个恰当的引入过程,不仅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 兴趣,还可能成为这堂课学习的推动力。课堂教学的引 入可以从两个角度引入新课:一是从学科的角度提出问 题,另一种是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从学科的角度引 入,学生往往感觉比较生疏,不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兴 趣和探究欲望。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 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 题引入新课容易让学生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让学 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新课程改革 对课堂教学引入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 入物理问题,即“从生活走进物理”。

2. 构建以“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 中,单纯的语言已经很难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对 于构建人的知识体系也是低效和不完整的,我们需要的 不仅是结论,更需要体验,感受和领悟。这些不是语言 能带来的,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能获得。初中物理 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构建以“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课 堂教学在关注个体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通过开展各种 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学习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 构建可能的生活。

3. 物理作业生活化。物理作业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 外延,对于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 用和开拓创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布置作业加强物 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 生活化的物理作业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就 要打破书面练习一统天下的局面,作业从形式上要多样 化,内容上都要把握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提倡使用身边的物品进 行物理实验”。并不是只有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才是课 程资源,学生身边的许多物品如气球、饮料瓶等也是重 要和非常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把生活物品带进实验室。 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 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坛坛罐罐当仪 器”也是开发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在学生自行 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学生从资源使用者向资源开发者 的角色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对信息进行筛选, 对现象进行分析,学会从物理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和问题,用物理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活 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用物理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 活能力。

论文作者:孙传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论文_孙传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