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模型泛化现象解析与思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模型论文,现象论文,经济学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期刊界开始强化学术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一篇发表的论文需要有关键词、中英文摘要或内容提要,还要求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以及大量参考文献,引注、标注也需与参考文献对应。在经济学领域,论文的篇幅开始加大,技术含量开始提高,数量模型在论文中的运用也开始越来越普遍。进入新世纪后,许多经济学期刊,特别是权威经济学期刊,带有数量模型的学术论文每期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数量模型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随之也遭致了不少诟病。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经济学论文是否一定要有数量模型?经济学论文是应重思想还是应重模型?在现今学术期刊注重论文学术水平、学术规范的大背景下,该怎样认识经济学论文大量应用模型的现象?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种质疑和批评?有必要以科学的精神和理性的态度进行问题的解析与思辨。
一、模型泛化的表现与成因
1.模型泛化的种种表现。为学术界所质疑的经济学论文模型化,我们姑且称之为模型泛化,本质上是经济学学术论文中数量模型研究与应用的一种乱象,其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四类:
一是牵强应用和设计模型,以模型点缀论文,造成模型具有普适性的假象。有些经济学论文的主旨是阐发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本可以不运用模型表述,但作者使用了模型;有些论文进行现实问题的实证研究,运用常规统计工具本可以解决问题,作者却使用了复杂的数量模型,甚至运用多个数量模型,将本来简单的问题繁复化,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增加了非专业读者的阅读难度,强化了数量模型的神秘感。例如,运用数量模型进行政府、煤老板、矿工三方利益的博弈分析,设计模型分析官员升迁路径、上下游企业联动创新机制等,这些文章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以业内人士的行话讲就是,以“众所不知的语言说明众所周知的问题”,使数量模型沦为一种娱乐工具。
二是错误使用模型,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脱节。著名计量经济学家李子奈教授曾撰文说:“错用和滥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现象也不断发生,甚至是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对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方法论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是最主要的原因。”任一模型,包括经典模型,都有严格的假定和应用前提,有些模型甚至是强假设。因此,模型变量的选取,单个方程的设计,联立方程式的构造等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这需要应用者对所用模型有深入的了解,对所掌握的数据有充分的认识。否则,模型就可能被误用,结论就可能出偏差。现实是,不少作者在应用模型时,忽视模型的假设前提,或根本不知模型的假设前提,在不作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草率选用模型。自然地,文章的模型与研究结论脱节,结论不是源于前文模型的研究,政策建议与研究过程无关,研究结论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缺乏可信度。
三是模型成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结论过于简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一位高级官员在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招标评审工作会议上曾说:国内一本经济学权威期刊上研究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工资的长文,通篇运用模型,但最后的结论仅为一句话:工资没有涨。他对这种篇幅大、模型多、而结论如此简单的论文深不以为然。这位官员的话道出了当今经济学论文存在的一种客观事实。的确,不少论文通篇是关于数据的处理、模型的介绍、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各种检验等,而由模型得出的分析结论却十分简单,而且这些结论常常是外行人不经思考就能知晓的道理。这是典型的为模型而模型,为模型而成文。这样的论文使得严肃的经济学实证研究变成了一场数字和文字游戏。
四是理想化地设计模型,纸上谈兵,明知不能为之而强为之。任一数量模型都必须依托数据,或者是横截面数据,或者是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是面板数据(平行数据)。没有数据,没有充分的、能满足模型设计需要的数据,模型就没有生命,这是常识,是真理。因此,任一数量模型如果要投入应用,都必须保证每一变量能在实际中取得相应的数据,哪怕只有一个变量不能取得数据,在不设计工具变量的情况下,整个模型也变成了“死”模型。但是,一些论文只管变量的选取,不论变量的有效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在个人抽象的思维中构筑自己理想化的模型。例如,“考虑贪污水平的内生增长模型”、“一个估计地区吸毒者人数的数量模型”。试想,贪污水平以什么变量表示合适?它又怎样取值?一个地区的吸毒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是很隐秘的和不确定的,以变量表现十分困难,即使找准了变量,取值也十分困难。明知这样的模型无法使用,但作者却乐而为之。这样的模型设计,无疑是作者的乌托邦式幻想,是作者的一种自娱自乐。
2.模型泛化的成因。学界经济学论文模型泛化的现象成因有多种,但主要还是海归学者研究论文风格的影响,国内主流学术期刊的导向以及作者自身专业水平的局限。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大批海归学者回国从教,不少海归学者还执掌了一些高校、院系和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活动,他们带回了海外的学术研究理念和学术论文范式,主导了国内某些部门、某些机构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他们的研究成果中大量地使用经济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数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学界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海派特色的学术论文范式。
而此前,国外一些顶级经济学期刊,如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国经济评论)、Econometrica(计量经济学)、Journal of Econmetrics(计量经济学杂志)、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经济统计评论)、Econometric Theory(计量经济学理论)、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等,长期以来刊文篇幅都很大,且大量的文章都集中于数量模型的实际应用或数量模型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受国外这些权威经济学期刊发文风格和海归学者研究成果形式的影响,国内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也陆续刊出带有经济计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这些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明显地、大幅度地增加。伴随着经济学论文数量分析和模型韵味的日渐浓厚,计量经济课程被确定为国内高校理论经济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一些高校又纷纷设立了数量经济学专业,学习和研究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学者越来越多,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于是,带有数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经济学期刊和管理学期刊上。
一个能为多数学者可接受的观点是:学术期刊与报刊不同。学术期刊强调的是论文的学术水平、理论价值,它更关注论文的技术含量,关注论文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相对而言,论文的政策建议、决策咨询功能会被明显弱化。而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较能充分地体现这一要求。一篇论文没有严谨的数理推演,没有严密的逻辑思辨,没有充分的实证分析,单纯的主观认识和个人判断,除非名家、大家,其学术观点是很难为公众接受、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同的。暂且撇开模型的正确性和精准性不论,带有数量模型的论文至少在形式上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使得此类论文颇受青睐。
不过,需要分清的是,国内带有数量模型的经济学论文与国外顶级经济学期刊带模型的论文有着显著的不同。国内经济学论文的模型多为模型的应用,即经典的数量经济学模型如多元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单方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非参数与半参数回归模型、平稳时间序列模型、非平稳时间序列模型等在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增长预测、技术增长因素分解、金融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实证应用,有关这些模型理论方法方面的拓展、完善或全新模型的设计方面的论文却很少。相反地,国外顶级经济学期刊的论文,则更多地聚焦在数量经济模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圈内学者更推崇认可的还是国外顶级经济学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那些关于理论方法探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通常被认为是奠基性的、创新性的,是更高层次的、更高水准的“阳春白雪”,代表着经济学研究的前沿水平。
数量模型的泛化现象,本质上是中国计量经济学研究水平落后于世界前沿水平的集中反映。建模过程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的研究过程源于实践,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整体的认识过程。建模就是要通过对大量偶然的、独立的、个别事件的观测,归纳演绎出必然的、一般的、全体性的规律,并且根据一般普遍性的规律进行未来现象和事件的预测。经济学研究中,人们可以依据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大量经济事件的观测,归纳、提炼设计出描述经济现象的变量,据此构造数量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分析,进行预测,推断经济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同时,人们也可以依据经济学和数学理论对经济现象提出假说,而后构造模型,通过观测数据和观测事件进行假说的检验,以此发现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证明事实的客观存在或不存在,这就是数量模型的“证实”或“证伪”功能。因此,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设计、应用过程,既有演绎的成分,也有归纳的成分。正因如此,数量模型运用得当,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繁杂的问题清晰化,在众多表象中容易地发现现象的本质。可见,一个数量模型的设计和应用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正确设计和运用数量模型,是一个人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过硬的数学和统计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不受过系统正规的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没有扎实的经济学、逻辑学知识,没有深厚的数学和统计学功底,是很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的。从这一点上讲,国内那些非科班出身的作者和学者,撰写数量模型方面的论文出现差错就一点都不足为奇了。
二、模型泛化的理性思考
如前文分析,一些作者主观上滥用了模型,一些作者客观上力所不能及地误用了模型,这造成了当今中国经济学界数量模型设计与应用的尴尬窘境,但理性地看,这是应用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推广发展必然面临的问题和必须经过的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简·丁伯根(荷兰)提出了现代动态经济分析和“蛛网理论”;1936年,他就创立了24个联立方程的荷兰经济模型,1939年建立了包含48个方程式的完整的美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把通行的统计方法用于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这使得他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首位得主。
相比计量经济学在国外的发展,经济计量学引入我国才不过30多年,其标志性事件是“颐和园讲习班”。1980年夏,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受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许涤新教授之邀率领7位美国教授来中国举办经济计量学讲习班,地点在北京颐和园,故称“颐和园经济计量学讲习班”。这个讲习班上,克莱因教授主讲了经济计量学导论、美国经济模型;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主讲了经济计量学、控制理论、汽车需求函数;斯坦福大学刘遵义教授主讲了需求分析、生产理论和中国经济计量模型研究;纽约市立大学粟庆雄教授主讲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南加州大学萧政教授主讲了经济计量方法;斯坦福大学安德森教授主讲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安藤教授主讲了应用经济计量学。100多位中青年学者接受了此次培训,这是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拓荒性事件,标志着计量经济学引入中国。
随后,林少宫教授、李楚霖教授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现代华中科技大学)开始了经济计量学、数理经济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计量经济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相继在研究生课堂设置计量经济学课程,少数学者尝试编写计量经济学教材,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才开始大规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到1997年,全国90%以上的经济类专业开设了经济计量学课程,绝大多数为必修课;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进入新世纪后,大量高校设置数量经济学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数量经济学的学历教育,至此,以数量模型为核心内容的数量经济学教学研究在国内开花结果,得见成效。
较之计量经济学在国外的发展,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整体水平至少落后几十年。目前尽管有不少作者在从事模型的设计和实证应用研究,但他们并未在国外或国内接受过系统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我国经济学界真正出身于数量经济学专业的学者并不多。相比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其他专业的博士点,我国高校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很不足,且其教学研究水平与国外同类高校水平还存在相当大差距。由此就不难理解我国当前经济学论文中数量模型泛化这一现象了。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一个学科的成熟需要科学家们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始得日渐精进。没有必要因为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就怀疑其存在的价值。追溯历史不难发现,在诺贝尔经济学奖40余年的颁奖史上,70多位得主中,有13位得主的成就和贡献是经济计量学理论方法,或者是经济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这包括1969年的得主简丁·伯根(荷兰)和拉格纳·弗里希(挪威),丁伯根是经济计量学模型建造者之父,弗里希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此后的还有,1973年的得主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发展了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广泛运用的投入产出模型及方法;1975年的得主列奥尼德·康托罗维奇(俄国)和佳林·库普曼斯(荷兰),前者创立了享誉全球的线形规划要点,对资源最优分配理论做出了贡献,后者将数理统计学成功运用于经济计量学;1980年的得主,劳伦斯·克莱因(美国),以经济学说为基础,根据现实经济中实有数据所作的经验性估计,建立了经济体制的数学模型;1981年的得主詹姆士·托宾(美国),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杰出贡献;1984年的得主,理查德·约翰·斯通(英国),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被称为国民经济统计之父;1987年的得主,罗伯特·索洛(美国),提出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的理论,设计了测度经济增长的著名的索洛模型;1989年的得主,特里夫·哈维默(挪威),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2000年的得主,詹姆斯·J.赫克曼和丹尼尔·L·麦克法登(美国),在微观计量经济学领域做出了巨大成就,发展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003年的得主,克莱夫·格兰杰(美国),发现了非稳定时间数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出稳定性,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统计推理,并提出了根据共同趋势进行经济时间数列分析的方式,被誉为时间序列分析之父。这些经济学巨擘的贡献与成就从一个方面可以说明数量模型的科学性,巨大的理论价值及应用价值,其在经济学知识体系中有着无可争辩的地位和作用,是经济科学大厦的重要构成元素。这也可从一个角度解析数量模型因何可以如此风行于国际经济学研究领域,因何如此受经济学者的青睐。
可见,经济学模型的旺盛生命力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深厚根基的,模型的滥用和错用罪不在模型,而在于模型的应用者或设计者,在于应用者或设计者的认知水平和学术功力。
三、经济学论文的精神与灵魂
防止模型泛化和乱用,就需要在经济学研究中提倡严谨求实的学风,重铸经济学论文的精神和灵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思潮涌动,观点交锋,信息井喷的时代。环境和时代赋予了经济学者思考探索的广阔空间。因此,求“真”、求“实”,解密真相成为人们的普遍偏好。这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理念。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学期刊被赋予更高的使命,那就是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动,担当起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新风气,推介出联系实际,思想先进,内涵丰富的优秀学术成果。同样地,经济学论文也被赋予了新的精神、新的灵魂,那就是要追踪理论前沿,引领学术方向,关注社会现实,解决具体问题,尊重客观事实,彰显科学精神。
1.追踪理论前沿,引领学术方向。追踪学术前沿,引领学术方向:就是要创造一流成果,创造一流学术。没有科学先进的理论,就不可能有价值、有意义的应用;一个学科如果没有不断丰富的理论成果,就不可能有蓬勃的生机,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经济学科要发展,就必须要追踪国际前沿,在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上不断进步,不断创新。
经济学论文是经济学家思想的体现。经济思想是人类为解决客观经济问题所进行思考的结晶,它贯穿于人类全部经济活动的始终,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没有人类的经济思想。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科学化,就形成经济理论。从经济思想到经济学说,进而成为经济理论的过程是人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可见,经济理论源自经济实践。较之于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则更加复杂化、系统化,它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对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通过抽象演绎和归纳综合,第一次将彼时的经济知识归纳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形成了政治经济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以劳动分工为切入点,形成了其交换货币理论、价值理论、分配理论、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这些理论对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财政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提出的政府征税的公平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经济原则等四原则被英国政府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精髓,将英国古典经济学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完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科体系的创立,他提出的价值理论、分配理论、货币和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发展理论至今还对经济学研究产生着重大持久的影响。标志着现代西方经济学开始的现代最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其经济思想长期以来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充分就业理论、有效需求原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工资理论、货币数量论、半通货膨胀理论、投资乘数理论、利息理论都对现代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产生过直接的影响。
同样地,诺贝尔经济学奖70多位得主中,其经济理论都对当代经济活动做出过重要贡献。如1976年得主弗里德曼(美国)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1979年的得主刘易斯和舒尔茨(美国),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提出了经济发展理论;1983年的得主德布鲁(美国)概括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创立了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存在定理;1991年的得主科斯(英国),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中交易费用与产权的重要性;1995年的得主卢卡斯(美国),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所有这些,无一不显示经济学理论对于经济实践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力。
2.关注社会现实,解决具体问题。关注社会现实,解决具体问题:就是学术思想源于实践,研究内容服务实际。任何经济理论都是要服务实践,指导实践的。学术是有价值的,有内容的,没有无用的学术,也没有空洞的学术,这是立学之本,立学之基。“纯学术”不应成为不解决实际问题,不服务社会实践的论文的托词。真正高水平的经济学学术论文,选题应源于国家经济活动的现实,内容应解决国家经济活动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20世纪的70、80年代,我国主流经济学期刊所刊发的文章主要都是国家经济现实中的问题,那段时期面世过一大批有针对性、有水平的,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济学论文。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过不同的问题,不同选题的论文也就应运而生,故而也引发过不同的论争。许多经济学家围绕国家现实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深入社会实践,广泛调查研究,发表了许多至今仍令人称道的扛鼎之作,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企业所有制问题、商品流通与价格问题、分配与消费问题、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理论问题、区域经济问题、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对外开放问题、社会劳动生产率问题、企业并购问题、技术创新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宏观经济波动问题等。不少论文选题准,立意高,且由于紧密结合实际,调查研究深入,掌握资料丰富,分析问题深刻,得出的结论可靠,提出的对策建议符合客观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为政府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学术界和政界均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样的学术论文是时代的产物,是经济学期刊对社会的重大贡献。现今,一些学术论文中大量使用数量模型,忽视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研究,使得学术论文沦为一种数学游戏,使严肃的经济学研究沦为学者的一种娱乐。这种重方法、轻思想,重形式、轻内容的行为违背了科学研究的本质,违背了经济学生存和发展之道,需要坚决摒弃。
经济学家是带有时代烙印的,经济学家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智尽力。经济学家的思想和认识来源于实践,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判断。书斋里走不出经济学家,数学公式中诞生不了真知灼见。体现经济学家思想的学术论文终极目标是要为时代服务,为社会服务,这是经济学家价值的真正体现,也是学术论文价值的真正体现。经济学期刊当有这种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选择。让有思想、有内涵,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作用,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见诸于世,这就是当代经济学期刊的责任与使命。
3.尊重客观事实,彰显科学精神。尊重客观事实,体现科学精神,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揭示客观规律。现代经济学论文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理论方法类;另一类是现实问题类。前者主要表现为提出一种新理论、新方法或完善、修正某一种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如提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论,构建一种测度创业公司价值的模型,设计一种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对基尼系数计算方法进行改进等;后者则是分析现实生活,解决经济中的具体问题,如研究国家的产业结构,分析宏观经济的波动周期,探讨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差异等。无论是方法类论文,还是现实问题类论文,都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体现科学精神。
哲学是科学之母,是关于科学之科学。经济学论文或者研究现实问题,或者构建理论学说,都需要以哲学为理论基础。如文所述,一个建模过程就是一个哲学思维的过程。经济学家可以依据经济学理论,通过对大量经济事件的观测,归纳、提炼设计出描述经济现象的变量,据此构造出能运用于实践的数量模型,并依据模型进行经济学和统计学分析,推断经济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反过来,经济学家也可以依据经济学和数学理论对经济现象提出假说,而后构造模型,通过观测数据和观测事件进行假说的检验,以此发现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证明事实的客观存在或者不存在,这就是数量模型的“证实”或“证伪”功能。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哲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地,经济学家在经济生活中以经济学家的眼光观测问题、发现问题,以经济学家的思维思考问题,运用经济理论解决问题,如寻找消除通货膨胀的对策、探求经济增长的源泉、化解经济危机的手段问题等,这是经济学家的责任,是经济学价值的体现。可以这样说,经济学从其诞生起,就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现实生活,它源于客观实际,又回归于现实生活,它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是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精神的彰显。
经济理论有着自身固有的逻辑,它是人们客观认识的系统反映,所以理论逻辑来自客观实践。从这个角度讲,理论本身是为实践准备的,没有了实践,理论就失去了价值,就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思想是经济学论文的灵魂,有用是经济学论文的核心价值,没有思想的论文,是缺乏灵魂的文字堆砌,对实践没有任何意义的论文是作者的一种娱乐和消遣,是违背学术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一切经济学论文,无论是纯理论的思考,还是具体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依据实践,服务实践,做到论文言之有物、持之有据。这是科学精神的要求,是社会对经济学家的要求。这是经济学学术论文的精神与灵魂,也是经济学期刊的担当与使命。
四、结语
一篇文章,内容必须有用,即选题必须有意义,有价值,或者是理论意义,或者是实践意义,这是评判文章优劣的第一标准。稿件优劣的程度取决于文章作用的大小或价值的大小。价值越大,作用越大,文章就越好。这是一个常识,是最为朴素的准则,这可能是“有用即真理”的一个现解,也可能是“有用即真理”的一个翻版和解说。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有用性”或者说“价值性”是检验一篇文章优劣的唯一标准,因而,它也应是一个审稿人和一本期刊评判遴选文章必须遵循的不二法则。通篇模型堆砌,定理罗列,没有案例论证,缺乏实证研究,提出的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研究的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文章即使文采洋溢,妙笔生花,仍然不能算作佳品,仍然不能算作优秀的文章。
正确的模型是科学的、有价值的,错误的模型是伪科学,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一些经济学论文中出现了错误的模型和伪模型,这是现实。现实是现实,现实不等于明天,今日的现实是明天的历史。对于经济学论文中的模型泛化现象没必要惊惧,没必要沮丧,也没必要过于担心,但是需要关注。作为中国经济学期刊界,努力要做好的事就是,让科学的、有效的数量模型见诸于世,并促其发扬光大,应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不让错误的模型、伪模型见诸于刊,防止模型研究和应用的泛滥和混乱。
科学的实践需要先进的理论作指导,作为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传播的主要媒介与载体,经济学期刊需要关注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展,特别要关注经济学新理论和新方法的诞生,推介一流的学术前沿成果。无论是理论方法类的经济学论文,还是现实问题类的经济学论文,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出论文的有用性或价值性,这就是经济学论文精神与灵魂的本原体现。
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标签: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理论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微观经济学论文; 论文; 学术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