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观察论文_房志平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分析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孕妇90例,孕妇的选取是随机进行的。采用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常规行产前超

声检查,发现肢体畸形或畸形不明显而形态或姿势异常者行三维超声检查,重点分析婴儿肢体的发育情况、异常情况和伴发畸形等,并将产前发现与产后或引产胎儿外观检查、X线检查结果、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效果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90例胎儿行产前超声检查共检出肢体畸形5例,其中并指畸形1例,缺指畸形1例,多趾畸形1例,足内翻1例,四肢短小畸形1例。与产后或引产胎儿外观检查、X线检查结果、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漏诊了1例合并的单脐动脉。其余5例与引产或产后结果一致,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达到83.33%。结论: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实际当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二维、三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

引言:近年来,胎儿的肌肉骨骼系统畸形及其肢体畸形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手足的畸形发生率高达0.58%[1]。胎儿肢体畸形病因复杂,种类繁多,及早对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有助于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随着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胎儿肢体畸形产前筛查中的普及应用,产前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性明显提高[3]。但是使用单一技术的诊断效果还不能达到最佳,为了降低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漏诊发生率,提高准确度,本文对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及其胎儿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求了本人的同意。孕妇的年龄分布为19-45岁,平均(27.32±2.30)岁。孕周17-33周,平均(23.0±2.3)周。胎儿肢体畸形的最佳观察时间应在18~24周,所以在参与到本次实验的90名孕妇当中,选择的孕周在18~24周的孕妇占半数以上。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的90名患者的一些无关变量均无明显差异,对实验的结果不产生影响。

1.2方法

在对孕妇的情况进行检查的时候,首先采用常规性二维超声方法对受检孕妇进行检查。进行检查之前,为避免肠管内容物、尤其是气体的影响,宜在检查前排空大便,使肠内无粪块或钡剂残留。开始检查之后,孕妇采取仰卧位。应用G E Voluson 730 Expert 2D/3D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0MHz,配备RAB2-5L3D容积探头。检查的重点部位包括 :胎儿的面部、颈部、腹腔各脏器、头部、羊水、胸腹壁、脊柱、胸腔、四肢、胎盘及脐带等。通过常规性二维超声检查能够初步的判断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为胎儿肢体畸形的判断提供基础的依据。随后对一些初步检查有异的孕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检查的时候探头的使用频率为4.0~8.0MHz。重复检查重点部位,为诊断结果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最后,采用李胜利[2]连续顺序超声追踪法对90例胎儿肢体进行系统检查。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强调对胎儿四肢逐一进行连续顺序追踪观察,并强调从肢体的近端逐段观察至肢体的最远端。所有胎儿均追踪随访至产后,将产前发现与产后或引产胎儿外观检查、X线检查结果、尸检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诊断效果。

2.结果

3.讨论

胎儿肢体畸形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所以产前超声检出胎儿肢体畸形意义重大。通过产前超声检测能够提前的检测出胎儿的发育情况,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胎儿肢体畸形中较常见的是四肢短小畸形,超声诊断较容易,漏诊率低。在本次试验当中发现一例四肢短小畸形的患者,没有出现漏诊。本次试验当中的四肢短小畸形患儿的具体病情为成骨发育

不全,又叫脆骨病。再超声检查当中的主要表现就是颅骨变薄,加压有塌陷,肢体短小、弯曲,可有多处骨折,骨折属于自发性的。另外超声检查的时候还会有胸腔变形或狭小、骨回声减弱等表现。在本次试验当中有1例合并单脐动脉的畸形症状没有被检测出来,这主要是因为胎儿在宫内没有固定的姿势,肢体自由活动度大,易受胎儿体位的影响。但是这种漏诊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中也可以被避免。检查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检查顺序,并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等状况。目前产前超声诊断中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是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首选方法,但是仅依靠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达不到很高的检验准确性。三维超声成像能够立体直观的显示胎儿四肢情况,在原有二维超声基础之上,可提供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是二维超声的有力补充。这样能够提高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对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在实际当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惠,张素阁,刘兰芬,等.二维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0):999-1000.

[2] 李胜利,陈秀兰,欧阳淑媛,等.1999—2006年993例胎儿结构异常数据资料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1):169-174.

[3]叶璐,杨太珠,罗红,等.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肢体局部畸形的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3):316-318.

论文作者:房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观察论文_房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