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发展趋势论文,中国论文,化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同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并成为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力的是结构变革,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这里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及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一般以产业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许多经济学家作了科学分析。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他们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他们运用多国模型,对世界一批国家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下降,而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则呈缓慢上升;在劳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而第三产业将吸收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表1是根据100多个国家统计资料计算出的结果,它形象地表现了上述规律。
表1 人均GNP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单位:%
指标名称/人均GNP(美元)100200
300 400
600
1000
第一产业占GNP的份额
46.4 36.0 30.4 26.7 21.8 18.6
第二产业占GNP的份额
13.5 19.6 23.1 25.5 29.0 31.4
第三产业占GNP的份额
40.1 44.4 46.5 47.8 49.2 50.0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 68.1 58.7 49.9 43.6 34.8 28.6
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9.6 16.6 20.5 23.4 27.6 30.7
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22.3 24.7 29.6 23.0 37.6 40.7
指标名称/人均GNP(美元)2000 3000
第一产业占GNP的份额
16.3
9.8
第二产业占GNP的份额
33.2 38.9
第三产业占GNP的份额
50.5 51.3
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 23.7
8.3
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33.2 40.1
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43.1 51.6
资料来源:李长明:《产业结构与宏观调控》,《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年第12期。
这是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但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国内外环境的不同,其产业结构必然有自己的演变特点。
我国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变动。这些变动,既反映了上述一般规律的趋势,也体现了我国的特点。主要是:
1.1980—1996年,我国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它们的增长速度并不一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8%, 年均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618.1%,年均增长12.1%;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0.7%,年均增长11.3%。也就是说, 以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比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快2.5倍以上, 第三产业的增速也较快。这就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已由1980年的30.1%:48.5%:21.4%改变为1996年的20.2%:49.0%:30.8%。见表2。
表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产业构成变化情况
年份
国内生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总值(亿元) (亿元) 构成(%) (亿元) 构成(%)
1980 4518
139530.1 219248.5
199668594 1388420.23361349.0
年份 第三产业人均国民生产
(亿元) 构成(%)总值(元)
198096621.4457.5
1996 2109730.8 5634
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97)》、《中国统计年鉴(1997)》整理。
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动,表明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构成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内容。
2.按劳动力在三个产业中的配置来衡量,我国的产业结构在1980—1996年期间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这17年里, 从业人员共增加了2648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了5652万人,第二产业增加了8444万人,第三产业增加了12393万人, 使这三个产业在全社会劳动者分布中的比重有了很大变化,见表3。
表3中国从业人数及其产业分布
年份 从业总人数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万人)(万人) 构成(%) (万人) 构成(%)
19804236129117 68.7 773618.3
19966885034769 50.51618023.5
年份 第三产业
(万人) 构成(%)
1980
550813.0
1996 1790126.0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7)整理。
3.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的比例经历了一个重工业比重先下降后回升又稍降的发展过程。见表4。
表4中国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单位:%
年 份 1978 1985 1993 1995
轻工业 43.1 47.2 44.0 49.5
重工业 56.9 52.8 56.0 50.5
4.在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副渔业的比例关系也有了巨大变化。 1978年,它们分别为种植业占76.7%,林业占3.4%,牧业占15.0%,渔业占1.8%,副业占3.3%;而到1996年,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占57.8%(其中种植业占53.7%),林业占3.3%,牧业占30.2%, 渔业占8.1%。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 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是基本一致的。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并不丰富,在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客观环境等方面也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不同,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中也有许多特点。如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高,而劳动者就业结构中的第一产业的比重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又明显偏低,等等。
总的来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结构变动,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一是第一产业的比重虽有下降,但农业在主要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突破了农业就是种植业的框框,林、牧、渔业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大大改善了农产品的供给状况,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连续三年粮食丰收,出现了部分农产品的“买方市场”。二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特别是工业有了较大发展,表明了国民经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工业内部,为了扭转改革开放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重重工业轻轻工业”局面,首先加快了轻工业的发展,提高了轻工业的比重,使大多数消费品由供给短缺转变为市场充裕、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80年代后期,又加快了重化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基本改变了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增长方式,增强了竞争能力,为经济的全面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是第三产业在不断增长,通讯、交通有了很大加强,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并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各类服务。
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向前发展。
第一,尽管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但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在逐步下降。近年在国民收入实际增长率中,来自农业增长的贡献均占10%以下。这种现象的存在虽然与我国人口多、农业资源短缺有关,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也说明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结构升级缓慢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今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农产品需求与提高技术水平、加快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任务。
第二,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虽然很高,增长速度较快,但工业内部结构仍很不合理,主要是基础工业与加工业的增长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不高。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的基础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利益机制的推动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低水平的一般加工业的发展速度更快,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形成一般加工业的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当普遍的产品积压和能力闲置。同时,工业各行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例如,在材料工业中,国外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发展极为迅速,使材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50年到1990年,世界钢产量增长3倍,而塑料增长65倍,1992年美国塑料产量已达钢产量的1/3。 而我国钢产量虽已超过美国,但塑料产量只及美国的1/9。同时,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慢,其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不足10%,且遇到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缓慢,困难很多。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第一个层次——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仓储业等在内的流通部门和第三个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数量少、质量低。在人类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贸易、交通、通讯、教育、科研、保健、旅游、娱乐、文化、艺术、饮食等服务性行业,即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经济发达国家来讲,这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中叶。本世纪八十年后,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更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60%~80%,而我国到1996年第三产业仅占GDP的31%左右, 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更是长期滞后,近几年虽对其加大投资,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加快发展,但要使这些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还需经过长期的努力。同时,房地产等发展中产生的“泡沫经济”成分,还需要在今年几年里逐渐消除。
第四,产业素质低,组织结构不合理。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交通运输企业和建筑企业,其技术设备和工艺水平都比较陈旧落后,产品的档次低、质量差。例如,我国钢、钢材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钢材品种规格少、质量低、效能差。在我国工业组织结构方面也比较落后,突出表现在全能性企业多(约占现有工业企业的80%),小企业多,专业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
第五,人口与就业巨大压力和劳动力素质低下并存,加重了结构转换的难度。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加快改造或淘汰生产效率低下的老企业,加速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相应地要求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队伍。但是,在我国尽管人口的增加使得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但如何使其得以充分就业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在世纪之交的这十多年,农村将会有近2 亿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每年至少有1500万人需要安排就业。目前,我国登记失业的比例虽然不高(3%左右), 但包括“下岗”职工在内的实际失业人数甚为可观,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又在下降,因此就业形势必将越来越严峻。
今后政府将加大教育部门的投入和改革力度,总体人口文化素质呈提高趋势,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将继续上升,但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高素质劳动者,减少文盲,并为老少边穷地区普及教育,仍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目前,已有数千万农民自发地拥入城市,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不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民工潮”为代表的流动人口大军将继续游荡在中国大地上,其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压力难以彻底改观。
第六,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结构趋同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信息不灵、投资分散,各地都发展相同的产业,搞重复建设,而不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有特色的区域经济,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困难,导致了某些产业发展中的分散化、小型化和低效益。
第七,我国产业结构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饮食支出所占比重逐渐下降,仅1990—1995年恩格尔系数就降低了1.5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居民降低达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迅速上升,城市居民的这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由2.1%上升到4.8%,增加2.7个百分点;住房、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开支也有上升。 农村居民支出中文教娱乐的比重由1990年的5.4%上升到1995年的7.8%,增加了2.4个百分点,交通通讯的支出也上升了。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用于衣着用品的支出都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市场上的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约占66%,供大于求的占32.4%,供不应求的占1.6%。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档次要求不断提高,而企业的生产不能做出适时的调整,因而出现了较大的脱节。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高积累、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形成了国民收入分配中积累(投资)的比重一直很高,而用于个人消费的比重偏低;在多数年份投资向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倾斜。因此,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出现了与别的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情况。见表7。
表7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占GDP的百分比)
中国印度 洪都拉斯 其他低收入 印度尼西亚
(1995) (1994) (1994)
国家(1994)(1994)
第一产业20.630 203817
第二产业48.428 32 21
其中:制造业 41.810 181324
第三产业31.642 483942
人均GDP(美元)570
320 600
360
880
巴西韩国中等收入
(1994) (1994)
国家(1994)
第一产业 13 7 10
第二产业 41 39 43
其中:制造业 25 41 20
第三产业 49 50 52
人均GDP(美元) 2970
82602520
资料来源:《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7可以看到, 中国产业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第二产业产值份额大大高于处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低收入国家,也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
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的份额也大大超过按人均GNP 划分的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应具有的水平。在制造业内部结构中,机械工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按世界银行的资料,1992年中国机械工业占GDP 的份额达27%,大大超过当年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且超过当年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轻工业份额1992年为26%,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如1992年美国为18%、日本为15%、英国和法国均为20%、加拿大为22%),而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1992年印度尼西亚为39%、印度和委内瑞拉均为27%、斯里兰卡为69%)。
中国产业结构的第二个特点是,服务业尽管经过十几年的大力发展(1981—1996年年均增长11.3%),是世界上服务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仍相对滞后。1996年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为30.8%, 这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该份额在1970年就达到60%,之后又进一步提高,1994年爱尔兰和香港分别高达83%和82%,法国为70%,英国和意大利均为66%,日本为58%),而且也低于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甚至大大低于印度及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国的农业产值份额尽管呈下降趋势(1970年占GDP的34%, 1980年为30.1%,1985年为28.4%),但1996年仍高达20.2%。此份额尽管低于印度(1994年为30%)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1994年为38%),但仍高于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如1994年韩国和俄罗斯均为7%,南非和阿根廷均为5%,墨西哥为8%,巴西为13%, 泰国为10%),大大高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平均水平早在1970年时就降至4 %,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该份额在2%~3%之间)。中国现在的农业份额高于按人均收入水平和服务业份额所确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所具有的水平。
如以农业产值份额为标志,1995年中国的产业结构高度大体上相当于日本1925年(28.1%)以后、美国1899年(17.9%)以前、德国1935年以前的结构,即与发达国家经济史上的工业化加速时期的结构较为接近。
从就业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特点就更加突出,主要是农业就业比重高。尽管近几十年间,中国农业就业份额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1995年仍达到52.9%,不仅高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也高于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996 年中国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农村劳动力共32260万人,数量极其庞大。这一情况,加上农业部门中每个劳动力净产值低,是造成中国至今仍为低收入国家的主要原因。
表8中国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
中国
印度尼西亚
韩国
马来西亚
菲律宾
美国
1995年1993年1991年
1988年1991年
1991年
农业52.9 50.4 16.730.6 45.3
2.9
工业23.0 15.8 35.622.6 16.0 25.8
服务业 24.1 33.8 47.746.7 38.7 71.3
日本
1991年
农业 6.7
工业 34.5
服务业
58.8
资料来源:《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与前述的产值份额十分不对称,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大大高于产值份额,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则大大高于就业份额。这说明工业的生产率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低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应指出的是,中国的上述情况符合典型就业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在结构转变的大部分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都存在滞后现象,与此相应,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较慢,随着剩余劳动力被非农产业的吸收,直到结构转变的末期,这种趋势才会有所逆转。
与农业部门的高就业份额形成对照的是,尽管这些年中国服务业有较大的发展,但服务业部门的就业份额仍较低,低于大部分低收入国家,更大大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中国服务业的低就业份额则与该部门的低产值份额相一致。
中国工业部门的就业份额1995年为23%,比印度和大多数低收入国家都要高,也高于印度印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中等收入国家,但仍低于高收入国家和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这表明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在将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偏重于发展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很低,因此就业份额与产值份额相比并不比其他低收入国家高很多。
总的说来,中国的就业结构较落后,就业结构转换明显滞后于产值结构转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片面推行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将庞大的农村人口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以及人口增长过快而城市化滞后等。因此,调整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切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当前的迫切任务。
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的加速阶段,重工业化是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已开始向信息化社会迈进,我国也必须加速信息化进程,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的发展战略。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正处于由低收入阶段转向中等收入阶段,满足十多亿人的物质与文化需求的任务十分繁重。因此,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必然是多目标的。归纳起来,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扶植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和产业关联度大的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首先应当加以培育和加强的产业是电子信息、建筑业、机械工业和汽车与船舶产业。
1.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经济发展正由工业时代迈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是带动全球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龙头。据测算,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已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其产值占GNP的比重超过6%。我们预测,在未来50年里,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增长最快、影响最大的产业,是我国最重要并逐渐发展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
我们这里指的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子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二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服务。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年均33.3%的高速度增长,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4%提高到4.6%,以“金桥”、“金大”、“金兰”、“金税”为主的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邮电业务总量在1991—1996年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更是高达43.2%。这些数字说明我国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启动。但是,总的看,我国的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只大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和中等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我国电子工业的增加值仅占GNP的1%多一点,无论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品种和质量等方面都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今后我国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实行工业化与信息化并进的方针,使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00年其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
2.建筑业。建筑业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产业,它具有感应度低、影响力大、就业弹性高的特点,对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因此,在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的过程中,建筑业将始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内,重点是发展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和满足城乡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进一步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把解决商品房屋闲置和加快普通居民住宅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机械工业和汽车、船舶工业。机械工业担负着为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重要任务,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机械工业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实力,1995年其总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7%,增加值占GNP的6.3%,是第一大工业部门。但是我国机械工业积累了一系列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一方面,一般产品生产能力过大,且品种少,性能差,质量低,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积压;另一方面,基础行业发展落后,技术陈旧,又无能力生产国内急需的高、精、尖产品,许多重要的机械产品需大量进口。因此,调整机械工业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选择重要的基础机械、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成套设备为发展重点,加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使机械工业尽快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机械工业中,我国的船舶工业完全具备成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从1978年以来,中国船舶工业成功地实现了军转民的战略调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开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总体装配、修理拆解在内的成熟的产业体系,规模和水平均已达到世界较为先进的水平。1996年,中国的造船产量达到19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居世界第三位。今后10—15年,中国要不断提高造船工业技术水平,力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生产国。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但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规模太小,产品质量难以提高,无法确立市场竞争优势,汽车保有量中一半以上是进口车。因此,要使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任务还极其艰巨。
(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按照市场需求,在保证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副产品多层次增值;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消费者利益。要继续加大对农林水利建设的投入,搞好大江大河的治理工程和国家粮棉油基地的建设;还要建设一批基地防护林和生态林,增强农林水利业的生产能力;要调整支农工业投资结构,使支农工业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要;要增加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能源工业近年来已得到一定加强,但仍属国民经济薄弱环节。例如,我国的铁路里程无论按国土面积还是按人口平均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公路和水运也不够发达。因此,今后要继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但要更加注意优化行业内部结构,提高服务质量。交通运输的重点是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形成若干条通过能力强的大通道。在2000年前后,将兴建京沪高速铁路和中西部地区的新干线,继续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能源产业也要着重调整结构,努力扩大水电、石油、天然气的产量。电力建设要在保持合理的电源建设规模基础上,把电网建设和改造放在首位。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将继续占有主要地位,近几年应重点加强市场前景看好的高产高效矿井和洗煤能力建设,调整和停缓建市场前景不好、效益较差的矿区和矿井;石油、天然气工业应继续贯彻“稳住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扩大开放”的方针,同时加强对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增加设备储量。
(四)有重点地扶植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及其产业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在某些方面虽有一定基础,但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在今后一、二十年里,既要急起直追,加快发展,又要有所选择,重点扶植。除电子信息产业外,中国应加强生物技术产业,以及空间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70年代前半期,以重组DNA 和杂交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新技术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创造性地、更有效地利用生物资源的新世纪。我国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起始于70年代末,20 年来打下了一定基础, 尤其是通过863计划的实施,在植物基因图谱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 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等方面获得突破,使我国生物技术的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总体研究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某些生物高技术产业有可能提前形成。因此,要从生物技术发展阶段以及我国国情出发,把研究与开发相结合,在跟踪国际水平的基础上,开发我国独特的生物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产业化步伐,努力使生物技术产业在2010年前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空间产业包括航空和航天两部分。其中航天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和科学技术的水平。我国的航天工业经过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有研制各类人造地球卫星、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能力和科研、生产基地,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生产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是世界上掌握地球静止卫星发射、测控技术和一枚火箭发射多颗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今后中国应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继续实行集中力量、形成拳头、缩短战线、重点突破和军民结合的方针,加快航天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加强航天技术的国际合作,使中国航天产业继续发展壮大。
面对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人们开始意识到开发和保护海洋对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71%,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生物资源和油气资源均十分丰富。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产业有了迅速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刚刚起步。我国要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下世纪的经济战略,把海洋产业作为21世纪中叶的支柱产业。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世界各国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都呈现了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逐渐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演进。中国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至今仍然较低,我们预测,在今后30年里它将持续上升,到2030年,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将等于第一、二产业之和,即占50%左右(按当年价格计算)。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贸易、旅游以及金融、保险、科技、教育、咨询等直接为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人们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今后将会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也将逐渐上升。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知识经济的扩大与信息服务和教育、知识传播等直接关联的产业必将日益发展壮大。
四、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
为了顺利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由政府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发挥两种调节的作用。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都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首先必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深化改革方面,今后任务仍然很艰巨,包括:完善金融、财税体系,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破地方封锁,尽快建立全国的统一市场,并完善和健全各类市场;加强法制建设,实行统一的竞争规则;建立新的就业制度和分配体制,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公平、效率兼顾的分配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改革现有医疗体系;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改变政府职能,变政府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为主,为社会提供服务,进行检查监督,等等。
其次,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市场发育不完善、产业结构低下、技术水平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单靠市场调节难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加快支柱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内,我国都要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政府应该继续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提出明确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模标准、重点建设项目以及关键产品国产化进度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保证专项政策和规划的落实,包括充分运用优惠贷款、生产控制、政府采购等投资鼓励政策;建立和健全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等与产业政策相配套的保障体系;保证产业政策自身、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的协调和完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规模经济。产业升级常常伴随着产业集中化、大型化。规模经济的利用是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大课题之一。我国目前存在的投资过于分散、规模不经济、技术水平低等现象,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实现规模经济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目标,国家要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支柱产业的产品最低经济规模标准,建立行业招标制度和质量认证制度,以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发展支柱产业的依托。继续鼓励和支持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一批基础雄厚、初具经济规模、市场前景广泛、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大公司,国家在税收、政策性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龙头组建大企业,同时,积极引导科研机构、院校与企业联合形成高科技产业集团。在推进规模经济的同时,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同规模企业间合理分工的企业规模结构;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有关市场竞争的法律和法规,促进支柱产业在国内市场开展竞争,反对垄断。根据国内外市场价格情况,逐步调整进口关税税率,使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直接进行竞争。通过允许新的厂家进入和限制生产过于集中等一系列手段,建立起正常的竞争秩序,努力协调鼓励规模经济与推动竞争的关系。
第四,努力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极弱,成为制约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技术进步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的大中型企业全都设有技术机构,在科研人员分布和科研基金使用构成上,企业占70%~80%,专门科研机构占20%~30%,研究成果的生产转化率达到70%~80%。而我国只有53%的大中型企业设置了技术开发机构,企业拥有科研人员和科技开发资金仅占全国的20%~30%,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率只有10%~30%。因此,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是增强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彻底改革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打破科研与生产分离的局面,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进行联合开发,支持他们联合创办研究开发机构,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资金,为企业科技开发提供优惠贷款;进一步发展技术市场,尽快完善技术进步政策体系。在大力引进外资以及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同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和中试基地,狠抓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形成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尽快走向独立设计、开发和生产的发展道路,增强产业的竞争能力。
第五,建立灵活、高效和规范的投融资体系。目前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不足。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通过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两种渠道,扩大资金来源,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要赋予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的权利,允许支柱产业生产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赋予与其资本和收益比例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权和担保权。加大股份制改造的步伐;通过组织企业集团或企业兼并、资产重组,充分利用现有企业的资产存量。国家要利用掌握的资金加大对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支持,银行要采取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继续积极地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特别是大企业、大财团的直接投资,为支柱产业注入资金、投入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允许和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或直接发行债券,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多地在境外筹集资金。
标签:国内宏观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