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聚区产业共生网络与运作模式_产业集聚论文

循环经济视角的产业集聚区工业共生网络与运作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循环经济论文,视角论文,运作模式论文,产业集聚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聚理论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并在实践中得到迅速发展。产业集聚是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以某个区域为聚集地,相当数量的企业按产业链条群聚在一起的现象。集群不仅为区域内企业带来专业化协作、营销网络和社会化服务等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也弥补了企业规模不经济的缺陷,进而推动了区域内的产业升级。然而,与产业集聚区高速发展相伴相随的则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并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纵观国内大多数产业集聚区,在传统的刚性经济发展模式下仅是一味注重园区的规模扩充,而忽视产业集聚的本质要求,会造成集聚区内产业和技术的关联性不强,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的产业分工网络和资源共享的机会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污染严重等现象。鉴于这一客观现实,立足我国产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探索集聚区新的发展模式,使集聚区内的企业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链关系链接起来,形成工业共生网络,在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一、文献回顾

工业共生的概念是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含义逐渐丰富而来的,迄今为止,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生物学和环境学领域的范畴,而未得到管理学界的普遍关注。Erkman(1997)追溯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下属机构的一些学者关于工业共生的基本思想,其中包括1976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一次主题为“无废物技术和生产”的会议论文。该会议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工业共生概念[1]。Frosch和Gallopoulos(1989)在描述“工业生态系统”时受到启发,提出并发展了“工业共生”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在工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消耗被优化,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开始形成了关于“工业共生”比较具体的概念体系[2]。Ayres(1989)在其文章中提到生物圈和工业经济都是“物质转换的系统”,存在“工业共生关系”,工业代谢能够导致物质流和废物流向更高效率的方向变化[3]。

实际上,早在《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首刊中,其总编Reid Lifset(1997)就评论了工业共生的物质交换以及在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实现过程,但又提醒读者“工业共生并不仅仅是关于共处的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而是一种全面的合作”[4]。

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懈研究,工业共生的概念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对该概念比较统一的描述是Engberg(1993)在《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一书中所下的定义:“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里该词被用来着重说明企业因相互利用副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资源循环和流动”[5]。由该定义可知,工业共生的本质就是企业间的合作,只是这种合作是以资源循环和流动为纽带,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目标而已。

工业共生的概念提出后,引起区域经济和环境管理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一些环境经济学方面的学者认为区域环境绩效和企业之间的共生结构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并尝试对区域经济的输入、输出和剩余进行模型化,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Piore and Sabel(1984)和Krugman(1991),其目的是寻求解释和预测企业选址距离和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整体效果的影响程度[6][7]。虽然在他们的文献中早已考虑到企业选址决策中空间临近对于主要资源的输入、输出和运输成本的影响及其导致的企业发展的空间模式,但却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战略性共处及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于区域优势的影响。Kassinis(1997)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并集中讨论了工业共处和企业间网络如何能够在关系到基础设施、信息流和制度执行的环境管理方面取得显著的经济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减少土地使用的冲突等问题[8]。但Kassinis的研究过多地考虑环境和地理因素,忽略了共处企业群体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而这正是影响工业共生网络运作的主体要素。

鉴于以上综述,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在对集聚区内企业间的共生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绩效的角度探讨几种可行的企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二、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工业共生网络结构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9] 为标志,循环经济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的经济形态[10]。该理论的核心主旨是提倡经济活动应以“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从效仿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以反馈为特征的生态规律[11]。

循环经济理论对于指导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共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产业集聚区实际上是一个生物群落,是由初级材料加工厂、深加工厂或转化厂、制造厂、各种供应商、废物加工厂、次级材料加工厂等组合而成的一个企业群,或者,也可能是由燃料加工厂甚至废物再循环厂组合而成的一个工业园区。在其中存在着资源、企业、环境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根据它们在园区中的作用和位置不同也可以分为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另外,在该企业群落中还伴随着资金、信息、政策、人才和价值的流动,从而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工业共生网络。从资源循环利用角度,通过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建立各种链结、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共生网络,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将会是另一生产过程或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整个产业集聚区形成一个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12]。其间的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一 产业集聚区共生网络结构关系图

一般来说,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共生网络由三大要素构成:企业主体、产业活动和资源。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而且它们自身也形成网络。一般来说,企业是参与活动、完成活动和控制资源的主体,它们通过活动和利用资源发展相互关系,构成网络;产业活动是企业用不同的方式将一种资源变换成另外一些资源,是企业主体交换资源的表现形式;而资源则是企业主体完成活动的媒介,企业主体活动的目的就是转换资源。因此,共生关系网络可以看成是集聚区相关企业主体之间各种关系链接的平台,并且是以产业关联关系为核心,以物质与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为联结要素,将集聚区内部企业的联系拓扑为纵向、横向以及相关关系合作网络的过程。

三、产业集聚区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按照循环经济理论,不同类型共生网络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流动运作效率方面存在差异。共生网络的运作模式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网络建构的初衷。根据产业集聚区内企业获取资源的动机不同,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和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

(一)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是产业集聚区最基本和最为广泛的组织形式。这种网络组织形式的形成往往是因为集聚区中存在一家或几家大型核心企业,许多中小型企业分别围绕这些核心企业进行运作,从而形成工业共生网络。由于核心企业的存在,一方面需要其它企业为它供应大量原材料或零部件,为大量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巨大市场机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也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如水、材料或能源等,当这些廉价的副产品是相关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材料时,也会吸引大量企业围绕其相关业务建厂。例如摩托罗拉公司落户天津开发区后,先后吸引了近200家相关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进入该地区,在原材料的供应和副产品的吸收方面与之建立广泛的共生关系。

通过工业共生网络的运作,使原来本应作为废物处理掉的材料成为了其他企业的生产资源,企业在此过程中获得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减少了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环境保护。

根据产业集聚区中核心企业的数目不同,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可以分为:单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和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

1.单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当集聚区只存在一家核心企业时,围绕该核心企业所建立的工业共生网络称为单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如图二所示。

图二 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的单中心结构模式

目前,单中心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在我国集聚区中非常普遍,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为扩大规模,围绕集团核心业务建立一系列分厂,充分利用各种副产品和原材料,形成集团内部企业共生网络,最为典型的企业有广西贵糖集团和鲁北化工企业集团。其中,广西贵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糖集团)是位于广西贵港市的一家大型制糖企业,由于制糖业是一种排污多、污染重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这种制糖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制糖企业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一直是该行业比较难以克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循环经济理论,贵糖集团创建了一系列子公司或分公司来循环利用这些废物从而减少污染并从中获益。围绕制糖厂贵糖集团共建立了酿酒厂、纸浆厂、造纸厂、化肥厂、水泥厂、发电厂以及承包了大量蔗田等,其企业共生网络如图三所示。

图三 广西贵糖集团的依托型共生网络结构模式

2.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所谓多中心依托型共生网络是指在产业集聚区内存在两家或更多的核心企业,围绕多家核心企业所建立的共生网络,如图四所示。多中心共生网络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集聚区内因某一环节中断而使整个网络全部瘫痪的风险,提高了集聚区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很多情况下,多中心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的核心企业之间也会通过原材料或副产品的交换建立简单的工业共生关系,但由于每家企业与其他中小型企业的业务关系非常广泛,与之合作的企业非常多,经营业务并不只放在一家企业上,因此核心企业之间并不一定存在非常强的依赖性,与那些依附于它们的中小型企业相比,各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

图四 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的多中心结构模式

多中心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的典型代表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13]。该共生体最初是围绕丹麦最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阿斯内斯发电厂发展起来的。随着规模的扩大,斯塔托伊尔炼油厂、诺和诺德制药公司、济普洛克石膏厂等大型企业也加入到该共生体中,逐渐成为工业共生网络的核心企业,随着这些大型企业的加入又有许多相关中小型企业跟随而来,通过在蒸汽、燃气、飞灰和水等方面的交换形成了目前错综复杂的多中心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该工业共生网络的简化模式如图五所示。

图五 丹麦卡伦堡多中心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的特点在于对核心企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核心企业主导网络的运行,在谈判与治理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一般情况下,核心企业大都是特大型企业,从事石化、冶炼、机械或者能源生产等行业,由于核心企业对生产材料的需求量或为其他企业提供副产品的供应量基本上是丰富而稳定的,具有规模优势。因此,与之合作的企业主要目的是为它提供生产材料或者是利用它廉价的副产品。在产业集聚区,核心企业往往被视为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的缔造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决定了共生网络能否持续发展的技术可行性,一旦核心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如工艺调整、材料更换或者规模变更等,都会对它的依附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最终将直接影响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甚至导致网络失败。

在产业集聚区的实际运作过程中,为避免依托型工业共生网络中因核心企业经营的波动而给网络带来的强烈震动,参与共生的各企业往往倾向于与其他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以备核心企业经营出现变故时另有选择,从而避免了由对单一核心企业的依赖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正是其他类型网络组织模式不断出现的主要动力。

(二)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是产业集聚区内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单元组成的松散的、动态的网络型虚拟组织。该种模式不会轻易地受单个企业单元的影响,不会因为增加一个单元而效益大增,也不会因为减少一个单元而无法生存,其结构如图六。

图六 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结构模式

在产业集聚区内,多家大型企业之间通过副产品、信息、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的交流建立共生关系,形成主体网络。同时,每家大型企业又吸附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以该大型企业为中心又形成子网络。另外,围绕在各大型企业周围的这些中小型企业之间也存在业务关系,所有参与共生的企业通过各级网络交织在一起,既有各大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中小型企业的依托型共生,还有各子网络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综合体。

奥地利Styria集聚区是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的典型代表[14],其结构如图七所示。在该工业共生网络中有一系列的核心企业,如造纸厂、发电厂、水泥厂、炼钢厂以及污水处理厂等,这些核心企业之间具有频繁的产品交换活动,它们构成了整个网络的主体框架。围绕这些核心企业有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如废物回收公司、小型水泥厂和造纸厂等。这些企业一方面与大型企业建立稳定的交换关系,同时与其他中小型企业也存在业务来往,网络关系延伸到每一个企业中,使整个园区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

图七 奥地利Styria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结构

由图七可以看出,Styria集聚区中的企业之间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嵌套关系,保证了网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嵌套型工业共生网络既提高了企业进行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的可能性,又增强了合作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凝聚的网络整体性。在这种网络模式下,网络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流渠道增多、交流频率加快,各级网络层层嵌套,提高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结语

实践表明,按照循环经济理论促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建立共生关系,对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区域环境绩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为此,各产业集聚区应以此为契机,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区域特点有选择地推进工业共生网络的构建。但事实上,在产业集聚区内,由于形成路径的不同,往往既存在依托型共生网络,也可能存在嵌套型共生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衍生模式。不管何种模式,只要能尊重自然规律,依托产业之间的衔接关系使参与企业在改善区域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情况下获取经济效益,都将会实现生态环境与工业生产的和谐发展。

标签:;  ;  ;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集聚区产业共生网络与运作模式_产业集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